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预案范本
2024-06-26 15:35:35 责编:小OO
文档


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预案范本

目录

一、编制目的1

二、组织机构1

三、职责1

四、控制预防措施3

五、重大危险源及应急预案6

1、隧道坍塌事故6

2、隧道爆炸事故7

3、隧道机械伤害事故7

4、隧道运输事故8

5、隧道电、水、火、气体事故8

六、应急物资准备9

1、应急材料9

2、应急机械设备9

3、应急救治(药品、器具、设备):9

七、应急队伍10

八、应急响应10隧道安全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对本标段隧道施工可能发生的坍塌、涌水、涌泥、爆炸等灾害提前做出安排,明确应急职责,识别紧急需求,降低和减少对环境和员工的危害。

二、组织机构项目部在施工隧道前成立应急抢险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下设7个救援专业组,即:现场抢救组、技术处理组、伤员营救组、消防灭火组、后勤供应组、善后处理组和事故调查组。隧道工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伤员营救组消防灭火组后勤供应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技术处理组现场救援组指挥领导小组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总工担任;组员由相应的安质部、技术部、物资部、综合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三、职责

1、隧道发生坍塌、涌水、爆炸等险情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电话通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2、组长接到险情后,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启动应急预案程序、应急抢险救援指挥系统立即投入运作,在现场设立指挥场所,相关人员到位,组织实施抢险工作。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坍塌、涌水、爆炸等事态扩大,将人员和机械迅速撤出危险区。

3、副组长:协助组长组织应急所需资源满足现场应急需求,与项目部外应急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组织本项目部的相关管理人员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定期检查日常工作和应急响应准备状态

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相关部门人员参加;评估施工现场以及生产过程的危险源的风险,指导安全生产部门对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合理、准确的依据;为应急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响应支援措施。

5、现场抢救组;由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负责,相关部门人员参加,根据伤员情况,制定抢救方案,联系就近医疗单位设备、医务人员会同项目抢救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处置工作。

6、技术处理组: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相关人员参加,工程部协助提供技术支持,制订其可操作性的施工应急响应方案,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技术储备、图纸。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领导组组长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文件。

7、伤员营救组:由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负责,相关部门人员参加,根据伤员情况,制定伤员营救方案、进行事故现场伤员的营救、转运等工作,联系就近医疗单位进行妥善的营救治疗工作。

8、消防灭火组:消防灭火组由安全生产部负责人担任组长,项目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制定灭火方案,组织施工现场人员,进行事故现场的灭火工作。

9、后勤供应组:后勤供应组由项目综合部、财务部、办公室、物资部负责人担任,制订物资计划,检查、监督、落实物资的储备情况。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领导组组长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

10、善后工作组;组长由主管生产的副经理负责;项目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主要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抚恤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与保险单位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慰问伤员及家属。

11、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主要保护事故现场、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四、控制预防措施

1、隧道施工应作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的重点,认真编制工地安全实施标准,全面规划,合理安排,规范指挥行为、作业行为和现场生产设施,实施标准化管理。

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按照铁路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科学选定开挖、支护、衬砌方法和工艺,制定详细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应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补充完善,并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3、软弱围岩、不良地质、特殊地质或浅埋、偏压、滑坡地段隧洞,应组织技术论证,确定钻爆、掘进、支护方案。

4、洞内通风管、高压风管、水管、照明线、输电线、运输道路、人行道路要统一规划,加强维修,做到布设整齐,状态良好。机械设备要固定存放位置,料具堆码整齐,专人负责保管。

5、洞内施工应由值班领工员统一指挥,按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开挖、衬砌和运输作业,减少交插和相互干扰。

6、爆破开挖应做出爆破设计,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必须严格控制周边眼间距、外插角和装药量等参数,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超欠挖数量。

7、爆破起爆后,应派专人进行检查,处理危石、悬石,并设人监护。确认安全后,其他人员方准进入作业面。做好洞内防尘,降低粉尘浓度。

8、临时支护应以设计文件和规范为准,一般情况下最大距离不大于两茬炮的进尺距离。

9、隔栅拱架和喷锚支护要严格按设计标准控制拱架排距和锚杆间距、锚杆长度、方向和混凝土喷射厚度,并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备查。

10、改变临时支护类型、标准,必须经项目经理部审批,设计、监理同意。严禁施工现场自行降低支护标准。

11、及时调整开挖和衬砌进度,控制未衬砌段的长度。一般情况下不得大于80米。特殊地质不良地段衬砌作业面应紧跟开挖作业面。

12、隧道各工序全面展开施工后,应尽早安排洞门施工。一般情况下,衬砌完成50米即应做好洞门端墙、翼墙。任何情况下,衬砌完成100米(单口)以上时,必须做好洞门。

13、洞内通风系统应做出设计,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定期测试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通风设施制定维修使用制度,专人负责。通讯设备应优先安排,保证及时供应到位。

14、成洞地段,供电线路必须正规架设。未成洞段必须采用低压照明、动力线电缆供电,并应固定位置架空敷设。

15、爆破器材应建立严格的领用、退库制度,严禁库外存放,现场领工员应具体负责领用审批,掌握领用和退库数量。

16、运输轨道、道路应设专人养护,电瓶车司机和联络员要建立可靠的信号联系,实行呼唤应答制度,严禁非司乘人员搭乘运输车辆;无轨运输道路应保持路面平整,及时疏排积水。有条件时,应在人行道和运输道路之间设置隔离标志;洞外临时便道和卸碴线路要明确技术标准,保证安全需要。

17、洞内、洞外都应设置宣传标语和警示标志,使作业人员随处可见,提高“三不伤害”的安全防范意识。

18、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班都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尤其是要注意加强对围岩和临时支护状态的检查,不放过任何微小变化,并应逐级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提请领导采取措施,妥善处理。施工技术部门要认真做好临时支护变形的观察、量测,并认真做好记录和数据处理工作,据以修正支护参数,改进施工方法。

19、隧道施工应制定防坍塌、涌水、瓦斯等抢险预案,配备必要的抢险机械、物资,明确组织和人员分工,出现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减少影响和损失。

20、合理安排作业人员的文化、物质生活,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工地医疗室要加强外科力量,配备必要的外科抢救药品和器材。交通不便的地区应设职工医院,应急处理伤病人员。

五、重大危险源及应急预案针对本项目施工地形特点,重岩叠障、沟壑纵横、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施工作业面临着及其艰难的条件,极易造成隧道突发事故,为预防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及时、准确、科学,合理的处置各种突发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制定本预案。

1、隧道坍塌事故防坍塌事故发生,项目部成立救援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施工员及安全员,各班组长为组员,主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处理,其他人员做协助工作。发生坍塌事故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施工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组织施工人员紧急撤离至安全区域,如有人员受伤,立即拨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求救,班组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土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应首先按部位进行抢救人员,其他组员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在向有关部门通知抢救电话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送外抢救,值勤门卫在大门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

2、隧道爆炸事故隧道内发生爆炸事故,应疏散人群,全部撤离至安全区域,查明爆炸类型(火工物品、化学物品、瓦斯等)并发出警报,召集人员持抢险救护装备,迅速赶到现场救护,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尽可能控制事故在最小限度、减小危害性、减少伤亡人员,紧急上报施工负责人,高监办,工作站、省指挥部,同时向当地机关,派出所报警,清楚说明发生爆炸标段,时间,地点,方位、爆炸类型及爆炸威力大小等情况。启动项目部爆炸应急救援预案。

3、隧道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生产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值勤门卫在大门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如事故严重,应立即报告省指挥部及有关部门,并启动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

4、隧道运输事故隧道内发生运输事故,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进行事故抢救,利用各种工具,设备将伤员救出,并保护事故现场。根据伤情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包扎,伤势严重应立即转送至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启动项目部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隧道电、水、火、气体事故如遇到电、水、火、瓦斯及不明气体发生危害,现场人员应按以下方法避灾抢救:隧道内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或用干燥的木棒或绝缘物挑开身上的电源,关闭开关。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将其抬到新鲜风流处,平放,并解开衣裤,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急救。急救是需要耐心,防止“假死”现象,并且不要打强心针。隧道内施工中发现大量涌水时,就即令工人停止工作,撤至安全地点,利用电力抽水设备,加大抽水量,如水势急,冲力大,有人员被冲走,应尽快把溺水者捞救出水,利用各种救护方法施救。同时上报情况。隧道内发生火灾,正确确定火源位置,火热大小,并迅速向外发出信号。及时利用现场消防器材灭火,控制火势大小,组织人员撤退出火区。如火势不能扑灭,应急时向所在地消防机关报警,寻求帮助。隧道内发现瓦X或不明气体,应及时加强通风,采取防范措施。如发生瓦X爆炸及发现不明气体,就做好自救工作,迅速协助伤员一齐撤出到通风安全地区。有人受到有毒气体伤害,应将其运至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区,并立即检查伤员的心跳,脉搏,呼吸及瞳孔,并注意保暖,同时保持伤者呼吸通畅。如受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停止但心脏仍跳动,要立即着搓摩他的皮肤,温暖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脏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如因瓦X或二氧化碳等窒息,情况不严重时,抬至新鲜风流中稍作休息,即会苏醒。如窒息时间较长,就要在皮肤搓摩后进行人工呼吸。情况严重时应立即拨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

六、应急物资准备

1、应急材料(1)格栅钢架、锚杆、钢筋网;(2)应急灯、扒钉、木工锯、大锤、撬棍等。(3)消防器材;以上材料由设备物资部负责,负责人:罗XX。

2、应急机械设备(1)临时发电机、空压机、电焊机、气焊设备一套,喷射混凝土设备、有线电话、担架;(2)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3)指挥车。以上机械设备由设备物资部负责,负责人:罗XX。

3、应急救治(药品、器具、设备):(1)可供临时处置的医药卫生设备即氧气呼吸机、清洗器具、急救箱、担架等;(2)立即与就近医院联系,将受伤人员转移救治。以上物品由办公室主任负责,负责人:仲磊。

七、应急队伍组织20人的应急队伍,并由综合办组织提前进行培训。

八、应急响应

1、事故发生后,如有人员受伤,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拨打120救护车到事故现场救护伤员。

2、其次,当事人及现场施工人员应立即向架子队长报告和项目应急救援办公室报警,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事故损失。(1)向内部报警,简述:出事时间、地点、情况、报警人姓名。(2)向外部报警,详细准确报告:出事时间、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状况及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

3、项目部接到报告后,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事故的地段设栏防护,严禁闲杂人员出入,保护现场,同时按应急措施进行加固抢险。

4、项目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报警后,及时启动项目及应急预案,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到现场,并按各自的职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5、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上报上级部门,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6、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见图8.1。NYYNY隧道工程事故发生接警警情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领导小组到位信息网络开通应急资源调配现场指挥到位信息反馈关闭救援行动人员救助医疗救护工程抢险现场管制现场管制事态控制现场指挥到位应急恢复现场清理解除管制善后处理事故调查应急结束总结评审图8.1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