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工作总结及明年计划
2024-06-26 15:24:16 责编:小OO
文档


工作总结及明年计划

20__年已经开始了,在过去的一年中,产品质量与往年相比在某些方面已有较大改善,如产品外观(包括表面处理、喷漆等)、包装(小件真空包装、配件与整机分开包装等)部分,但总体来说,还需要更大的提升,“解决产品性能异常(通讯、显示、密封三大方面)、完善过程工艺执行、落实QC控制点”为20__年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公司明确提出“20__为天石产品质量年”。

整体品质状况

20__年全年一次检验合格率:机加99.19%、电子98.51%、电子成品94.91%;除4月份中电子成品一次检验合格率80.94%,其余均为达到公司要求的一次检验合格率≥98%。品质控制组织结构不完善,结构不健全,人员少。而品质控制范围广,包括了公司品质控制的各环节、各个方面:包括来料检验,过程控制,出货检验,退货复检,客诉处理,异常分析等,目前有5名检验员。建议:20__年完善品质部组织结构,电子、机加各由2名过程检验员来完成来料监控、过程控制、入库检验;增加1名专职OQC,确保成品标定数据可靠性、成品出库的符合性,重点监控来料质量及各工序的加工操作质量;增设1名QA,按PDCA程序处理退回产品、客户投诉、制程异常,保证质量控制体系正常运转(首检、巡检、专检、转序检、异常处理、工艺执行),从而循序渐进提升产品质量。GB2828-20__抽样标准的要求,只是象征性的检测完全属于“运气型”的抽样,对我司产品现状,检验风险性太大,更别提质量保证了。因为质量是从源头抓起,从细节管起,材料的可靠性不能保证、过程细节不重视,否则质量管控都是空谈,退返率将持续走高而降低顾客满意度。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主要原因:4.抽验的数量不够,不能反映实际操作的质量状况(主要为机加零部件);产品的内部结构、组装过程未全面监控(出现螺丝不配套、不到位等);生产操作员工以操作数量为准,忽视自检及少送检等;没有有效的奖惩机制,激励及约束员工操作,使公司全员参与产品质量管控。经长时间观察:1.车间对按“质量跟踪卡”报检、送检不能做到自觉、及时、按工序报检等;2.转序检验不能有效的控制员工的操作,没有签字同样可转到下道工序,甚至有异常还会流下去(如焊接后喷漆、打胶涮漆后装配)。因此,转序检必须有相应检验项目的核检记录,其结果与检验员的签字同步,以此来保证和加强员工的自觉性和质量意识。所谓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检验只是对所生产的质量进行确认和监视,使其到达符合顾客需求的一个过程。建议:生产部编制有效制度来控制员工过程报检、自检,提高员工自觉性及质量意识。

退货处理及预防措施

结合20__年的质量情况,全年客户投诉30起,各类退货率:压力磁电类退货率2.23%、电磁测控类退货1.80%、其它类退货率3.09%,全年平均退货率5.55%.全年退货量最大的为各类线路板1338只质量考核内402只,其次各类放大板657只质量考核内215只(不含干扰、不稳定方面);成品方面,电磁流量计92台质量考核内24台、磁电流量计124台质

量考核内87台、漩涡流量计32台质量考核内20台、测控仪台质量考核内台、压力

变送器248只质量考核内98只,其它见汇总表。

主要退货的异常现象:电磁流量计为“流量波动、计量不准、渗漏”;磁电流量计为

“流量波动、计量不准、渗漏、表头不显示”;测控仪为“渗漏、电机控制异常、表头无

显示”;压力变送器为“传感器损坏、通讯异常、无显示、传感器组件脱落”。(详见附全年退货共计3399件(台、只),质量考核内1177(台、只),维修返回整机(含

压力变送器)73只、测控仪表头与磁电表头106只,提出异常预防建议17类,已整改实

施4类。

20__年退货处理总体做到了及时分析、及时返回、及时处理,未造成大的客户不满。

不足之处为:异常处理的预防及改进措施没有得执行、检查、纠正。

20__年工作计划

20__年工作重点为异常处理,包括客户使用异常、制程异常、来料异常,切实实施质

量改进PDCA循环中的分析计划、执行、检查、纠正。

创新思路:产品(零部件)检验状况实行动态显示,及时上报更新,披露异常信息。一、参与新产品的开发和试制,及产品品质计划的制定。

新产品的开发及试制阶段,存在先天质量隐患、操作过程中不合理、缺乏试验验证等,

如现有的测控仪表头的控制板、接线板投入生产后,过程装配结构不合理、未通过绝缘强

度测试、客户反馈接线时易出现短路等异常,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因此产品设计开发

及改进必须得到前期各环节评审(生产操作、品质管控、市场应用)及各种试验验证,才

能使产品质量在生产中得到保障。

提议方案:各部门对新产品试制、产品异常改进进行评审。

二、参与解决制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根据产品检验标准追踪确认,推行标准化。

生产制程是暴露产品缺陷的第一道关口,很多异常在装配、测试时出现,但未得到统

计汇总、核查工艺、追踪确认,实行标准化防止异常现象重复出现。只有在过程中将异常

汇总,及时分析改进,并将相关修正推行标准化,才能有效预防异常的再出现。如装配过

程中发安装板异常,调试中按键不灵活、功耗异常,标定中的不稳定及干扰等。

提议方案:生产协助测试时异常的记录,品质对异常维修进行跟踪确认,品质按月汇

总各部门会议讨论改进方案。

三、组织对现有产品的品质状况评审,评诂产品品质与生产工艺、检验标准和客户要求的

符合性。

现有产品作业指导书、测试工艺文件存在很多描述不清楚、不完整,没有流程图、品

质监控点等,须对其做及时的修改补充,才能做指导性、实用性作用。可邀请生产操作人

员、调试人员、检验人员及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的情况,对工艺文件图纸做一次修校对提议方案:技术部一对一专人负责,相关人员共同参与。

四、督促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严格按规范操作、标准检验。

按规范作业是避免操作随意性,降低作业失误,解决人的因素而造成产品质量异常及

隐患的必然。按规范操作、流程检验,是使管控产品制程中的细节,做到环环相扣、每道

工序监控,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基础,因此生产过程必须按照“产品质量跟踪卡”进

行每一环节(工序)检验管控。

提议方案:完善各种主要产品的“质量跟踪卡”,切实按流程进行每道工序检验确认。

五、负责与客户联络产品现场使用时异常的沟通,及时应对客户抱怨等事宜。

对制程异常、退货处理、客户投诉均以PDCA模式处理解决,及时以“退货处理回复单”

回复(重要关键事项按时以“8D报告”回复客户)。

提议方案:按8D报告流程操作。

1、接到异常退货或客诉后进行分析(必要时请技术部参与);2、根据分析结果进行

会议讨论(提出预防改进措施,落实到相关部门及完成时间);3、依据会议结果出具8D

报告下发相关部门;4、商务部负责客户方使用结果反馈,品质部负责预防改进措施的落实

及完成情况。5、每月对所做“产品异常改进预防措施”汇总、验证、核实。

六、参与产品品质先期策划,对来料供应商实施监管并跟踪产品品质。部分产品品质需进行先期策划,如产品的功耗、适应温度、零点漂移量、光洁度、耐

磨耐腐蚀等,以此来严格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达到产品预期产品质量的原材料,保证产品

质量的不断提升。

提议方案:对原材料、电子器件按其在产品的重要性分类监管,重要器件(材料)不

允许特采及让步使用。

七、参与品质管理成本控制。

尽可能减少制程中的料废、工废(要求按指导书、工艺操作),控制产品制程中的不

良品产生的机率(来料打样、部件首检、不定时巡检);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拆解

二次利用退货产品(安置维修品存放点)。

提议方案:生产制程中各种异常品须经品质检验二次确认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包括异常器件更换须有检验签字进入仓库领料。

八、参与公司5S检查工作。

对检测、分析、报告等操作形成记录,归类归档整理相关记录,保持整齐清洁的工作

环境。每月完成对退货品、异常品处理清理工作。

提议方案:检验员相关检验记录按月按产品分类汇总存放。

预期目标

1、与品质部全体人员完成公司预定的质量指标,如一次检验合格率、成品退货率、客户投

诉率等。

2、提高个人电子、机械方面知识,熟悉掌握流量压力仪表原理、测控技术,为产品改进打

下基础。

3、学习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用相关质量分析工具。

4、对“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的认识,能参与技术研发、生产协助、指导采购在产品质量

管控方面的工作。

天石测控/品质部朱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