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2024-06-26 15:24:37 责编:小OO
文档


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汉源县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是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的支撑产业。为进一步促进我县旅游开发,发展壮大我县旅游产业,我们深入县内重点旅游开发项目、景区景点对于我县旅游开发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掌握目前我县旅游开发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进一步加快我县旅游开发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推进旅游开发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立足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地震灾后重建、移民后续建设机遇,强势推进全县旅游开发:

一是加快推进百里花果长廊旅游环线项目建设。依托气势磅礴的花海果乡资源优势,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着眼农旅一体,突出花果阳光、田园古道、贡椒文化乡村旅游特色,以新建和扩建的方式,打通九襄、唐XX、清溪、双溪、大田、前域、西XX7个乡镇的部分乡、村道路,并与108国道贯通形成长约100公里的环线,将优质金花梨、白凤桃、大樱桃、精品花椒、红富士苹果及小水果、大蒜等万亩以上的产业基地和流沙河流域的上千亩现代有机观光农业基地联成一线,打造集浪漫花海观光、水果采摘体验、乡村生态休闲、汽车自驾露营为一体的最美自驾游精品环线,让游客通过环线自驾游多视角多侧面一览汉源大美田1

园的壮丽之景。项目总投资3100万元,于20__年10月启动建设,目前主线已具备通车能力,正在加快推进百里花果长廊观景点建设。由县整治办和大田XX牵头的位于大田XX的塔山望春观景XX已完成施工建设工作。

二是加快推进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加强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在水果、蔬菜产区九襄、大田、双溪、清溪、前域等乡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厕所、停车场、游步道、休闲亭廊、景区标识牌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景观建设,按照“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的目标,建成了花海果乡(三强村农旅结合新农村示范点)、桃源胜景、槿上梨花、茶马古道、鹤舞田园等乡村旅游景点,突出乡村生态旅游“宜品、宜养、宜游、宜娱”特色,重点开发“鲜果采摘、农家体验、山水鉴赏、文化陶冶”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春赏花、秋品果、四季游古道中充分感受到我到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积极协调后续景区建设项目启动实施。目前已成功协调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的水岛山城度假村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以上,已于今年7月22日开工。正在协调瀑电大坝工业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河南XX丝路驿站景区招商引资项目,力争项目景点设施尽快进入实质性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包装。目前已包装并推出了汉源XX水上游乐开发项目、岗顶生态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养老地产开发项目、轿顶山景区旅游开发项目、康体养身旅游开发项目、汉源县花海果乡景XX项目、大渡河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开发项2

目、清溪古城文化旅游区开发项目、金钟山-龙塘山景XX开发项目、旭河-马鞍山景XX旅游开发项目、感恩楼旅游景点开发项目、河西溶洞旅游开发项目等12个旅游招商项目,其中10个为旅游项目,2个为养生康体项目。

四是加快推进旅游商品开发。紧紧围绕汉源丰富的物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做大做精贡椒系列、大渡河牦牛肉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在汉源椒果、汉源坛子肉、大渡河奇石、汉源水晶风光纪念品、花椒香包、桃花茶等特色产品和纪念品深度开发上引导企业开发研究,进一步打造汉源特色旅游商品品牌。

五是加快推进旅游规划编制。目前已完成了《汉源县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汉源县旅游发展规划》、《清溪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和主要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雅安市大渡河阳光休闲度假旅游带总体规划和重要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策划方案》、《汉源县花海果乡旅游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金钟山旅游区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汉源县花海果乡百里花果长廊精品旅游线路策划》编制,正在编制《汉源县花海果乡创建4A级景区实施方案》、《轿顶山旅游区总体规划》和《茶马古道旅游区总体规划》。

六是加大旅游开发保障措施落实和环境营造力度。成立汉源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旅游开发。整合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推进旅游开发项目实施。抓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提升乡村旅游品味。通过举办会节、利用新闻传媒、印制旅3

游指南画册、出版旅游文化丛书等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汉源旅游资源,为全县旅游开发造势提气。创新“1+3+N”招商新模式,主动“走出去”、“引进来”招商引资。成立旅游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确保旅游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旅游大开发带来了全县旅游经济的超常提速。20__年,全年接待游客1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6亿元。20__年1-6月接待游客92.9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54亿元;仅在3月13日—4月13日汉源县赏花旅游文化月期间就接待游客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9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项目整体推进不平衡,部份重点项目还未启动实施。如汉源XX开发、大渡河大峡谷开发等一些已经列入规划、对汉源旅游业发展起龙头作用或支撑作用的重大旅游开发项目目前仍处于可研论证或招商引资阶段,招商引资项目成功率低、项目落地性差,一些已初步建成的景区景点其基本设施还缺乏配套性,部份景区公路路段路面窄、标准低。全县旅游开发的总体进展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还有巨大差距,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景点景观打造任重道远。

(二)多元化旅游开发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开发资金缺口巨大。由于我县旅游开发起步迟,景区景点建设滞后,丰富的旅游资源总体上还处于开发初期或待开发状态,需要实施的重点旅4

游开发项目多,需要投入数亿元数十亿元的巨额开发资金,而目前我县旅游开发投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本、民间资金的介入程度很低,投入主体还主要是资金投入,一年只能投入3—5千万元,杯水车薪,难以适应开发需求,开发资金短缺是目前制约我县旅游开发的瓶颈问题。

(三)人才匮乏困扰旅游开发。目前我县旅游开发最缺乏具有专业素质的研究开发型人才和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和资金短缺一样,人才短缺已同样严重地制约了我县旅游开发在项目研究、客观决策、项目实施管理控制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开展。

三、关于加快我县旅游开发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先机意识,持之以恒地强力推进旅游开发。在充认识我县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的同时,要更充分认识我县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周边旅游资源的同质性和旅游业发展的竞争性,增强发展的紧迫感。按照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阳光滨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节奏,进一步高度重视旅游开发,突出旅游开发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先位置。要认真分析研判国家促进旅游发展相关和我县列入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后的新情况新变化,抢占先机,研究制定更加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更加切合我县发展实际、更加务实的措施、经济手段,强力推进我县旅游开发实现质的跨越。

(二)强化规划意识,用规划统筹旅游开发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一是对现有规划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完善,该修改的修改,该补充的补充,使旅游规划对旅游开发更具指导性。二是加强专项规划研究。以景区与景区之间、景区与景点之间、景点与景点之间相互协调、相得益彰为前提,做好景区景点的深度规划,逐步形成我县较为完整和完善、总体和专项配套的旅游开发规划体系。三是研究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加强规划的控制和管理,将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贯彻实施,确保旅游开发活动在规划的原则范围内规范协调有序地进行。

(三)强化特色意识,促进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向旅游开发的品牌优势、产业优势转化。汉源的旅游大的特色主要在“花”(花海果乡)、在“水”(汉源XX)、在“山”(轿顶山等)、在“峡谷”(大渡河大峡谷)、在“古”(古镇、古道、古遗址)、在阳光(阳光汉源)。要进一步强化我县“春赏花、夏游湖、秋品果、冬沐阳”的阳光休闲度假特色,强化汉源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特色、得天独厚的高山峡谷地质生态特色,突出远古文化(富林文化、麦坪文化等)、古镇文化(清溪古XX、九襄古XX等)、古道文化(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红色文化在我县旅游开发中的内核作用和灵魂作用,走以特色创立品牌、以品牌支撑产业、差异化发展的旅游开发路子,以特色优势、品牌优势提升我县旅游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四)强化项目推进,以优质项目优势项目促进旅游开发上档升级。树立“发展靠项目支撑、工作靠项目推进、形象靠项目改变”的理念,科学合理的布局和推进重点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一是坚持规划一步到位,项目分步实施,避免力量分散、资金分散而影响开发效果。在近期集中力量重点抓好花海果乡、汉源湖景XX及周边景区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集中打造核心景区、核心景点。以点连线,以点扩面。二是明确开发主体,激发开发活力。重点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建设。对于有投资回报的项目放手通过市场让民间资本投资开发经营。三是分类推进,持续开发。做到“三个一批”,即:启动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研究论证一批。对于已启动实施的项目,加强精细化管理,力求建成精品项目工程,打造出精品景区、景点。对于开发条件成熟等待实施的项目,加强协调,力争早日启动实施。对市场前景好、开发潜力巨大的项目,要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确保项目研究的起点和质量。

(五)强化招商引资,构建多元化旅游开发投资格局。一是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重点旅游项目的对外推介,让外界充分了解汉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开发项目。二是诚信招商,站在投资商的角度客观地作项目投资回报分析,多推“接地气”可靠性强的“实”项目,不推那些连自己都觉着“悬”的“虚”项目。根据近年来的旅游招商实践及时调整招商标的和要素保障措施,研究制定新的更加切实可行的旅游招商战7

略,提高我县旅游开发项目招商的成功率。

(六)强化宣传推介,进一步为旅游开发聚集人气和商气。一是继续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对我县旅游开发有针对性的宣传报道。二是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县举办各种会节的经验,提高办会办节水平,既勤俭节约又高质量地持续办好各种会节并在会节中高度融合旅游元素,利用会节聚集人气和商气,文旅结合,以文兴旅,提高汉源旅游开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强化人才支撑,为深度推进旅游开发提供智力保障。按照打造大渡河流域区域旅游中心的构想,成立汉源县旅游业促进中心或汉源县旅游开发研究中心,刚性或柔性引进当前我县旅游开发急需的研究开发型人才,如旅游规划方面的人才、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的人才、旅游经济分析项目可研论证方面的人才等,同时积极培育汉源地方旅游开发专家队伍,经常性地为县委实施旅游开发出谋划策,为企业、商家投资旅游开发提供具有专业水平的智力服务。

(八)强化资源保护,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一是建立旅游资源名录,科学制定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对反映我县历史文化脉络的历史文物、古迹以及反映我县生态特征的生物资源要列入规划制定保护方案重点保护。二是在专业指导下,推行乡村旅游嵌入开发模式,避免盲目追求高大上而大拆大建或简单的8

“白化”、“新化”使优质特色旅游资源、自然原始风貌遭到破坏。三是依法规范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防止因任何形式的开发行为使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四是严格旅游资源保护行政执法,建立有效的执法检查制度,及时查处和打击各种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对被破坏的旅游资源责令限期抢救恢复,严禁在未经批准开发的旅游资源区域内开展任何旅游经营活动。

(九)关于全县旅游开发的一些具体建议

1、关于全县旅游开发总体构想。建议建立汉源县XX。园区分为三个核心区,一是汉源XX,把汉源湖作为汉源旅游的“心脏”来打造,精心布局和建设湖面、湖岸、湖周景点。二是花海果乡农旅结合旅游核心区。把花海果乡作为汉源旅游的“魂”来打造,让产业环线、百里花果、古镇等各旅游景点有机统一并成为在省内外有影响力旅游精品。三是高山峡谷旅游核心区。把高山峡谷旅游与汉源湖旅游、花海果乡旅游结合,打造出汉源旅游的“气势”。在轿顶山、佛静山、大渡河大峡谷景XX,开发具有汉源特色的高山峡谷科考、探险、观光项目,进一步实现汉源旅游的气势上的拓展。

2、关于产业环线建设,建议一是将小环线双溪乡白鸡关入口扩宽,让入口标志更加醒目。二是将白鸡关至大田XX路段全部加宽成6.5米宽路面,以满足水果销售季节自驾游通行需要。三是在观景平台附近增设停车场地,避免造成占道停车涌堵。

3、关于汉源湖旅游开发,建议根据近年来的招商情况,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指导下适时适度调整开发战略战术,先把一湖水做“活”。近期在确保安全运营的前提下,可先开通水上交通、水上游船观光项目,同时推进湖岸如山帽顶、石龙XX、炒米岗及沿湖集镇等地点能够体现湖泊风情的大中小微配套景观的精细化打造,循序推进,逐步实现整体开发。

4、关于花海果乡旅游开发,建议要注重开发项目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注意控制非花果类建设项目的密度,避免因项目建设而影响花海果乡的“花”、“果”特色。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索“乡村旅游休闲度假酒店联盟”经营,鼓励多种形式的共同开发、联合经营,提高我县乡村旅游业态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5、关于九襄、清溪等古镇及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等古道旅游开发,应加大古镇古道旅游保护开发力度,并注意古镇古道景点打造要坚持修旧如旧,保持古镇原真性风貌,建议在清溪古镇将汉源旧“八景”物化,打造成微缩景观,为古镇旅游增色。

6、关于金钟山旅游开发,金钟山是沿汉源XX重点景点,建议各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沿汉源XX大树境内公路路面窄、弯道多、路面破损严重,应及时进行整修,寺院内配套服务设施如厨房、厕所等需要按标准进行改造,同时需在金钟山脚下公路旁设置停车场地。

7、关于大渡河大峡谷旅游开发,建议一是在可能的情况下10

探索与金口河区建立战略协作或合作关系,跨市联手,共同开发,互利双赢。二是在专业指导下根据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强景区观光道路、观光平台建设、标志性景观打造和自然景观的创意性演绎。

8、关于轿顶山、佛静山等生态景区开发,要继续加强自然生态资源保护,适度安排一定财力加强公路、观景平台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功能,积小成为大成,逐步实现深度开发。11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