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关于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2024-06-26 15:28:27 责编:小OO
文档


关于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__专业__班__

一、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目前,党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了要培养新型农民的目标,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了解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我利用寒假这段时间,对我家乡邻近的几个村庄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体现一点点参考价值。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时间:__年__月__号。

地点:__省__市

方式: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邻居进行个别访问来进行。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从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统计。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9@k、搓麻将、看电影、下象棋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近年来随着广场舞的传播,我们村

以及邻近的几个村庄流行起了打腰鼓和

跳集体舞,这种歌舞的娱乐方式更是起

到了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的作

用。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

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2%的农

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6%左右

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有8%左右

的家庭甚至学会了网上冲浪,像伤不起、

给力、有木有之类的网络流行语他们能

脱口而出,说明现代高科技产品已经正

式走进了农民家庭。在我们三眼塘镇也

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售出

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学校阅览室、

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

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

朝前迅速发展。

2、按不同人群来说

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是30到

48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

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9@k,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

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我在调查邻村的一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QQ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和开展。建议农村乡镇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类的文化活动,为他们修建一些休闲场所、购置一些健

身器材,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农村目前还存在较多问题。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风的抬头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9@k、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打点小牌、搞点娱乐,没有人会跟你玩,就没有乐趣”,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从而影响社会风气。

2、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信者打牌时赢钱概率高”等,这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的思想已影响了村民。

3、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与娱乐,对公共娱乐活动积极性不高,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不太喜欢参加这类活动以致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农村精神文化建设遇到困难和阻碍。建议村委针对此问题认真思考、找出对策,提高大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

四、感想与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朋友对目前的状况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文化场所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提升乡村教师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社会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