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_年度,在市科技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科技大会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区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12351”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情况
1、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区共有科技型企业100余户,其中盟创纳米材料、集团等新兴产业企业1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亿元以上。
2、创新园区建设有力推进。重点建设马泉科技产业园、清华XX等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医药、工程机械、新材料、电子、社会服务五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平台的服务与对接功能,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人才和项目支撑。目前共计60家企业已入驻园区。
3、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切实加大财政投入,20__年度我区共安排200万元用于科技专项经费。积极组织上级资金支持。建立和完善了项目收集、策划、筛选、评审、申报、辅导、督办和验收等一整套对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工作机制和流程。指导企业选准选好项目,协助企业做好项目申报书的各项填报工作。20__年度,全区共组织申报4个国家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7个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67
个市级一般科技计划项目;共申报重点新产品项目21个,较去年增长57%,全年向上争取资金800万元以上。
4、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区企业研发机构已达30个,其中省级3个,20__年度组织10余家申报省市级科技创新团队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重点企业培育成效明显。在全区正泰电器、材料、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优势、较强创新实力、具备发展潜质的骨干企业,重点扶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二、科技创新工作情况
(一)、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对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注重发挥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全区共有5家企业分别与陕西科技大学、西北橡胶研究设计院、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等院校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或达成了合作意向。其中公司与陕西科技大学合作研发新产品2项。全区共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8个。
(二)、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积极组织申报省市级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户,建立创新型企业试点5户,新增民营科技企业30户。全年部、省级项目立项数4个,推荐申报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7项。
(三)、切实加强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高企业申请专利的成功率,发挥知识产权代理中介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水平,全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大幅增加。申请质量明显提高。全年专利申请量6件,授权量370件。深入企业开展服务40家。开展专利宣传3次,培训人数500人。组织企业参加专利展示交易项目10项。专利执法检查5次、查处专利案3件。
(四)、大力推进以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为中小型企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__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达7.2亿元。
三、加大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
为了提高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积极性,促进企业切实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我区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科技进步发展科技产业的实施意见》、《秦都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关于选拔和管理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意见》等激励扶持文件,同时还制定了《秦都区专利申请补助办法》、《秦都区科技创新型企业奖励办法》等法规文件,用以鼓励和扶持我区企业科技创新。
20__年全区科技研发投入额7.2亿元。其中区级财政配套科技三项经费150万元,引导项目承担单位投入资金1.2
亿元,实现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辖区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均超过年销售额的5%以上,一般企业亦不低于3%。
四、20__年度工作要点
(一)、围绕省考指标开展工作,确保超额完成全年考核指标任务,以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切实整合全区科技资源。以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为契机,结合国家、省、市出台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科技及秦都科技创新实际,整合原有科技创新,修订、完善科技人才发展,以科技进步带动和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使我区经济增长份额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显著提高。
(二)、以培育秦都“科技小巨人”为目标,积极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一是继续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按照“分级培育、体现特色”的原则,通过引导,推进“扶一家、带一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强化科技职能。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整合有限的资源条件,大力开展科技成果的引进、开发、推广应用工作,切实为各项科技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增强科技服务功能。三是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功能。
(三)、以项目为突破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从我区企业和单位的储备项目中,筛选和确定一批科技含量高、竞
争力强,具有一定影响的科技项目向省、市申报。加大科技计划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抓好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规范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三公开一决策”的项目评定要求,实施农业科技项目5项以上,工业科技项目及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0项以上,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及资金支持,注重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环保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倾斜;加大对“千人进千社,千技惠千村”、“和“农技服务大荔模式”推广工作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大户和农业科技特派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播。充分整合和发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优势,培育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与项目,寻求企业强强联合与高校院所合作、跨地区企业之间等的科技合作和项目申报,做好产学研结合,组建培育优势企业成立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同时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对现有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秦都区科技局
20__年5月26日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