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不允许对方探视孩子可能构成侵权,因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孩子的法定权利。如果另一方拒不协助行使探视权,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和罚款。根据民法典和婚姻家庭编的解释,离婚后对方不让探视孩子,可以尝试与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进行沟通,重新订立合理的探视协议,或起诉到解决探视权问题。
法律分析
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因为离婚后不允许探视孩子的行为构成了侵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孩子的法定权利。如果另一方拒不协助行使探视权,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和罚款。
一、离婚后不让对方看孩子有什么后果
1、离婚后不让对方看孩子的,可能会产生以下的后果:
(1)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对方探望子女的,可以由人民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2)如果对方有需要中止探望的情形,不让对方探望的,不产生法律后果。
2、《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六条、第六十
二、离婚后对方不让探望孩子怎么办
1、跟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进行沟通,把自己不满表达出来,互相理解,重新订立合理的探视协议,沟通不成的也不能拒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2、两人协议离婚,对探视权没有约定或对探视协议履行有争议,被拒绝探望孩子的一方可以起诉到,由判决解决探视权问题。
3、曾对孩子探视权作出生效的判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拓展延伸
探望权的行使一般分三种情况:
1、如果是协议离婚,且双方已在离婚协议中对子女抚养和探望事宜做出规定的,按照离婚协议约定行使探望权即可;如直接抚养孩子一方拒不配合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可以考虑寻求第三方进行调解或者向起诉方式,要求按离婚协议约定探望孩子;
2、如果离婚协议中未对子女探望做出约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依旧享有探望权,直接抚养孩子一方如果拒绝协助另一方探望孩子的,可以单独就探望权起诉,要求明确探望的时间、方式、地点等细节,并依据判决行使探望权;
3、如果是诉讼离婚,父或母可以要求对方执行判决结果,协助其行使探望权。如果抚养子女的一方拒不执行判决结果,拒绝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结语
离婚后不让对方探视孩子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因此建议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充分考虑探视权问题,如没有达成协议,则可以通过沟通或诉讼解决。同时,作为父母,应尽最大努力保障孩子的权益,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五十二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条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是,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