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非洲岩蟒是什么蟒蛇
2024-07-04 01:23:29 责编:小OO
文档


非洲岩蟒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下的一种无毒蟒蛇,非洲最大的蛇,身体较长,最长可达7.5米,在不同地域间差异很大,有着棕色、橄榄色、栗色或黄色的斑块。因为体型很大,非洲岩蟒非常怕热,它们非常依赖水源,一般活跃于一般草原和热带草原,其活动区域主要在水源附近,有时候也会闯进森林边缘地带,但很少深入其中。

主要捕食鼠类,对于一些为农作物被田鼠肆意啃食的农夫而言,这些小非洲岩蟒颇为帮上了忙。可是,成年后的非洲岩蟒却往往要捕食大型的动物,例如羊、羚羊等,甚至亦会捕食鳄鱼,这一点为畜牧业带来相当威胁。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非洲岩蟒的介绍

非洲岩蟒(学名:Python sebae)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下的一种无毒蟒蛇,非洲最大的蛇,身体较长,最长可达7.5米,在不同地域间差异很大,有着棕色、橄榄色、栗色或的斑块。非洲岩蟒活跃于一般草原和热带草原,主要以羊、羚羊、胡狼、蜜獾等为食,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撒哈拉地区。非洲岩蟒亦是常见的受饲养蛇类之一,愿意接受定时喂食鼠类及兔子。目前共有两个亚种已被确认。

怎么区分网纹蟒和岩蟒?

网纹蟒的长度更长,且两者身体颜色和花纹不同。

非洲岩蟒是非洲最大的蛇,身体较长,最长可达7.5米,在不同地域间差异很大,有着棕色、橄榄色、栗色或的斑块,通常会有宽的不规则条带,三角头部顶端有边缘,中间深棕色的尖头,眼下方有独特的三角形眼下标记。

非洲岩蟒


网纹蟒(拉丁文名:Reticulated python)又称为霸王蟒、网蟒,是蛇亚目、蛇亚目属大型蟒蛇,世界最长之蟒蛇(特注:侏儒网纹蟒体长仅为1.5米-2.3米),与绿森蚺齐名(绿森蚺是世界最重的蛇,而网纹蟒为世界最长的蛇)。因两眼延伸到嘴角、身体背部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复杂的钻石型黑褐色及黄或浅灰色的网状斑纹花纹,故得名“网纹蟒”。一般约8-9米,最长可达12米以上。目前已濒临灭绝。

网纹蟒,缠绕力非常强大,体型细长,是世界最长的蟒类。上唇鳞有凹陷的唇窝。头部有三条黑细纹,一条在头部正中,另两条由两眼延伸到嘴角,身体背部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复杂的钻石型黑褐色及黄或浅灰色的网状斑纹花纹,故得其名。虽然身体细长,却是很强力的掠食者。历史上有人类被绞杀且被吞噬的记录。经人工繁殖的网纹蟒性格就比较温顺,发达国家把人工繁殖的网纹蟒当宠物饲养。

网纹蟒

森蚺和岩蟒,两者谁比较厉害?各有什么特点呢?

岩蟒和森蚺分别是非洲最大的蛇与美洲最大的蛇。按理说,两种动物是不可能的相遇的,但是,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发现,非洲岩蟒已经入侵到了美洲。从目前来看,入侵美洲的非洲岩蟒仅仅到达了美国,也就是北美洲,而森蚺则是南美洲特有的动物。因此,两种动物在现实中还是无法相遇的。

作为两种凶猛的、大型的肉食性蛇类,岩蟒和森蚺究竟谁更厉害一些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岩蟒

岩蟒也就是非洲岩蟒,它是非洲最大的蛇类,常见于有岩石的草地附近,尤其在人类的居住地(如农场)活动较为频繁。从外观上看,成年岩蟒有着平均5米左右的体长,它的体色以棕色为主,并且身上布满了不规则的花纹。由于非洲岩蟒与缅甸蟒是近亲,所以二者外观非常相似。而这一点也是美国的生物学家比较担心的一件事,因为缅甸蟒也有入侵美国的趋势,一旦两种动物在美国杂交,可能会产生更加凶猛的一个新物种。

岩蟒是一种凶猛的蛇类,它是纯食肉动物,通常它的猎物以羚羊等有蹄类动物为主,而且由于体型庞大,许多蛇类的天敌也会成为它的猎物,比如“平头哥”蜜獾、蛇獴等等,甚至于它可以杀死“非洲二哥”鬣狗。可见其凶猛程度。

岩蟒的攻击方式大都以偷袭为主,通常它会躲在枯草丛或者是岩石附近,等待猎物经过时,突然咬住猎物,然后用自己的身体将猎物缠绕,之后再收紧身体,将猎物活活勒死再整只吞下。

由于岩蟒经常出没于人类的栖息地,所以对人类也是一种威胁。

森蚺

森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类,由于其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流域附近的雨林中,所以又被称为亚马逊森蚺。森蚺是一种半水生动物,它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水中的,因此它的主要猎物也来自于水中,比如凯门鳄、水豚等等,当然,它也会偷袭陆地上的大型哺乳动物。在森蚺的生存空间内,它是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成年后没有天敌(幼年时期会遭到美洲豹的捕猎)。

成年森蚺有着平均6米以上的体长,最大者体长超过了10米。

与非洲岩蟒一样,森蚺的捕猎方式也是以偷袭为主,同样也是先咬住,再缠住,再收紧,最后吞食。

森蚺和岩蟒谁更厉害?

从两种动物的栖息环境看,显然经常出没于人类栖息地的岩蟒对人更有威胁。但是,如果是单纯的比较两种动物的战斗力的话,肯定是森蚺更加强悍。原因很简单,在形态、捕猎方式都接近的两种动物的比较中,显然体长更长、体重更大的森蚺拥有更强的力量。

而从两种动物的数据看,最大的森蚺比最大的岩蟒要大很多。所欲,森蚺要比岩蟒更厉害一些。

其实,拿两种不会相遇的动物做比较意义并不大,而且两种动物分别都是各自生境中,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

非洲狂蟒之灾?非洲蛇界的“大”哥,身形巨大可食人的岩蟒

但要论在蛇类这个庞大家族中,体长超过数米的蛇,却是零星可数。 那这次就挑出一个蟒科类的体型霸主——岩蟒(Rock Python) ,和各位掰扯一下,这货究竟凭啥会被称为蟒类巅峰。

首先,岩蟒是所有蛇系种类中,体态庞大的代表之一,也是蟒科类目里体型最大的存在。大部分生活的环境都是在一些草地和岩石裸露的地方。 尤其是在岩石附近,是最常见到岩蟒的地点之一,这也是归于它本身的纹理极具接近岩石,也因此而得名于岩蟒。

并且,要知道所有的蟒类可是无毒的哟! 在它们的认知中,其他毒蛇毒液只不过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保命方式,只要自身强大就足以在这个大自然中立足。 是一种完完全全靠着自身的坚韧和吨位碾压万物的霸主。

岩蟒也有种类

实际上,岩蟒也是有种类的区分,这个于其他科目的蛇是一样的。就岩蟒而言,就有亚洲岩蟒和非洲岩蟒种。不仅种类不同,甚至体格都是截然不同。

顾名思义, 它就是非洲本土产的蛇类品种,也是迄今为止全非洲最大的蛇类,没有之一 。就非洲岩蟒的身长平均就是在7米左右,也有部分伙食比较好的岩蟒在成长的过程中超过了14米。除了长,它也十分的壮。非洲岩蟒的体重基本上保持在30kg-60kg以上。

不论是身段还是体重,非洲岩蟒绝对称得上是重量级选手。

除此之外,身上的花纹也是比较接近大地色,有着栗子色,橄榄色,棕色等不同的斑块。这也是使得它们可以在非洲草原上任意驰骋的原因之一。

不过也有不少人觉得这个家伙长得这么大,会不会行动起来也是憨憨的。

其实,非洲岩蟒的实力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它们的憨只是容貌,真实的它们可是十足的野外掠杀能手。

这是和自己的"大哥"非洲岩蟒是"双胞胎"的存在。

顾名思义,亚洲岩蟒是常年居住在亚洲的蛇类之一,也全亚洲迄今为止最大的蛇。

其主要分布是在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一些东南带的国家。大多数的亚洲岩蟒都居住印度,故而也有" 印度蟒 "的美誉。

成年的亚洲岩蟒通常可以维持在4米左右的长度,极个别的体型是可以达到5米以上。体重和哥哥非洲岩蟒相类似,基本上也是在30kg-60kg这个区间范围之内浮动。但要真的论个头, 非洲岩蟒还是更胜一筹,亚洲岩蟒终究是个弟弟。

不仅如此,亚洲岩蟒在生活环境的转换之下,连身体的形态也是有别于非洲岩蟒。

亚洲岩蟒的图纹基本上是以白色或者是作为主基调,然后在搭配上一些图案较大的斑纹。与非洲岩蟒的那种不规则图案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导致亚洲岩蟒和缅甸蟒在辨认上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

除了与缅甸蟒有着难以辨别的图案之外,不同地区的亚洲岩蟒在长相上也不尽相同。像是西高止山脉的亚洲岩蟒整体是偏暗色系较多,而在德干高原的亚洲岩蟒则是以一种浅色纹路较多。

然而,亚洲岩蟒在文献中也是有记载一个亚种的存在,主要也是分布在斯里兰卡,被命名为锡兰岩蟒。不过实际上这目前还是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换句话说,可能是变异的品种之一,类似于黄金蟒或是白化蟒。

可不论是哪个地区的岩蟒,在蟒类中仍然是属于霸主,完全是撼动生态链的存在。

岩蟒的习性

不论是亚洲岩蟒还是非洲岩蟒,它们都是天性温驯的大个头。或许是基于它们自体格健硕,不轻易有天敌的出现导致"目中无人",就连行动都是笔直憨憨的前行。

不过它们生性温和,也不喜欢在其他物种之中招惹事端,是非常好饲养的一种蛇类。可也由于这家伙太过于庞大,在人工饲养方面也导致无比的艰难,也是极具不推荐当做宠物进行饲养的品种之一。

岩蟒的食物

别看它大大的体格,憨憨的,实际上岩蟒可不是什么"老实人",它可是完完全全的杀戮者。

在不少的报道里,关于"蟒蛇吃人"的新闻基本都是和岩蟒所挂钩。这也正是归于它本身体格大,食量也大。

可实际上,岩蟒袭击人类的事件并不多。虽然它们拥有绝对绞杀成年人类的实力,时至今日因岩蟒袭击人类或是由于袭击致死的新闻却是少之又少。

然而,需要为岩蟒正名的是,人类并非是它们的食物链中的一环,袭击人类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动物的自卫和误食。

它们真正的食物来源基本是一些大型的动物,像是羚羊或是山羊,短吻鳄等体格大只的动物。这也是为什么长的越来越大的缘故了。

由于所有的蟒都是属于无毒的体质,所以在掠食方面全靠力量取胜,掠食的全过程堪比一场大型绞杀现场,满清十大酷刑也不过如此。

岩蟒的危害

有一说一,如今的岩蟒活动区域已经不单纯是在非洲或者是在亚洲,自2002年以来岩蟒的活动轨迹已经蔓延到了美洲。

文献记载,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就曾有岩蟒行动的轨迹,并且很大程度上是属于私人饲养后由于长的越来越大,不受控制之后弃养所导致。

经历过人为饲养,再放生后的伪野生非洲岩蟒在美洲的数量已经达到了6只,甚至还有出现已经怀孕的现象。这也是表示, 如今的岩蟒在本不该有的区域下开始肆意的繁衍,对于生态链的平衡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更加恐怖如斯的是,由于经历过人为饲养过的岩蟒突然进入大自然,对于它们原本温驯的性格简直是一次暴击,从而导致它们的性情也会随之暴躁。除了岩蟒,被弃养的还有另一种大型的缅甸蟒, 这些物种的入侵,再经历繁殖后,大量原本栖息在美洲的生物便遭遇了"灭顶之灾"。

岩蟒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物种,可在人类世界中一直秉持着"一山不容二虎"的观点,对于这样的大肆入侵,地位自然是受到了侵犯。

如今的岩蟒已然越来越少见,这正是因为人类出于"自卫"的心态,滥杀生灵,让岩蟒逐渐成为了濒危物种。非洲岩蟒直接被录入到濒临绝种,而亚洲岩蟒的日子也不好过,如今也被世界录入至低危的级别。

每一种生活存在都是有自己的价值所在,人类绝对不能出于自我的"保护机制"让这些物种销声匿迹在这个大自然,否则人类就会成为整个自然界"入侵"的对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