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电化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本
2024-06-26 15:35:00 责编:小OO
文档


电化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本

批准页市电化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经审议通过,现予以颁布,自年4月21日起生效。公司所属部门应认真组织各岗位各级人员学习,按本预案要求,认真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预防、处置等工作。市电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年4月日目录

1、总则11.1编制背景11.2编制目的11.3编制依据11.分级41.5适用范围51.6工作原则61.7应急预案编制程序61.8应急预案内容7

2、企业基本情况92.1市电化有限公司基本情况概述92.2附近周围地区环境状况102.2.1地理位置102.2.2地形地貌及水文112.2.3气候及气象122.2.4生态状况122.2.5社会经济情况122.3环境质量状况132.4主要产品和工艺142.5生产工艺流程152.6周边环境敏感点172.6.1环境保护目标172.6.2环境敏感点182.7三废及危险废物的情况说明202.7.1废水202.7.2废气212.7.3污染物排放标准2

33、环境风险源分析243.1单位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基本情况243.1.1危险化学品的识别243.1.2环境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253.1.3环境风险类型分析263.2重大危险源辨识283.3应急能力分析34

4、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3.1环境保护及应急处理处置管理委员会的职责374.2现场指挥机构架构图394.3工作机构394.4应急抢险队4

25、预防与预警435.1危险源的监控445.2预防措施455.3预警机制465.3.1预警的条件465.3.2预警分级465.3.3预警的方法475.3.4信息上报495.3.5预警发布及解除程序505.3.6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50

6、应急响应516.1应急响应分级526.2应急程序536.3四项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处理措施566.3.1氯碱系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措施566.3.2液氯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措施566.3.3贮罐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措施576.3.4码头物料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处理586.4现场应急情况处置606.4.1危险区域的隔离与交通疏导606.4.2应急参与人员防护、监护616.4.3现场紧急抢救626.4.4人员紧急撤离626.4.5人员撤离前、后报告636.4.6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636.4.7控制事件扩大的措施6.4.8事件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6.5指挥与协调6.5.1指挥和协调机制6.5.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656.6信息发布666.7安全防护666.7.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666.7.2事故现场保护措施676.7.3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676.7.4洗消与净化686.7.5防止二次污染686.8应急监测696.8.1内部监测和外部监测分工696.8.2现场应急监测程序716.8.3应急监测计划716.8.4.应急监测人员安全防护7

27、应急终止737.1应急终止的条件737.2.应急终止的程序737.3.应急终止的程序74

8、后期处置748.1现场保护及现场洗消748.2生产秩序的恢复和善后758.3事件原因的调查和应急评估758.后果影响消除和生态环境恢复808.5事件经验总结及改进建议8

19、应急保障819.1人力保障819.2资金保障829.3装备保障829.4供电保障829.5通讯保障829.6交通保障839.7医疗保障839.8治安保障83

10、预案管理8310.1培训与演练8310.2宣传培训8510.3地方沟通与协作8510.4预案管理与更新8510.5奖励与责任追究8511.附则8611.1名词术语定义8611.2预案实施时间87附件目录:88一.氯碱系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预案1011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1012环境风险分析1013重大突发事故处理的操作法1024重大突发生产事故的预防110二.氯气泄漏事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1121事故类型和环境风险分析112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143预防与应急措施1155应急处置1196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1207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120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20

三、罐区贮罐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211事故类型和环境风险分析121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253.罐区泄漏预防及应急措施1254信息报告1275应急程序1286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1297.泄漏物处理129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30

四、码头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3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31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343预防与应急措施1344信息报告程序1385应急处置139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4

11、总则1.1编制背景鉴于氯碱生产行业项目如果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大、影响范围广、危害强度大、后果严重的特点,编制出适合电化有限公司生产特点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对于确保做到摸清公司环境物质和风险环节,对突发环境事件做到反应快速、救援及时、应对得力,以及保障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1.2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公司内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3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方法(府办200836号)及国家其它相关的法律、行规,制定本预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2014年8月31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令第87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列(第493号);(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5年1月);(9)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10)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11)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12)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技术评估指南(试行)(13)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自2010年7月1日开始执行);(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6)危险物质名录(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17)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18)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1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20)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98);(2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69-2004);(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2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24)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生产监督管理局化字200443号);(2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6)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4848-93);(2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8)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29)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3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31)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3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令第5号);(3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监督总局令第17号);(34)监督总局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安监总局应急200984号);(35)关于印发(安监201011号);(36)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2年4月)。1.分级公司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方法(环发XXX号)、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命财产损失情况,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和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一)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氯气物料泄漏,需要转移疏散群众500人以上,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

2、出现人员死亡或中毒达10人以上的事件;

3、事件危害引起大面积环境污染,跨区域环境污染,并有迅速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4、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性质特别严重,且发生后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事件控制及其生产、社会产生的影响,依靠公司自身力量不能控制,需要市环保局及部门协调帮助的或各相关方救援的事件。

(二)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氯气物料泄漏,需要疏散转移全厂员工,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

2、无人员死亡,出现少数人员重伤、明显中毒症状的事件;

3、事件危害影响在厂区范围内,环境污染涉及边界周围地区,污染物在最高允许浓度下,经自救或一般救援予以控制其发展趋势在厂区内,不进入外部。

4、环境影响对公司的生产安全和作业人员造成严重威胁,需调动全公司的资源进行控制的。

(三)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1、氯气物料泄漏量较少,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元以下的);

2、无人员受伤或出现人员轻伤、轻微中毒症状的事件;

3、事件危害在一定范围内(公司范围内),不会对人员或财产构成任何威胁的,不会对周边企业及居民造成环境污染。

4、只需调动车间或班组就能及时解决的,能实施有效控制、消除。1.5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市电化有限公司生产区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件等应急处置、救援和后期处置的工作。1.6工作原则项目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及其相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以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环保部门的指导,使公司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项目部各部门之间协同和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在应急时快速有效。1.7应急预案编制程序本预案编制严格参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113号)及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的规定进行,其编制程序见图1-1图1-1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图1.8应急预案内容本应急预案由1个综合应急预案、4个专项预案构成,发生需要上级主管部门调度本区域内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才能够处理的事件时,与上一级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X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氯碱系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氯气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罐区贮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码头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图1-2应急预案体系图

2、企业基本情况2.1XX公司基本情况概述表2-1企业基本情况表企业名称XX公司注册地址市江海三路7号XX编码529080联系电话075XXXX8011传真号码075XXXX13联系人邓伟财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经济性质国有企业法人代表容少沃企业代码770XXXX9552-6注册资本500万元在职员工770人技术人员170人经营范围烧碱、液氯、盐酸、次氯酸钠、氯乙酸、AC发泡剂、氯化石蜡、环己胺工况年生产天数为350天,实行一天三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XX公司是一家具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国有大型氯碱生产企业。现在厂区占地16万平方米,职工770名,烧碱现有实际产能为7.4市电化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工艺技术及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企业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先后获上级授予“化工六好企业”、“清洁文明工厂”、“国家二级企业”、“化工部质量管理奖”、“省模范集体”、“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等荣誉称号。1997年通过ISO9002:1994质量体系认证。并于2003年5月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换证,2009年5月再次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换证。2010年6月,公司被认定为省清洁生产企业。公司所在地图2-1公司所在地2.2附近周围地区环境状况2.2.1地理位置市位于省中南部,西XX、珠江三角洲西XX。陆域东邻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斗门县,西接阳江市的阳东县、阳春市,北与新兴县、佛山市高明区、南海区为邻。南濒南海,毗邻港澳。全境位于北纬212XXXX2251,东经111XXXX1315之间。北自鹤山XX古劳镇的丽水,南至台山XX的下川镇围夹岛,相距142.2公里;东自新会区大鳌尾,西至恩平XX那吉XX蛤坑尾,相距130.68公里。台山XX、新会XX的南部和恩平XX的东南部濒临南海,岸线长283.36公里。岛屿岸线共长331.51公里。陆地总面积95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5.32%,其中海岛面积235.17平方公里。XX区分为蓬江、江海、新会三区,蓬江、江海区以河为界,河北面为蓬江区,南面为江海区。项目地处XX江海区滘北事处管辖范围,江海区东隔西XX与中山XX相望,北靠蓬江区,西面和南面与新会区相连。XX电化有限公司位于XX江海三路7号,东经XXX”113712”,北纬223601”223617”。北濒西XX,南临江海三路,西面为横滨印染厂、北街水闸引桥,东邻浮法玻璃厂。2.2.2地形地貌及水文XX江海区境内地势较平坦,除了北部有丘陵山地外,大部分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河道纵横交错。西XX流经江海区北XX和东部边境,河从东北向西南流经江海区北XX和西部边境。地质情况较简单,为第四纪全新统,属三角洲海陆混合相沉积,侵入岩有分布于滘头白水带南XX一带的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和分布于外海马山一带的黑云母花岗岩。低山丘陵地为赤红壤,围田区为近代河流冲积层,高地发育成潮沙土,低地发育成水稻土,土壤肥沃。江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主要河流有西XX干流的西海水道、河。西海水道是珠江三角洲河网中的一级水道,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江海区的东北和东部边境,经磨刀门出海。河是西XX的支流,西XX水从北街水闸流入向西南流经江海区北XX、西部边境。在下沙分为两条水道,折向南流,在新会大洞口出银洲湖。江海区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河水主要来自西XX和河,还有境内的地表径流。河流受从磨刀门和崖门上朔的南海潮波影响,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2.2.3气候及气象市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濒临南海,属南XX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气温22.2;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799.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多年平均风速2.每年23月有不同程度的低温阴雨天气,59月常有台风和暴雨。2.2.4生态状况江海区的植被主要为保存良好的次生林和近年绿化种植的亚热带、热带树种,有湿地松、落羽杉、竹等,果树有柑、桔、橙、蕉、荔枝、龙眼等。2.2.5社会经济情况市中心城市是“五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台山、恩平、开平、鹤山XX和蓬江、江海、新会三个区,是省著名的侨乡。江海区位于中心城市的东部,面积为111平方公里,人口14.76万人,下辖江南、滘头、滘北、外海和礼乐五个街区,有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7.3万人。江海区是市城市和工业发展的新区,是市新兴的制造业基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坐落境内。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为71.79亿元(按90年不变价,下同),其中工业总产值67.49亿元、农业总产值4.3亿元。江海区工业产业初步形成了摩托车制造、电子信息、五金家电、电机、化工包装材料等五大优势产业,并被省定为电子材料专业区。江海区耕地总面积3.30万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蔬菜、水果、花卉。畜禽养殖年产肉类7511吨,主要是生猪和三鸟,水产品10156吨,以塘鱼为主;形成了优质花卉、水果、水产、蔬菜四大产业,具有优质高效的城郊型农业特色。江海区各类学校86所,其中普通中学9所,小学23所,幼儿教育学校54所。江海区的主要人文景观有面积240公顷的白水带旅游风景区,内有乾隆年初的观音庙,有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佛教名寺茶庵寺(六祖寺),有辛亥的元老、孙XX顾问陈XX故居和陵墓等。2.3环境质量状况2.3.1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根据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西江西海水道从氮肥厂到外海大桥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005年度市区河流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西海水道清澜断面监测项目年均值均符合类标准,粪大肠菌群和化学需氧量出现超标数值,超标率分别为36.1%和11.1%;外海断面水质良好,符合类标准,监测项目未出现超标数值。2.3.2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根据市区大气质量监测统计结果,二氧化硫日均值0.043,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测点日均值0.0380.048,市区测点超标率为1.4%;二氧化氮日均值0.026,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测点日均值0.0220.03,市区测点超标率0.1%;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0.069,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测点年日均值0.0060.078,市区测点超标率为3.6%;降尘量月均值为4.9公里月,符合省推荐的标准,测点月降尘量4.345.6公里月,超标率2.1%。2.3.3声环境质量状况2005年度,市区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55.0dB(A),达到国家区域环境噪声1类区(居住、民教区)昼间标准。市区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68.9dB(A),符合国家区域环境噪声4类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昼间标准。2.4主要产品和工艺2.4.1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表2-2主要产品及其生产能力产品名称生产能力产品名称生产能力隔膜烧碱XXX%离子膜烧碱44000盐酸110000液氯20000AC发泡剂3500次氯酸钠160000氯乙酸4000环己胺3000氯化石蜡10000三氯化铁4000压缩氢18502.4.2主要原材料及其年用量(蜡、铁、纯碱、醋酐)表2-3主要原材料及其年用量原材料名称分子式年用量工业盐NaCl126000t尿素CO(NH2)28000t浓硫酸(98%)H2SO48000t醋酸(99.9%)CH3COOH3500t苯胺C6H5NH22000t石蜡C15H324800t铁Fe1400t纯碱Na2CO3680t2.5生产工艺流程(1)工业盐溶解后,经过精制(除去杂质)成为精制工业盐水,直接供隔膜电解使用,或经过二次精制后供离子膜电解使用;(2)精制工业盐水在电解时产生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氯气、氢气经过处理后送往用户用于制造相应的产品,氢氧化钠根据需要制造相应规格的产品;(3)氯气主要用于制造:液氯(压缩后冷冻液化而成)、与氢气燃烧反应后用水吸收制造盐酸、与烧碱反应制造漂水(次氯酸钠)、与醋酸反应制造氯乙酸、与高碱次氯酸钠和尿素以及硫酸反应制造AC发泡剂、与石蜡反应制造氯化石蜡、与铁燃烧制造三氯化铁等;(4)氢气用于:与氯气反应制造盐酸、与苯胺反应制造环己胺等。详细看工艺流程图2-2通过其他工序制造盐水精制工业盐电解烧碱氢气氯气盐酸液氯次氯酸钠AC发泡剂氯乙酸氯化石蜡环己胺图2-2工艺流程图苯胺压缩氢(5)原辅材料的种类和产品性质表2-4主要原辅材料性质序号物料名称理化性质储存方式存放位置危规号1原盐固体仓库原料仓库2苯胺易燃液体具有毒性储罐原料罐区614763醋酸易燃液体具有毒性储罐原料罐区81601A4尿素固体袋装原料仓库5硫酸液体腐蚀性储罐原料罐区810076石蜡固体储罐原料罐区表2-5产品性质序号物料名称理化性质储存方式存放位置危规号1烧碱液体储罐成品罐区820012液氯液体装瓶液氯仓230023次氯酸钠液体储罐成品罐区835014AC发泡剂粉末袋装成品仓库5氯乙酸粉末袋装成品仓库791186环己胺液体储罐成品罐区820217氯化石蜡液体储罐成品罐区8盐酸液体储罐成品罐区810132.6周边环境敏感点2.6.1环境保护目标(1)大气保护目标以公司的几何中心为中心,半径5千米的范围内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公司所在区域纳污水体为河,具体保护目标是上游1000米至下游4000米的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6.2环境敏感点本公司环境敏感点详细参照下表。表2-6周围大气敏感点保护目标影响因素方位规模保护级别距离_市中心医院大气、风险西北1000气二级1000m培英中学大气、风险西北500气二级1100m北街小学大气、风险西北500气二级1400m滘北小学大气、风险西北500气二级1000m居民集中区豸冈社区大气、风险东北3000气二级1500m金溪村大气、风险东南2500气二级1200m龙湾里大气、风险西南2400气二级800m石涌里大气、风险东790气二级1900m仁美里大气、风险西南1800气二级800m油湾村大气、风险西1400气二级1350m北街大气、风险西50000气二级2000m窖北大气、风险西南1200气二级1700m麻仁风险南5600气二级2700m外海镇风险东46000气二级2700m芝山风险北800气二级2550m白水带风景区大气、风险南风景区(市级)大气二级1500m茶庵寺大气、风险东北名胜古迹(市级)大气二级2300m145图2-3大气环境敏感点2.7三废及危险废物的情况说明2.7.1废水(1)水污染源废水包括各单元产生的废水、锅炉废水、废树脂废水等酸性、碱性废水,以酸性废水为主。污染物主要成分为COD、pH、SS等。集中流到废水综合处理池处理后达标排放。(2)废水处理工艺简介公司设有废水综合处理池,设计处理能力为1550每天24h运行。中和池处理废水分为粗调和微调两部分。废水处理主要是调节pH值,根据废水的pH值(监测),在综合处理池的进口处添加烧碱或盐酸进行中和,通过空气搅拌,快速达到中和目的,保障废水达标排放。公司建有600m3综合事故应急池,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用于收集事故状态的废水,防止事故状态的废水污染江河水体。废水排放走向图见附件1表2-7废水处理设施一览表设备名称数量(台)废水综合处理池1水环真空泵1盐酸贮罐1烧碱贮罐1pH值监控装置1废水流量监控装置12.7.2废气废气污染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包括工艺废气和锅炉废气,废气通过废气处理设施后达标排放。(a)工艺废气生产废气和尾气一般只含有微量的HCl、Cl2,分别采用水或烧碱完全吸收后达标排放。(b)锅炉废气在原煤里加入一定量的脱硫剂,进入锅炉炉膛燃烧,锅炉尾气首先通过旋风除尘器,除去大部分固体颗粒,含有少量细小粉尘的尾气进入水膜除尘塔,在此加入稀烧碱液,其中,水可以起除去细小粉尘的作用,烧碱则可以中和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达到除硫效果,最后尾气用引风机抽出,通过烟囱高空达标排放。主要工艺原理:SO2+2NaOH=Na2SO3+H2O。工艺流程图见下图:脱硫除尘锅炉废气达标排放烧碱图2-4锅炉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表2-8废气处理设施一览表(特征污染物)设备名称数量(台)特征污染物锅炉烟气除尘脱硫吸收塔2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离子膜电解事故氯气处理系统1氯气隔膜电解事故氯气处理系统1氯气次氯酸钠尾气烧碱吸收塔2少量氯气盐酸尾气吸收塔4少量氯化氢三氯化铁尾气烧碱吸收塔2少量氯气三氯化铁架桥氯气烧碱吸收塔2少量氯气联二脲尾气吸收塔3少量氯气AC尾气吸收塔1少量氯气和氯化氢氯化石蜡废气水吸收塔1少量氯气和氯化氢盐酸贮罐及包装废气吸收塔量氯化氢氯乙酸尾气烧碱吸收塔1少量氯气和氯化氢氯乙酸抽滤废气水吸收塔6少量氯气和氯化氢环己胺尾气吸收塔2少量挥发环己胺2.7.3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9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名称排放浓度排放总量二氧化硫20057.2t氮氧化物200烟尘30氨氮70H6COD1002t

3、环境风险源分析3.1单位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基本情况3.1.1危险化学品的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本项目风险识别范围内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危险性识别。化学物质危险性识别标准见下表。表3-1物质危险性标准表性质等级LD50(大鼠经口)LD50(大鼠经皮)LD50(小鼠吸入,4小时)毒物质1510.0125LD502510LD50500.1LD500.5325LDXXXLD504000.5LD502易燃物质1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或20以下的物质。2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的物质。3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爆炸性物质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备注:(1)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为

1、2的物质,属于剧毒物质;符合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3的属于一般毒物。(2)凡符合表中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标准的物质,均视为火灾、爆炸危险物质3.1.2环境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通过对主要生产装置、生产过程的分析,结合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物性和特点,常见的环境风险类型主要包括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释放至大气或泄漏至水体而造成环境灾害等几种类型。表3-2环境风险识别范围及类型分析表序号生产装置存在风险物质风险类型1电解氯气、氢气泄漏、爆炸2液氯液氯、氯气泄漏3氯氢处理氢气爆炸4盐酸工段HCl、氯气、氢气、盐酸泄漏、爆炸5漂水工段氯气泄漏6氯乙酸工段氯气、醋酸火灾、泄漏7环己胺工段苯胺、氢气、环己胺火灾、泄漏、爆炸8液氯仓库液氯泄漏9醋酸贮罐醋酸火灾、泄漏10盐酸贮罐盐酸泄漏11苯胺贮罐苯胺火灾、泄漏12环己胺贮罐环己胺火灾、泄漏3.1.3环境风险类型分析公司存在的环境风险事故类型主要是火灾、爆炸、泄漏和事故排放四种类型。表3-3列出其主要风险特征和原因分析。表3-3项目风险特征风险类型危害原因简析泄漏和事故排放污染地表水贮罐、反应设备或管道泄漏;废水处理故障污染环境空气废气吸收装置和排放装置故障;事故引致有毒气体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产生的消防废水等二次污染遇火源、静电、火电、人为操作失误火灾、爆炸财产损失易燃易爆物料遇明火、煤仓自然事故人员伤亡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物理伤害等污染扩散气体外散、消防污水外排3.1.3.1.风险物质危险性识别本预案分析了公司使用和储存的原辅材料,分析得出容易造成火灾、爆炸、泄漏和事故排放风险的主要环境风险物质为氯气、氢气、氨、漂水、盐酸、环己胺、乙酸、苯胺、,风险物质进入外环境是产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因素。各类风险物质及其储运周期情况见表3-4,危险性识别见表3-5表3-4主要风险物质及其储运情况序号风险物质最大储存量(吨)临界量(吨)储存形式储存地点1氯50、4205瓶装、储槽液氯充装和液氯仓2氢0.015排空3氨310储槽氯乙酸冷冻班组4环己胺XXX储罐西区罐区5乙酸XXX储罐西区罐区6苯胺XXX储罐西区罐区7漂水XXX储罐次氯酸钠罐区8盐酸XXX储罐盐酸罐区表3-5主要风险物质危险性识别物质物化性质危险性判断氯气液氯一旦因各种原因泄漏,会在空气中迅速蒸发为氯气。氯气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氨酸雾滴,刺激人体黏膜。氯气本身属于剧毒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9(1200)时,人吸人510分钟即致死;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02425%(55)时,吸人3060分钟即致死;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00175%(22)时,吸人3060分钟即致重伤,在极高浓度下会产生“电击样”死亡。短期影响:人体吸人氯气后,可迅速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之后可以导致人体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水肿、充血和坏死。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可造成局部平滑肌痉挛,再加上黏膜充血、水肿及灼伤,可引起严重的通气障碍。吸人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座疮及牙齿酸蚀。环境影响:氯气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对鱼类和动物也应给予特别注意,高浓度时对人畜有损害。有毒物质易燃物质易爆物质次氯酸钠毒性:腐蚀品,可经呼吸道和肠胃进入人体。健康影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