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部20__年护理工作计划
20__年上半年门诊部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及护理部的领导下,以“精神”为工作指南,以“通过二级综合医院评审”为工作目标,“以病人的安全”为工作宗旨,紧密围绕医院、护理部及科室的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各项护理工作,现将20__年上半年护理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一、创新护理服务内涵,拓展门诊护理服务领域,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一)按照护理部的要求,对门诊部护理人员认真实施岗位责任制,落实整体护理服务。年内根据门诊部的具体情况,继续将责任区域落实到护理人员每个人身上,强化责任意识,增设门诊“绿色通道”,咨询护士和导医在门诊大厅加强巡回,仔细观察,发现年老、体弱、残疾患者,主动提供推送、挂号、候诊、检查等服务;分诊护士规范服务用语,实行首问负责制,对特殊情况的病人,根据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使病人得到优先诊疗;在就诊病人多,而又未增加员工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人员,通过人力资源整合,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其潜能。拓展便民措施,创建“爱心书报点”,使患者在候诊的过程中,可以打发漫长的等待
时间,同时学习预防保健知识;增加便民服务措施:便民服务盒内添置卷筒纸,方便病人应急使用。
(二)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科内及院内护理业务学习,为就诊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每月分层次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门诊各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各1次,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全院性的护理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各2次,提高护理人员专科理论水平和专科业务能力,满足患者需求。
(三)落实认真落实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科内设立医患者沟通园地及健康教育园地,同时要求
护士利用为患者测量体温、血压的间隙,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相关专科建设,就诊程序,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用药注意事项、康复知识及饮食、作息、体育锻炼、情绪调节、戒烟戒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能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还可增强患者的防病意识,有效地纠正患者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拓展护理服务的内涵。
二、团结协助,积极应对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按照院办及护理部的要求,贯彻落实“等级医院复审”的要求,对照标准逐步完善各项资料。
三、加强护理质量监控,使门诊部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按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改进质量监控的方法,重视环节质量,按我院《护理质量检查及评分标准》要求参与护理质量评价活动,通过科室质控小组每月两次自查及护士长不定期的抽查、每季度接受二级质控对科室的检查以及护理部不定期检查等形式进行多方位监控。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学习门诊部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让每一位护士认识到所从事各项工作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及重要性,增强护理人员自我参与质量控制意识,自觉把好当班的护理质量关。
三、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1.实施护理人员岗位管理。按照护理部的要求对护理人员实施岗位管理,每月按照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2.抓好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工作,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培训。科室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切实做好新转入护士的岗前培训及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科室护理人员考试及考核合格率达1%。
3.积极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
(1)鼓励在职人员参加护理大专及本科的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提高学历。
(2)组织科内护理业务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组织的全院护理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鼓励护士撰写论文,上半年在国家级及省级正规医学刊物上发表护理论文3篇。
(3)年内护士长参与院内护理管理培训班。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护士长护理管理的素质及水平,将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五、强化安全意识,保证护理安全
1.坚持每月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各类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安全管理手册内容,门诊部护理安全、纠纷的相关案例),参加医院医疗安全的培训,学习护理安全管理手册,组织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消除科内护理安全隐患,鼓励护理人员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2.坚持抢救药品、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完好率达1%。
七、护理各项指标完成目标
1.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
2.“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合格标准80分)。
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合格标准90分)。
4.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执行率1%。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
6.病人综合满意率≥90%。半年来,我科围绕年初制定的护理工作计划及目标,认真落实本年度护理工作计划,在加强患者安全管理,保障患者护理安全,加强护士培训,提高各级护士技能水平,开展满意服务,提高护理服务品质、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加强科室经营核算等方面开展了工作,落实医院两大战略和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学标准,找差距,上水平”的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对照标准,分析差距和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和推进方案,促进了管理、技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病人少,经济效益不好)。主要工作成绩如下:一、加强护理安全教育,落实护理安全措施,确保患者护理安全
根据患者安全管理目标,严格落实各项患者安全制度与规范,加强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加强风险控制和防范,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针对精神科病人特点,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病人安全。一是做好服药安全,确保服药到口,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做好三查八对,重点牢记病人面貌,由护士、医生、护理员三方同时监督,对不合作病人严格检查,防止藏药或吐药。严密观察抗精神病药物的各种反应和并发症,例如严重的椎体外系症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跌倒、坠床等意外发生,确保病人安全。二是做好病区各类药品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登记和报告等,对病房药柜内药物存放、使用、要定期进行检查,注射药、内服药、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医嘱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核对程序,严格按医嘱控制静脉输液速度等。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提高用药安全性,保障了患者医疗护理安全。三是加强了执行医嘱的环节管理,提高了执行医嘱的准确性,有疑问时及时与医生核对,静脉输液落实双核对和双签名制度。四是做好全安全评估,对于年老、体弱,服用特殊药物的病人,严密观察,严格交接,各类安全标示要醒目,随时提醒护士和病人,避免安全意外,杜绝非预期压疮、坠床、跌倒等情况发生。
二、加强护士的教育与培训
针对我可科护理队伍特点,除了一人接受过精神科系统培训外,其余人员存在专科知识不足,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制定和落实护士培训和考核计划,培养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通过科内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参加医疗业务讲座,网上学习等形式,提高护士的业务技术、理论水平,半年来,科内组织业务学习6次,病案查房6次,操作考试人次,理论考试6人次,并积极参加医院、护理部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1人外出参加管理培训。认真落实好周计划,每周晨间提问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和专科知识。组织参加《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学习,并制定了本科各类应急预案措施。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并进行了考核。
三、开展满意服务活动,提高护士服务品质
平时工作中,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规范日常操作服务用语,增强护士的沟通技能,并在工作中加以强化,不定期进行检查考核,通过召开病员座谈会、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护士服务、礼仪接待、沟通交流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并及时做好反馈处理,病人满意度在95%以上。
四、科室经营管理方面
为实现“保2争3”的经营目标,根据我科现有人力物力资源,严格落实“严、细、实”管理方针,团结科室一班人,发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证科室各项工作时时处处有人监管,人人对科室负责,使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有序、顺利完成。加强科室物品管理,教育护士爱护病区基本设施,设立台帐,设立专门物资保管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对职工进行形式任务教育,人人当家理财。有计划地领取物品,并做好登记发放工作,不积压、不浪费,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严防跑、冒、滴、漏,每天对水、电进行检查,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不多收、漏收、乱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五、存在不足:1、病房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因我科的现有条件,不能实行完全封闭式管理,病人能够与外界联系,经常有烟酒等危险物品从窗子里偷偷送来,增加了管理难度。
2、护理队伍老化,年龄偏大,安于现状,不善接受新知识,缺乏上进心和创新精神,感觉没有生机与活力。
3、护理队伍缺乏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这将是下一步护士需要培训的重点。
4、口服药管理存在不合理,有的病人长期欠费,又不能停药,存在药品互借现象,与医嘱不符,违背收费原则,容易导致纠纷,这种情况需要从医疗方面解决。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