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吴斌下基层调研报告
2024-06-26 15:22:39 责编:小OO
文档


吴斌下基层调研报告

20__年下基层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县以及县局统一要求,我们机关干部今年开展20__年下基层调研活动。这次我们重点对郭兴XX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活动在具体实施上做到了既“身入”又“心入”。在具体方式上,我们主要通过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村干部座谈会,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交谈等方式,听取意见和建议,了解情况。

一、调研单位概况

郭兴庄镇位于米脂县西北XX,居米脂、横山、子州三县交界处,全乡辖39个行政村,总人口11184人,2276户,总面积79.4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56633.2亩,其中耕地13737.1亩,退耕还林17602.9亩,荒山造林24551亩,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乡镇。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普遍反映工作难做,干部难当,根据我们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村级基层组织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较薄弱,增收渠道狭窄。二是村级班子流动性较大,干伍不稳定。由于村级干部工资较低,支部年工资18000元,其他村干部在15000—16000元,留不住较为年轻有能力的干部。这些人辞职出去打工,一般一年可挣3万元以上;三是村级后备干部出现断层。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很少,主要是因为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四是村级干部年龄偏大

(二)经济合作组织征收难,村级债务大,民生工程建设难。大多数村干部认为收费是农村第一难做的工作,村干部反映规费上缴、区域供水、一事一议等费用都需要基层干部突击收取,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较大,加之目前农村“减负”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要放在首位,造成不少村该收的费用收不上来,该建的工程还得要建,村集体经济本来就十分薄弱,更加之非正常性支出没能量1

入为出,造成了拆东墙补西墙,债务不断加大。今年已有三个村村级集体经济赤字在10万元以上。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难。在积极创建生态县、小康县的形势下,尽管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起了垃圾池、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但成效不够明显:一是由于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公民素质尚待提高,生活垃圾、农作物的处理还不能自觉规范地按要求执行;二是地域较大,环境长效管护队伍、集镇大队虽已建立,在实施过程中还遇到许多困难,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四)农村科学种田技术推广缓慢,农民增收难。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种田虽然机械化作业水平得到了普遍实施,但由于在家种田田间管理不到位,科技难以转化为生产力,亩产量难以提高,规模节约型高效农业难以推进,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加之农资价格涨幅远远高于农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农民增收有一定的难度。

三、几点思考(措施或对策)

(一)针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

1、要着力村级干伍建设,建立村级干部人才库,形成干部梯队,不断为本村组织输送合格优秀的人才。

2、要着力建立并完善用人机制。选拔任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企业一线人员、农村大户、个体经营者,有文化有水平的优秀同志担任村级主要领导,要不断完善干部待遇提高机制,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养老保险、退职的后顾之虑,关爱退职的老干部生活,让村级干伍不断趋于稳定,保持活力。

3、要着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着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二)针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征收难、债务大的问题

1、加大支农投入,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规范收费,取2

消涉农收费,减轻村级经济负担,切实解决农村干部征收难的问题。

2、加入经济薄弱村帮扶力度,多渠道化解村级债务。大力实施“三帮一”扶持,即一名镇领导、一个镇部门单位、一个经济较好的村,通过帮思路、帮方法、帮管理,帮助选人、带人、用人,搭建脱贫平台,通过帮扶、项目帮扶、高效农业帮扶寻找脱贫渠道,着力提高经济薄弱村的集体收入,化解村级债务。吕岔村村名童,今年年逾40,家中生活困难,收入低下。长子与次女均在读高中,成绩优秀,今年即将参加高考。所以,我们在调研中仔细询问了该户村名的家庭生活状况,针对家中两个孩子即将参加高考,无钱上学的情况,由我个人出资进行一定的资助。

3、加大“三资”管理力度,加快村级经济发展。一对村集体所有资源、资产的承包、租赁、出售,必须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执行,由镇农经中心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为增加集体收入提供保障。二对村集体资金严格管理,从严做好村级资金账务“双代管”工作,对帮扶资金由农经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建立统一账户,实行专款专用。

(三)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进一步加大生态县、小康县创建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村民环保意识,自觉维护自己的生活环境。

2、进一步加强垃圾的管理与处理。要充分发挥镇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的效能,及时处理生活、工业等垃圾,加大技术革新,切实解决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大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力度,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3、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发挥好两支队伍的作用。要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设施,解决人员工资,发挥好大队、农村环境及“四位一体”长效保洁人员的作用,明确责任,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四)针对推广科学种田技术,促进农民增收问题

1、要进一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推进农业规模节约型发展的步伐。借助土地整理,引导农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节约型经营,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科技转化生产力的速度。县党代会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的目标,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

这一次我们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收获是非常大的,通过深入实践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对于我们机关干部来说,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了解基层的现状,研究下一步的工作措施,有很大的益处。总之,这次调研,使我们既增长了阅历,又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是一次成功又的实践活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