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若中学信息中心
如今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要现代化,必须先要信息化。我校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建设数字校园的目标,立足于均衡发展,立足于特色发展,立足于内涵发展,真抓实干,促进学校网络建设、资源建设、信息化管理能力和网络教研模式的不断发展,切实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真正使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做出贡献。制定如下计划:
一、调整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年级分管领导,各科室主任,信息中心负责人为组员的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间常交流,常沟通,以学校信息化为手段,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做到为管理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
二、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信息化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们对于学校办公电脑和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教师、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学校按照本校实际,想方设法提高学校硬件水平,改善校园网络。在多媒体方面,计划更换部分投影机灯泡,对不能正常使用的投影机进行维修,保证教师可以正常开展电化教学,学生能够在课堂内接受更丰富的信息,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教学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陈旧设备进行了维修和改造,重新发挥他们的作用,根据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信息化基础设备的更新和建设,在保证现有机房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为满足教学需求力争新增计算机房一个,更新部分计算机网络设备,解决目前学校网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做好成都七中的东方闻道远程网络教学直播班
进一步考察网络直播班的情况,加快落实。力争9月开学时正式使用,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加强学校电子档案建设
学校电子档案的建设能更好的保存多种信息,能够更好的进行信息检索,电子档案的建设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可以分阶段、分步骤的予以安排和落实完成。
五、加强学校网站建设,更好的为学校服务
根据教学需要,丰富学校网站的功能和资源,强化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作用,加强学校信息的宣传力度,提升学校品牌;进一步推进网络教研,探索新型的网络教研方式。
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学校进一步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学校日常管理上,我们充分发挥了校园网站的作用,每周的班级行为考核,学校活动通知,各科室的工作安排等都进行了网上公示,让广大师生能够透明清晰的了解学校相关信息。
在FTP上设立“学校图库”专栏,集中存放了学校每次活动的照片,并有权限的允许教师浏览、使用,更大程度上汇聚了学校的相关图片资源。
六、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表现,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对新进教师的学校网络使用培训,班级多媒体使用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七、做好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竞赛辅导工作
目前,我校的信息技术竞赛开展情况不能与我校的地位相适应,加强信息学竞赛、学生电脑作品、班级网站等辅导工作,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推进素质教育。
20__年_月
20__年学校信息化建设总结
沫若中学信息中心
20__年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我们的大力宣传和推动下,学校老师对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由于20__年地震,给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我校信息化进程放慢。地震后,原学校信息中心所在楼(启智楼)成了危楼,于20__年_月拆除,网络中心临时搬到化雨楼5楼办公。期间我们临时搭建了网络,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仍然保证网络通畅,保证了老师教育教学、查阅资料的需要。20__年下期我们搬回了新修的启智楼。新楼规划了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2间、学生机房3间。本期完成了信息中心的搬迁,以及2个学生机房的搬迁。另外,2个多媒体教室及还有一个学生机房正在规划设计中,预计20__年上期完成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网络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强化校园网络安全。通过安装绿坝等软件加强学生上网安全管理,防止不健康信息对青少年进行的网络学习的不良影响,并且有专人负责管理。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际,教研组教师每周坚持集体备课,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途径。
目前,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还经常发挥其技术信息,对学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提供智力和决策上的支持,学校领导每有涉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方面的问题也总主动找信息技术教研组的教师商量,充分发挥了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中作用。目前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全部覆盖了所有教育教学场所的每个角落,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办学水平。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为学生构建自主成长、合作学习、施展才智的舞台,学校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校建立了高效运行的校园网络,充分实现资金投入效益的最大化,特别注重教育创新,确立“以用为本”的思想。一是注重教育观念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知识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教育的观
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升学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面向少数优秀学生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观念。二是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改变“一言堂”教学方法,推行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变“一刀切”教学方法,推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改变封闭僵化的教学方法,推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教学方法。三是注重教学手段创新。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运用实验仪器、投影仪、音像设备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四是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认识不到位。部份老师对信息化了解不多,对信息化的认识滞后,使用不积极。二是信息化应用较少,由于我校信息化刚刚起步,主要工作是放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因此,在应用工作上需加大力度。三是宣传和培训不够,没有对信息网络知识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宣传和培训。四是人才匮乏。特别是既懂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五是尚需整合信息资源。六部份设备没有达到要求,还需要添置、更新设备。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标志着学校育人功能、育人环境进入更高层次的育人平台,将给学校带来强大的发展活力和生机。
20__年_月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