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为科学控制费用支出,降低项目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以预算为本,根据预算控制考核各部门的费用支出。
第三条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及时调整项目各期的预算计划。
第四条贯彻事先,禁止先支后出申报的做法。
第五条实行各种审批及财务审核程序。
第六条费用报账坚持财务负责人审核签字的原则。
第七条费用支出按项目整体情况进行预算,分月调整预算执行计划。各职能部门根据项目实施工作计划,编制费用预算(工程部及材料部根据施工进度及计划,编制施工、材料生产费用预算;安全部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编制安全生产费用预算;后勤部根据项目办公、生活情况,编制生活、办公费用预算)。每月月末,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调整编制下月份的费用预算,报项目经理审核。
第由会计对项目费用支出预算进行汇总和初步审核,会计有权了解预算中各项费用的用途和开支理由,并对不合理的项目提出修改意见。
第九条会计将初步审核后的项目整体预算提交项目经理审核审批;审批后的费用预算有会计及项目管理人员予以执行。
第十条根据可供安排使用的资金数量,量入为出,会计有建议调整及修改已批准的责任与义务。经会计调整及修改的预算报项目经理核批。
第十一条费用支出性借款管理
项目所需物品采购、费用支出及因公出差需借款时,都要在预算内可控资金中量力安排。
(一)借款人员须填写借款单。金额在元以上的借款需提前通知会计门准备。
(二)借款人将经项目经理审核签字后的借款单交会计审核。
(三)预算内费用支出的借款会计可直接审批办理,预算外费用支出借款报请项目经理审批。
(四)会计有权要求借款人将相关合同、报价等资料提交会计审核。
(五)借款人必须认真负责地清理自己的各项借款与欠款,逾期不报账或偿还借款的,会计将停发其工资,直至其与会计清账完毕为止。
(六)前账未清而需借款的人员,需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借款。但在下次报销中需要一并报账。
第十二条费用报销管理
(一)费用申请报销人根据不同费用类别,选择填写《报销审批单》或《差旅费报销单》。所填写内容应完整齐全,所附凭证有效合法。
(二)填写完成的报销单据由项目总工、财务会计、项目经理审批后,方可办理报销。
第十三条费用支出的汇总考核
(一)每月末,会计收集汇总项目实际费用发生数,逐一相对比,总结预算执行情况,报项目经理审阅、备案。
(二)预算与执行间发生重大差异时,会计应责成执行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解释。在预算执行期间如无合理理由而超预算严重,会计有责任及时向项目经理反映情况,同时暂停相关费用开支。
第十四条财务部门每月按员工相应职位工资序列及实施办法制作工资表,由会计审核并交项目经理批准后发放。
第十五条施工班组工程款支付管理
(一)根据和施工班组签订的施工合同,待每期项目部计量款下拨后,根据施工队施工进度、质量情况发放工程款。施工班组必须根据现场情况提交施工完成工程量一览表,交由工程部、项目总工审核;由合同部根据审核后的工程量按施工合同计算本期该施工队的施工款,再交由项目经理审批,最后项目部财务人员根据施工合同下发施工队工程款。
(二)施工班组借支需提交《工程项目借支单》,交由项目总工、财务会计、项目经理签字审核。本期借支在下期工程款发放中扣除。
第十六条施工成本管理
(一)施工管理
1、加强现场管理,规范施工工序,控制工程质量,减少因返工、返修发生的施工类费用支出,同时对上一工序留下的工程质量问题需下一工序修复的费用,在结算时从上一工序扣除支付下一工序,避免因工程质量、工作内容的变更引发重复结算。
2、学习、研究施工合同条款,制定和实施施工图计划控制、工程决算、做好工序之间的协调,降低工程成本。
3、论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制定和实施更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技术措施。
(二)人工费控制: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劳力。
对每道施工工序、施工环节依据施工进度和工程目标进行周密部署和安排,做到各工序间密切配合,调配有序。制定科学的劳动力使用和调配计划,避免停工、窝工、使劳力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工费支出。
(三)加强材料控制,明确控制重点
材料费用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所以材料的控制是成本控制的重点。项目部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工作。
1.材料用量的控制。
根据施工图预算、项目技术装备水平、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工艺质量要求,测算合理的材料耗用率指标;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实行动态控制。并建议每天进行实际材料用量测算,比较超耗或结余情况,结合现场情况分析原因,必要时调整施工方案,特别是高价位料实行严格监控,杜绝超耗。
2.材料采购环节的控制。
主要由物资设备部执行。首先要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最后综合市场调查的情况,
选择多家供应商进行比对或招标,择优确定供货单位;
3.购料资金控制
考虑资金使用的时间价值,尽量减少资金占用量,合理确定各种材料的进场时间、堆放地点和数量,加强周转性材料的管理与维修,提高周转性材料的使用次数,降低材料费;材料运输尽可能一次到位,减少中间环节,以降低运杂费和工地二次倒运费。
(四)机械使用费控制
按工程实际合理配置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施工中动态优化机械设备配置,从而提高机械设备效率。
充分利用自有机械设备,合理租赁常规机械设备,严格机械使用管理,加强机具的日常维修保养,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建立健全机械运转记录,做到机械设备管理有序,可控。
自有机械或租赁机械设备,根据设备的新旧程度及性能,分别核定油耗指标。定期核算机械设备的耗油、维修费用,并与工效挂钩,超罚节奖,在提高机械台班产量的同时降低消耗。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