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条件。许多软件功能在通常情况下没有问题,而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会存在缺陷,
所以软件缺陷描述不要忽视这些看似细节的但又必要的特定条件(如特定的操作系统、浏览器或某种设置等),能够提供帮助开发人员找到原因的线索。如“搜索功能在没有找到结果返回时跳转页面不对”。
补充完善。从发现bug那一刻起,测试人员的责任就是保证它被正确的报告,并且得到应有的重视,继续监视其修复的全过程。不做评价。在软件缺陷描述不要带有个人观点,对开发人员进行评价。软件缺陷报告是
针对产品、针对问题本身,将事实或现象客观地描述出来就可以,不需要任何评价或议论。
软件缺陷属性包括缺陷标识、缺陷类型、缺陷严重程度、缺陷产生可能性、缺陷优先级、缺陷状态、缺陷起源、缺陷来源、缺陷原因。
1.缺陷标识:是标记某个缺陷的唯一的表示,可以使用数字序号表示。
2.缺陷类型:是根据缺陷的自然属性划分缺陷种类,如表1所示
表1软件缺陷类型列表
3.缺陷严重程度:是指因缺陷引起的故障对软件产品的影响程度,所谓“严重性”我指的是在测试条件下,一个错误在系统中的绝对影响。如表2所示
表2软件缺陷严重等级列表
4.缺陷产生的可能性:指缺陷在产品中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可以用频率来表示,如表3所示。
表3缺陷产生可能性列表
5.缺陷优先级:指缺陷必须被修复的紧急程度。“优先级”的衡量抓住了在严重性中没有考虑的重要程度因素,如表4所示。
表4软件缺陷优先级列表
一般来讲,缺陷严重等级和缺陷优先级相关性很强,但是,具有低优先级和高严重性的错误是可能的,反之亦然。例如,产品徽标是重要的,一旦它丢失了,这种缺陷是用户界面的产品缺陷,但是它阻碍产品的形象。那么它是优先级很高的软件缺陷。
6.缺陷状态:指缺陷通过一个跟踪修复过程的进展情况,也就是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状态基本定义,如表5所示。
表5软件缺陷状态列表
7.缺陷来源:指缺陷所在的地方,如文档、代码等,如表6所示。
表6软件缺陷来源列表
8.缺陷根源:指造成上述错误的根本因素,以寻求软件开发流程的改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如表7所示。
表7软件缺陷根源列表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