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中远程教育工的增收与使用登记工作,一个学期即将结束,现就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与使用情况做一个简要的总结:1.资源的接收与整理。
初中远程教育资源的主要接收段为星期三至星期五,分别为星期三小小律师,和少年文化,星期四专题教育和学习指导,星期五课程资源和教师发展.
除了固定接收资源外,每周周一我将制作的周报发到各位老师手中,每周周二将上一期的资源刻录成光盘保存以备后面的使用.一个学期下来,共出周报十三期,刻录录光盘共计30张并将各位老师的使用情况做了详实的记录。
2.对提高以后工作的想法。
出于各种原因,初中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一直都不高,上个学期,由教研室监督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的使用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这个学期,使用的老师一直就不多,远程教育资源出现了闲置的情况,如何使教程教育资源得到大家的认可,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在这期间我也不断的做各位老师的工作,大家提出的观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远程教育资源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要提前找,试,还要在电教室上
课,学生在电教室上的效果一直不太理想。
2.有些课程比如数学和语文,因为学生习惯了课堂教学,不适应在电
教室的环境上,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这些老师不喜欢使用远教资源。
为了以为能使远程教育资源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得到切实的实施与使用,我希望学校领导能够给予相关的支持,并做相应的宣传。信息技术与各科的融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是教育发展的趋势,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远程教育资源真正成为老师们上课的助手。20__-1-4根据国家教育部工作要求,我校在远程教育的应用上采用了多种
方法,努力让远程教育资源发挥它的最大的作用,__村小学的教育作出最大的贡献,这半年来,具体的做法如下:一、强管理,落实责任,确保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学校扎实抓好管理队伍建设,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应用研究小组。由李X主抓远程教育工作,每天做好资源的接收工作,由邵_负责打好节目单,以供老师们查阅。层层落实责任,让全校的远程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开展。
为了使远教项目工作常规化,从起步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我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制度的订立既有它的科学性,更讲究实用性即操作性,同时制度一旦确立就要严格按制度办事,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以达到充分而良好地应用远教资源的目的。二、强应用,营造运用远教资源的良好氛围。(一)宣传到位,强化教师培训应用
为了有效实施远教示范项目工程,我校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培训机制,以骨干教师为龙头,以全员培训为途径,落实培训计划,完成培训任务。在培训内容上,尽量选择一些短、平、快的实用技术,让大家尽快进入角色,尽快适应环境,在实践中提高、在应用中精练、在回味中反思,从而不断提高全员素质,达到“一个教师带动一部分教师,一部分教师带动全体教师,全体教师带动一所学校”的目的。因为教师们平时都非常忙,所以学校由会使用资源的教师每人带几个教师,手把手的教老师们掌握使用方法。学会之后老师们就操作,每周每人都至少要到远程教室上一节课(因我校条件有限,而班级又多,因此不能让每个班的学生经常到远程教育上课),上课的教师要自觉地填好各种记录,努力的让远程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并且每周三语文教研,每周四数学教研,教师们必须会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并将IP资源上的资料与自己的教学资料融合在一起,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生动,让学生形象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加强了硬件投入,为充分应用远教资源提供条件。
学校地处山__村,经济条件差,加上原本负债累累,针对情
况,学校提出“利用有限的设备,挖掘无限的资源”。在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上首先克服设备差无法开展远教工作的思想。我校着重研究的是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充分应用远教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远教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努力克服困难,从有限的经费中拨出一部分加强了硬件投入,为充分应用远教资源提供条件。
(三)充分发挥项目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把项目教师称作远教工作的“火种”,既然是“火种”就要发挥他的热量,给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动力,从源头上加大远教项目资源的应用研究力度。为此,学校一是要求项目教师认真做好项目资源的接收、和登记工作,按接收的项目资源分学科、分主题登记,建立目录;二是刻录有价值的课件、同步课堂、示范课等优秀资源,以备教师上课时应用;三是分类建立远教项目优秀资源库,筛选比较好的经验文章、教案展示出来供教师互相传阅、借鉴。四是利用远教项目资源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运用远教资源的过程中,老师们尝到了甜头,从开始的“要我学、要我用”变为现在的“我要学、我要用”;学生们也尝到了甜头,每天都在问老师“老师,我们这节课又到多媒体教室去上,好吗”,因为他们从中领略到了全国优秀教师上课的风采、感受到大山外面世界的精彩。远教工程的实施就像一股新鲜血液,__村学校教育事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呈现出勃勃生机,__村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