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农村电商发展调查报告
2024-06-26 15:28:30 责编:小OO
文档


农村电商发展调查报告

为加快推进我市农村电商发展,3月上旬,我们赴浙豫等地,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行了专题考察,结合我市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形成以下报告。

一、 各地值得学习借鉴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当前农村最大的短板之一是距离核心市场远,南方一些县市抢抓机遇,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补齐短板的根本性手段,收效显著。特点之一:提到战略高度。焦作市博爱县把农村电商定位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撑,以20年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引领,举全县之力推动发展,县委带头做电商小伙伴的总服务员,干部们争相"以工作越 位推动电商就位"。他们的突出做法有三点:一是以线上市场开拓带动线下产业发展。把"一县一品""一乡一业"与电商平台嫁接,形成线上特色产品和线下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月山镇怀姜系列产品年线上线下销售额达1亿元,马营村一块小小的澡巾布占领了全国近60%的市场,年产值

1.5亿元。二是实施"外引做大、内建深化"战略。引入京东、 等139家知名电商入驻的同时,建成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个、电商服务平台7家,乡、村服务站分别达到17个、449个。三是开展"喊你回家做电商"系列活动。吸引上千名青年回乡创业,举办最美电商人、电商春晚等一批特色活 动,创业典型被推荐为各级、政协委员,全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充分点燃和释放。博爱县仅用两年多时间就走出了一条"内生型"农村电商发展之路,20年全县电商网络销售额15.7亿元,其中零售额4.5亿元,电商企业发展到200家,网店微店13900家,直接从业人员4200人,拉动

2.5万人就业创业。特点之二:服务体系完备。丽水市把农村电商作为重点产业,建立起了完备的发展支撑体系,形成了电商公共服务的"丽水经验"。在支持上,对传统企业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自建线上交易平台开展电商应用的,给予软硬件改造投入一次性补助不超过 50%的支持,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20万元。在平台服务上,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要职能就是提供培训服务、技术服务、沟通服务、增值服务,助力农村电商发展。丽水市遂昌县创立了全国首个以服务平台为驱动的农产品电商模式"赶街模式",围绕公共服务、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建设三个体系,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普及推广。在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上,筹办了遂昌农村电子商务学院、丽水市电子商务学院遂昌分院和赶街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研发农村电商培训课程,建立了完整的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在农产品上行体系建设上,建立智慧供应链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品控、标 准、营销和仓储等问题;创新县域农村分销模式,在赶街微购平台设置"微分销""村货进城""赶街众筹",提升本地农产品持续销售能力。在消费品下行体系建设上,把村级赶街服务站作为核心,为村民提供电商代买、代卖、物流中转、生活缴费等服务,让农民享受电商红利。截止目前,"赶街"农村电商服务站已达4000多个,业务覆盖13个省、35个县区,提供服务180多万次。特点之三:牵动多业发展。电子商务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极大地促进了旅游、商贸、物流、包装、广告、会展等各行业发展,形成了"一枝独秀带来满园春色"的景象。杭州市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 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跨贸小镇"以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跨境o2o国际街区、众创空间为核心,集成跨贸产业、旅游文化、城市生活等功能要素,形成了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新型功能区。义乌市依托小商品交易基础,将电子商务渗透到各个领域。20年电子商务实现贸易额1770亿元,物流企业39家,快递业务量10.3亿件(占全国

3.3%)。义乌市青岩刘村被誉为"中国网店第一村",到去年底网店达3500多家,日均出单10万件,全年销售额近50亿元,在虚拟空间服务实体经济,开拓了巨大市场,快递、物流、仓库、代运营、客户、包装、广告、设计、摄影、培 训等业态一应俱全,产业集聚形成了完整的电商生态圈,创业者不出村就能满足一切需求。

二、 加快我市农村电商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当前,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已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我市应抓住高速增长的机遇期,加快走出一条符合市情实际的发展之路,为农业农村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 把农村电子商务定位为我市农业农村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20年以来,.一号文件连续四年都强调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根据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 年全国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分别为1817亿元、3530亿元和45亿元,逐年成倍增长!农村电商已成为众多地区经济发 展的新动能。丽水市与我市经济水平相当,20年20个"淘宝村"从事电商及相关行业达6533人,占村人口总数的2

2.4%,年销售额达.59亿元,在电商快速发展带动下,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9元,增幅连续7年列全省第一。我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正面临着大农业小市场、农产品质优价不优、农民持续增收乏力等诸多问题,农业农村转型升级时不我待,发展农村电商正当其时,机不可失。为此,我们建议把农村电商定位为我市农业农村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上升到战略高度,引起全.各个层面的关注和支持,形成聚焦发力之势,使其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引擎。( 二)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建设公共电商服务中心考察了解到,发展电商服务中心已成多地共识。通过与发达地区对比,我们认为,我市在推进电商发展过程中,、协会、企业、网商还没有形成合力,缺少市场化、专业化力量,缺少对电商的趋势性把握、专业性服务和技术性指导。为此,建议采用市场主导、主管、企业运营、公益为主的方式,建立公共电商服务中心。突出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招投标选择第三方服务商代替承担运营职能,主要负责主体培育、孵化支撑、平台建设、营销推广等内容。在主体培育方面,主要是解决"缺人才"的问题。积极做好培训工作,建 立一批电子商务培训基地,与市内大专院校密切合作,重点围绕各级相关干部、本地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网创人员开展实训,培育出一批具备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网络推广等方面技能,懂理论通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电商人才。在孵化支撑方面,主要是解决"缺服务"的问题。根据当期电商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孵化支撑,主要是数据分析、信息传递、创业指导等,特别是针对本地农业企业进行电商化转型提供服务支撑。在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是解决"缺体系"的问题。一是做营销平台,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可以是淘宝、京东等引进的平台,也可以是本地自建的平台), 建设地方特色馆;二是做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大数据中心;三是做分销平台,为当地的网商和供货商产生互动和链接,提供货品支撑。在营销推广方面,主要是解决"不会卖"的问题。实际上农产品电商是一个从好产品到好网货、再实现好销售的过程,并不是好产品上网就一定能卖好,需要开发其互联网商品属性,结合优质特色农产品,挖掘品牌价值、市场价值,使其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下知名度与线上热度相匹配。同时,帮助县区学会做电商产品的内容提供商,包括对产品的包装、品牌、卖点、文化等进行挖掘开发。在这个体系中,要做好"放权、服务、考核"三件事。"放权"就是坚持市场主导 原则,通过向服务中心购买服务的形式推动中心建设。"服务"就是当好助手,营造好氛围,多为电商平台和企业摇旗呐喊,做好典型选树宣传,增强电商企业、电商人才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制定好,不是以简单奖励为主,而是要推动解决问题,对向电商领域转型的传统农业企业(合作社)应给予倾斜,注重统筹主导产业、精准扶贫等资源与电商结合,探索用项目购买服务;建设好基础设施,如借鉴富裕县"客运__物流"模式,加强农村电商物流网络建设,建立电信服务补偿机制,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考核"就是建立可量化的约束考核机制,如果服务中心的第三方服务商做的不好 ,没有完成预定目标,可随即更换。协会要做好电商带头人。我市已建立电商协会,要真正发挥组织凝聚作用,强化服务企业意识,把全市优秀电商企业和电商人才汇聚到一起,与服务中心衔接好、配合好,在服务培训、组织企业家沙龙、打造区域品牌等方面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形成电商发展合力,扩大对外影响力。企业(合作社)要做好电商合伙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是电商发展的基础,要通过积极引导,强化他们的市场化、信息化意识,主动与服务中心对接合作,加快由传统企业向电商化企业转型,将农产品的库存、物流、质量监管等情况变成可视化数据,在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形成自己的互 联网营销策略和品牌。

(三) 把推进农产品上行、农村消费品下行、农村电商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在农产品上行方面,突出抓好农产品电商的供应链管理。一要抓好生产立根基。农产品电商的核心是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应根据互联网市场需求和喜好,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高标准抓好绿色有机食品原料基地建设,严把"三减"关和投入品管理,确保我们的产品是真正的好产品,进而在具有优势的领域建立起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标准。二要抓好溯源树品牌。逐步强化全过程溯源检测体系建设,让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不仅仅看到产品,还能了解到生产过程和质量检测过程,这种产品介绍 胜过任何广告。三要抓好物流通命脉。制约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一大问题就是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滞后,尤其是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时限要求很高,需要加快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冷链)配送体系。四要抓好大数据调结构。农业大数据可以指导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农业服务,能够有效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库存量有多大、市场需求有多少等等问题。在农村消费品下行方面,突出抓好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针对农村优质商品购买难,要加快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应用,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可以一个村设立一个电商服务站点,由服务站承担售后服务和村级大数据采集;每个站点设立一个服务站长,由服 务站长为村民提供电商培训及代销代购服务。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突破农村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电商操作和物流配送等农村电商发展瓶颈,实现"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博爱县"博爱人家"(电商超市)经验,服务站点是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可以发展成为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据点"。在农村电商扶贫方面,突出抓好电商与贫困家庭的结合。农村电商为扶贫攻坚打开了一条新通道,在电商培训孵化中,应对贫困户、残疾人等帮扶对象给予特殊扶持,帮助贫困家庭特别是年轻人实现与电商大市场的对接,通过创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增加收入 。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