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家庭地震应急避险方案
2024-06-26 15:22:56 责编:小OO
文档


家庭地震应急避险方案

家庭地震应急避险方案

1、家庭地震应急预案

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破坏性地震地面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外逃可能来不及,而应选择室内就近躲避,这样可以把伤亡情况减少到最低限度,待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离至户外安全地方,以防余震使房屋倒塌造成的伤亡。

震前措施地震预报技术在全世界范围都还未过关,因此做好震前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震前预防措施的内容主要有:

1、平时适当学习防震避震、医疗救护、抢险救援等地震科普知识;了解居住房子的结构,确定梁、柱位置;设计和掌握好疏散路线,确保家门口和楼道等主要出口和通道畅通。

2、适时开展家庭地震应急模拟演练。

3、平时储备好应急用品,比如矿泉水、方便食品、防护品、药品、手电筒、勺子、收音机、绳子等,并做成应急包,放在固定、方便拿到的地方。

4、发现地震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注意收听发布的地震信息,不听信地震谣传。

3震时避震

遇到一般破坏性以上地震时,一定要保持镇静,并就近躲避。震时躲避地震的主要内容有:

1、地震发生时,居住在一楼的人,假如处在门口或有时间逃出,且室外较开阔、没有高空坠落物砸压的情况下,应迅速跑出室外。

2、居住在二楼以上的,应迅速远离阳台、外墙及门窗旁,快速躲到坚实的家具旁、内墙角处,或躲到开间小地方(如厨房、浴室、厕所)。

3、在工作间的人应迅速关闭电源或气源,以免引发火灾和次生灾害。

4、如遇燃气泄露,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如遇火灾,可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震后向安全地方撤离,要逆风匍匐而进。

5、如果自己被埋压,可用衣物捂住口鼻、防止泥尘吸入,引起窒息;同时应保持精力、体力、耐心等待救援。若听到人声,用敲击、呼喊等方法求救。

4震后撤离

破坏性地震停止后,室内人员应快速撤离至户外安全地方,以防余震发生。撤离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如下:撤离原则在一楼的人员地震结束后应马上撤离至户外安全地方;二楼以上(含二楼)人员在地震结束后,应快速地走下楼梯,撤离至户外安全地方。

撤离时注意事项

1、撤离时不能使用电梯。

2、撤离时,用双手或其他防护物体护头,以防掉下的物体砸伤;撤离途中,应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也应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杆等。

3、撤离户外后,若房屋受损造成危房时,不要急于返回屋,以免发生余震使房屋倒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2、家庭地震应急预案范文学:学习防震避震、医疗救护、抢险救援等知识;

练:适时开展家庭地震应急救援模拟演练;

察:观察环境掌握安全地带和避震通道;

储:储备急救药品、方便食品、水、防护品等;

预:预先做好防火、防爆、防砸、防碎等环节;

警:对地震异常注意识别和保持警惕;

报:发现地震异常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

听:收听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快:快速在室内安全地带避震;

断:切断火源、电源等次生灾害源;

躲:躲在桌、床下,厕所、墙角等坚固处,保护好头部;

避:避开高压线、高大物体、悬吊物、玻璃门窗等;

忌:忌使用电梯、阳台、更不能跳楼。

震后(自救)

静:保持镇静,不要急燥、忙乱和绝望;

跑:沿安全通道跑向室外安全地带;

捂:被埋压后,用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防止窒息;

挣:设法让自己从废墟中挣脱出来;

扩:除去重物的埋压,扩展生存空间;

固:用坚物加固生存空间。

求:听到人声,用敲击、呼喊等法求救;

等:要保持精力、体力,耐心等待救援。

震后(互救)

找:寻找被埋压人员;

挖:用双手挖掘被埋压人员;

清:清除被救人员口鼻部的尘土、污物;

护:进行正确护理,不要强拉硬拽;

救:进行人工呼吸和止血包扎,移送急救点;

防:提防强余震和危险建筑物倒塌;

联:同救援力量联络。3、家庭地震应急预案type='te_t/javascript'addAd(ad_3)

家庭地震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进行住房安全性分析,确定出家中避震最安全的地方。(分析居室结构的墙体,找出承重墙及承重墙角;观察厨房、卫生间、卧室的结构,判断其最安全的地点。)

2、根据确定的避震安全地点,明确震时家庭成员,安全避险的位置和姿势。(家庭每个成员震时各自往哪里躲避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恰当姿势,保护身体。

3、根据实际情况,对家庭成员进行地震应急任务的分工。(震后确需紧急撤离时,明确谁负责关闭水、电、煤气开关,谁负责携带必需品,谁负责照顾老人或病人等。)

4、明确地震引发火灾、毒气泄露情况的应对措施。

5、明确震后家人疏散、聚会的地点和联络方法。(震后如确需紧急撤离,明确疏散到什么地方。假设家人一时走散,采取什么方法保持联络和聚会。)

6、明确一旦有人被压埋,如何自救和求救。

1)、当地震初来时,躲在卫生间、床底下、墙角、桌下。

2)、当余震过后,迅速从逃生出口逃出。

3)、选择无树无电线杆的空旷地方。

4、家庭地震应急预案

家庭地震应急预案为了使地震来袭时,家庭成员能安全、快速,有效的进行避震和疏散,以求震时能快速反应,科学避震,安全自护的原则。

根据日常生活环境和住房规律,第一反映,思维大脑,判断地震的发生状况。确保自身的安全意识。在家分析地震的大小问题,通过自家的结构,照明吊灯晃动判断和金属摆列,陶瓷等物品动摇来分析。确保自身的安全意识,采取能疏散的前题,就在安全的疏通,到广场或空地,人多的地方,避震等震后再确保安全。在不能疏散的情况下,采取自家层层结构下,梁下或在小空间梁多处,床底下,柜体里,饭桌下隐藏,一旦发生地震,减轻物体的重击力度,也减轻自身意外伤害。然后等待救援。一年级(8)班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