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学校教师听课制度
2024-06-26 15:24:37 责编:小OO
文档


学校教师听课制度

一、 听课类型

1.学科内互相听课。同一学科的教师互相听课,其主要目的是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来弥补自身不足,“把听课作为一种自然习得形式”,从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受来自同伴的信息,有利 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以取得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佳效益。在学科内互相听课的基础上,适当跨学科听课。教师适当开展横向联系,既能获取各学科教学信息,又能吸取其他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跨学科听课有助 拓宽教师的知识领域,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熟悉相邻学科的知识,如体、音、美、文、史、哲、科技等方面 的知识。

2.学习取经型听课。学习取经型听课是指听获得优质课等奖励的教师和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课,了解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3.帮助指导性听课。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或教学中存在薄弱环节的教师,有经验、有水平的老教师可在新教师的邀请下或学校领导安排下听课,给其帮助指导,使这些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 听课要求

1、 听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听课人员上课前先了解一下授课内容,预先设想,假如自己教这节课,应该怎样处理教材。至少提前3分钟到、达听课教室,与学生作短暂交谈,了解该课程的基本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听课人 员必须听完一整节课,一般情况下不得中途离开。

2、 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认真听课,仔细观察教者的教学过程,记录下每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方法。听课时不仅要记录教学过程要点,也应记录下自己的随感和评价。

3、 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听课教师要善 比较和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取他人有益的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4、 听课后要和授课教师做好交流。听课后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如单独交谈、备课组活动等)与授课教师交流听课心得,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之目的。共性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学校,对好课要大力表扬,对弱课和废课要指出问题,明确整改要求。领导和教研 组长要实行跟踪听课指导,帮助改进,限期提高。

三、 听课方式听课时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根据听课者的出发点和讲课者的对象不同应选择不同的听课方式。①同备课再听课式;②预先通知再听课式;③推门听课式;④重点反复式;⑤指定内容式;⑥个人备课调讲式;⑦集体备课试讲式;⑧横向比较式;⑨分层指导式。

四、 听课内容

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包括内容是否正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阐释透彻,条理是否清晰等,信息量是否适、中、具有前沿性,是否存在政治方向问题,反映出的教师专业功底如何;

2.教学态度是否认真。包括是否认真备课,教案设计是否符合导学要求,能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是否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3.教学方式与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包括板书质量、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运用和启发学生参与程度;4.教学技巧运用是否熟练。包括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适,教学特色,学习指导方法,师生交流,教学仪表仪态,普通话等;5.课堂和管理是否严格。包括是否严格管理课堂纪律,督促学生干部做好考勤,学生听课的精神状态和学生对教学的评价;6.其他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听课笔记本》由教务处统一发放,各听课教师应认真填写《听课笔记》的各项要求:教学过程、环节简评、总评以及授课教师、科目、课题、课型、学校等。听课人员对授课教师的讲授内容、授课方式、 手段、授课态度,学生听课情况、课堂纪律等应作出记录和评价。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