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死刑什么情况下可以判处死缓
2024-06-28 02:50:30 责编:小OO
文档


死刑缓期执行的条件在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情节:首先,程度不是特别高涨;其次,犯罪分子已自首或立功;第三,在共同犯罪中,首要分子或罪行最为严重的已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其他主犯不具有最严重罪行的;第四,犯罪分子智力发育不全,属于有限责任能力的;第五,被害人的过错行为是明显的;第六,犯罪分子出于义愤而杀人;第七,有其他特殊应当留有余地的情形。

法律分析

死刑缓期执行的条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判处缓期两年执行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情节:首先,程度不是特别高涨;其次,犯罪分子已经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第三,在共同犯罪中,如果有多名主犯,其中首要分子或罪行最为严重的罪犯已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其他主犯不具有最严重罪行的;第四,犯罪分子智力发育不全,属于有限责任能力的;第五,被害人的过错行为是明显的;第六,犯罪分子出于义愤而杀人;第七,有其他特殊应当留有余地的情形。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刑法》第4的规定,可以判处死缓的情况包括:

1. 故意杀人、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抢劫、抢劫交通工具等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分子;

2. 放纵、包庇他人上述犯罪分子,情节特别恶劣的;

3. 多次实施上述犯罪行为,并以后每一次犯罪行为均与前一次犯罪行为结果严重相联系的;

4. 经审判认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

因此,只有在以上四种情况下,才可以判处死缓。对于其他犯罪行为,如盗窃、诈骗、抢夺等,即使情节严重,也只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不会被判死缓。

结语

死刑缓期执行的条件在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通常需要满足上述情节。这些情节包括:程度不是特别高涨,犯罪分子已自首或立功,共同犯罪中已有一名主犯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其他主犯不具有最严重罪行,犯罪分子智力发育不全,被害人的过错行为明显,犯罪分子出于义愤而杀人,有其他特殊应当留有余地的情形。但具体是否适用缓期执行,还需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判决或者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请最高人民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备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