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流动儿童工作总结
2024-06-26 15:24:12 责编:小OO
文档


流动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流动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为了给这些流动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就在全镇范围内启动“流动儿童关爱工程”,现将有关流动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流动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流动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定工作目标

通过对流动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流动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流动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以齐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流动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流动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流动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流动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流动儿童的制度。在学校流动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流动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流动学生谈心,随时掌握流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流动儿童的成长日记,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流动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流动儿童的谈心制度。中心学校做到了每学期召开一次帮扶教师、流动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家长会)。

5、建立了关爱流动儿童的应急机制。学校建立了流动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流动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加强了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流动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对贫困流动的资助工作。对流动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流动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3、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机制。

4、有的“流动儿童”缺乏自信,学习偏差。学校号召班里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与“流动儿童”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拉手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再就是每一位教师负责帮扶几名“流动儿童”,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引导“流动儿童”形成自主,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流动儿童”得到了教育,使他们的学习、纪律、性格都有了改观,都有了进步。

5、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学校每期进行一次“流动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流动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虽然我们在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目前我校流动儿童较多,且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之内仍会存在继续增多的趋势,所以我校考虑建立寄宿制学校,建成学生宿舍,以便于学校对分散寄宿在校外或亲戚家的流动儿童的集中管理;

2、在落实学校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中,由于受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的影响,学校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之处,有待于今后在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之,学校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关爱流动儿童,帮助流动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与新任务,为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将不懈地努力着!

翠峰乡卫生院公卫科

20__年第三季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