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而努力奋斗
----20__年江都XX集团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围绕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以职教富民为己任,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培养高技能人才。积极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XX建设工作,积极探索绩效考核新机制,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工作计划
(一)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学校高品位发展
1.以创建引领学校发展。从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到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XX,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正引领着学校一步步向前发展。新的一年,我们要以两创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发挥创建办的组织、协调、督查作用,紧密围绕创建项目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要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校企一体化建设方面勤思考、重实践、善总结,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办学内涵。
2.以创建促进专业建设。20__年我们在省新一轮专业建设创建中,数控技术应用创建成为省品牌专业。20__年我们要加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力度,重点做好数控技术应用、建筑1
工程施工、电子技术应用、会计专业的建设和校企一体人才培养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两个特色项目的建设,努力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再创1-2个省级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实训楼二期工程力争下半年开工。
3.以创建促课程改革。我们要围绕创建的目标,对课程体系实施改革,要建设11门网络课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建设5门精品课程,引领和带动其他课程建设;建设特色教材7部,促进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初步建设4个专业的教学资源库,积累和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与相关职业示范校同类专业进行交流和课程开发。
(二)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创建平安校园、绿色校园
1.完善德育工作管理网络。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战略,进一步完善校长室、学生处、团组织、系部四级德育领导机构,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德育管理网络,不断创新德育评价机制,把教书育人工作做细做实,努力形成一个“人人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的良好局面。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通过法制宣传、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遵纪守法的规范教育;积极推进“六个一”教育的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提升管理水平;办好业余党校,择优发展学生党员。
3.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搭建个性发展的平台、青春展示的舞台,在校内形成20个以上的社团组织,在条件成2
熟时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组织。
4.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高学校的体育运动水平。要进一步宣传和发动全体师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早晨要让学生跑起来,下午让学生动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竞赛,提升师生体质。积极参加全省的各项体育竞赛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培育1-2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体育项目,使我校的体育运动水平上台阶,努力打造阳光、健康的职教师生形象
5.争创省平安校园和省绿色校园。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学校安全管理预案,明确责任,确保师生人身安全,争创省平安校园;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绿化、美化工作,打造人文校园、绿色校园,争创省绿色校园。
(三)强化师德建设,着力打造优良师资队伍
1.加强师德建设。学校通过培养“讲正气、讲大局、讲奉献”的教师团队,进一步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注重班主任工作的过程管理、精致管理和绩效考核,通过评比发现人才。加强政治学习,树立正面典型,对有悖于师德形象和行为的给予教育、处罚,党、工、团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来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
2.提高教师能力。要围绕建立“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的目标,推进师资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并落实好激励引导制度。20__年要培养和引进“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培养和引进“双师型”骨干教师13人;安排100人次专业教师参加双师素质培养培训,其中境外培训5人次;3
聘请50名以上企业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聘请8名专家级人才指导专业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聘请外籍教师2人。专业课教师要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定级和技能升级考核,加快提高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双师型”教师的技能等级争取达60%以上;要进一步在教师中开展“四个一”(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教学论文、开一堂公开课、开一次讲座)活动;加强“六认真”过程检查;开展校内综合督导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开展技能比武竞赛,让每一位专业课教师走上竞技舞台,力争在今年的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加强综合高中的教学管理,重点支持高三年级教师配备,力争完成本科30人达线的目标。
(四)注重技能培养,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1.提升技能大赛成绩。各系部要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过程考核、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注重技能培训,做到早筹划、早落实,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做学教合一,组织师生积极开展各项技能竞赛活动,在省级各项技能大赛中要力争实现2-3块金牌的目标。完善数控实训基地建设,今年再投入100万元,把基地建成具有现代企业场景的实训基地。
2.全面服务社会。搭建以我区培训学院为龙头,培训处为主体,乡镇成人学校为阵地的三级培训网络。围绕两个特色项目,积极发挥我校骨干专业的示范作用和省级数控、建筑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的辐射作用,开展各类社会培训活动;完善现有服装、花卉苗木及盆景制作等农民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依托我区“一村4
一品”活动,开展各类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活动;加快校外服务“三农”实验实训场所和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做好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工、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作;联系部委办局,开展联合培训、专业培训,要确保年培训人数在8000人以上。进一步办好驾校,开拓业务范围,做好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工作。
3.加强网站资源建设,强化网络服务功能。提倡“首问负责制”、24小时回复制,使开放学员能得到最优、最好的教学支持服务,使我校的开放教育服务功能做成全省领先水平,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深化校企合作,全面实现招生就业双丰收
1.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继续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发展,联合各行业、部门、企业,采取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教联席会议制度”,突破学校办学的瓶颈。筹建“校企一体人才培养工程网”;申报校企一体人才培养工程实践研究课题,并进行初步研究;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开发校企一体校本课程;组建教学团队,调研和制定《教学团队章程》,形成草案;出台职业素质训导要求和规范的文件;完成新增紧密合作型校外实习基地47个以上的任务;完成校外顶岗实习(10人以上)基地数41个;进一步推进“引企入校”、“校企一体”的改革力度,机电系、电信系、经贸系与光辉、维色、天语的三个合作项目要在内涵建设上做文章,做成具有企业真实场景的实训基地,并通过合作取得双赢的成效,其5
他系部也要积极探索,引进合作项目;进一步加强在顶岗实习教学阶段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安全教育,把我校的“校企一体化”建设做强、做大。在工学交替方面,必须按章办事,对口实习,明确责任,效果明显。要明确教师带学生一同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奖惩规定,落实教师“校企轮岗制”。
2.拓宽办学渠道。立足自身教育教学优势,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加强校校合作、校镇合作、东西合作、中外合作。努力探索合作办学的新模式,积极寻求合作办学的新亮点。今年,要在“东西合作、中外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提高合作办学的新效益。
3.全面完成招生任务。招生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我们要高度重视,逢会必讲。20__年的招生工作,我们要做到“两稳两突破”:两稳,就是要稳定初中招生规模(1800人以上),开放和奥教育招生规模(1200人以上);两突破,就是要实现初中生招生在我区外(尤其是广陵区)的突破(力争300人)和高中生高职高专的突破(力争200人)。要完成以上合计3500人的招生工作,任务是艰巨的,但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大力支持,有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通过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我们一定能地完成各项招生任务。
4.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就业质量。把就业与创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针对毕业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爱岗敬业的6
工作态度、服务地方的就业意识,把学生的就业稳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确保就业率达98%以上,对口就业率在80%以上。
(六)扎实做好“三项管理”工作,迎接省督导检查
1.加强“三项管理”。我校目前的“三项管理”,虽然在工作上加大了力度,制度上逐步健全,但离精细化管理差距较大,扬州教育局“百校行”所曝光的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20__年,我们要借迎接省视导的契机,全面加强管理,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面管理,改革评价机制,把我校的管理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省三项管理督查。
2.完善考核机制。我校系部考核和教职工绩效考核已经实施了一年多。总体说,起到了“奖勤罚懒”、“优质优酬”导向作用,调动了系部和绝大部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但不平衡性依然存在。20__年,我们将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改革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方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调动系部和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探索信息化管理机制。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校园信息管理网,建立网上教学资源,资产资源、财务资源和各种管理资源,积极创建扬州市信息化、数字化校园。
20__年,是我校“两创”工作目标落实之年,创建任务比较艰巨,同时,招生任务比较艰难,三项管理规范工作也比较艰苦,但机遇与挑战齐在,困难与荣耀共存,我们要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做到创新发展上台阶,精细管理有提高,7
技能竞赛求突破,品牌建设创佳绩,为把我校创建成“绿色化、信息化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实现“苏中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