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与打算
2024-06-26 15:22:54 责编:小OO
文档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与打算

20__年农____村工作总结暨

20__年工作打算

____农工办

(20__年1月10日)

20__年____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农____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统____乡突破年”为抓手,以新____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推____镇化进程,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____村发展,____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____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__年,预____市实现社会生产总值58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农业增加值41.8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8608元,增长10%。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集群发展,初步形成了果品蔬菜、饲料畜禽、桑蚕丝绸、粮油食品、花卉苗木五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今年以来,先后开工建设了AA、BB、CC、DD等农业龙头项目30个,其中过亿元的4家,千万元以上的13家,EE、FF等6个项目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运营____市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26家,其中规模以上88家,饲料生产、肉禽屠宰、农副1

产品深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50万吨/年、40万只/日和2万吨/年。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实现年销售收入68.5亿元、利税4.72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5.1%和16.3%;累计带动各类作物基地108万亩、农户42.6万户,实现农民增收1.2亿元、出口创汇4753万美元。二是基地建设膨胀升级。围绕规模化、标准化、园区化,开工建设了AA万亩蔬菜标准园、BB农业科技示范园、CC万亩有机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新发展有机蔬菜23亩、设施蔬菜1.2万亩、__芹菜10亩。新发展桑蚕67亩,建成了6个面积各超过50亩的桑蚕生产精品片。新发展经济林面积2.2万亩、用材林50亩、苗木花卉1万亩、建成3个万亩核桃精品片区、3万亩樱桃规模片区。完成了5个国家级标准化奶牛场达标改造和122个标准化规模饲养场改扩建,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总数达到1256个。

(二)农业产量大幅增长。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提高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粮食、油料、蔬菜、畜牧实现大幅增产____市全年粮食总产达到48.5万吨,实现了连续八年稳定增产。小麦、玉米总产分别达到21.7万吨、23.7万吨,同比增长2.36%、2.3%;油料总产8.94万吨,同比增长24.3%;蔬菜总产123.5万吨,同比增长1.03%____市牛、猪、禽存栏分别达到7.2万头、73万头、123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1%、21%、27%;出栏分别达到3.8万头、152万头、4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7%、19%、26%;肉、蛋、奶产量分别达2

到21.7万吨、4.9万吨、13.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18%、22%。被评为全国蔬菜____市县、省畜牧兽医工作先进单位。

(三)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一是农业工程进展顺利。投入资金3.4亿元,实施包括3座大中型、3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东周水库坝基防渗、库区移民扶持、中低产田改造等在内的各类工程196,其中水库除险加固____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被列____市为民办实事之一,DD河综合整治被列____市重点工程予以强力推进。二是农业生态安全建设扎实开展。启动了全国绿化____市创建工作,突出荒山造林、水系绿化、名优经济林基地打造、道路绿化____镇绿化、农田林网建设、随生丰产林和苗木花卉基地建设等工程,完成造林5万亩____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7%。大力实施了河砂和水资源综合整治,对盗采河砂、无证取水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保障了河道安全,促进了生态稳定。扎实做好了护林防火、抗旱防汛、动物防疫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健全了设施,充实了队伍,加强了监控。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投资3万元,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现已通过省级计量认证。中心设有色谱室、光谱室等13个检测室,重点开展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重金属检测、农资质量检测、土壤养分检测等,加强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指导和控制,并逐步把标准化延伸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到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实现农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今年,认证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4个,无公害食品8个。新增认证基地面积2.2万亩。3

(四)社区建设有序推进。在年初确立的“1_”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将原来61____村社区进一步调整为38____镇社区、5____村中心社区和71____村社区,共计114个新____村社区,____市范围内构建起“城____镇区____村中心社区____村社区”的梯次结构。一是组织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形成了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开展了“四个一”活动:每户发一张明白纸、每户进行一次问卷调查、____村庄进行一次随机电话查询、_______镇进行一次复核。目前____市114个新____村社区已全部走完民主程序,111个社区同意率达到60%以上,占社区总数的97%,实____________村、户在社区建设上的思想统一。二是科学编制社区规划,合理确定社区规模。坚持居住社区、民营经济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同步规划、配套发展,按照注重科学选址、注重留足空间、注重设施配套、注重单体设计和做好产业配套“四个注重、一个配套”的原则,适度超前、科学合理地编制社区规划,首批14个社区规划通过评审。三是制定出台配套,为新____村社区建设提供遵循。制定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____村社区建设的意见》,研究出台了社区服务中心补助、4

腾空土地奖励、土地级差返还、规费减免和信贷支持等扶持激励,制定了规划编制、建设项目报批、建设项目监管、土地整治挖潜、周转资金管理、复垦耕地管理6个社区建设配套办法。四是部门协同配合,群策群力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调整成立了新____村社区建设指挥部,设立新____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办公,建立了日常性工作调度制度___________村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形____________村三级工作推进机制。五是分类指导,整体推动,形成了点面结合、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将_______镇8个____村和19个一____乡增减____村作为新____村社区建设的切入点和工作重点,带____市54个社区先后开工建设,275栋回迁楼初具规模,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111栋回迁楼建成完工,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年内17余户可入住新居。新建社区服务中心16个,配套建设了道路、幼儿园、学校、文化广场____市等,实现了社区服务全覆盖。

(五)农民群众持续增收。一是加大技术推广。推广新品种6个,组织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增四改”等关键技术,全面推行了良种良法配套。发布病虫情报30期,下发病虫害防治技术周报51期,指导农民搞好综合防治,控制了病虫害大发生。积极发____村合作组织,新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35家____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821个,入社会员1.8万人,带动农户15万户。二是加强农业信息服务。5

通过信息网站、视频在线、三农热线、科技直通车“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发布农业信息6余条,开展视频咨询210人次,解答电话咨询530人次,现场实地技术指导150人次,实现了农业技术“零距离”服务。三是惠农落实。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核发资金5653.9万元。四是开展技能培训。今年新建创业指导中心1处,创业孵化基地6处,认定创业示范企业30家。年内培训农民1.5万人,转____村劳动力2.48万人。同时,通过开展社区建设、兴修水利、环境整治、植树造林等活动,在改____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0__年____市农____村工作平稳较快发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发展不平衡。20______市畜牧业产值达到40.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其他农业产业规模、产量、产值与畜牧业差距较大。在高端高效高质农业上,_______镇发展较快,但_______镇进展较慢。二是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____市场占有率不高。农产品以鲜活供应为主,加工转化率较低,产品增值能力较弱,精深加工项目少,产品单____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相对较弱。三是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____市场竞争力不强____市现有的126家农业龙头企业,除几家畜禽加工、饲料加工企业外,大部分个头偏小,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只有2家。四是农业外向化水平较低。部分农6

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微薄,产品竞争力弱,出口数额较少,创汇能力低____市没有一家国家级知名农业龙头企业。五是社区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干部群众认为现在开展社区建设太超前、不现实,在思想认识上有误区,缺乏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部分已完工的社区住宅楼,道路、通水、供暖、绿化等公共设施配套不齐全,影响了群众入住社区的积极性。

二、20__年工作要点

20______市农____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新____村社区建设为主线,____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为动力,以产业配套发展为支撑,健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新____村社区建设水平,推____乡一体化进程。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业增加值45.8亿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元,增长10%。新____村社区建设全面开工,14个重点社区和27____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____乡挂钩)项目成效明显,初步形成聚集态势。重点在以下六项工作上实现突破。

(一)以培植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在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以“农”字号龙头企业建设为切入点,以拉伸产业链条为突破口,加快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五大特色农产品产业档次,形成壮大县域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一是突破果品蔬菜产业。巩固提高“全国蔬菜基地县”产出能力和水平,扩大西张、EE万亩有机蔬菜基地、FF万亩设施蔬菜基地、GG万亩马铃薯基地、HH万亩莴苣基地、JJ万7

亩池藕基地5个“万字号”蔬菜基地规模,扩大KK流域4万亩樱桃基地、LL万亩核桃基地、MM万亩杏梅基地、NN万亩香椿基地4个“万字号”林果基地规模,建成OO、PP有机蔬菜示范园3个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建成__农博园、QQ高效林果示范园、II千亩休闲采摘园、SS苗木花卉示范园4个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加快提高果品蔬菜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启动建设投资50万元的TT食品蔬菜加工项目。二是提升饲料畜禽产业。延伸饲料畜禽产业链条,快速推进饲料畜禽龙头企业升级,着力抓好AA食品畜产品加工项目、BB食品二期工程标准化禽产品加工项目、CC食品二期工程肉鸭屠宰及熟食加工项目、DD二期工程畜禽屠宰加工项目,启动建设投资2.13亿元的EE食品生猪屠宰及熟制品加工项目,投资1亿元的FF肉类加工公司生猪大型加工企业项目,投资50万元大宝公司天宝孵化养殖场项目。20__年____市形成年饲料产量2万吨规模,占全省总量的1/10,日禽类宰杀能力达到80万只。三是提高桑蚕丝绸产业。开工建设GG有限公司二期工程,达到年产10吨生丝加工能力,实现年总产值5亿元,利税20万元,吸纳20人就业,逐步构建起“桑-蚕-茧-丝-绸”绿色生态产业链。四是整合苗木花卉产业。整合分散低效的小木业、小加工厂向龙头企业迈进,进一步展长延伸产业链条,启动建设东方木业二期工程,力促投资1亿元的HH木业项目尽快落地,填____市无大型林木加工农业龙头企业的空白。8

(二)以新____村社区建设为重点,在加____乡一体化上实现新突破。一是稳妥推动,梯次推进。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行政命令,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梯次推进,成熟一个建设一个,成熟一批建设一批,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建成一个影响带动一片,逐步形成规划审批一批,手续办理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的梯次格局,推动新____村社区建设快速发展。加快27个土地整治挖潜____乡挂钩)____村建设,确保3年实现整体搬迁;严格土地整治挖潜项目审批程序,继续选择一批领导班子好、群众基础好、经济基础____村庄纳入后续挖潜项目。加快已通过评审的14个社区建设,年内完成____村整体迁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完善;纳入社区范____村庄,确定2-5个班子基础好、群众基础好、经济基础____村先行向社区中心聚集,加快人口向社区集中。未进行规划评审的社区,进一步征求群众意见和专家意见,修改完善社区规划,及时通过规划评审;确定20__年向社区吸附____村庄规划,____市范围内全面铺开社区建设。二是严格管理,规范建设。按照土地不违规、设计标准高、建设手续全、工程有监督、质量有保证的要求,规范推进社区建设。对社区建设项目,严格准入条件,由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组织实施。加强质量监督和标准把关,确保建设档次、建筑质量、配套水平。对社区建设用地,严格使用程序,严禁违法占地、未批先建,严禁以新____村社区建设名义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9

严禁将社区回迁楼出售给社区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三是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增强配套设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在建好社区住宅楼的同时,做到水、电、暖、路、绿化、污水管道、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网点、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服务设施齐全,确保群众在社区内就能就近享受____市般的公共服务。住宅楼和配套工程同步验收,配套工程不完工、验收不达标的,不让群众搬迁入住。四是产业支撑,顾及长远_______镇、社区根据区域产业传统、优势特色,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同步打造居住社区、民营经济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搭建致富增收平台。把产业定位定准定好,努力做到“一社区一产业、一社区一品牌”,为社区长远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三)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在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倾力打造7个农业示范园区。抓好功能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突出发展创意农业、设施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培植AA万亩蔬菜标准园、BB示范园、CC有机蔬菜示范园3个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建成__农博园、DD高效林果示范园、EE千亩休闲采摘园、FF苗木花卉示范园4个农业生态示范园区,打造__农业发展新亮点。二是努力建成9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园区。以实施AA、BB等十养殖场4个国家级,EE、FF、GG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为契机,重点建成投资30万元的HH标准化种猪场,完成总投资8610

万元的JJ万头标准化养猪场和KK标准化奶牛场建设。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业产业化外向化水平。加大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培育扶持力度,完成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10个;继续开展__“十大名产”评选活动,大力培育一批质量好、档次高,具有发展潜力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进入国家级、省级名优品牌行列,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企业、省级著名商标或省级名牌产品企业给予扶持奖励;积极搭建农超对接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地方特色农畜产品进入品____市和____市场;不断扩大品牌效应,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经济。

(四)以完善支撑体系为重点,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施工程。一是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1746万元,完成司家庄水库、刘家山水库等2座小(一)型和25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二是河道治理工程。搞好投资3105万元的柴汶河谷里大桥下游段治理工程,完成河道清淤、堤防建设和险工险段加固等工作。三是小流域治理工程。投资18万元,完成南部山区____镇、____镇等_______镇、4____村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四是水库灌渠配套改造工程。总投资2470万元,重点抓好光明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修建干支渠33.7公里,修复渠道防渗衬砌90公里。五____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10万元,建成3处新水源开发项目,3处11

管网延伸项目,解决10____村5万人饮水安全。六是荒山造林工程。完成52亩的荒山造林任务,抓好三大水库周围可视荒山和环库最大淹没线向外辐射10米的水系绿化工程,全面完成荒山造林4030亩、退耕还林13885亩。七是水源地保护工程。抓好投资90万元的三大水库上游水源地绿化保护工程,重点完成投资540万元的_河湿地建设工程,建设湿地面积6亩。八是道路绿化工程。完成__等7条交通干线两侧的绿化补植任务。

(五)以改____村机制为重点,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继续深化“三资”管理、水资源管理、河砂管理、林权制度改革,开____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抓住新____村社区建设有利时机,加强新____村社区建设复垦耕地管理,优先安排腾空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项目流转;进一步____________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不断规范流转行为,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引导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主体集中,重点向优势产业倾斜、向连片经营倾斜、向现代经营业主倾斜,提高土地流转综合效益;力争20______市新增规模流转1万亩以上,土地流转面积达到总面积的15%以上;加快构____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充分开展调查研究,探讨解决制约土地流转的难题,下大气力解决流入方资质认定、流转土地非农化使用、流转双方权益保障等问题,破解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和障碍。12

(六)以农民创业就业为重点,在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突破。以新____村社区建设为契机,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培植建设民营经济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吸纳安置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推动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群众收入。一是加强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完善、_______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各项服务职能,建立健全____村劳动力就业登记、求职登记、就业统计、失业统计、培训以及转移就业____乡就业管理档案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完____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制度,使用农民工的用工单位,按规定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____市农民外出务工的人员,在外地依法缴纳了社会保险费返____市就业的,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三是开展促进就业系列服务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企业用工洽谈会,____乡民工和进城务工的各类求职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就业培训等服务,努力为供、求职双方搭建高效洽谈平台。四是加____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根据劳____市场的需求,“以输出带培训,以培训促输出”,统筹制定促进转移就业的培训计划,设置符合农民工实际需要的20多个专业工种,采取订单式培训、定向式培训、委托式培训相结合,短、中、长相结合,就业服务与职业培训的衔接,增强有效性、实用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