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2024-06-26 15:22:38 责编:小OO
文档


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国家电力公司从19__年开始实施“两改一同价”工作以来,已有5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乡镇电管站改革已基本完成,理顺了农电管理;农村电网改造已基本结束,提高了农村电网健康水平;农村电价同网同价也已基本实现,降低了农村电价,实现了农村用电管理“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特别是从20__年开始,公司为了巩固“两改一同价”成果,全面加强和规范农村供电所管理,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康良好的农村用电秩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村供电所管理年”活动,我局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下面就结合我局开展情况对今后供电所的规范化管理谈一些思考。

1、规范供电所管理,必须提高全体农电职工的素质。

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归根到底可以说是对人的规范,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因此加强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技术的培训,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就供电所的人员素质来说,现在我们已对农电工和村电工进行了考试考核、择优聘用,但现在农电工队伍中的绝大多数人员仍是原来的农村电工,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农村电工受教育程度低,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不高。大多数人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在工作中仍是一种懒散态度,服务意识较差,因此必须加强他们的思想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在业务技术方面,由于这些农村电工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又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在技术方面很多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旦遇到新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所措,也就很难承担起

农电管理的重任,因此我们可以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加大对他们的业务技术培训。根据统计,我局农村电工中在40岁及以下的占7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5%,因此从年龄和文化基础来看,只要我们加大培训力度应该能较大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培训方式可采取多样化,例如可同培训中心联合在某县办一个农村电工的中专班,使农村电工能够接受到正规的、系统的培训,另外也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事给他们培训。当然也可招聘一些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农电队伍,使之具有一支思想好、业务精、素质高的农电队伍。

2、规范供电所管理,必须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做为一名管理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搞好管理。因此作为基层供电所的所长,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在思想上必须要有较强的政治觉悟,在业务上必须样样都懂,在专业上必须精通,同时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工作上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进取,虚心接受批评,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3、规范供电所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基础资料

管理必须先理后管,也就是说要管好必须先要理顺关系、理清家当。因此完善各项基础资料对于提高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就供电所而言,就是要清楚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线路、设备情况。在农电改革前,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能清楚知道自己到底管了多少东西,管的东西在哪里,造成管理混乱。随着“农村供电所管理年”活动的开展,供电所建立了各种技术设备台帐、绘制了高低压地理接线图,完善了各种基础资料,这样使我们管理者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情况能做到心中有

数,能够根据真实的数据作出正确的决策。但是现在供电所的各种资料大部分还是手工建立的,因此资料的保管、查询、完善都存在很多问题,而现在各供电所都配置了计算机,在下步能将所有资料实行微机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将能更加规范供电所管理,提高供电所的管理水平。

4、规范供电所管理,必须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

1)、建立管理制度

管理不能靠人管人,必须依靠制度管人。任何一个企业必须依靠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责、权、利,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把努力工作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公司提出的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管理制度化。因此供电所应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岗位职责和各种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各岗位该做什么,使每个人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明白自己完成工作后应享有的权利和未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而应承担的后果。我局通过岗位职责和管理考核办法的制定,加强了供电所的管理。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岗位职责是针对某一岗位制定的,相对比较粗略,而一项工作任务往往是需要多个岗位的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由于供电所的人员素质不高,致使一些人员不知道自己在该工作任务中究竟该干些什么,从而容易造成工作中相互扯皮和推诿,同时在考核时也不容易划分责任的大小。因此我认为在制定岗位职责后还可以制定标准流程,即对供电所实行标准流程化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将供电所的所有工作制定出若干个工作流程,每个流程的每个环节制定出相应岗位的职责,即该岗位在环节应干哪些工作,这样工作人员只需按相应的流程去办理,就能顺利的完成任务。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管理者及时掌握工作情况,有利于对

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考核,同时还有利于供电所进行微机现代化管理。

2)、建立竞争机制

企业管理应建立竞争机制,一个企业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供电所也可引入竞争机制,对农村专职电工实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或待岗的方法。通过每月考核,年底根据该年总的考核情况进行排序竞争上岗。这样可以提高农村专职电工的危机感,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还可打破供电所的用工制度,对于在工作中表现特别突出的专职电工,可聘用为专责电工,这样既使专职电工在工作上有奔头,又使专责电工感到一定的危机,这样就能促进所有的农村电工都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3)、建立团队精神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不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管理的其中一个含义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才能,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才,才能实现企业的目标。因此我们在使用人时应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安排在恰当的岗位,使之能充分发挥自己。同时在整个集体中建立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大家都有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一种与供电所共荣辱的精神。当然首先应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5、规范供电所管理,必须具有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

企业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创新就是要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农电改革就是在农电管理与时代进步不相符时进行的,将原来的群众管电组织电管站改为供电局的派出机构—供电所,村电工

的管理模式也有创新,从原来的分散管理改为现在的集中使用、统一管理。农村电费也从原来的到户收取改为现在的定点、定时、凭票收取。通过改革和创新,使我们的农电管理水平有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得到不断发展。譬如农村电费的收取方式就在不断的创新,现在的方式可以说多种多样,有到户收取、定点定时坐收、金融部门代收、电费储蓄、预付电费等。根据某县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农村电费可采取电费储蓄方式收取,理由有三,其一现在实行的定点定时收费不方便用户,一般一个点定的一天,如果在收费当天用户因某些原因不能即使来交费,就不得不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到供电站交费;而且某县农村住房十分分散,即使每个村布一个点,用户交费还是不方便;其二农村用户平均每月电费只有10元左右,一年大概在120元左右,因此一般家庭可承受,而且存在银行的钱一样有利息;其三每月可节约专职电工近一周的工作时间,这样可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搞好优质服务工作。因此根据以上理由,我认为电费储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农村供电所的管理工作也不断在发展和进步,我想只要我们所有农电人员共同努力,我们的农电管理工作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