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省道海门绕城段工程S3361标
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标青XX立柱
336省道海门绕城段S3361
标项目经理部
205
336省道海门绕城段工程S3361标
首件工程认可书
合同号:S3361分项工程名称:立柱部位:青龙河大K4+868.300)
336省道海门绕城段S3361标
项目经理部
205
立柱首件工程总结
在项目办与监理组领导的指示下,我标段于20__年4月4日完成了青龙河大柱首件工程,由于此次立柱的浇筑作为以后立柱施工的首件工程,对下面同类工程的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使本次立柱首件工程顺利实施,所有参与首件工程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规范,仔细察看图纸,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操作规程,保证首件工程的顺利实施。
一、参加本次立柱首件的主要人员
1、项目办:
2、总监办:
3、施工单位:
4、桥梁施工队:
钢筋工班组10人;
水石班组:10人;
模板工班组10人。
二、设计技术参数
三、首件工程施工全过程
1、机械设备
2、施工过程描述2.1、钢筋
2.1.1、严格控制立柱钢筋绑扎时轴线控制,目的是使钢筋笼不偏位,使钢筋笼四周的保护层均匀一致。
2.1.2、保护层采用木塞,在砼浇筑时,当砼面至木塞处时,拔出木塞,这样可以避免因采用保护层垫块在砼表面留有疤痕的不良效果。
2.2、模板
2.2.1、模板进场后,进行了试拼,对所有拼缝进行打磨处理,并对表面浮锈进行打磨。
2.2.2、模板拼装时,竖向拼缝间夹垫2mm厚的双棉胶带,拼缝接头采用启口缝,采用螺杆夹紧,使其严密不漏浆。
2.2.3、立柱采用了海绵条,效果较好,确保立柱根部基本无漏浆现象。
2.2.4、模板对中采用木制十字架,吊垂线对中,以保证模板轴线及垂直度。
2.2.5、模板顶部固定采用钢丝绳缆风,四角固定牢靠,并采用花篮调节螺丝收紧,使模板固定牢靠,以保证在砼浇筑时模板不移位。
2.3、砼施工
2.3.1、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20t吊车、料斗、串通配合向立柱模板内下料,吊装设备能力满足施工的要求。施工中严格控制砼料的坍落
度,设计坍落度140±20mm,设计配合比为水泥316:粉煤灰:69;砂715:石子1167:水158;外加剂;5.005;水灰比0.41。施工前测得砂含水量3.8%、碎石含水量0.8%;施工配合比为水泥316:粉煤灰:69;砂742:石子1176:水122;外加剂;5.005;水灰比0.41。混凝土出厂塌落度为140mm,达到施工现场塌落度为125mm。
2.3.2、砼振捣采用Φ50型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时严格控制“快插慢拔”的方法,从砼面不下陷、无气泡翻出时为宜。砼浇筑分层控制在cm,浇筑至立柱顶部时,在砼初凝前采取了复振措施,并用海绵吸干了砼面的泌水。
2.3.3、拆模后采用薄膜包裹,洒水养护。
四、立柱成品检查
1、钢筋保护层检查个30点,合格28点,合格率93%。
2、竖直度检查2个面,偏差分别是2mm、1mm。
3、轴线偏位检查一个点(柱顶中心),m、m计算偏位5mm。
4、柱顶高程检查三个点偏差分别为1mm、4mm、8mm。
五、首件工程总结
1、施工注意事项
1.1、立柱模板进行试拼,模板之间的拼缝确保不漏浆。
1.2、浇注过程中注意振捣,减少立柱表面气泡。
1.3、严格控制好钢筋的保护层,保证保护层合格率达90﹪以上。
1.4、立柱顶标高注意控制。
1.5、立柱浇注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
2、首件工程不足之处
2.1、砼表面的光洁度不太完美。
2.2、立柱底部有部分漏浆。
3、改进措施
3.1、对现有立柱模板表面局部不光洁部位进一步打磨,特别是每块钢板接头处,使砼表面有较好的光洁度。
3.2、模板底部采用砂浆垫塞作业浆带。消除根部漏浆“烂根”现象。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的一些改进措施,我部施工的立柱质量会更好。
五、总评
在项目办、总监办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本次浇筑的立柱从拆模后立柱外观及几何尺寸等检测数据看,无大的质量缺陷,模板拼缝严密未漏浆,表面色泽一致无明显色差,柱顶标高、垂直度、轴线偏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表面存在一些小气泡,根部有轻微漏浆表面局部光洁度还不高,但总体说,本次立柱首件的施工工艺基本满足了施工需要,是值得采用的,纵观整个施工过程,可以说2墩5立柱作为首件工程是比较成功,可以全面开展下部结构立柱施工。
336省道海门绕城段工程S3361标
项目经理部
205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