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方案
2024-06-26 15:35:36 责编:小OO
文档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风险分析

第四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章、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常识

第六章、应急响应和处置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目的

根据国家、省市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新型冠状病毒防治工作,同时做好人力、物资、技术准备工作,并在项目发生疑似新型冠状病例等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采用应急预案,控制事故风险等级。

为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范,及时做好事故发生的救援处置工作,能迅速调动一切可用资源,抢救伤员和财产,防止事态扩大,控制损失,确保职工生命安全,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和高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关于本项目的新型冠状病毒预防及紧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2.3《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2.4《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2.5公司相关通知、要求。

1.3适用范围

1.3.1适用范围:北京市东城区黄图危改二期西部会馆项目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中国北京市东城区黄图危改二期西部会馆项目之泛光照明深化设计、供应及安装分包工程

2.2、工程地址:北京市东城区XX

第三章、风险分析

3.1、风险分析

3.1.1传播方式:口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结膜传染以及空气传播。

3.1.2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是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由于飞沫颗粒较大(大于5um),不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3.1.3日常面对面说话、咳嗽、打喷嚏都可能造成飞沫传播。如果周围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记得戴口罩并保持1米的距离。口罩使用后应当正确丢弃,与患者接触后应该用肥皂和流动水等彻底清洗双手。

3.1.4可通过空气传播的颗粒,一般直径小于5um,能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有传染性的颗粒。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经过接触传播。

3.1.5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粘膜或者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或者带血的体液经过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3.1.6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

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在10~14天。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通过以上分析,该传染病隐蔽期长,发病症状和普通感冒有共同处,不易鉴别,症状变化因人而异,需要14天的观察和医学检测,综合判定风险较大。

第四章、组织结构与职责

4.1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4.1.1机构组成

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领导下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项目疫情期间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也是疫情期间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安全员

成员:项目全体人员

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设在现场会议室。

4.1.2主要职责

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项目疫情防控应急指挥工作中的职责如下

A.配合总包单位在项目施工工地的专项应急预案。

B.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及相关单位报告突发应急感染情况。

C.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配合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及总包单位向地方主管部门求援和配合应急工作。

第五章、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常识

5.1发病症状

(1)发热:以高热症状为最典型(体温一般高于38℃)。发热的同时时常伴有肌肉酸痛和全身乏力,不典型病例为低热或者发热不明显。

(2)咳嗽、气短:是较常见的症状,咳嗽一般以干咳为主,并伴有气短和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的呼吸窘迫。

(3)其他伴随的少见症状:包括头痛、咯血、和腹泻。

5.2防护常识

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传染。

(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3)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体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在接触口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5.3防护措施

(1)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小组长。

(2)工人生活住宿的地方要开窗通风,防疫执行人:葛双领,负责监督执行。

(3)防疫物资发放,防疫执行人葛双领,相应物资采购由徐XX负责,发放同一检测点体温监测仪不少于2个,所有人员口罩每天不少于1个,配备消毒水及酒精满足公共区域每天消毒3遍需求。

(4)所有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配合总包单位对提问进行检测,出现高温及咳嗽者及时上报并制止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

(5)所有人员登记在册,返场人员姓名、数量、行程等如实上报。

(6)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7)尽量少去人密集的地方,避免去通风差的地方。

(8)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9)避免近距离接触,交谈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10)对施工人员加强管理和监督,督促他们行动起来,搞好宿舍的卫生,做好空气畅通,购置必须的药品,做好消毒和个人的预防工作。

(11)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按上级要求,实行日报制。

第六章、应急响应及处置

5.1、响应程序

(1)当确认事故即将或已经发生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做出响应,上报疫情防空小组,按照“统一指挥、全员参与”的要求,确定联系人和通信方式,指挥协调危险源风险评估小组、现场医疗抢救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等应急队伍先期开展救援活动。

(2)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该维护好事发地点的治安秩序,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发生死亡以上事故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尽全力防止紧急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3)及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随时向疫情防控小组报告,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尽快研究确定现场应急紧急事件处理方案。

(4)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这时应立即向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发出请求并向相关主管部门汇报。

(5)疫情发生后,对现场进行清理消毒,现场清理必须有方案、有措施、有组织的进行,防止盲目进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人员染病,要保护好相关资料。消除影响,恢复生产秩序,进行善后处理,对防控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对防控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