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调节鱼缸水质的关键因素,这些要点很关键!
2024-07-04 02:36:48 责编:小OO
文档


关于鱼缸的水质问题,咱反反复复说过千八百遍了,可是呢,很多新手鱼友,还是调理不到位,还是在那里不断研究着怎么硝化细菌和生化滤材,那个眼睛啊,永远也看不到鱼缸水质调理的重点。

就算是,硝化细菌需要培养,鱼缸有生化滤材可以节省换水频率,那么,一开始鱼缸内还没有鱼的情况下,为什么水质还不能有效保持?

为什么不问问自己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滤棉过于松弛、过于细密,都不可能有效阻挡杂质

过去,我们使用的是棉花做成的被子,如果使用的时间比较长,这个棉花用手轻轻一拉,就像网状一样,我们都知道那样的棉花不能御寒,相信这个道理,但凡是个人,都懂。

那么,如果过滤棉我们选择的过于松弛,它怎么可能有效阻挡住杂质呢?我们在购买滤棉的时候,可不可以用手拉一拉看看?

同样的,滤棉如果过于细密,比如魔毯,我们铺设的层数又较多,结果会怎样?

杂质或者水流根本就难以通过,但是会溢流啊,都跑到滤棉或者滤盒外了,最终还是进入了鱼缸,这个道理,不也是明摆着吗?

同时,层数过多,还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水流不大的情况下,少量杂质会慢慢渗透,一层层渗透,最终这个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变成了一个垃圾场,在以后漫长的养鱼期,对于水质可能造成致命的破坏。

因为大部分鱼友清洗滤棉最多洗两层,这些东西在这里长期存放着,要比滤材的速度快得多的,所以,在某一天夜黑风高的晚上,鱼缸的水质就完蛋了,早晨起来,观赏鱼就集体拜拜了。

观赏鱼未入缸之前,能够参与水循环的,只有滤材和水体杂质

在观赏鱼没有入缸之前,想要滤棉增加点粘附力,包括了滤材、缸壁,都是一个道理,我们所依靠的,仅仅是水体中的部分杂质和滤材的杂质。

而有些滤材杂质过于细碎,或者呈现粉末状的,如果不懂,就想想面粉,它们是很难被过滤掉的,所以鱼缸的水质可能出现白浊,或者水面有白蒙,那都很正常。

只有水流不断地循环往复,滤材和滤棉同时有了一定的吸附作用,这个水质才能逐步变清,同时可能还要有部分沉淀的作用。

说得直白点,开始放水之后,滤棉是没有任何吸附力的。

这个时候如果水质不好,只能说明,我们养水的时间不够,养水的时间不够、养水的时间不够。

大量观赏鱼入缸之后,水质必定白浊。

假设滤材、水体一丁点杂质也没有,那就依靠观赏鱼的排便

水体、滤材、缸壁,它是不可能一点杂质也没有的,通过水流的不断冲刷,以及部分类似菌膜物质的产生,各个方面的粘附力才得以逐步增强。

即使,我们说假设它就是百分百没有杂质,那么,观赏鱼入缸后,依然会给这些循环过滤系统,提供少许杂质。

为什么是少许?因为如果太多了,直接把滤棉、滤材给糊死了,那还过滤个啥?那就叫过犹不及。

这个过程一定是滤棉上有点杂质、有点菌膜物质,有点有机物,然后有了更大的吸附力,然后得以继续吸附杂质,直到滤棉饱和,然后清洗或者更换。

养鱼,就是在这滤棉的反反复复吸附过程中,保持着鱼缸的水质。

当我们需要清洗或者更换滤棉的时候,缸壁、或者生化滤材,都会起到类似于滤棉的吸附作用,先别提什么硝化细菌,那都是后话。

只有滤棉彻底阻挡住杂质,鱼缸的水质才会清澈,之后生化滤材才会发挥作用,水质才得以稳定。

所以说,养鱼,不提前养水,不把这个缸壁、滤材、滤棉养熟,做什么都是多余,这就是我们之所以永远也养不好一缸水的原因,什么硝化细菌理论,什么整天去折腾滤材、大换水的操作,根本毫无作用。

如果会操作的,懂得利用净水剂,或者硝化细菌培养液,或者观赏鱼的投喂量,来增加滤棉的粘附力,这才是高手,但是,这也会存在过犹不及的问题,很多新手鱼友,根本操作不了,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养水,注意物理过滤的有效性为佳。

当然了,如果观赏鱼的饲养密度太大,超过了滤棉的承受力,甚至超过了滤材的承受力,那就不必多说了,怎么也不可能养好一缸水。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鱼缸水质不好怎么处理方法

鱼缸水质

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这鱼儿的生存鱼繁殖。在饲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调节鱼缸的水质,下面介绍四种调节水质的方法。

1.曝晒法,主要是针对需要更换新水的鱼缸。现在人们更换新水都是选择的自来水或者是井水,这类水质中有超高的二氧化氯含量,严重刺激着鱼鳃的呼吸,影响鱼儿的成长健康。所以在更换新水之前,都需要将新水暴晒几天,祛除水中的二氧化氯,然后在进行换水。

2.可以在鱼缸中,养殖适量的水草和田螺,是整个鱼缸的生态环境更加完整。水草和田螺都有净化水质的功能,都能较长时间的维护水质。为饲养者省去麻烦,也为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水质环境。

3.在不影响鱼儿生长的前提下,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除青苔素,清除水质中的青苔,还鱼儿一个健康的家。

4.鱼缸中必备的增氧设备,这是提高水中溶氧量的最好方法,也是保证鱼儿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怎么改善鱼缸水质!!养的是热带鱼

我们都知道“养鱼先养水”,家庭饲养观赏鱼的时候,养水可能会有些难度,但是要想在家中养好观赏鱼,养水这一步必然不能忽视。小编就来告诉你,家庭鱼缸中的养水小妙招,如果你也有相同困扰的话,不妨跟着小编学习一下。

观赏鱼

1、曝晒法,主要是针对需要更换新水的鱼缸。现在人们更换新水都是选择的自来水或者是井水,这类水质中有超高的二氧化氯含量,严重刺激着鱼鳃的呼吸,影响鱼儿的成长健康。所以在更换新水之前,都需要将新水暴晒几天,祛除水中的二氧化氯,然后在进行换水。

2、可以在鱼缸中,养殖适量的水草和田螺,是整个鱼缸的生态环境更加完整。水草和田螺都有净化水质的功能,都能较长时间的维护水质。为饲养者省去麻烦,也为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水质环境。

3、在不影响鱼儿生长的前提下,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除青苔素,清除水质中的青苔,还鱼儿一个健康的家。

4、鱼缸中必备的增氧设备,这是提高水中溶氧量的最好方法,也是保证鱼儿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其实家庭养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不同的环境中,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新手鱼友们还是要多学习一些相关经验,并且自己动手多操作一下,实践出真知,就能知道如何养出适合自己家庭的观赏鱼用水了。

净化鱼缸水质的方法,怎样才能净化鱼缸中的水质

调整好的水质首先需要将水暴晒去氯,并适当的添加一些益菌,对水质进行杀菌。其次,饲养水草、清道夫或者田螺,可以自我调节水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加大水的溶氧量和过滤效果,必要时也可投放青苔素或竹炭。

净化鱼缸内水质的方法

想要调整好鱼缸内的水质,首先需要将鱼缸内水放到太阳下进行暴晒,去除水中的氯气,并且做到杀菌的作用。主人也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益菌,帮助鱼缸水质完成清洁。

其次,在鱼缸内饲养适量的水草、清道夫或者田螺等可以自我调节水质环境的生物,这类生物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喂食干净的水质,可大大减少净化水质需要的时间。

另外,鱼缸内安装大功能的过滤或者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及时将鱼缸内杂质排出,避免影响水质的生态循环。在不影响鱼类生长情况下,投放适量的青苔素或竹炭,也可以净化水质。

养鱼不换水,怎样才能保持水质的清澈?

养鱼缸的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着鱼儿的健康,因此养鱼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澈非常重要。如果不及时更换鱼水,可以通过增加氧气和养鱼底层的生物群落促进水质趋于稳定。以下是几个养鱼不更换水的方法,让你的鱼缸也养得健健康康!

1. 使用过滤装置

过滤器是养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安装过滤器主要是为了过滤掉鱼的粪便、鱼食残渣、氨气等有害物质,使水质保持清澈透明。如果养鱼缸的体积较大,建议选用外部过滤器,因为外部过滤器的过滤量更大,而且可以保证充足的水流动,同时也易于维护内部卫生情况。

2. 定时增氧

含氧量会影响水的清澈度和稳定性,因此养鱼缸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利用机械或生物氧气的形式进行增氧。定时增加氧气有利于不利物质的抑制和菌群的阳性生长。一般情况下,每日3次左右增加氧气就可以让养鱼缸的水质趋于稳定。

3. 控制鱼儿数量

养鱼缸内的鱼儿数量不能过多,这是保持水质清澈的前提。如果鱼儿数目太多,水中的有害物质就会加多,鱼缸很快就会抑制菌群,使水质变差。因此,在养鱼时,要根据养鱼缸以及鱼的体型和习性来控制鱼儿数量,建议按照1公升/鱼来控制养鱼密度,从而保证水质清澈。

4. 拉长鱼儿的喂食周期

给鱼儿喂食也是影响水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度喂食会导致水质变差,增加污染,而喂食时间拉长会使得鱼儿能够适应它们的环境,同时可以减少污染的产生,使水质变得更为清澈。

5. 定期进行鱼缸卫生

定期进行鱼缸卫生是保持水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定期清除鱼缸底部的杂物,及时清理过滤设备的滤网,清洗换水工具等等。这种定期保养可以增加水流动和氧气含量,非常有助于水质的优化和维护。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采用上述方法保持养鱼缸的水质,养鱼者也需要定期检查鱼缸中的水质,并及时更换水。一般情况下,每两周到一个月更换一次水足矣,而最佳时间以鱼缸内水质变动情况与鱼儿状态为基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换水的时间。综合以上方法,可以让你的养鱼缸始终保持着清澈透明的水质,让鱼儿健康成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