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奶粉串货行为能否受到处罚?
2024-06-28 12:10:33 责编:小OO
文档


奶粉串货是指某地代理商将产品销售到其他同一品牌代理区域。串货行为可分为良性、恶性和自然性。为避免追责,经销商常磨掉铭牌、序列号等信息,称为“磨号”货。网上低价商品宣称是各地调货。

法律分析

不违法。奶粉串货一般发生在各个地区之间,主要是指,某一区域代理商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到了其他同一品牌代理商的代理区域。通俗上来说,对于区域的产品拿到非本销售区去销售的行为称为串货行为。串货行为可以分为良性串货,恶性串货和自然性串货。为防止串货行为被品牌所有者追责,经销商往往将能溯源的铭牌、产品序列号等信息磨掉,俗称“磨号”货。如市场上就有销售“磨号”电动车(自行车)、家电等商品的行为。在网上,许多低价出售的商品也宣称是经销商从各地调货。

拓展延伸

奶粉串货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处罚措施

奶粉串货行为是指将奶粉以非法手段批量购买后转卖牟利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奶粉串货行为构成了违法行为,涉及到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秩序等多个方面的法律责任。对于从事奶粉串货行为的个人或者组织,法律规定了一系列处罚措施,包括行政处罚、经济处罚以及刑事处罚等。具体处罚措施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可能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等。此外,相关部门还会采取监管措施,加强对奶粉市场的监管,打击奶粉串货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结语

奶粉串货行为涉及多个法律责任,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奶粉串货是违法行为,将面临一系列处罚措施,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相关部门将加强监管措施,打击奶粉串货,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