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初冬20度左右钓鱼好钓吗,怎么钓鱼
2024-07-04 00:40:41 责编:小OO
文档


准备渔具:根据具体的垂钓鱼种准备合适的渔具,型号可适当大一些。准备鱼饵:使用清淡一些的饵料,比如谷物粉末和甜香味、果香味小药混合制成的饵料。选择钓点:在水草多、入水口或回水湾处垂钓。提前打窝:用酒米在钓点附近打。开始垂钓:将鱼竿抛到钓点附近,晃动鱼竿引鱼类过来,然后根据鱼漂、竿尖的信号及时提竿即可。一、初冬20度左右钓鱼好钓吗

初冬指的是刚刚进入冬季的一个时段。此时,虽然不是冬季最冷的时候,不过温度已经比较低了。低温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域之中鱼的活性,导致它们的活性降低,食欲也会降低,不太容易钓到。在全国的大多数地方,初冬的温度基本都是比较低的,并不是很适合钓鱼。不过,也有一些地方比较特殊,在初冬时节温度可以达到20度。

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则不会对鱼的活性有太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鱼即使在初冬也是比较活跃的,容易被鱼饵所吸引,也容易钓到。不过,在我国只有少部分地区初冬温度能够达到这么高的范围,比如纬度靠近赤道的一些省份,在其它省份则不会有这么高的温度。

二、初冬20度左右怎么钓鱼

上文已经介绍过,若是初冬的温度可以达到20度,则钓鱼还是比较容易钓到的。此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钓鱼:

1、准备渔具:首先是渔具的准备。由于不同鱼种的情况不同,所以垂钓它们时用到的工具也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垂钓鱼种加以准备。此时可以使用型号稍微大一些的工具,因为温度处于20度的时候鱼比较活跃,吃口的信号也比较明确。

2、准备鱼饵:由于温度比较适宜,使用清淡一些的饵料就是比较合适的。比如可以将多种谷物作为原料,混合在一起,然后掺入鱼喜欢的一些小药,比如甜香味、奶香味的等等。

3、选择钓点:在水域之中,水草多的位置、入水口处或者回水湾处等,都适合作为钓点。

4、提前打窝:还需要提前进行打窝这个步骤。打窝一般用酒米,在钓点附近打。

5、开始垂钓:之后抛竿到钓点的位置。为了更快将鱼吸引过来,可以采取晃动鱼竿的措施。当鱼上钩时,鱼漂和竿尖都会有比较明显的信号,根据这个及时提竿。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冬天20度好钓鱼吗

冬天20度钓鱼钓浅比较合适。在冬天,我国大多数地方的气温普遍是比较低的。此时浅层水温比较低,深层水温更适合鱼类活动,所以一般来说钓深更合适。但若是在纬度较低的一些省份,冬天的温度也能达到20度,这种情况下鱼类一般都在浅层活动,可以钓浅。具体来看,可以在1.5-2米的深度范围内垂钓。

一、冬天20度好钓鱼吗

在冬天,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一个季节。所以,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是普遍寒冷的。特别是在纬度高的北方地区,此时一般处于比较寒冷的状态下。所以,鱼在这种情况下就并不是很活跃,总体来看不如其它季节的效果好。当然,虽然在大多数地域的温度并不是很合适,但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如此。比如,在我国也有最偏南方的一些省份,靠近赤道。

此时,当这些地方处于冬季的时候,甚至有可能在冬天出现温度20度的情况下。此时,由于温度是比较适宜的,跟温暖的季节差不多,所以总体来看此时鱼种的活跃程度就是比较高的,它们也容易开口,此时垂钓也容易成功。不过,在冬天都能够达到20度以上,并不是很常见,只有在纬度最低的地域才能够出现这种情况。

二、冬天20度钓鱼钓深还是钓浅

上文已经介绍过,若是在冬天温度可以达到20度左右的话,则相对来说垂钓就是比较容易成功的。而且,从深度来看,也跟其它地方的冬季有所不同。在我国的大多数地方,由于冬季普遍是比较寒冷的,所以在采取垂钓活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选择的就是深层水域,因为此时深层水域中的温度明显比浅层更高一些,鱼种分布更为密集。

不过,若是在冬天能够达到20度的地方,则情况有所不同。此时可以仍然在比较浅的位置垂钓,因为当温度合适的时候,鱼类一般都在比较浅的位置活动。具体来看,此时可以选择的垂钓深度范围在1.5米到2米之间。当然,具体到不同的鱼种,它们的分布自然也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垂钓目标来进行选择。

 

通过以上关于冬天20度好钓鱼吗 钓深还是钓浅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冬天20度好钓鱼吗 钓深还是钓浅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南方20多度的初冬季节好钓鱼吗?

好钓鱼。选择阳光充沛,避开早晚垂钓。钓区水域选择深水、浑浊、空旷,耐心等候大鱼上钩。

南方初冬大水库钓鱼技巧

  南方初冬较为温暖,此时水库里的鱼还保持活动与吃食,只要掌握我所说以下技巧,还是可以在初冬的水库里有不错的鱼获的。

   (一)气候特征

  首先,从总体上讲,初冬仍具备中晚秋天气的特点。初冬的到来,一般都在公历的11月初,就像早春仍是寒冷的继续一样。初冬所表现出的晚秋气象特征仍是十分明显的,就云贵川和广西、广东等省区而言,大部地区的气温仍处在20度左右的中度气温下,使鱼对气候的变化感知不是太强烈。

  其次,从细节上讲,它没有中晚冬的严寒,初冬出钓,无需穿隆冬的厚装。对于水中之鱼来说,奇寒严天气尚未降临,无疑为它们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初冬的昼夜温差较小,就笔者所在地区来讲,一般温差很少超过10度,正常天气下在七八度甚至四五度之间,大凡未超过10度温差的天气,好钓鱼的情况普遍存在。即使是在早中晚三个时段,初冬温度变化也是较小的,这对于鱼类的活动十分有利。我们常常在初冬良好气象情况下出钓,即便你很早就到水库,甚至阳光尚未露头,就能钓到鱼,这说明夜间到早晨这一时段的温差很小,而且适合鱼类活动觅食。有鉴于此,经验老道的钓鱼人会利用上午10时前鱼趋温靠边觅食积极的特点来提升初冬钓鱼的乐趣。

  再次,初冬的好天气多,好天气再伴以二的西南风或东南风,是极佳的垂钓日子。

   (二)主要鱼种

  在南方的水库中,主要垂钓的对象鱼有鲤、鲫、草、鳊、鲮、罗非、鲶、鳅以及白鲦等鱼种。根据鱼类的生活特点,初冬常钓到的鱼主要有鲫、鲤和草、鳊等;而在华南地区和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由于地区的温度差别,在水库中钓到罗非和鲶、鳅的情况是很普遍的。现对鲫、鲤和草鱼的觅食特点作一简要分析:

  1、鲫鱼

  水库中的鲫鱼,除了极个别养殖户投放少量人工繁殖的鲫鱼苗作为品种充实外,几乎都是野生的。土著鲫鱼的适应性特强,它们不分四季寒暑都在活动觅食,因而初冬水库钓鱼,鲫鱼便是首选。鲫鱼能在4~30度觅食,尤以18~25度为最盛觅食温度,初冬20度左右的气温正好为鲫鱼群向下风口游去。因此,我们常可在不足1米的浅水区迎着对头风钓到鲫鱼,在较深的水区会钓到二三百克或更大的鲫鱼。初冬钓鲫还有一个有利的条件是,由于天气较为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水温保持在较理想的范围,鲫鱼不会随着时段的推移而发生离底上浮,因而在采用底钓鲫鱼时,遇到鲤、草或鲶、鳅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2、鲤鱼

  除了个体较大和在10度以上水温情况下才开口咬食外,在生存环境、习性、食性等方面鱼鲫鱼十分相似。初冬的鲤鱼有许多与其他季节不同的特点:一是它的定局性更强。在春夏期,成年鲤鱼有很长的洄游路线和区域,使定点钓变得较困难。而到了初冬,由于体力的积蓄和健壮以及生理的变化,它已不需要作长距离的游找食物和产子活动,故初冬鲤鱼一般都会在小范围内活动。二是它仍续补充体能。虽然鲤鱼活动量减小,但为保持基本体能和孕育来年的幼子,它们仍需寻觅一定量的食物补充体力,因而初冬良好的气象条件促成了鲤鱼觅食积极的动因。根据鲤鱼的活动特点,许多水库钓手深愔其道,采用不断投饵做窝的办法,在一些2~3米或5~6米的深水区诱使鲤鱼入窝,用手竿、粗线、大钩传统单钩卧底钓的方法多能钓到大鲤鱼;而用台钓组合方式,更能大大提高鲤鱼咬钩的几率,但与传统钓组比较,其获鱼的成功率要低许多。

  3、草鱼

  常规认为,草鱼到了晚秋就沉底不吃食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南方大部分区域,冬天仍可钓到草鱼,而初冬亦是钓到大草鱼的较佳时期。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草鱼对水温、气温的敏感度要比鲫、鲤高,到了初冬,除了因天然食物匮乏,草鱼很少靠近浅水和岸边活动外,还在于它们对温度的感知,它们较早地游向较深水区避冷,因而会在几米的深水处钓获几斤十几斤的大草鱼。利用天然食物缺乏的情况,用粮食饵做窝,对大草鱼有蛮力的力。从草鱼的本能特征来看,初冬不是草鱼活动的最佳时段,但只要有合适的水温条件,它们就会改变少时少动的规律,扩大游动范围,甚至游到浅滩。因此,在认定有草鱼存在的水区,从草鱼的特性出发,尽量做较重的饵窝,不失时机垂钓,往往会有一条或几条个体在五六斤的大草鱼同时进入投下几百克诱饵的窝中,一二十分钟就会把饵食吃尽,随之迅速离窝而去。因此,要想在初冬钓到草鱼,“宁快勿慢”是有效的方法。

   (三)水情特点

  初冬好钓鱼的另一因素就是占了水情的优势。

  1、水势稳定

  在水天世界里,对于鱼类而言,“水稳则鱼稳”是鱼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的生存本能。我们知道,鱼感知包括水体在内的外界物体的变化主要是靠身体两侧的侧线,一旦变化过大,就会引起鱼本能的警惕,进而调整技能,作出或进或退的反应。

  可以肯定地说,初冬水库的平稳水情对垂钓有着积极意义。水势的稳定对鱼还有另一层好处,那就是扩大和保证了它们的活动范围,再从陆岸对鱼干扰来看,水满后形成辽阔的水面,使人或陆地动物与鱼的距离拉远了许多,这无疑减弱了鱼的惧怕心理,从而也增大了鱼四处游动的机会,使垂钓时遇到鱼的可能性增了许多。

  2、水质改善

  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鱼的生存,同时也对垂钓产生影响。初冬水库水质是一年中水质最佳的时期。其有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雨季大量补充水源使库水盈满后,原先库水的浑浊和杂质,甚至渗有陆地多种有毒物质,通过长期的沉淀和渗透后,以及库区水生植物的吸收等,有效过滤和净化了杂质,使水变得清澈,使鱼有了一个清爽的水环境,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鱼觅食时的视觉能力。另一方面,初冬钓到的鱼都比较润滑,成为美食佳品。这与秋后库水稳定转清、溶氧充足有直接关系。当然从垂钓的另一个角度讲,水库水清,鱼警惕性较高,可钓较深水来进行调整。笔者的体会是,主钓二三米以上的深水区,有风浪时浅水区变浊亦可钓浅。

  3、“三温”较佳

  “三温”对鱼类的活动影响甚大。因此,了解温度的变化对指导初冬垂钓具有重要意义。初冬特有的气象条件,形成了三温俱佳的垂钓效果。从气温上讲,初冬正值秋冬交替阶段,从水温上讲,晚秋和初冬库水的上下层水温接近,地温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鱼仍可进行觅食活动。

   (四)找窝要领

  初冬水库钓的找窝要领可概括以下几点:

  1、主钓深水

  由于手竿钓的局限性,决定了不能把钩饵投到很远的水区,故我们一般将二三米以上的水区视作深水,而且从鱼活动规律来讲,这个水的深度具备了一定的隐蔽效果,而且温度相对恒定。初冬气温的变化鱼会调整其生活的水层和区域,尽量使自身的机能与温度保持相对的平衡,这种调整变化,最显著的表现是游向较深的水域,其次是水深使鱼具有安全感。初冬水色普遍清亮,水质较佳的水库,近岸1米左右深的水域能见底,有的在2米左右都能见底,岸上人影和投竿的动态影子以及人的走动均会影响鱼的趋近,这对于手竿钓是非常不利的。水越深接受光线的能力越弱,越暗淡就越有安全感。加上鱼在深水区逗留时间延长,使靠近水底的水色变得浑浊,更增添了鱼的隐蔽性。如果再有水底的坑埂、沟洼之类的障碍物体掩饰,则水越深安全感越强,越能留住鱼,为做窝诱鱼带来了有利条件。

  2、兼顾钓浅

  冬钓浅似乎有饽常规。但实践证明,在良好气象条件下,选择较浅的水区做钓窝是积极的应变之策。冬季在水库上游一带,有许多雨季淹没的田畴地块,水深一般为1~2米,初冬特有的良好天气给浅水温度的保持和提高创造了条件,从而是趋温性强的鱼类,如鲫、鲤等会逗留于此。在实际垂钓中,善钓者若能把窝子做早迎风的浅水区,则是初冬钓浅的最佳选择。在浅水区做窝原则是:不足1米深的水区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水色要呈中度浑浊,否则做了窝效果也难提高;而在1.3~2米的水区,只要保持上清下浊的水色条件既能较好地实现诱鱼入窝的目的。

   (五)撒饵方法

  以鲫、鲤一类常钓鱼种为例,就撒饵的方法作一阐述:

  1、水深多撒

  深水区钓的是“定局性鱼”,水位在三四米或更深的水区。从规律来讲,通常诱鱼的时间要长些,多撒能增强诱饵的散发力,对延缓饵味的消失也起到作用;而且粗细均有的诱饵在投入水下落的过程中,呈现扩散状,随着落底时间延长使饵料在水底的铺展面积增大,减弱了集中诱鱼的效果,故采取加大投饵量的办法可较好弥补这一不足。如当天做窝当天垂钓,则将窝饵投放量把握在200~500克,续窝量把握在100~200克为宜。

  2、水浅少撒

  浅水区钓的是“游动性鱼”。从浅水鱼游动快速这一特点出发,特别是天气很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只要我们选择的水区附近有鱼活动,仅用较小的诱饵也能很快引鱼入窝,上鱼的速度会很高。撒饵量为100~200克。

  3、以鱼定量定形

  判定水区何种鱼多,如鲫鱼多时,撒饵量要偏少,饵料则细散优于粗黏,常用酒糟拌大米揉细成团投下,散化时间仅需几分钟。如钓鲤、草等大型鱼时,饵量比前者加倍,饵粒粗放,大把投下。

  4、灵活撒饵

  围着漂子投饵是水库钓的基本投饵方法。针对初冬鱼的活跃性,撒饵时还可考虑用四周辐射式的诱鱼战术。具体做法是:将主饵投到窝点后,再向窝点以远和横向区域分别撒少量诱饵,但要撒成散状,宜用颗粒饵撒。远投的饵可延伸至十数米的长度。另外从手竿定位性强的特点考虑,撒饵时也可采用投近钓远的方法,使入窝鱼相对控制在手竿可钓的范围内,增大其咬钩的机会。

   (六)鱼讯判别

  1、鲫鱼的漂讯反应

  用悬坠的台钓组合时,漂子在钓二三目时,漂讯多出现大幅上升至倾倒或稳速下沉至没顶。这说明窝里鲫鱼数量较多,争食积极且游动灵敏,故使漂讯表现出大的动作,提竿中鱼的情况好。而且传统卧底钓时,漂讯的反应则与坠子与钩的间距长短有关,距离长时,鲫咬钩反应在漂子上的信号就变成斜拖入水,且速度不快,这是因为鲫鱼在特定钩平身的过程中,其高度没有超过口线长度而斜拉漂子入水。但当钩坠距离仅有五六厘米甚至二三厘米时,由于上诉情况,所表现的漂象就主要为抬漂上顶,坠越轻速度越快漂子越被顶高,以至倒伏是常事。由于此时段鱼的活跃性,我们一般在钓组使用上并不特别强调钓灵,因而台钓法与传统钓法凭爱好选用。

  2、鲤鱼的漂讯反应

  初冬,库内活动的鲤鱼个体大的多于小的,其原因较为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鲤为了春季的产子和维持体能,初冬拼命觅食是本能习性。通常在水库钓手竿,鲤鱼并不是钓鱼人的对象鱼,而是在主钓鲤鱼咬钩的信号。初冬鲤鱼咬钩的时辰可分三个阶段,而各阶段咬钩时在漂子上的反应又有一些差别。第一阶段是在上午8时前后肯咬钩,这主要出香在老钓场,长期投饵已使大鲤形成清晨习惯靠岸活动觅食的习惯,故一下钩常会碰到鲤鱼咬钓,其漂子呈缓慢的下落,很少发生滞停,当漂落没时扬竿便可中鱼。第二阶段是正午时分一二点钟,此时的鲤鱼是被诱饵从远处引来的,肚里有了一定的食物,常会围着诱饵转,除了窝饵对其引诱外,钩饵的引诱也会使鲤鱼产生兴趣。当鱼触钩饵时,会出现漂子不断上下小幅晃动,鲤鱼的狡诈性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使漂讯变得复杂而多变,难以把握准确的扬竿时机。所以钓手要善辩假象,留意漂子的每个动作,争取扬竿中鱼。笔者的做法是,对间歇性的漂子晃动,在排除小杂鱼闹钩后可不时大力提竿,会中鱼;有时漂子动一两下后就不动了,提竿换食时也要用力抬竿,意料之外也会中鱼,采用轻灵钓组会改变信号不明的情况。第三阶段是在傍晚的五六点钟,如在深水窝里,这时一天的窝子已“熟透了”,乘光线暗淡,大鲤也会入窝咬钩,这时的漂讯显得稳重多了,几乎都是漂子大落或大升,极易把握提竿上鱼的时机。

   (七)遛鱼技法

  初冬鱼类上钩后的挣扎力介于夏秋和深冬初春之间。一般鲫鱼中钩后靠竿的弹性就可拢岸捉鱼。但遇到一二斤或数斤的大鱼时,遛鱼要慎重。

  初冬,被钓到的大鱼,要数中午时段的鱼最有力。而晨昏时分中钓的大鱼挣扎力较弱。对付大鱼的办法可依个人的习惯来做。笔者在初冬遇到过许多大鱼,也有一些遛鱼习惯:一是在中鱼一瞬间感知是大鱼了,便迅捷把竿子竖起成90度角,此时鱼已把竿前半部扯成了大弯角,正好利用竿的后半部硬度与大鱼较劲。二是始终把握住竿子不倒前角,相信自己的钓具强度,甚至在遛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把竿子往后倒成百度以上的大角,使竿尖的弯度达到最大程度,以加速大鱼疲劳。三是不管有坑无坑,尽量采用蹲姿遛鱼,这样做是为了缩短竿线与鱼的距离,充分发挥竿线作用,同时也能使鱼保持在较深的水层,减少惊鱼,避免鱼暴发力冲击带来的危险。四是不能猛一下把鱼拖曳到跟前,这样做极有可能大鱼回头奔蹿断线;也不能把竿子往里递,使鱼往远处跑,最终会造成竿子难抬高,形成越拉越平以至成波河状断线。五是当鱼还在发威时,要顺势往两侧倒竿,以化解鱼的冲力,利用竿的自然强度和线的牢度消耗鱼的猛劲,大鱼不翻白不要下抄网。在平岸处最好的办法是把抄网搁在一边,把大鱼拉到脚下,一手举竿紧线,一手触摸鱼身,如不动了便可徒手捉之上岸。

天冷可以钓鱼吗?天冷好钓鱼吗

钓鱼这项活动很多人喜欢,并且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喜欢钓鱼的人群越来越多,最近不是天冷吗?那么天冷钓鱼到底好不好呢?下面我们来一起介绍下吧!

天冷可以钓鱼吗

气温:温度在20-30℃鱼比较活跃,20℃左右好钓鲫鱼、鲤鱼,30℃左右好钓草鱼、鳊鱼;温差:温差在5℃-8℃左右,比较好钓鱼;一天之内,温差超过15℃,则不好钓鱼;

天冷钓鱼技巧

在南方天冷是绝对能钓上鱼的.但要注意几点,一是钓点的选择是避风向阳,水深超过1.6米,有水草的地方.二是线组的配置上要钓灵,天冷鱼儿动作不象早期那样灵活,所以吃钩的动作也不象以前大,只要一目或半目的动作就要起竽.三是在钓饵上要腥.四是冬季钓鱼要人找鱼,天冷了鱼游动的地方不像以前那样大,一处钓点一小时无钓获就得换点.

注意事项介绍 一是水深要深

即钓深水.由于气温低,水温同样下降.但水表和水底下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水表由于直接接触寒冷的空气,水温较低;水底离冷空气较远,降温相对较小,加上地温影响,越深越能保持相对较高温度.鱼在水表待不住,都往深水区跑,所以,钓鱼就要钓深水.

二是水温要暖

即钓温暖的地方.池塘哪里最温暖呢?深水无疑.但不只深水,有的池塘水下有泉眼,泉眼渗出的泉水温度较高,是冬季鱼最喜欢的去处.有的池塘周边有房屋,一则房屋挡风,二则屋内常常有废水流入,废水的温度常常高于池水,也是鱼喜爱之处.有的池塘周边有很多草,草能避风,草下往往比空旷处温度高.有的池塘水较浅,深处与浅处温度相差不很大.但当太阳出来后,浅水升温较快,鱼就不会躲在深水区,而是到浅水区了.这时,就要钓有太阳的浅水区了.在钓界有"冬钓阳"的说法,这一说法曾经使人产生概念模糊,到底是"冬钓深"还是"冬钓阳"呢?那就要看深处与阳处哪里更暖了.此外,钓温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出钓要选择温暖的天气,如晴天和多云的天气,以及由暖湿气流控制的阴雨天.

三是水面要小

即钓小池塘.由于冬天的鱼相对集中在深水区,深水一般在两个地方,一是塘基边,二是塘.塘基边好办,伸竿就能钓着,塘就比较麻烦,特别是大塘,短竿几乎没有办法,而小塘往往还能钓着.小塘还有一个优点,由于水面小,受风吹的面积也较小,降温相对大塘也就小了,水温往往比大塘高.特别是有些小山塘周围有山有树遮挡寒风,再加上有山泉水流入,水温比大塘要高一些,是冬天最理想的垂钓场所.

四是线组要细

这是就钓具而言的,即细线、细(小)钩、细(小)漂、细(小)坠.原因是冬天鱼不太活动,咬钩动作轻,口张得不大,所以钩要小;漂送得不高,所以坠要轻,线要细,漂要细(小).值得注意的是漂细(小)、坠轻往往与钓深形成矛盾,因为钓得深,水线就会长,坠子轻就会下沉慢,甚至难以落底.解决的办法还是要用大漂,但不能用筒子漂,而要用长尾漂,长尾漂漂尖细,反应灵敏,效果和细(小)漂一样.但是,长尾大漂又必须配大坠,又会使钓组不灵敏.解决的办法是把大坠分成大小两部分,大的部分固定于钩以上10厘米处,小的部分固定于钩上1厘米处.小部分承担的浮力大约相当于浮漂升降3~4目.这种上下双坠是钓深水提高灵敏度的极好办法.

五是饵料要浓

是针对饵料说的,即饵味要浓.冬季的对象鱼多为鲫鱼、鲤鱼.由于气温低,它们少吃懒动,一般香味难以调动它们的就食积极性,必须用浓香.如果可以用动物性饵料如蚯蚓,红虫.如果用面饵可以用动物蛋白高的如刘氏大皮鞋,丸九南极虾粉等等.

冬天与夏天气味没什么区别,怎么"浓"呢?那就是加大饵味的分量,一则是用活饵,使之具有饵料的腥味;二是用大饵,使之饵味更浓.同时,活饵更能吸引鱼,大饵也更具力,钓效无疑更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