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猫携带狂犬病毒吗
2024-07-04 10:41:37 责编:小OO
文档


小猫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虽然猫并非天生携带狂犬病毒,但它们有被其他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传染的风险。家养猫咪通常没有狂犬病毒,但这主要取决于家猫是否接受过正规的防疫注射。若家猫未在幼年时接种狂犬疫苗或在疫苗接种后未产生有效抗体,则感染狂犬病毒的几率较高;相反,如果家猫在幼年时期按时接种了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则其不会得狂犬病。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小猫咪会不会携带狂犬病毒呢?

不一定。

三个月内的小猫咪没有打狂犬疫苗,对狂犬病毒没有抵抗的能力,如果被病毒侵害可能会被感染。

并不是三个月内的小猫咪都会携带狂犬病毒,有没有携带病毒需到医院检查。

狂犬病的症状有:亢奋、发出尖锐的嚎叫、喜欢在暗处突然袭击人畜。如果出现以上症状需立即到医院检查并进行相关处理。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他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小猫会有狂犬病吗

幼猫基本上是不存在狂犬病的。携带狂犬病毒指的是动物身上有病毒但是没有发作。只要幼猫一切的行为举止都正常的同时也没有接触到外面的流浪猫、流浪狗以及野外的生长环境,并且没有被蝙蝠之类的咬伤,这种情况猫本身是不会有狂犬病毒的。

主人在看管猫咪的时候,尽量还是要保障好猫咪的饮食安全,同时也不要带猫咪去野外或者比较脏乱的环境,同时做好驱虫工作,洗澡保持猫咪干净卫生,家里也经常通风透气,只要做好这些基本上猫咪身上基本不存在有狂犬病。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他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猫咪会有狂犬病毒吗

狂犬病毒可以引起狂犬病,这种疾病,死亡率非常高,患病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那么,猫有狂犬病吗?

猫有狂犬病吗?答案:有!

或许很多朋友看到这个问题都会很惊讶,猫怎么可能会得狂犬病,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不过事实确实如此,狂犬病是是一种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

猫为什么有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许多人顾名思义,把狗当做传播本病的第一种动物;

狂犬病毒病毒平时潜伏在动物的体内,像狗,猫等自然界的多种动物,都可以携带这种病毒的,尽管不是每只猫都携带这种病毒,但由于携带病毒的猫并不一定会发病,所以平时无法判断是否携带病毒,猫咪不论大小,都有可能携带病毒,小猫也可以有病毒;据统计,有5、25%的病例是被感染了狂犬病毒的猫抓咬后发病的;

目前,饲养猫的家庭比较普遍,猫传播狂犬病的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首先,被猫抓咬后要善于识别是否是病猫;猫发病初期,喜欢身在阴暗角落里叫个不停,声音嘶哑;进入兴奋期后,出现流涎、伸舌、低头狂奔、乱咬异物或望空扑咬及遇到刺激时有高度惊恐等症状;对于病猫要进行捕杀,深埋或焚毁;—旦被猫抓咬受伤,一定要及时请医生处理,不可掉以轻心;若被无明显病症的猫抓咬后,对猫也要进行10-14天的观察,如果猫不发病,则被咬者不必按狂犬病处理;

怎么判断猫有狂犬病?

猫临床症状与狗相似,分狂躁型与癖痹型两大类;受感初期的临床症状包括不明显的神经性和行为上的变化,对病毒传人部位有过敏反应、发烧和不安烦躁的加剧;以上症状一般只持续1~2天;随病情发展,多数猫出现狂躁型狂犬症状,受感猫对待人、其他动物及死亡动物均特别暴躁;表现为紧张不安,并且对任何动物(台动的物体)都强烈地试图撕咬和抓挠;受感猫可能会跑或踱步,直至支持不住而倒下;如果受感猫能存活5天之久,一般病状会转成瘫痪性,狂躁症状消失,此时受感猫出现下身瘫痪、动作不协调、昏迷和死亡;

虽然猫咪是比较温顺的动物,但各位朋友一旦发现猫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扑杀、深埋或焚烧;此外,在狂犬病流行区,对猫应积极注射兽用狂犬病疫苗,以保人兽安全;

宠物猫有狂犬病毒吗(一直不出门的猫会有狂犬病吗)

宠物猫有狂犬病毒吗

家里养的宠物猫一般不会携带有狂犬病毒,因为狂犬病毒在动物身体上的潜伏期为1周左右,基本上一周就会发病死亡。而且携带有狂犬病毒的狗狗会有较为明显的症状,比较容易区分,因此国外在治疗动物抓伤或者咬伤方面都会结合观察法进行注射狂犬疫苗。如果造成咬伤的狗狗在7天左右未发病死亡,说明不存在狂犬病毒,咬伤的人即可停止注射后续的疫苗。国内则不管那么多,上来就是一个完整疗程,因此国内的狂犬疫苗消耗量不是一般的大。另外现在家养宠物按要求都会从小打狂犬疫苗的本身感染上狂犬病毒的概率也是非常小的。至于流浪狗嘛,这个就很难说了。

只要患了狂犬病,不管是否发病,猫狗身上都有病毒。但只有在发病期才能传染给别人,因为狂犬病毒有严格的嗜神经性,不发病时,猫狗的唾液或外周血液中没有狂犬病毒。

一直不出门的猫会有狂犬病吗

家里的猫如果没有和外界接触过的话,一般不会有狂犬病病毒,如果和外界有过接触,就有可能会携带狂犬病病毒。针对家里养了猫,要对猫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经常和猫接触的人群,也需要打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是致死性的疾病,一旦感染,100%的死亡,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是重在预防。狂犬病一旦感染,就需要去医院进行对症处理,在预防方面可以打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疫苗发展历程

狂犬疫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疫苗,最早制造狂犬疫苗的是法国的巴斯德。1882年他成功地应用连续传代减弱病毒毒力的方法,用适应毒种来制造疫苗。中国现在制造的狂犬疫苗系用狂犬病毒固定毒接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后,收获毒液,经浓缩、纯化、精制并加氢氧化铝佐剂。

经全面检定合格后即为预防狂犬病的疫苗。狂犬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世界各地的狂犬病毒抗原性质是相同的。

接种狂犬疫苗后,人体血液中可出现抗狂犬病毒抗体,这些抗体可防止病毒在细胞间直接传播,减少病毒的增殖量,同时还能清除游离的狂犬病毒,阻止病毒的繁殖和扩散,从而达到预防狂犬病。

猫咬出血狂犬病几乎为0

被猫抓伤是可以得狂犬病的。狂犬病毒,主要携带者是狗,但是除了狗以外,猫、仓鼠、还有狼等其他的一些哺乳类的动物,也可以携带狂犬病毒。被猫抓伤之后,感染狂犬病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大约只有1%的狂犬病是由猫导致的。如果抓人的猫是注射过狂犬疫苗的,或者是猫出生之后没有跟其他的动物接触过,一直都是待在家里,那么它就不可能是携带这个狂犬病毒的,是可以不用注射狂犬疫苗的。否则建议注射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虽然猫抓伤之后得狂犬病的几率比较小,但是因为狂犬病它发病之后,死亡率基本上都是100%的,特别是有出血的伤口。同时还是要强调,被猫抓伤之后,要首先处理伤口,要用大量的清水反复地冲洗伤口,要去除粘液等污染物,然后用专业的消毒剂进行伤口表面的消毒。

猫一直养在家怎么会得狂犬病

正常情况下家猫也会容易得狂犬病的,因为家猫的唾液当中也有可能含有狂犬病毒。

当狂犬病毒在猫的唾液中含量比较多时,通过被猫咬伤或者是抓伤之后就很容易将病毒传染给人体,使人体得狂犬病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正常家猫的咬伤抓伤和挠伤也要进行清创处理,必要时应该肌注狂犬疫苗和一些破伤风等预防性治疗和用药。

狂犬病主要是在猫狗等哺乳动物中之间传播。家养的猫也是可能携带狂犬病毒传染的,所以家养的猫每一年需要定期注射猫用的狂犬疫苗,预防传染狂犬病毒。

如果被家养的猫咬伤、抓伤或者到破皮的伤口,属于狂犬病暴露的话,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清洗伤口,用肥皂水清洗,再碘伏消毒,需要去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疫苗。

如果伤口有出血的话,还需要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预防感染狂犬病。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情况请按药品说明或到正规医院按医嘱用药。

猫:

属于猫科动物,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古埃及时期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

以伏击的方式猎捕其它动物,大多能攀援上树。猫的趾底有脂肪质肉垫,以免在行走时发出声响,捕猎时也不会惊跑鼠。行进时爪子处于收缩状态,防止爪被磨钝,在捕鼠和攀岩时会伸出来。

2个月幼猫抓了会得狂犬病吗

可能性为无穷小。

狂犬病不能遗传或母婴传播,只有曾被疯狗咬伤的猫才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并感染人,奶猫如果被疯狗撕咬,当时就挂了,没法活下来再抓人。

如果是买来的幼猫,猫贩子不可能傻到让疯狗靠近自己的猫笼,别人家养的抱来更不可能,谁也不会让疯狗进家。

流浪的小猫如果被疯狗撕咬没人救治也活不下来。

狂犬病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家犬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所以表面“健康”的犬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1、疾病分型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两型:

1、狂躁型最常见。又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持续1~4日,兴奋期一般1-3日,麻痹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6-18小时。整个病程平均4日,一般不超过6日,超过10日者极少见。

2、麻痹型较少见。以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和典型的恐水表现,常以高热、头痛、呕吐腱反射消失、肢体软弱无力、共济失调和大、小便失禁,继之出现各种瘫痪,如肢体截瘫、上行性脊髓瘫痪等,最后常死于呼吸肌麻痹,本型病程可较长,约7~10日。

2发病原因

狂犬病主要是感染了狂犬病毒所致,狂犬病毒含5种主要蛋白,即糖蛋白、核蛋白、聚合酶、磷蛋白及膜蛋白等。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噬神经性,能刺激抗体产生保护性免疫性反应。N蛋白导致的抗体不具中和力,可用检测浆内包涵体有助临床诊断。

3、发病机制

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狂犬病的致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局部组织内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附近肌细胞内小量增殖,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

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浆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其速度约每小时3mm。到达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后,病毒即在其内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很快到达脑部,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

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尤以涎腺、舌部味蕾、嗅神经上皮等处病毒最多。由于迷走神经核、吞咽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的受损,可发生呼吸肌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患者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可引起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甚至突然死亡。

4、病理生理

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染肌细胞,在肌细胞中渡过潜伏期,后通过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乙酰胆碱受体进入神经细胞,然后沿着相同的通路进入脊髓,进而入脑,并不延血液扩散。病毒在脑内感染海马区、小脑、脑干乃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并在灰质大量复制,延神经下行到达唾液腺、角膜、鼻粘膜、肺、皮肤等部位。狂犬病病毒对宿主主要的损害来自内基小体,即为其废弃的蛋白质外壳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的嗜酸性颗粒,内基小体广泛分布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细胞中,也是本疾病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指标。非特异性病变: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尤以与咬伤部位相当的背根节及脊髓段、大脑的海马以及延髓、脑桥、小脑等处为重,脑膜通常无病变。脑实质呈充血、水肿及微小出血,镜下可见非特异性变性和炎症改变、如神经细胞空泡形成、透明变性和染色质分解、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等。

镜下脑实质有非特异的神经细胞变性与炎性细胞浸润。而具特征性的病变是嗜酸性包涵体,称为内基氏小体。内基小体是指具诊断意义的病人脑组织内嗜酸性包涵体,为狂犬病毒的菌落,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后呈樱桃红色,直径约3~10nm,边缘整齐,内有1~2个状似细胞核的小点,最常见于海马及小脑浦肯野组织的神经细胞中;亦可在大脑皮层的锥细胞层、脊髓神经细胞、后角神经节、视网膜神经细胞层、交感神经节等处检出。内基氏小体实为病毒的集落,电镜下可见小体内含有杆状病毒颗粒。

唾液腺肿胀,质柔软,腺泡细胞明显变性,腺组织周围有单核细胞浸润。胰腺腺泡和上皮、胃粘膜壁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均可呈急性变性。

5、临床表现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3天最长19年,一般平均约20-90天。⑵

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疼、恶心、疲倦、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感觉异常等症状。本期持续2-4天。

3.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的恐怖表情、恐水、怕风。体温长升高、恐水为本病的特征,但是不是每一例都有。典型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也可以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外界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可有声音嘶哑,说话吐词不清,呼吸机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表现为大量流延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但病人神志多清楚,可有精神失常及幻觉出现等。本期1-3天。

4.麻痹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多发群体:

人群普遍易感,被病犬咬伤者约15-30%发病,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相关:1.咬伤部位,头面颈上肢发病机会多2.咬伤严重性,伤口深而大、多处被咬伤发病率高。3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局部伤口处理好发病率低。4,衣着厚感染机会少。5,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疫苗者发病率少6。免疫低下或缺陷者发病率高。

6、疾病症状

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后,潜伏期无任何症状。

在狂犬病的早期,病人多有低热、头痛倦怠、全身不适、恶心、烦躁失眠、恐惧不安等症状,病人对声音、光线或风之类的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感觉咽喉部发紧。在愈合的伤口周围及其神经支配区也有麻木、痒痛的及蚁走的异常感觉,2-3天以后,病情进入兴奋期。病人高度兴奋,突出为的极度恐怖表情,恐水、怕风,遇到声音、光线、风等,都会出现咽喉部的肌肉严重痉挛。病人虽然口渴却不敢喝水,甚至听到流水的声音或者别人说到水,也会出现咽喉痉挛。严重的时候,病人还有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狂犬病的病人,大多数神志清醒;但是,也有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兴奋期约有两三天后,病人变得安静下来,但是,随之出现全身瘫痪,呼吸和血循环系统功能都会出现衰竭,迅速陷入昏迷,数个小时以后,就会死亡。恐水是多数狂躁型狂犬病特有的症状之一。

7、疾病危害

由于该病死亡率几乎100%,对人类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积极有效的处理伤口和预防接种疫苗至关重要。

8、诊断鉴别

辅助检查:

1周围血象和脑脊液白细胞总数轻至中度升高,中心粒细胞占80%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质可稍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2病原学检查?脑组织内基小体检验;病人口腔分泌物、脑脊液和脑组织接种鼠脑分离病毒,狂犬病毒核酸检测等。

3病毒抗体检测荧光免疫方法检查抗体血清学抗体检查。

鉴别诊断:

本病尚需与狂犬病恐怖症、破伤风、病毒性脑膜脑炎、脊髓灰质炎等鉴别。

狂犬病癔症

狂犬病癔症国外称癔症性假性狂犬病,由于狂犬病是一种非常恐怖的疾病,一些癔病患者在暴露后想象自己患有此病。通过暗示,他们常表现为恐水,狂躁,假性恐水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明显缺乏咽肌痉挛的特点,也常无发热等特殊的前驱症状和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患者的病情不再发展。

破伤风

破伤风的早期症状是牙关紧闭,以后出现苦笑面容及角弓反张。破伤风患者试图吞咽可引起痛苦的肌痉挛,但不恐水。破伤风受累的肌群在痉挛的间歇期仍保持较高的肌张力,而狂犬病,这些肌群在间歇期却是完全松驰的。破伤风通过适当的精心治疗,一般能够恢复。

病毒性脑膜脑炎

有明显的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早期可出现意识障碍,常见的病毒有乙脑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除了狂犬病脑炎外,这些病毒中任何一种脑部感染都不会引起恐水表现。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通过免疫预防,目前发病已经很少。麻痹型脊髓灰质炎易与麻痹型狂犬病混淆。此病有一个双向热型起病,在双侧肢体出现不对称驰缓性瘫痪外,常常伴有感觉过敏,脑脊液呈细胞蛋白分离现象,其分类以多核粒细胞为主,而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中以淋巴细胞为主。更主要的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从脑脊液,咽部和大便中分离出。补体结合抗体阳性,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均可作出确诊。

9、急救措施

1.被病狗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关键是洗的方法。伤口较小,较表浅,无大活动性出血时,可自行先用自来水或肥皂水直接冲洗伤口,至少冲洗30分钟,尽量把可能进入伤口的病毒冲洗掉,冲洗之后要用干净的纱布把伤口盖上。对于严重咬伤,应立即前往医院处理。

2.被疯狗咬伤后,即使是再小的伤口,也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同时可感染破伤风,伤口易化脓。患者应按照要求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或破伤风抗毒素预防针。

3.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及时全程预防接种是可以预防狂犬病和降低发病率。⑶

注意事项

1.被病狗咬伤是很危险的,经常有光怪陆离被咬伤后或养狗人被咬伤后,发生破伤风而死亡。

2.温血动物,包括人在内,牙齿上有各种细菌和病毒生存,狗咬伤的伤口深而且形状复杂,恰好适于细菌繁殖,这也是发生破伤风之类疾病的道理。

10、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

狂犬病发病后以对症综合治疗为主,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包括:1单室严格隔离病人,尽量保持病人安静,减少光、风、声的刺激,狂躁时用镇静剂,2加强监护治疗,维持水电介质及酸碱平衡等生命支持。有脑水肿也以脱水治疗。

11、疾病预后

预后凶险,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

12、疾病预防

预防方法:

被狗咬伤不一定得狂犬病,如果咬伤人的狗不带有狂犬病病毒,即使伤口没有处理也不会得狂犬病。有学者统计发现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疯动物咬伤,且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结果也只有15%-30%的人发病。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一些貌似健康的犬的唾液中可带有病毒,带毒率可达22.4%,也能传播狂犬病。且目前缺乏检测狗是否带病毒的方法,因此,一旦被狗或猫等宠物咬伤或抓伤应该立即清洗伤口。

在咬伤部位的近心端缚上止血带,挤出伤口处血液,促进含病毒的血液流出,并用大量肥皂水、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以上,再用碘酒、酒精冲洗伤口,伤口深者,应选用不带针头的大注射器反复、彻底冲洗其深部。

同时要把犬、猫隔离观察14天,明确是否狂犬、狂猫,必要时可送防疫站检验。在伤口处理好后,及时去卫生防疫站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注射狂犬疫苗,如该犬或猫无从追踪,则应将全程预防接种进行到底。此外,小儿若与狂犬有密切接触、即使无明显咬伤或抓伤,亦应注射狂犬疫苗。

预防药物:

疫苗接种根据暴露的具体情况由当地医师决定采取狂犬疫苗,还是血清联合疫苗或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联合狂犬疫苗来预防。①地鼠肾细胞组织培养灭活疫苗,反应轻微而免疫效果较好。剂量及用法:佐剂疫苗、浓缩佐剂疫苗及冻干浓缩疫苗全程需肌内注射3针~5针,分别在0、3、7、10和30d各肌内注射1针,严重咬伤者疫苗可加用全程10针:对四肢、躯干浅表中度咬伤、抓伤及有少量出血者肌注3针,每7天注射2ml;对头、面、颈、手指咬伤,多部位咬伤或深部咬伤,粘膜沾染病毒,则须在完成5针注射后再肌注2针,即每10天肌注2ml.如间隔较长时日后再次被咬,可用佐剂疫苗加强注射2ml.一般在注射后1周即开始产生中和抗体,2周保护性抗体阳转率100%。

②人二倍体细胞疫苗:于被咬后0、3、7、14、28、90d各注射1ml,如第5针后血清抗体已产生,可免去第6针。罕见不良反应,效果优良。

③当处理免疫反应低下的病人,或暴露时间已超过48h者,WHO建议首针免疫剂量应加倍。

3.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如人狂犬免疫球蛋白与疫苗联合应用:创伤深广、严重或发生在头、面、颈、手等处,同时咬人动物确有患狂犬病的可能性,则应立即注射高效价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按照20IU/kg计算,特别严重的可加倍计算。咬伤72h后应用无效)总量的一半在创伤处作浸润性注射,剩余剂量在臂部作肌肉注射。要是注射血清使用前为防血清过敏反应,须做皮试。过敏者可以脱敏注射。

13、饮食注意

病人应该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对于不能进食者可以鼻饲来保证营养供给。

14、疾病护理

1.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如有皮肤破损,应戴乳胶手套。

2.单间接触隔离。被患者唾液沾染的用品均应消毒。须防患者在痉挛发作中抓伤咬伤。

3.病室内保持绝对安静,防止音、光、水、风等刺激。作好监护工作。

4.若可能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必要时咽部用0.5%~1%丁卡因喷雾后鼻饲。

15、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有颅内压增高、下丘脑受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或体温过低。痉挛常见,可为全身性或局灶性。呼吸功能紊乱,如过度通气和呼吸性碱中毒在前驱期和急性期常见。后期也会发生进行性缺氧。报告过的并发症还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肾衰、上腔静脉血栓形成、肺或泌尿系统的继发染以及胃肠道出血。

16、专家观点

1狂犬疫苗中没有任何一种成分会影响人类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在基因水平上危害人类,也不会对胚胎或胎儿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造成影响。

2由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对高度危险的暴露者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不存在禁忌症,应立即接种疫苗。在发生狂犬病危险性较小的情况下,如果正在感冒而有发烧者,可等体温下来后立即接种。有严重反应病史的人,在接种疫苗时应备有肾上腺素等应急药物

3对接受过暴露前或暴露后有效疫苗的全程接种者,疫苗的保护期通常为6个月如果半年内再发生较轻的可疑接触感染,可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同时密切观察咬人的犬在10日内是否发病而不必注射疫苗。一但咬人犬发病,立即给被咬的人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如果是一年以后再被咬伤,可于当天、第3天各注射一针疫苗即可。对严重咬伤、以前接受过疫苗接种但时间较久,对疫苗的有效性有所怀疑者,则应重新进行全程即5针疫苗的暴露后预防免疫,必要时应包括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4疫苗只能保护一次,接种超过半年以上通常需全程注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