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思考
2024-06-26 15:22:55 责编:小OO
文档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思考

关于推进我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思考

今年4月25日,纪委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了全国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5月20日全省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重点纠正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和违规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及公车私用等问题。随后,、市对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统一部署。6月初,县委、县印发了《永兴县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我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一、我县现行公务用车管理模式和现状

我县现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编制管理、标准控制、按需配给、单位所有的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行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共交通条件的明显改善,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这种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县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已达500多辆,每年车辆购臵费用和消费支出达3500万元—4000万元,这成为县级财政的沉重负担,成为管理的黑洞。以乡镇为例来说明:我县25个乡镇公务用车编1

制数42个,20__年我县各乡镇实有车辆数117辆,超过编制数75辆。20__年乡镇总支出为1.59亿元,乡镇公务费支出6069.25万元,公务用车消费为7.9万元,占公务费支出的14.79%,平均每辆车辆每年支出7.67万元。

二、我县目前公务用车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对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加强了管理,制订了一些,对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编制、标准配备、购臵更新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制度的不规范,执行不力,造成目前公务用车主要存在以下弊端和问题。

(一)公务用车消费居高不下。公车应用于执行公务,但在使用过程往往不计成本,办事的不管距离远近,能用公车的一律用公车。用公车办个人私事,不必付任何费用。同时监督管理制度有漏洞,公车消费中存在行为。公车维修的“猫腻”最多,吃回扣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汽车修理厂为了留住客户,以不正当手段吸引公车司机经常上门修车,按修理费用的一定比例返还司机,有的司机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则按司机的要求开5@p,单位能报多少,5@p就开多少,反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公家”负担,其结果是公车修理费用大大增加。公车加油也有不小的“黑洞”。特别是我县乡镇的车辆未实行定点加油和IC卡制度,存在多开、虚开5@p现象。因此,公车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2

其他车辆。据不完全统计,20__年我县乡镇每年每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不含司机工资、福利)平均为7.67万元,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加上车辆的购臵费用和司机的工资福利,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大概在20万元以上。

(二)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屡禁不止。部分乡镇和机关单位在全县严格控制购车编制、购车金额的情况下私自购车或违反规定超标准配臵公务用车。按照我县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数量实行编制管理的规定,每个乡镇根据工作量只能配臵1-2辆小车,但是各乡镇都超编配备车辆。在申请购买小车未果的情况下,采取“先上车后补票”或者实行“上车不买票”的办法,即采取借支、用其他5@p或其他途径套出资金,用来购买小车,有的采取长期租凭的方式,变相使用小车。20__年乡镇实有车辆数117辆,超过编制数75辆,超编率178%,超标、超编配车问题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形象。

(三)公务用车使用效率低。据统计,每辆公车年消费额平均为5万—6万元,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是0.82万元,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运行成本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至少为公车的5倍以上,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1%左右。效率的低下,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现任领导都有相对固定用车,有的则成了专车。由于是领导的专车,其他需要用车的业务部门却很难用到3

车,造成了公车的闲臵浪费。

(四)变相专车和固定用车现象严重。按照有关规定,只有级和级以上干部才能配备专车,现职副级和副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副级和副级及其以下工作人员,包括离退休后享受级和级待遇的干部都不允许配备专车。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部门和单位都自行给党政领导配备了专车,有些领导用车虽然不称为专车,但却专用。

(五)公车私用现象较严重。由于制度缺乏约束力,导致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公务车早已成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不少领导干部都是一人包一辆车,到了无车不出门的地步,严重脱离了群众,正如有单位职工举报领导,说这位领导上厕所都开公车去。各单位的公车使用虽有相应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因为公车费用不仅全部由财政承担,而且驾驶员还享受出车补助、加班费等。正因为如此,虽然三令五申,公车不公、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愈演愈烈,使得公务车几乎成了他们的“私家车”,社会概称为“三个一”,公用占三分之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日益严重。

三、推进我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建议

今年初重新印发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4

理办法》,为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制定了纲领性的目标和原则,4月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我县将以此为契机,严格规范公车配备使用,压缩公车规模,逐步实现公务用车服务的社会化;较大幅度降低公务用车费用开支;切实解决乡镇和机关单位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违反规定换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公务用车、公车私用等问题。

(一)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使用情况专项治理工作。我县正在全面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使用情况专项治理工作,调查了解、全面掌握党政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车数量、车辆类型、车辆品牌、经费支出、公车使用和超编超标配车等情况,为我县公车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依据。

(二)建立刚性财政预算约束的公车管理体系。以预算管理实现总量控制,把公车管理纳入公共财政。严控公车购臵数量、购臵金额。坚持减少配臵总量、降低配备标准,小轿车严格按照18万元以内、排气量1.8升以内的标准执行,另外严格控制越野车的购臵。

(三)建立健全各项公车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和省里有关文件,结合我县实际,要重点建立和落实以下5项制度:5

1.编制管理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从实际出

发,不突破原有编制和配备标准的要求,明确新的编制和配备标准,重新核定车辆编制总数。

2.购臵审批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务用车审批和公示工

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购臵审批的工作程序、职责分工、公示办法、违规责任等,力求做到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共同监管。

3.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严格公务用车购臵和运行经费

预算管理,认真落实在财务上单独列项和单车费用定额核算制度。

4.日常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

油集中采购制度和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制度;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和公示制度、回单位停放制度和节假日封存制度;建立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情况统计报告制度,逐步建立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

5.执法执勤用车管理制度。按照、省制定的相关

文件精神,制定具体的使用管理办法。

(四)研究制定“私车公用”补贴办法。随着私车拥有率的提高,很多机关公务员也有条件利用私家车来完成一些公务活动,在有的经济发达城市利用私家车履行公务活动的情况已十分常见。如果对机关人员用私家车办公事给予合理6

补贴,可以成为替代公车的交通工具,并且简单易行、灵活方便。建议制定合理的私车公用补偿方法,原则是按实际发生费用予以一定补偿,最好是一事一报,如按行车里程报销油费、过路过桥费等,建立可操作的私车公用管理制度。

(五)强化对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的监管工作。一是把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节能减排检查考核内容。二是对公务用车使用特殊牌照或标识,方便社会监督。三是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对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超编、超标配臵公务用车、未经批准擅自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违规使用公务用车的行为。

二〇一一年七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