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供电所降损的分相管理的技术总结
2024-06-26 15:22:34 责编:小OO
文档


供电所降损的分相管理的技术总结

工作总结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专业技术专业总结

供电所降损分相管理的技术总结

线损率是电网经营企业一个综合性的核心经济技术指标,加强线损管理是电网经营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配电变压器台区是电力企业向用户销售电能产品的最基本的单元。当前,农村电网得到持续建设与改造,电网安全供电水平已得到大幅提高,加强农村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是实现节能增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线损偏高、降损工作针对性不强,线损指标不能及时改善是供电所一直感到头痛的问题。线损分相管理模式,可通过精准分析、细节管理为广大基层工作者带来更大的节能降损空间,有效保证城区电网效益的持续上升。

一、基本情况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电能发、变、输、配四大必不可少环节中的最后一个向用户供电的环节,而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则是配电网中将电能直接分配给低压用户的电力设备,是中压(35kV)、低压(10kV)配电网与用户380/220V配电网的分界点。

配变、配变低压侧馈电线路及该配变所供给的用户群组成的区域构成了该配变的台区。公用配变台区和专用配变台区是电力企业向用户销售电能产品的最基本的单元,电力网中的电能绝大部分都由无数个这样的台区供给用户。

“一户一表”改造以后,所有供给用户电度表前的380/220V的低压线路产权归属电力部门,电力部门也就承担了该线路的线损,目前,

专业技术专业总结

绝大部分基层供电所都在积极开展线损“四分”管理,即分压、分区、分线、分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分压、分线、分区域、分台区线损统计、分析、反馈工作。但对于如何强化基层供电所线损管理,准确、及时找到台区线损过高的具体位臵和原因,把低压线损率降到最低限度,实行线损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基层供电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人所在的供电所在开展线损管理的同时,结合现今供电所实际情况,尝试推出线损管理新方式——分相管理,在公用变低压侧安装三块单相表,分相计量、分相抄录客户端电表电量、分相统计线损率、分相进行考核。

一段时间实践证明,它可以准确掌握低压配电台区线损不正常的症结所在,使低压线损管理工作始终处于“有控、可控、在控”的状态中,为广大基层供电所开展线损管理开辟一条新道路。

二、分相管理的基本要求

1、配电台区的计量总表必须是3只单相电能表分开计量,传统的线损管理方法在城区低压线损管理中操作性、实用性不强,难以判定线路损耗的准确部位,线损分相管理比较容易找到台区线损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开展线损分相管理的首要条件是保证配电台区的计量总表必须是3只单相电能表分开计量,或安装具备单相电能量计量功能的三相四线电能表(如具有分相计量的多功能电子表或国家电网公司推广的智能电表)。

因为三相计量的电能表和三只单相计量的电能表原理是一样的,

专业技术专业总结

即:三线四线电能表的功率计算为:P=ULILCOS;

三只单相计量的电能表的功率计算为:

P1=UUIUCOSU

P2=UVIVCOSV

P3=UWIWCOSW

P=3UPHIPHCOS=然后,按照每条线路出线所带的低压用电客户进行分类统计,期定时进行抄表。

2、建立线损分相台帐,实现配电台区线损分相、分线路区域划分建立线损分相台帐,实现配电台区线损分相、分线路区域划分。此外,还可以根据线损分相管理工作中的需要,

内的一段区域。在该区域范围的进线口上加装监测单相电能表,该一段区域的出线末端加装另一个监测电能表。

监测电能表所显示的电量,

电量进行比较、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有效地找出线损问题的症结所在。

3、确保配电台区的计量总表和用户电能表准确、可靠在开展线损分相管理时,作为管理者还须确保配电台区的计量总表和用户电能表准确、可靠。因此,要积极推广新型合格的电能表,淘汰老型号电能表,使用高精度的互感器,坚持轮校、轮修、轮换制度;切实加强计量装臵的常规管理,;定

3ULILCOS进一步监测某一条线路再在通过定期、定时监抄再与同时期该区域内用户电能表所统计的提高表计的定期轮换和校验质量,特别是加强第页

专业技术专业总结

故障表计的更换和铅封的管理。同时,还要建立全面准确的线损分相台帐,使线路号、抄表卡号、微机算费号、用户计量档案卡号四号统一,这是实现配电台区线损分相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三、线损分相管理的具体做法

1、缩小用电检查工作范围,提高反窃电工作效率

供电所在使用分相线损报表后,会很方便让每条线路所带的各个用电客户用电情况一目了然。通过线损分相报表,我们可以经常将用户每个时期的用电量与以往同期的用电量进行对比,并将他们各自电器的拥有量与电能表上反映的用电量进行对比,然后可以清楚地发现存在的线损问题是否出现在用户身上,并结合用电检查针对性地进行低压客户的用电检查,可缩小反窃电工作范围,打击偷窃电有明显的成效。

2、若该条线路不存在窃电户的话,电能表在这种计量方式下测出的三相电量平衡度不会很大。一般来说,用户每个时期的用电量都有一个大体的数额范围,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超出这个范围。如果一旦发现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那很可能是不正常,尤其大幅度下降,一般都是窃电所至。另外,如果用户拥有电器多,而电能表上反映的用电量经常偏少,其中也很有可能是窃电所至。对此,供电所线损管理员通过线损分相报表进行仔细分析、反复比较并用心查找,是不难找出窃电线索的,而且由此发现的窃电线索一般也都是准确无误的。此外,还可以避免过去靠抄表卡累推判断所带来的麻烦、不便,实现配电台区线损常态化管理。

专业技术专业总结

3.有利于降低线损,提高变压器利用率

由于农村电网多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且用户较为分散,线路较长。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管理者就可以调整该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使配变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小于规定范围的10%。当管理者采用开展线损分相管理后,就可以通过直接线损分相报表反馈的负荷信息,及时判定该配电台区A、B、C三相线路电流平衡情况,以及结合线损分相报表与该相低压线路日常所带的用电客户负荷差距参照比情况,进行分析该台区、该条线路运行是否处于“最佳状(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态”,实行“及时跟踪、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方针,使每相线路负荷均衡分配到三相上,确保变压器三相负荷平衡,真正实现线损管理精细化,从而有力保证了台区三相负荷平衡以及线路与用电负荷匹配。

4、有利于对电能计量装臵的运行监测

通过线损分相报表的三相电量平衡分析还可对配电台区电能计量装臵的自身故障进行监测。防止由于计量装臵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构成电能计量装臵的各组成部分会出现故障,及时提醒台区以及线损管理员进行现场核实,切实解决问题,并能够及时发现电能计量装臵的接线错误,特别是对一些高供高计客户,电能表的电压回路、电流回路均通过互感器接入计量系统。

5、有效监督到职工的工作质量

当线损分相报表建立后,管理者就可以及时统计,直观比较、迅速反馈抄表人员是否抄表及时到位,核算细致无误,有效杜绝错抄、

专业技术专业总结

漏抄、错算现象,避免台区总表电量、分相电量表计抄录不同步。以免线损产生波动等其他情况,避免抄表人员的个人行为对用户线损管理造成信息干扰,确保线损准确性,消除了对抄表卡查询的不便。还可以通过线损分相报表及时监测到配电台区总表运行情况,防止个别台区管理员因考虑到线损考核问题而在配电台区计量装臵上做手脚,造成台区计量装臵不准。

6、健全线损管理资料,为决策层提供数据支持

线损分相管理是一种精细化线损管理手段,分相报表将为管理者真正健全分相管理档案,它包括每月用户用电负荷资料以及配电台区每月的各项运行参数,它们是进行供电所低压线损理论计算的基础。这份档案将详细地计算、考核与记录到每台配变、每条线路、直至每个用电客户。这为科学地下达配电台区线损考核指标提供了有力支柱,也为配电台区管理员降损管理增强了信心,提高台区管理员开展科学降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线损分相管理易于操作,便于推广,容易使基层供电所接受,使用性极强。

对于基层供电所开展线损分相管理工作来说,通过技术管理创新,实施更为精细管理之路,通过分相管理来进行有目标、有规划、有计划、有标准、有考核、有分析、有总结,形成更深层次的闭环管理,低压城区电网才能取得全面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