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批准逮捕的机关是谁
2024-06-28 13:06:46 责编:小OO
文档


逮捕,是指机关、人民和人民,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批准或者人民决定,由机关执行。即逮捕的批准机关是人民或人民。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

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

一、批准逮捕决定的执行效力如何

司法实践中有这类情况:某犯罪嫌疑人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机关执行后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

视居住,检察机关认为变更强制措施不当提出纠正意见,或者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期间违反规定应当撤销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予以逮捕。有的机关

根据原批准逮捕决定又直接对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收监执行。

1.

《人民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零四条第三款明确规定,“逮捕后机关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又发现需要逮捕的,人民应当重新

办理逮捕手续”。

这里虽然只提到检察机关应重新办理逮捕手续,但实际上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是以机关提请逮捕为前提的,因此,正确的做法是由机关重新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在检察机关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后由机关执行逮捕。

2.

根据原批准逮捕决定又直接对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侵犯了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逮捕是机关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羁押,暂

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和程序。

原批准逮捕时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诉讼的进展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确定是否有

逮捕必要时,必须根据当时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犯罪的事实及人身危险程度来确定,在对原批准逮捕决定执行后变更强制措施,又认为应当逮捕的,理应重新提请检察机关审查,由检察机关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并送机关执行。

因此,重新办理逮捕手续并不是在重复劳动,不是多余的。

3.

原批准逮捕决定实际上已经失去法律效力,不得据此再次执行逮捕。机关执行逮捕后改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原逮捕的强制措施已被新的强制措施所代替,

对犯罪嫌疑人不能再次适用。

此外,逮捕作为一种保障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强制措施,不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法律上的评价处理,也没有决定犯罪嫌疑人实体权利的

内容,更没有终结刑事诉讼的效力,所以,重新办理逮捕手续并不违背“禁止双重危险”规则或“一事不再理”原则。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