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班组岗位达标管理制度(2
2024-06-26 15:34:57 责编:小OO
文档


班组岗位达标管理制度(2

SMK-DG安全生产标准作业文件文件编号AQ-ZD-008-B文件页件名称:班组岗位达标管理制度作成:文XX审核人:批准人:分发部门:总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生产部、金型治工具部、成型部、品质部、技术部、冲压表面处理部、制造部0.更改记录版本更新日期备件人更改简述1.02013.6.1赵甘霖新发行1.12015.6.1文XX根据新安全生产法进行大范围修订1.22017-9-21文XX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容更新1.目的2.适用范围3.职责4.管理内容与方法1.目的为了强化公司生产班组岗位安全生产,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更好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2.1本制度适用于生产班组和岗位安全生产达标的考核。2.2本制度对班组岗位安全生产达标活动的内容、检查、考核作出了规定。3.职责3.1各部门、车间对本单位所属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其中包括指导、督促、检查、考核等责任。3.2安全生产部负责督促各部门、车间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并组织其它职能管理部门开展对班组安全管理的检查、指导和考核工作。3.3办公室负责公司对班组安全培训工作的管理。4.管理内容与方法4.1班组安全组织标准4.1.1班(组)长是班组安全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本班组安全工作负全责。4.1.2班组必须设1名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协助班(组)长全面开展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员不在时,班(组)长必须制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班(组)长不在时,安全员有权安排人员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工作。班组安全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4.1.3班组分散作业时,每项工作的负责人即为安全责任人。4.2班组安全教育4.2.1教育内容4.2.1.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公司以及上级部门对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和要求。4.2.1.2公司及本单位安全简报和安全动态情况的信息。4.2.1.3本班组的概况和工作范围、本岗位、工种或其它对应岗位发生过的一些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4.2.1.4本岗位、工种的安全规程、检修(运行)规程;电力系统安全规程、公司有关安全生产制度及公司安全禁令、通则。4.2.1.5本班组所面临和涉及的危险源及预控措施。4.2.1.6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适用方法,所操作的机械设备、各类工具、器具的安全使用要求。4.2.1.7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包括防火防爆、应急逃生、紧急救护等知识。4.2.2班组安全教育要求4.2.2.1在新技术、新工艺、新采料、新设备使用前,班组必须组织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4.2.2.2对休假1个月以上人员,工伤休假复工人员,事故(含未遂事故)责任者及以上处理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安全教育时间必须在4学时以上。4.2.2.3按规定考试85分为及格不及格者要复学复考,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或操作。教育内容、考核分数要记入“班组安全教育台帐”。4.2.2.4新入厂人员在受安全教育后,班组长必须检查教育效果,并签署是否同意上岗的意见,报部门安全员备案。4.2.2.5每个员工必须掌握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会使用常用的灭火设施;触电现场急救方法;熟悉现场逃生通道;事故报警方法。4.3班组班前会4.3.1结合当日具体生产任务、作业环境和季节变化情况,按安全工作“五同时”的要求即: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4.3.2根据每一时期班组安全情况,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措施落实工作。4.3.3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和事故案例。4.3.4抽考和提问员工生产现场应具备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措施如何落实的要求。4.3.5班前会情况应记入班组安全生产日志。4.4班组安全活动4.4.1每周一班组组织一次安全活动,原则上活动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组织活动,须报部门(办公室)主管领导批准后,可在本周其它时间补上。4.4.2参加班组安全活动人员必须每人在台帐记录上签名,包括公司、部门、车间挂钩管理人员。4.4.3安全活动内容:4.4.3.1总结上周安全工作,并对班组情况及各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讲评、研究布置本周安全工作。4.4.3.2结合实际问题学习讨论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精神,系统学习安全规程,研究解决班组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检查揭露安全隐患和提出安全生产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交流安全生产经验和分析事故教训。4.4.4班组安全活动由安全员主持,应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和班组长进行沟通,征求班组长意见。每次安全活动,班组长和安全员要提供让大家发言的机会,营造活跃讨论的氛围。4.4.5对因故没有参加活动的人员,安全员要负责把主要的精神及时进行转达,并在活动记录上加以注明。4.5班组安全检查4.5.1日常工作中的巡查:班组长(安全员)进行班中巡查重点要放在工作繁重,危险性较大的工作项目。同时对安全思想不牢固或思想有拨动的员工要多关心、督促。4.5.2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查思想:员工安全意识是否牢固,是否保持危机感意识;查领导:各级管理人员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始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查设备:生产设备、设施和安全工器具有无隐患;查教育:新进厂人员、实习人员、调岗人员是否按要求进行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查违章:有无隐患事故、障碍和人身伤害事件,有无违章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查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是否合格,是否按规定发放,是否按规定佩戴和使用。4.5.3每年季节性检查分春季安全大检查和秋季安全大检查两次。春季安全大检查要结合迎峰度夏安全特点,查防雷、防暑降温、防电气绝缘受潮、防洪、防汛等;秋季安全大检查要结合冬季特点,要查防火、防爆、防小动物、设备防寒防冻以及防交通事故等。4.5.4班组安全检查要逐步提高规范化水平,结合自己管辖的设备、设施、专责区域编制安全检查表格,列出检查项目、合格标准和要求,每项制定专人逐项检查。检查后汇总成册,上报部门。对查出的问题要有整改措施,限期完成并接受上级检查验收。4.5.5利用各种科学手段提高设备巡检质量,及早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4.6班组应具备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台帐4.6.1上级部门下发的国家法律法规、公司安全管理文件和公司编制的安全规程、消防规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文件等。4.6.2班组制订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其中包括班内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工器具、安全用具、登高器具、特种设备等检查标准、维护制度和操作规程。专业检修(运行)规程应每人一本。4.6.3班组应建立相应的安全台帐,主要包括:现场设备巡回检查和现场管理记录台帐;危险点分析和预控设施卡片;工器具、安全用具、登高器具、特种设备检查记录台帐;检修工艺作业指导书;安全隐患检查记录台帐;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台帐;危险点分析记录;安全培训教育方面的记录台帐(其中包括班组成员的安规、检修或运行规程考试成绩;动火申请书负责人名单;特种作业持证上岗人员名单等);班组成员安全生产奖惩和违章计分记录等等。4.6.4每个班组必须建立重要安全文件和有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清单;并根据公司和部门的要求进行及时更新。要认真记录各类安全管理记录台帐,做到字迹工整、内容齐全、保存完好。4.7班组安全生产4.7.1班组内的机电设备、安全器具、车辆和工作现场必须做到无隐患,安全防护装置、设施齐全可靠,严禁带病作业。4.7.2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杜绝工作中的违章行为。4.7.3班组内每项作业和操作,每个员工都能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无冒险蛮干、无违规操作。4.7.4每一项工作中应履行安全互保责任,互保双方要对对方人员的安全健康负责,做到四个互相即:互相提醒:发现对方有不安全行为时,要及时提醒纠正,工作中要呼唤应答;互相照顾:根据工作任务、操作对象,要合理分工,互相关心、互创条件;互相监督:监督对方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标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有关制度;互相保证:保证对方安全生产作业(操作),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4.7.5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相关操作,必须持证上岗,持学习证人员必须在具有相应资格人员的监护下工作,不得安排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4.7.6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管理制度,班组重点要抓好过程管理工作。4.7.7员工必须通过专项的安全教育培训,对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要熟知、掌握,并有能力胜任,才能进入危险区域工作。4.7.8新上岗员工(含换新工种人员)必须明确专人监护,负责其安全工作,在监护期间不得作业(操作),安全监护期不少于3个月。4.7.9工作负责人要把监护工作放在首位,随时提醒小组成员的工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时制止违章作业。4.7.10要根据班组生产工作内容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对危险源的预控措施卡片进行修改和补充,并使员工及时熟知和掌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