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什么是养鱼老三样?老三样的原理与操作方法
2024-07-04 02:36:25 责编:小OO
文档


上月月初,一位鱼友告诉我,他的龙刮身,趴缸了。老三样没什么效果,鳞片表面出现了黑斑,像脏污一样的东西。好在之前的交流过程中他有所准备,治疗起来自然也是轻松,很快痊愈。

当时还在和这位鱼友调侃:接下来会有很多玩家出现类似的状况。果然,算上昨天在发帖时偶然遇到的龙巅求助新人,这一周,经过我手的类似病鱼,已有 13 条之多。那么为何近期会平凡出现此类体表疾病?又要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随着季节变化,每年三月和十月成为龙鱼体表疾病的高发期。这一点,如果有人统计龙巅的求助帖数据,因该也能得到确认。在之前和鱼友的交流中,很多鱼友标示不解。我的鱼缸全天候 24 小时恒温,新水必定养水,加水必定升温。外界的气候变化与我有半毛钱关系?

实际上,各位忽略了一点。你所使用的水源,本来也有平衡的菌群系统。而这种系统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因素作为支撑。比如,温度、光照、水溶氧量、金属元素、化学元素等等。当外界气候发生剧烈变化时,原本的水体菌群平衡被打破,硝化菌类活性降低或丧失。这样的水体加到鱼缸里,和排污是类似的效果。

同时,这样的水体如果比例足够大,会拖垮你那小小水族箱的平衡。当硝化菌逐渐被抑制的同时,有害细菌大量滋生和繁殖。首当其冲对直接接触的鱼类体表进行残食。鱼类的鳞片中没有白细胞,无法发起抵抗。于是可怜的鳞片会被细菌逐渐分解,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融鳞。再严重的,鳞片初期会出现白色交叉网格状纹路,不及时治疗可以严重到整片解体。

如果细菌攻击的不是鳞片,而是皮肤。当细菌成功入侵后,龙鱼自身的免疫系统会主动还击。大量的白细胞前往损伤处,吞噬细菌后死亡,并变成无害的体液存留。此类体液存的多了会让体表看上去肿胀变形,鳞片也会跟着皮肤移位翘起。也就是所谓的立鳞。

因此,我的建议很简单。遇到这样的季节应当以平稳度过为主。减少喂食,减少换水量。每次换水后加硝化菌或开杀菌灯的事情还是要做。食物方面,尽量减少活食投喂。可以保持一定浓度的盐分来抑菌。如果你有盘子,每次换水加几十克就行。

如果说真的出现问题了怎么处理?首先,不必惊慌失措。此类疾病虽然来势凶猛,却也不会短时间致命。需要做的是确认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严重就老四样观察(少量换水、下盐、升温、爆氧)。如果严重,可以直接使用一些外用效果较好的消炎杀菌药物。

很多新人知道老三样,确不知道老三样的原理。所谓老三样,就是换水,升温、下盐。配合爆氧效果最佳。

1、换水

原理很简单,就是稀释。稀释什么呢?稀释水体的有毒物质、稀释水体的有害菌群数量。换水需要注意的只有两点:1、新水的水质。2、新水的温度。

困水的目的在于消除水体的二氧化氯以及厌氧型有害菌群,同时培养部分好养的有益菌。很多人认为只要除氯就行了,安装个四胞胎多加几组氯球就万事大吉。其实水体的菌群也很重要。所以困水和爆氧是最佳的选择。个人不太建议阳光暴晒,后期的藻类也是个头疼的事情。水温,建议比主缸高 1-3 度。舒爽暖和的新水,会让鱼的状态迅速变好。至于南方的夏天,常温就好。

2、升温

升温的目的有有两个。第一,提升水体温度。水温的增加可以提升硝化菌的活性,加快繁殖与吞噬能力,同时,高温可以增加鱼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能力,还有一点注意别速度提温,每天的升温幅度在 2 至 3 摄氏度适当。

3、下盐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盐水千几的浓度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杀菌,但盐水会增加鱼体表的粘液分泌从而加速脱落附着在表体的有害菌,再直白了说就是增加鱼鳃的运动,吸收更多盐分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去抵抗有害病菌。切记下盐别盲目投药!

每个人都会有发烧的经历。人体为何会发烧?当有病毒入侵人体时,人体的防卫系统会进行识别并予以坚决抵抗。方式就是派出大量的白细胞冲锋陷阵,同时需要将出兵的信息告知大脑,脑垂体会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物质,让人体体温升高,从而给白细胞提供一个增强 BUFF。简单总结这个过程就俩字:发烧!所以发烧并不是件坏事,烧的不厉害,医生会让你不要着急,先烧着吧……

鱼体其实有一样的调节功能,只是它被泡在水里。水体的温度几乎了体温。因此,帮助它提升体温的活就要我们来做。所起到的效果基本相同。但是!如此好用又基础的升温也不是闭着眼可以使用的。

说说升温带来的坏处,首先就是氧容量。水体与空气一样,温度越高时,水体的氧饱和能力就越差。因此,缺氧是升温所带来的一个坏处。另外还有一点大多数人会出错。前面说的升温会增加鱼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各位应该理解是什么意思了。基本上就是血流加速、心跳加速、呼吸加速、各个脏器活性都加速……   所以各位是否想过,如果是中毒呢?如果你的鱼正处于中毒状态,半死不活的尝试着闭气运功逼毒,然后你把温度升了…….   我代表鱼感谢你八辈祖宗……. 因此,即便是最简单的升温,也要先思考思考。

下盐:先说说等物质交换的概念。等物质交换是指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之间通过内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如果你表示没听懂什么意思,我给你举个例子,炒菜的时候,放点盐,菜就蔫吧了,然后会脱出很多水。我个人就有爆炒大头菜炒成水煮大头菜的经历…….

因此,在鱼缸水体中投放一定浓度的盐,盐水对于细菌所产生的作用和对大头菜的效果是一样的,细菌被迫进行物质交换,从而脱水。人如果脱水了,会中暑,会晕倒,会休克。细菌一样会难受。脱水的细菌无论在糖代谢能力或是繁殖能力上都会大打折扣。从而到之前所说的抑制作用。另外一个作用很简单,水体的盐分可以进入鱼的肠道,抑菌的效果再次出现。防止一些本来不新鲜或者携带病菌的食物在肠道内加速。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老三样是哪三样

换水、升温、放盐

老三样是换水、升温和下盐三样。这三样的目的是治疗鱼病,一般在患病的初级阶段,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治愈的。老三样中第一样是换水,目的是降低水中有害菌的数量,第二样是升温,加速鱼儿新陈代谢,帮助它排出有害物质。第三样是下盐,改变水体渗透压,避免病菌继续侵害。

一、换水

老三样的第一样是换水。换水对于养鱼来说并不奇怪,但一般换水周期为一周左右,而老三样中的换水是隔一天换一次,这样才能尽快的改善水质。通过换水,可以降低水体中有害菌的含量,从而为鱼儿提供一个更健康的环境,对于它的康复也能提供一定帮助,而且新水也能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二、升温

老三样的第二样是升温。和原本的水温相比,可以上升1-2℃,如果水温比较低的话,也可以继续升温,但这个过程一定要缓慢,太快升温对其健康也不利。升温的目的是激发鱼儿的抵抗力,加速新陈代谢,排除有害物质,为其康复提供一个基础。不过升温也有弊端,水中的有害菌会随着温度升高大量繁殖,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第三样了。

三、下盐

老三样的第三样就是下盐。下盐不要下太多,一般盐度保持前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之间,因为淡水鱼并不能适应盐度太高的环境。这种浓度的盐虽然起不到杀菌的效果,但可以提高水体的渗透压,这样一来,就能减少进入鱼体内的水分,而也能阻挡有害菌的侵入。

 

总结,通过以上关于老三样是哪三样,怎么用老三样治疗鱼病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老三样是哪三样,怎么用老三样治疗鱼病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被饲养观赏鱼的鱼友推崇的“老三样儿”真的那么强大吗?

文字系(逗一会儿猫)原创,剽窃党自重。

在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每个鱼友都会总结出自己一套独特的饲养方式。但是不管你的方式是怎么样的,“老三样儿”都是公认的一个通用治疗和预防鱼病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看上去比较古朴,但是效果还是不错的,不然也不会至今依旧流传在水族圈,经久不衰。

养鱼的老三样儿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就是“换水”“升温”和“下盐”这三种行为而已!因为是通用做法,为了叫起来通俗顺口,传来传去就成了“老三样儿”。那么被口口相传的老三样儿,真的有那么强大吗?

第一:换水

大家都知道,要想鱼儿养得好,首先得把水养好。鱼缸再大,毕竟也只是一个封闭的小环境,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水质变差是必然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人工干预这个小生态,将它调整到最适合鱼儿生存的状态。人工干预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换水。

给鱼缸换水,可以稀释水缸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让水质变得更加适合鱼儿生活。我们把鱼缸小生态调整到最适合鱼儿生活的状态,那么自然而然就会规避很多风险。所以说,老三样儿中的第一样儿,是最基础也是最必须的操作。

第二:升温

在室内温度比较低的时候,鱼儿是比较容易生病的。比如白点病这种疾病,就是因为水温过低引起的。治疗白点病的时候,我们必须的操作就是将水温提高到28-30度左右,经过一段时间,哪怕是不上药,轻微的白点病也会好起来。另外,给鱼缸加热升温还可以加速鱼儿的新陈代谢,从而强化自愈能力,对疾病的快速恢复也有帮助。所以说,老三样儿中的第二样儿对鱼病加速痊愈有很大的好处,也是一个简单又必要的操作。

第三:下盐

“下盐”在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也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操作。粗盐加入水中,可以调节渗透压,从而让很多致病菌脱水而死,达到治病的效果。对于大部分观赏鱼来说,都是耐盐的,所以“下盐”也就成了一个经典和普遍的操作。

这么分析一下,老三样还是有必要继续传承的。虽然市面上鱼药数不胜数,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操作不当或者用药不当,都会给观赏鱼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不能具体确诊鱼儿究竟得了哪种鱼病的前提下,不如试试老三样,别听人家说用什么药自己也用什么药,搞不好脆弱的鱼儿就这么给折腾死了呢。

总结一下:老三样虽然不能说包治百病,但是起码是一个温和的治疗和预防鱼病的方式。鱼儿怕折腾,所以有时候保守一点点的做法,反而对它们更有利。

饲养观赏鱼中,鱼友都喜欢用的老三样都是什么?

每个鱼友从新手到大佬,都会不断地总结出适合自己用的一套养鱼方法。虽然每个人的做法不同,但是其实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把鱼养好。在众多养鱼理论中,老三样儿理论可以说是经久不衰,是流传最广的一个理论。那么什么是老三样儿呢?老三样儿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有效吗?

所谓老三样儿,指的就是换水,升温和加盐这三种操作。这三种方法,听起来十分的简单粗暴,但是因为效果还是不错的,所以在观赏鱼圈流传已久。这三个操作走下来一套,基本上可以解决掉大部分的病鱼的问题。我们就挨个聊一聊,这老三样儿为什么被这么多鱼友追捧吧!

换水

大家都知道,养鱼就是在养水,把一个水族箱的生态稳定住,观赏鱼就能养得好。如果水族箱的生态崩了,那就算你是大神,也无力回天了。换水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将水族箱的水质改善成最适合观赏鱼生活的状态。很多观赏鱼患病,都是因为水质变得不适合生存导致的,保持良好的水质,是让观赏鱼健康的第一步,同样也是治疗观赏鱼的第一步。这个操作既基础又高效,是养鱼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功。

升温

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鱼儿的抵抗力比较弱,是很容易患病的,尤其是烦人的白点病这类鱼病。治疗白点病这类由于温度过低引起的鱼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给水族箱升温,只有当温度上升到更适合观赏鱼生存的温度的时候,观赏鱼的自愈能力才会加强。这个时候,哪怕是不给鱼儿上药,轻微的白点病鱼儿也会自愈的。升温的好处就是可以增加鱼儿的新陈代谢,让它们加速自身的愈合能力。

加盐

给观赏鱼用盐治病,大概是很多养鱼朋友的习惯。盐在观赏鱼的饲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直接治愈很多疾病。盐加入水中,可以调节渗透压,这会让很多治病的病菌因为脱水而死掉,而观赏鱼不受任何影响。盐是常见的生活用品,所以用盐来治鱼病,超级方便,所以才会流传这么广。

这一套治疗步骤走下来,却是可以治疗一部分鱼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鱼病都可以通过老三样来治愈的哦。只不过,这是一种非常温和不伤鱼且简单高效的方法而已。如果怕自己用别的药下不准,可以试试老三样这种保守的方法。

养鱼老三样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养鱼老三样的先后顺序是先换水,后升温,最后再下盐。换水和平时不同,通常要隔一天换一次,这样可以改善水质,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升温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好让鱼儿将有害物质及时排出。下盐则能提高水体的渗透压,防止细菌继续侵害鱼体,起到预防的效果。

一、养鱼老三样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养鱼老三样指的是换水、升温和下盐,它们之间是有先后顺序的,一般要先换水,然后再提高温度,最后往水中下盐。通常在鱼儿生病初期,通过老三样可以让鱼儿继续康复,不需要给它用药。但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光靠老三样是治不好的。

二、老三样有什么用

1、换水:养鱼一定要换水,但老三样里的换水和平时换水不同,平时换水通常一周一次,水质保持好的话甚至可以半个月一次。但老三样中的换水要隔一天换一次,这样才能尽快改善水质,同时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以防病情加重。

2、升温:很多疾病都是由于温度较低引发的,因为低温会导致它的抵抗力下降,通过适当升温,可以激发它的免疫系统,增加新陈代谢,从而更快的把有害物质排出,对后续的康复很有帮助。

3、下盐:盐水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但给鱼缸下盐并不是为了消毒,因为消毒的盐水对浓度有一定的要求,此时下盐不能下太多,浓度要控制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左右,这样可以提高水体渗透压,降低有害细菌侵入鱼体的可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