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发电厂事故演练总结
2024-06-26 15:24:11 责编:小OO
文档


发电厂事故演练总结

监理公司__

二、现场伤害急救知识:

1.外伤出血的处理:

⑴用手在伤口上施行直压以阻止出血;

⑵在无骨折的情况下尽量将受伤部位抬高;

⑶安慰伤者并告之应松弛神经;

⑷迅速送往医院。

2.骨折的处理:

⑴在处理骨折之前应先处理所有出血情况;

⑵切勿移动伤者,应就地处理骨折情况;

⑶在运送伤者之前,应将骨折部位用夹板绷带固定;

⑷迅速送往医院。

3.一般烧伤及烫伤的处理:

⑴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或将其侵入冷水中;

⑵将所有受伤部位附近的戒指、皮带、鞋子等除去;

⑶用消毒绷带包裹伤口;

⑷切勿拿去粘在伤口上的衣物;

⑸切勿弄穿水泡;

⑹情况严重时迅速送往医院。

4.心肺复苏法:

⑴人工呼吸:(具体方法见附图)

用手将伤者颈部托起及将其前额按下,使气管得以畅通;

捏紧伤者鼻孔,深呼吸后用嘴紧盖伤者口部,使伤者急吹气4次;

吹气后,细听伤者口、鼻处放出的空气,每分钟重复12次,直至伤者复苏或救护人员赶到为止。

⑵心外压(此心外压法的危险性极高,在确认伤者心脏停止搏动后才可使用)

将伤者放置于平硬的地面上;

探出其胸骨下半部分所在位置;

将碗部放置于此位置,另一只手腕重叠在上;

手臂伸直下压约4厘米左右;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是一个急救员施行心外压和人工呼吸,比率为15比2,压心速度为每分钟80下;如果有两个急救员分工合作,压心和吹气的比率为5比1,压心速度为每分钟60下。;

5.触电救

⑴用木棒或非导电体将触电者跳离漏电体;

⑵分离后,检查其心跳、呼吸、烧伤或出血等情况;

⑶如发现伤者心脏停止跳动,这时切不可移动伤者,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

6.发生蛇咬、蜂螯的处理

⑴从事野外作业,应携带防止蛇咬伤等必备护具和药品;

⑵被蛇咬伤应使伤者立即躺下,完全静养,不可切割伤口,尽快送医院治疗,并告之被何种蛇咬伤;

⑶用冷敷料覆盖伤口;

⑷不要给刺激性饮料或任其行走;

⑸被蜂螯后若呕吐、昏眩或剧烈头痛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7.当发生重大事件后除进行急救外,应向当地医院寻求帮助。

三、中毒及现场抢救:

⑴切断毒源:防止毒物继续危害人体,使患者脱离中毒现场,移到空气新鲜,通畅的地方,同时处理好现场,如关闭、切断毒源等。揭开患者衣扣,腰带,避免妨碍呼吸,同时清洗污染的局部等。

⑵要是误服毒物,根据毒物性质进行彻底洗胃。

⑶使患者处于安静,保温通风良好的环境。

⑷严重中毒者要立即护送去医院抢救治疗,在护送昏迷病人时,要注意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呼吸及停止时要进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⑸对较重的皮炎患者,应暂停接触,避免阳光照射,内服过敏性药物,维生素等。

⑹食物中毒预防措施:采购人员在在购买时要认准商标,生产日期,严禁购买过期或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不明确的食物。严禁将其他化学用品、洗涤用品带入食堂,以防与食用性东西混用。及时清理发霉、变质食物。

⑺煤气中毒预防措施: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动畅通。安排夜间值班人员。

四、防煤气中毒及急救措施:

1.防煤气中毒措施

⑴在冬季用煤炉取暖时,煤炉首先要装上烟筒,并检查煤炉和烟筒是否漏气,烟道有无堵塞,是否通畅,并根据当地风向确定排烟方向,以防灌倒风。

⑵晚上睡觉,不要堵上炉火的风门,屋内要设通风口,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⑶刚刚生着的煤炉,最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并等炉火着旺后,再封火,切不可用湿煤封火。封火后对燃烧未尽的炉灰,应及时清理。

⑷用火炕取暖,要注意火炕的密封情况,做到不漏气,排烟顺畅。

⑸提高认识,增强安全意识。从预防做起,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做到定期检查烟筒和烟囱是否漏气,是否堵塞。长时间停火后,再生火时一定要检查烟筒和烟囱。确保自身的安全。

2.防煤气应急措施:

如果不小心发生了煤气中毒,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⑴迅速打开门窗,让病人离开中毒环境,安置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松解衣带,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于吸入新鲜空气,有条件者给予吸氧。轻度中毒的病人,症状很快消失,几个小时,或1-2日内就可以完全恢复。

⑵若病人出现神志不清以致昏迷者,除保持良好的通风外,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并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3.在急救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⑴首先要注意保暖,如病人已脱衣睡下时,要用床单包住身体,把头露出,再进行转移。

⑵其次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生呕吐病人,应及时将口中呕吐物清理干净。

五、防火

1.发生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初始能量)。一般称为燃烧三要素,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相互作用,燃烧才会发生。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是引起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只是“质”的方面条件,但还不够,还要有“量”的方面的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如可燃物的数量不够或氧化剂的量不足,或点火源的能量不够大,即使他们同时存在也不能引起燃烧。

因此,燃烧条件可做进一步的叙述:

⑴具备一定数量的可燃物;⑵有足够数量的氧化剂;⑶具备一定能量的点火源;

2.燃烧的类型

根据燃烧的特点,燃烧现象可分为闪燃、自燃和点燃。

在我们线路施工中主要介绍自燃,点燃是人为造成,主要采取有效的控制预防措施。

自燃分为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两种。

受热自燃是可燃物被外部热源间接加热,当其达到一定温度时,未与明火直接接触发生的燃烧。比如在熬炼沥青过程中,受热介质因达到一定温度而着火,就属于受热自燃现象。

本身自燃是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热源直接作用的情况下,由于内部的物理作用、化学作用或生物作用而发热,热量积聚导致升温,当达到一定温度未与明火直接接触而发生燃烧。比如堆积的油纸油布的自燃属于本身自燃现象。

导致可燃物自燃的两个条件:可燃物因某种原因放热、热量不易散失得以堆积。

影响放热的主要因素有:

发热量(发热量大,则可能积聚的热量也大)、温度(一般可燃物的温度越

高导致放热越强烈)、水分。

热量积聚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可燃物的导热率(可燃物的导热率越小所放热量越不容易散失)、堆积状态(薄片状、粉末状可燃物堆积紧密,热量不容易散失)、空气的流通。

3.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原因

由于施工中的明火引起火灾:焊接和切割;使用喷灯烧烤物体;加热其他物体;

在施工现场吸烟、乱丢烟头和火柴杆。

临时工棚的取暖火炉、烟囱表面过热或炉体缝隙窜出的火,烤着或燃着附近的木结构及其他易燃物体。

因化学反应引起的燃烧;由于机械设备摩擦发热,使被接触的可燃物起火。电引起的火灾:电气设备负荷、大的接触电阻发热而引燃的绝缘层或落在导线上的可燃粉尘;短路的电弧能使充油的设备爆炸;在雷电较多的地区,如果在建、构物上没有可靠的避雷或防雷保护装置,也可能发生雷击起火。

4.应急措施

⑴成立消防领导小组,编制消防管理制度。

⑵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⑶印发消防应急联系方式使施工人员周知。

⑷当发生火灾事故时,知情人应立即向项目部报告,项目部消防组织机构立即组织应急人员和员工灭火自救。

⑸当组织的自救行动无法控制火灾事故蔓延时应立即打119向当地消防部门求救。

⑹当发生火灾或相关的紧急情况威胁到人身或主要物资的安全时,应组织实施施工人员疏散或物资撤离。

⑺疏散要带领人员从指定的安全通道、楼梯、出口撤离至安全的地方,受伤人员应优先撤离。

⑻医务人员组织伤员的救护。

5.报警常识

⑴准确报告火灾、爆炸等事故地点及时间。

⑵简要说明事故性质、状态等情况。

⑶说明报警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⑷联系人在岔道口引导消防车和应急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⑸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所有人员应服从消防队的指挥和灭火救援行动。

6.灭火程序

⑴当发生火灾时,参加灭火人员应了解物资燃烧的性质,防止有毒气体中毒、窒息或引起爆炸;并选用合适的消防器材按正确的灭火方法进行扑救。

⑵当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向当地消防部门报警并进行人员与物资的疏散撤离。

六、防盗:

⑴施工现场项目经理为项目部保卫应急管理的负责人,并组织现场有关人员做好现场保卫应急工作。

⑵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好防范工作,必要时可设专人值班。⑶项目部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⑷施工现场生活区职工出门要上锁,妥善保管自己的物品,安排值班人员发现可疑人员应进行询问并及时报告有关人员。

⑸职工有义务完成并做好各项防范措施,积极配合保卫应急工作。

⑹项目部施工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对现场看工地人员应配备必要的用具(手电、对讲机)。

⑺项目部及施工现场应了解所在地门报警电话,并将电话或门所在位置告知施工人员,使职工周知。

⑻当发生盗窃、破坏等,现场人员应根据事件情节轻重,迅速报告项目部负责人或公司有关部门。

⑼必要时候可向门报警或拨打110,报警时应正确报告时间发生的地点、时间、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简要说明时间情况。

⑽若有人员伤亡时要迅速组织救护伤员,防止事故扩大。

⑾事件发生的单位和个人应保护好现场,配合门的调查、处理。

七、触电事故:

(1)如果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断开电源。如果电源开关在较远处,则可用绝缘材料(如木条等)把触电者与电源分离。

(2)高压线路触电:马上通知供电部门停电,如一时无法通知供电部门停电则可抛掷导电体(如裸导线),让线路短路跳闸,再把触电者拖离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马上进行抢救,同时通知120送往最近的医院。

(4)安监部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领导小组。

(5)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八、防交通事故:

1.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员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2.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员应当立即抢救伤者,并迅速报告当地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3.因抢救伤者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4.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立即

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立即报告当地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5.程序

5.1事故发生后,驾驶员、乘车人员或就近单位人员,应立即通知项目经理,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5.2事故现场人员,第一时间抢救伤者,通知交管部门和最近医院急救中心。

5.3领导小组成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实施抢救工作。

5.4事故造成后果严重的,项目经理按照《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管理制度》立即通知上级主管部门。

九、防流行病毒措施

⑴要注意个人卫生,培养健康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办公用具和器材清洁。

⑵共同用餐时,要特别注意用餐卫生,个人固定餐具,餐厅要有良好的消毒及通风设备,项目部将定期和不定期对项目部及施工队餐厅进行卫生及有关设施检查。

⑶施工人员驻地每天安排人员进行消毒处理,清毒要仔细,彻底,不留死角,不走形式。

⑷进行定期的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⑸尽量避免在外就餐。

⑹人员之间要相互关心,注意天气情况,随时增减衣服。

触电急救演练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