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长期生产计划实施制度
2024-06-26 15:22:37 责编:小OO
文档


长期生产计划实施制度

生产管理网

长期生产计划实施制度

长期生产计划实施制度

□一般日程计划

第一条制造期限的指定

企划部要经常备有《标准完工工程表》、《制造处作业能力表》等表格,在考虑预定的加工传票及订货传票有关工程结束期限的要求和物资进货日期的基础上,确定结束设计及结束工程的时间,并把这个期限记入《制造指令》中。

第二条每月制造实施计划

企划部要每月召开一次与制造加工有关部门的联合会议,以季度制造预算为基准,考虑营业部的要求,制订目标预算:

1.采购物资:按照一季中不同品种产品加工制造所需而进行,具体分解到各月。

2.接受订货:按照一季度实有时间(全部工作时间减去为完成以前的订货任务必须占用的时间)安排,具体分解到各月。

第三条完成报告

1.在产品加工制造结束并作为成品进入成品库后,就要办理规定的手续,手续完成后,即填写完成报告。

2.企划部要每月汇总各工厂、车间的完成报告书,并写成综合的完成报告书,向有关部门分发通报。

□中间日程计划

第四条中间日程计划界定

1.中间日程计划是以每月制造实行计划为基础的不同部门、不同零件的工程计划。它是日程管理的基准。

2.中间日程计划以基准劳动日程表、作业能力表、标准劳动时间表的基准为基础制订。对偶发性事故要进行调查,做出处理。

第五条基准日程表

1.意义

所谓基准日程,是指以标准作业方法和以正常的工作强度进行操作,为完成某一项工程所需的时间。在机械加工厂,由于加工工序很多,基准日程也就是表现为从一道工序到下一道工序,或从这一车间到下一车间的时间。

2.设定内容

基准日程表因产品、型号、马力等的不同,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通常需要设定以下的内容:

(1)制造过程所需开动的机器台数。

(2)材料的下料时间。

(3)主要工程的开始与完成的时间。

(4)试验的时间。

(5)完成与入库的时间。

第六条能力调查表

能力调查表主要为了解工厂中劳动力的情况而制作。通过算出不同职业工种、不同工程部门保有的劳动力,算出根据生产计划所需要的劳动力,进而算出劳动力的供需状况,并据此编制中间日程,进行人员

生产管理网

长期生产计划实施制度

保有劳动力=(1-无效作业率)_作业效率_工作天数_出勤率_有效人员

1.单个劳动力为1天8小时的劳动时间,以P代之。

2.作业效率=AP/A(实际劳动时间)。

3.出勤率=出勤人数/(出勤人数+缺勤人数)。

出勤天数为除掉休息日后的预定出勤天数,有效人员为扣除长期缺勤者、预定调走者以外的实有作业人员。

4.无效作业率=无效作业时间/作业时间。

无效作业时间是直接动员、间接动员、不良作业、修正作业、组织活动等所需时间的总和,其中实际完成为哪些项目,根据过去的实绩而定。

5.所需劳动力的计算

在每月实行计划时、按下面的公式计算所需的劳动力:

所需劳动力=生产计划台数_P/480(分钟)

(注:480为一个劳动力一天工作的时间,即8小时。)

第七条标准作业时间表

标准作业时间是不同零件、不同作业的标准作业时间,它以所需劳动力计算为基础。

第每月实行计划

每月实行计划以制造部门联合会议所定的制造计划为基础而制订,制定每月制造预定表后,要向各有关部门下达。

第九条期限

1.本厂作业的日程

中间日程计划的期限根据进度表而定。进度表根据基准日程表、能力调查表而制订。工程期限要向材料、零件、焊接、组装等各作业部门下达。

2.订货日程

按照能办调查表,制作订货卡片,按卡片所填的日程执行。

□生产分配规定

第十条材料零部件的数量确定

1.仓库常备物资、零件,要根据下面的资料确定所需的数量。

(1)每月制造实行计划表。

(2)库存余额表。

(3)其他。

2.本厂半成品生产所需物资。

本厂半成品生产所需物资按照以下资料确定所需数量:

(1)半成品余额表。

(2)每月制造实行计划表。

(3)库存余额表。

(4)其他。

生产管理网

长期生产计划实施制度

第十一条零部件半成品

零部件半成品的管理按零部件半成品管理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本厂自制零部件的订货

1.订货分配表

自己制造的半成品零部件,要以每月制造实行计划表、每月现货库存余额、半成品、订货余额的调查为基础,制订订货分配表,并以此确定每月的订货数量。

2.订货基准表

订货基准表是规定各种零部件的订货时间必须先于工程进行时间的一种标准。由于订货到进货有一个间隔时间,不能临时订马上用。但如果订货时间太早,又会占用仓库面积,占用资金。订货基准表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而制订的。

3.订货单的制作和发送

在厂内生产半成品零部件时,要根据订货分配表及订货时间基准表,决定订货数量以及到货日期,并把各必要的事项记入所定的订货单中,做好订货安排。

第十三条传票

1.作业传票

(1)轮班作业时,要根据各班的特点,发出相应的作业传票。

(2)综合管理的作业传票。

2.综合管理作业要在综合管理表上记入每天作业的实绩,在截止时间发出不同级别、不同工程的作业传票。

□生产调查规定

第十四条调查

调查每天作业量、生产进度的迟缓时间,分析工程上的资料,整理成适合统计管理要求的基础性资料。每天作业量实绩调查根据作业传票掌握每天各级的作业量,调查作业的进度。

为了管理作业成绩,需要每月计算与劳动时间相对应的作业实绩,通报各有关部门。

第十五条每天半成品调查

每天调查作业过程中的半成品,并把控制半成品、掌握进度、对迟缓采取的对策的资料合在一起,作为半成品余额报告的原始资料。

第十六条成本资料的制作

每月20日截止,制作以下的成本计算资料。

1.综合半成品余额报告书

综合管理机种的半成品评价,要以下列资料来制作半成品余额报告书:

(1)工程管理表。

(2)半成品余额调查表。

2.零件进出余额月报

综合管理机种的材料、零件的进出余额表要按以下资料制作:

(1)材料进行卡。

(2)现货卡。

生产管理网

长期生产计划实施制度

3.其余材料进出余额报告

关于月内使用的其他材料,要按以下资料制成进出余额报告书:

(1)其余材料进出表。

(2)现货卡。

第十七条统计的制作

制作工程管理上必要的各种统计有固定格式,包括:

1.资产量统计。

2.不良产品统计。

3.作业实绩统计。

4.有关材料统计。

5.外购材料统计。

6.半成品余额统计。

7.生产延期统计。

8.有关生产的其他统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