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鱼直不起来怎么回事?鱼鳔失调的原因与应对办法
2024-07-04 02:39:51 责编:小OO
文档


相信不少鱼友都曾遇爱鱼患鱼鳔失调这一情况,就是观赏鱼在水中倾斜着、倒立着,甚至侧卧于缸底,或侧浮、仰浮水面上等。

不要以为它们在给你表演什么杂技,它们极可能是患了一种叫鱼鳔失调的病,这病目前来说还没什么很好的治疗方法,且治好的时间也不好说,有些很快就能恢复,有些则一年下来都没能治好。

鱼鳔失调是怎么一回事? 目录 隐藏 1. 鱼鳔失调是怎么一回事? 2. 鱼鳔失调是因什么造成的? 3. 我们应怎样预防鱼鳔失调? 4. 该怎样治疗鱼鳔失调这鱼病?

在业界中,有鱼体失衡这一说法,有很多因素可导致鱼体失衡,而鱼鳔失调是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病因,这篇文章主要讲讲鱼鳔失调这一情况。

我们先来说说鱼鳔失调是怎么一回事,杀过鱼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鱼体里有一个器官叫鱼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鱼泡”。

鱼鳔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在鱼静止时平衡鱼体。有些朋友说鱼的浮沉靠的就是鱼鳔,这说法并不完全正确,鱼的浮沉,最主要是靠胸鳍和尾鳍,鱼鳔是使鱼体静止时能更好的平衡,不会因静止而下沉。

所以像鲨鱼这些没鱼鳔的鱼,不能让鱼体保持静止,只能靠不停游动而保持在水中的平衡。

鱼通过鱼鳔肌的胀缩以调整鱼鳔内的空气含量,以改变鱼体的密度,从而调整重力和浮力的抵消程度,继然平衡身体,但鱼鳔一但失调,鱼就会在水中显得七倒八歪。

虽说这病没传染性,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死去,影响的只是观赏效果。

但若放任不管,漂浮在水面的鱼,长期暴露于空气一侧的鱼体会有所干瘪、溃烂。而沉在缸底的鱼,会因缸底和鱼体有所磨擦,从而产生炎症。长期下来鱼将体质下降,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

鱼鳔失调是因什么造成的?

鱼鳔失调多发于金鱼,热带鱼也时有发生。经专家诊断,导致鱼鳔失调的原因不少,多是以下这些因素导致的:

1、肠炎。

当鱼患上肠炎后,特别是引发腹水时,就易致鱼鳔等内脏器官受感染,从而致鱼鳔失调,这些鱼常被事后查出有肠炎。

2、温差太大。

换水时,如温差过大,易致鱼鳔失调症发生。目前观赏鱼经人工饲养后,都变得娇气,急剧温差易让它们的皮肤神经末梢受刺激,从而引起内部器官的失调。

3、体型因素。

这有点像先天性的缺陷,像金鱼里的兰寿、蝶尾、珍珠,因其体型本身短小,在正常加速游动时也易致鱼体失衡,所以鱼鳔若再有问题,将更易有失衡的情况发生。

4、鱼吃得太好了,又缺少运动。

业界认为这是营养过剩,目前一些观赏鱼的饲料含大量脂肪、糖份和蛋白质,远比一般天然饲料要含量丰富。

再加上不合理的喂养易令鱼过度肥胖,当鱼体脂肪过多,就易对鱼鳔造成挤压,导致失调。

5、鱼缺乏营养。

当鱼的营养过差,体内脂肪含量严重不足时,体质会下降,会降低鱼对低温的抵抗能力,从而失去对鱼鳔的调节能力。

6、鱼受到过度外部撞击等伤害也会导致鱼鳔失调。

我们应怎样预防鱼鳔失调?

对于鱼鳔失调的病症,业界认为,预防胜于治疗。

1、我们在选购观赏鱼时,要注意尽可能不要选择那些体型过于粗短的品种,如上面所提到的鱼种。

2、买来的新鱼,在入缸前要注意消毒,以避免外来细菌入侵。

3、平时要注意水温,特别在换水的时候,鱼鳔病多是在换水时温差太大导致的,所以平时要注意换水水温要一致。

4、平时要注意保持水质良好,养鱼的水不好,真的可以导致很多鱼病发生,如肠炎,很多时候都和水质不好有关。

5、注意要合理喂饲观赏鱼,尽可能少喂多餐,不要把鱼喂养得过于肥胖,鱼是宜饿不宜饱的。而且正常的鱼儿在吃东西时是最活跃的,少喂多餐还可让它们的运动更多一点。

另外,投喂的饲料要对口,如罗汉的就喂回罗汉专用饲料,金鱼就喂回金鱼的。而且还要新鲜,不要喂饲发霉、变质腐烂的饲料,否则导致消化不良后会引起肠炎,还会导致鱼鳔失调。

该怎样治疗鱼鳔失调这鱼病?

虽然我们尽可能防止鱼鳔失调这一鱼病发生,但万一此病还是发生时,我们要及时施以救治,以免爱鱼因此而感染到其他疾病,所以我们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1、隔离病鱼,浅水加盐静养。

每天升高水温 2 度,升至 28 度,三天换水一次,每次 1 / 5 左右,保持至少一周。在这期间减少喂食,甚至停食。

给鱼儿升温治疗是希望帮助鱼儿肠胃活动好一点,而且鱼也会活泼点,从而回复调节机能。

这病如是冷水诱发的,把水温略微升高,再施以盐水浴常常能缓解症状。

2、我们也可给病鱼做些平衡装置,以帮助它们正常生活。根据鱼失调的情况在鱼背鳍上捆绑物体,使病鱼能直立悬浮在水中,让鱼能自由游动。

3、以上两个方法是治疗鱼鳔失调常用的方法,但你如确认鱼是因体质较差而导致鱼鳔失调的,那你可把鱼粮浸泡在打点滴用的氨基酸液里。

等鱼粮浸发泡后喂鱼,喂饲起码一周以上,鱼儿可见明显恢复。

4、带有肠炎症状的,可喂鱼儿吃点呋喃西林。

结语:鱼鳔失调有时比较好治,升温停食就好了。但有时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治疗的过程也较漫长。

另外,小编建议各位,患鱼鳔失调的鱼,就算治愈,也不要用作繁殖用的亲鱼。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我家小鱼儿身体平衡失调,身体正不起来。

应该是鱼漂失调

鱼鳔病

发病的迹象 鱼不能控制它们在水里的位置,有时只有尽最大的努力才能从水底升起来;有时不能离开水面,甚至在水面上倒置。如果毛病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那么问题可能是鱼鳔的机能失常。

推荐的治疗方法 对于这种状况,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此病是冷水诱发的,把温度略微升高加上中度(1%)的盐水浴常常能缓解病症。投喂水蚤或虫子改善消化有助于治疗。

兰寿金鱼鱼鳔失调的病怎样治?

可以对照兰寿金鱼鱼鳔失调症状,看下是否为鱼鳔失调症。

鱼鳔失调症是在冬季或者春秋季易发生。

兰寿金鱼鱼鳔失调症的症状是:兰寿金鱼横七竖八的在鱼缸中,出现侧卧,倒立,浮在水面上或者沉入水底,一般这种情况下兰寿金鱼还有进食行为,捕食积极。但是浮在水面的金鱼会在浮出的那一侧会溃烂、干瘪;而沉入水底的兰寿会因为身体摩擦鱼缸,产生感染发炎的症状。

兰寿产生鱼鳔失调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兰寿的营养不良或者温度过低引起的,针对这样的原因治愈方式是提高水温和加强营养。但是一般家养的兰寿也会产生失调症,这其中的原因不只是因为温度的原因。其中原因包括下面几点。

营养超标:一般家庭养兰寿为了方便都喂食饲料,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饲料大都根据热带鱼的营养搭配来做为配方,养兰寿的时候使用这样的饲料会使营养超出金鱼生长所需,导致金鱼过于肥胖,体型失调,引起兰寿鱼鳔失调症。

病毒侵染: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弹状病毒会引起鱼鳔上皮组织发炎变性,鱼体内积存大量体液,压迫体腔管,造成鱼鳔内的空气无处可去,浮沉调节机能实效。发病的金鱼消瘦,体色发黑,反应迟钝,头朝下滚动。腹部膨胀,腹腔内有腹水,鱼体表有瘀斑,常并发肠炎。发病的金鱼会在一周左右死亡。

水温变化:金鱼是冷血动物,对于水温的变化敏感,当急剧地改变水温时,降低和升高均能刺激金鱼皮肤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内部器官活动的失调。发病的症状是皮肤失去原有光泽,侧卧在水面或水底,懒于游动。金鱼特别是名贵品种长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精心呵护,换水时新旧水温一致,因此更为“娇气”。当水温突然变化在3度以上时,极易引发失衡的病状。

体型因素:根据经验,兰寿金鱼相对于其他金鱼来说易患上鱼鳔失调症。体型因素并不是造成鱼鳔失调症直接原因,但这些品种的体型短小,在正常的情况下加速游动也容易失去平衡。因此一旦鱼鳔出毛病,更容易出现失衡的病状。

有没有朋友知道养殖鱼类鱼鳔失调症的治疗方法?

鱼鳔失调病是一种非传染性鱼病,怕寒的透明鱼为常见。鱼鳔失调症以前只在水族箱养殖的金鱼身上见到,目前在池塘养殖的鲤鱼、草鱼上也有发现。患病的金鱼不会很快的就死亡,而且在水温逐渐回升后,金鱼的鱼鳔失调症会得到缓解。但是当发现金鱼患有鱼鳔失调症是,也应该给与及时有效的治疗。

主要表现

病鱼不能在水中保持平衡,或侧卧,或倒立,甚至腹部朝上,浮于水中或沉入水底;解剖发现鱼鳔萎缩或溃烂。

主要原因

(1)营养过剩。多出现在精养池塘,饲料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丰富,前期鱼生长快,后期过多的营养物转化为脂肪,鱼体脂肪蓄积太多,对鱼鳔造成挤压,使鱼鳔失去调节平衡的功能。

(2)肠道发炎引起鱼鳔继发感染。鱼体因饲料难以消化、饲料变质或污染,以及感染病菌,使肠道发炎,特别是产生了腹水,很容易继发感染鱼鳔等内脏器官。解剖发现,凡有鱼鳔失调症者多有肠炎病,肠道、鱼鳔之间有相互感染的可能。

(3)水温变化过大。鱼是冷血动物,对水温变化非常敏感。如果一次换水过多,新旧水温相差过大,极易引发鱼鳔失衡。

主要防治措施

(1)急救措施:当鱼鳔失调症发生较严重时,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应激灵1袋(500克)和食盐1.5-2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2)投喂大蒜素、三黄粉、复合黄连素等消炎药物,治疗肠炎病。

(3)在治疗期间改换饲料,降低饲料蛋白质、油脂的含量,选用新鲜、易消化的饲料,不用氧化、变质的劣质饲料。

(4)一次换水不能过多,更不能一次换水达30%以上。

金鱼可以正常游泳但常常倒立是鱼鳔失调吗?怎样解决?

鱼鳔失调症

[发病原因] 

金鱼患鱼鳔失调症的原因有多种因素,一般认为这是由于水温过低,金鱼耐寒力差,尤其遇上严冻使鱼鳔失去调节平衡能力所致。一般鱼体过短、头有发达肉瘤或水泡的尾鳍过分平直或反翘的寿星头、狮子头、水泡眼、蝶尾等金鱼品种更易发生此病。

[症状]

病鱼不死不活的侧卧、倒立、甚至腹部朝天、浮于水中或沉于水底,用手触碰病鱼时,暂时又能恢复正常游动,但相隔片刻又会重复出现上述异常状态,有时也能吃食,其生长发育皆明显慢于健康鱼,不过这种鱼一般不会很快死亡。一旦温度逐渐回升,病情可能缓解,甚至可以基本恢复正常[发病季节] 一般以深秋和冬季更为多见。

[防治方法]

(1)积极的办法是在入冬前后,把种鱼移入室内或暖房里饲养。如在室外越冬,宜将缸埋人土中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晚上遮盖防冻。) 

(2).如果是侧卧或沉底的金鱼,可用面盆带水把金鱼捞起,再用小的缝衣针穿上不易腐烂尼龙棉线,一端先穿上一块瓶盖大小的泡沫,然后在金鱼背鳍的前面第2、3根绍条的基底部把缝衣针穿过去,打上2个结,扣牢在背鳍上,上面再把泡沫浮标固定。固定后线的距离不要过长,因过长金鱼仍然可以侧在池(缸)底里。也不要过短,过短金鱼不能下到水的中层,觅食或游动。至于浮标固定的位置要看缸(池)中的水位深浅来决定。总之,以金鱼不可再沉底侧卧,鱼体又能下人中层水中觅食等为宜。只有这样,金鱼能在水中自由游动、觅食,而又不侧卧沉底。

(3)如果是倒立或鱼体上浮,腹部朝天者,可用有机玻璃扣子一粒,大小视金鱼大小而定。具体方法是先把扣子用柔软而不易腐烂的尼龙线固定,再用面盆把病鱼带水捞出来,一面把扣有扣子的2个线头离扣子6一10厘米处打一个结,然后一个人把金鱼捉住,另一个人很快地在齐结的地方把扣子扣挂住金鱼的尾柄上。这样,金鱼放入水中后,倒立的金鱼因尾柄上有了重物就不易倒立了。而游动还是自由的。但这里要说明一点,扣子不能太大、太重,如果太大,过重了,则金鱼拖不动扣子,游动不便。相反,扣子又不可太轻,因太轻了起不到下垂作用,金鱼尾鳍仍要上浮或倒立。

(4)如果是无背鳍的蛋种鱼,患鱼照失调症时,鱼体呈倒立状,则可把病鱼养在浅水中,以控制鱼体倒立,一面提高其水温,以利奏效。

(5)金鱼发生上述现象,是与鱼体过短,尾错过小或往上翻翘,头部特征过于发达等因素也有关.鱼瘟/中暑与闷缸鱼瘟:鱼瘟是金鱼春季的一种疾病,常因金鱼冬伏少动,光照不足等因素引起金鱼体质衰弱,精神不振等症状。到黄梅季节,其发病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的可导致金鱼死亡。

防治方法:鱼瘟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每年开春季节,要经常给金鱼晒太阳以增强其体质。若金鱼发生鱼瘟应尽快将其隔离或淘汰掉。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