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恶劣天气行车安全专项应急预案
2024-06-26 15:34:58 责编:小OO
文档


恶劣天气行车安全专项应急预案

恶劣天气行车安全专项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切实做好恶劣天气下的安全运输工作,防止和减少因恶劣天气影响,给安全运输生产带来的危害,确保安全运输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企业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属运输公司、车站恶劣天气时应急处置运输安全工作。1.4危害分析集团公司所属营运运输工作,由于道路结冰、暴雨和大雾能见度低,存有较大运输风险,易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引发次生事故的风险。根据天气可能对行车安全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按照上级规定,结合实际,预警级别分为三级:I级预警(冰雪、暴雨和浓雾天气:冰雪天气路面形成结冰;暴雨天气行车时能见度低于30米;浓雾天气能见度低于30米);II级预警(冰雪、暴雨和浓雾天气:冰雪天气部分路面形成结冰;暴雨天气行车时能见度30米以上50米以下;浓雾天气能见度30米以上50米以下);III级预警(冰雪、暴雨和浓雾天气:冰雪天气部分路面形成湿滑;暴雨天气行车时能见度50米以上100米以下;浓雾天气能见度50米以上100米以下)。II级预警冰雪、暴雨和浓雾天气:冰雪天气部分路面形成结冰;暴雨天气行车时能见度30米以上50米以下;浓雾天气能见度30米以上50米以下III级预警冰雪、暴雨和浓雾天气:冰雪天气部分路面形成湿滑;暴雨天气行车时能见度50米以上100米以下;浓雾天气能见度50米以上100米以下I级预警冰雪、暴雨和浓雾天气:冰雪天气路面形成结冰;暴雨天气行车时能见度低于30米;浓雾天气能见度低于30米预警级别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在恶劣天气运输应急工作中,要切实履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务职能,高度重视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恶劣天气运输生产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认真做好应对恶劣天气行车安全预防工作。2.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站队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在各基层单位主管的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应急指挥机构和广大驾乘人员的作用。2.4各单位要明确人员、岗位其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并做到尽职尽责。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因恶劣天气,而带来的不安全因素。2.5实施属地管理,在当地统一领导下,建立统

一、有序和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3.1.1集团应急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3.1.2基层各单位应急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现场处置组、后勤保障组、新闻报道组。新闻报道组后勤保障组现场处置组应急领导小组3.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3.2.1集团公司成立恶劣天气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客运处。3.2.2应急指挥部成员总指挥:集团公司总经理副总指挥:集团公司分管客运副总经理成员:客运处、安全处、机务处、货运处负责人。货运处安全处机务处集团公司总经理客运处分管客运副总经理3.2.3应急指挥部职责(1)接受上级部门、当地应急中心的领导并落实指令。(2)组织制定恶劣天气应急预案。(3)负责协调处置恶劣天气应急工作。(4)及时准确向当地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应急工作情况。(5)负责完善应急预案。3.3应急办公室成员3.3.1应急办公室主任:客运处负责人成员:安全处、货运处、机务处、及各下县运输单位、车站负责人。3.3.2应急办公室职责(1)负责落实指挥部指令,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2)负责指导恶劣天气的现场应急处置。(3)负责监督基层单位落实恶劣天气应急处置工作。3.4基层单位应急指挥部职责(1)负责指挥和落实应急指令,宣布启动和结束应急工作。(2)负责本单位恶劣天气的应急指挥,组织落实恶例天气应急措施。(3)负责报告本单位的应急处置情况。3.5基层各应急小组职责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和管理。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管理,及时提供应急物资。新闻报道组:负责对外新闻发布和广播的宣传工作(车站)。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依据及气象部门预警信息。4.1.2当天“早送晚迎”值班人员及调度值班人员监控,出现恶劣天气及时报告单位应急指挥部。4.1.3驾驶员监控与报告,出现恶劣天气及时报告单位应急指挥部。4.1.4单位应急指挥部应及时报告集团应急办公室。4.2预警行动发生恶劣天气,各基层指挥部接到报告后,按照级别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各组应急人员按照各自职责,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同时,报告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集团应急办公室成员到达应急办公室监督、指导开展应急处置。5信息报告程序5.1驾驶员、早送晚迎值班人员、调度值班人员及时报告本单位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基层应急指挥部及时报告集团应急办公室。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天气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已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内容。集团应急办公室成员,根据报告、预警信息或发现,及时到达应急办公室。5.2应急通讯录见附则6应急响应6.1响应分级根据天气可能对行车安全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基层单位做好报告的同时,依据响应级别启动应急预案。6.2响应程序恶劣天气三个级别应急预案全部有基层响应,集团进行指导和监督。6.3应急结束天气、道路情况逐渐好转,影响行车的程度已达不到三级,各项预防工作到位,经指挥部确认,报集团应急办公室同意,可宣布应急状态结束。7处置措施7.1I级预警(冰雪、暴雨和浓雾天气:冰雪天气路面形成结冰;暴雨天气行车时能见度低于30米;浓雾天气能见度低于30米)。运输公司:1.单位主管领导及相关人员及时赶赴单位、车站,由单位主管领导宣布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并亲临现场指挥布置应对措施,掌握动态。2.做好说服教育工作,指令其停止运行;3.利用电话、手机短信、GPS发布停运信息;4.利用GPS做好搞好车辆动态监控,对擅自运行的车辆,指令停运。车站:1.停止发车,关闭出站口;2.冰雪天气立即在旅客上下车台阶、旅客进站口等旅客通行的重要部位,设置警示提示标志、铺垫麻袋、铺洒锯末或铺洒融雪盐等防滑物品,发车前及时清扫积雪;大雾及能见度低的天气秩序管理人员着反光背心、持荧光棒,对院内车辆引导停靠;3.利用广播做好宣传和解释,并对滞留旅客妥善安置和疏导,及时化解旅客情绪、妥善处理票务改乘和保护现场人身安全等事宜;4.售、检票人员在恶劣天气时,应及时向旅客作出说明,解释因天气原因不发车原因,安抚旅客情绪,避免造成的旅客投诉等现象;5.随时同各对方车站及高速公路管理局保持联系,掌握了解路段情况,并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或应急办公室;6.护好候车室秩序,防止挤压和件发生;7.要时请求支援,确保安全稳定。7.2II级预警(冰雪、暴雨和浓雾天气:冰雪天气部分路面形成结冰;暴雨天气行车时能见度30米以上50米以下;浓雾天气能见度30米以上50米以下)。遇II级预警时在严格执行I级预案的处置措施基础上,因站内旅客压力较大、接指令或紧急情况,急需应急运输时,经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同意,可以执行紧急运输任务,在安排执行紧急运输任务,必须选择素质、技术过硬的驾驶员,发车前做好安全叮嘱,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禁止上高速公路行驶,冰雪天气要安装防滑链或防滑绳索。通过卫星定位监控要做好跟踪监督管理。7.3III级预警(冰雪、暴雨和浓雾天气:冰雪天气部分路面形成湿滑;暴雨天气行车时能见度50米以上100米以下;浓雾天气能见度50米以上100米以下)。运输公司:

1、单位主管领导及相关人员及时赶赴单位、车站,由单位主管领导宣布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并亲临现场指挥布置应对措施,掌握动态;

2、向各车辆及驾乘人员,利用面对面的叮嘱教育和手机、GPS发布安全提示信息等;

3、冰雪天气随车配备或安装防滑链或防滑绳索等设备,并使每个驾驶员能做到正确使用;

4、利用GPS或其他措施监督车辆按车速规定低速行驶。车站:1.序管理人员应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对站场的车辆实施进、出站秩序管理,严格控制监督站内车辆的行驶速度,并在重要位置(如:车场弯角、进出站口)指挥班车行驶,雾天着反光背心、持荧光棒;同时对出站班车做好安全叮嘱;2.雪天气立即在旅客上下车台阶、旅客进站口等旅客通行的重要部位,设置警示提示标志、铺垫麻袋、铺洒锯末或铺洒融雪盐等防滑物品,发车前及时清扫积雪;3.时同各对方车站及高速公路管理局保持联系,掌握了解路段情况,报应急指挥部或应急办公室,由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决定缓发措施;4.启广播系统,宣传在恶劣天气时旅客及驾乘人员的注意事项,并对因天气原因造成的班车缺班、晚点等情况向旅客介绍清楚或表示歉意;同时售、检票人员也应及时向旅客作出说明,解释因天气原因造成车辆缺班、晚点等情况,并安抚旅客情绪,避免造成的旅客投诉等现象;5.护好候车室秩序,防止挤压和件发生。7.4落实责任,明确分工。根据(3.5)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和需采取的应急措施,要落实责任,明确人员具体分工和措施,以便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7.5受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委托,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成员在应急办主任领导下,根据报告情况,负责指挥和监督基层单位迅速有效的开展恶劣天气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协调解决出现应急问题。8应急保障物资8.1为做好恶劣天气的应急处置工作,车站要配备麻袋、锯末或盐;公司要配备防滑绳、防滑链等应急物资、设备设施。8.2应急物资的管理所有应急设备应有专人管理,随时可用,并建立台帐,记录物资名称、数量、所在位置,管理人员姓名,联系电话。由所在单位负责应急设备的补充检查更新及管理。8.3其它保障车站要提前与相关宾馆、餐饮业单位签定旅客食宿协议,以确保恶劣天气滞留旅客有住宿和饮食供应。9附则9.1各运输公司、车站应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与集团相适应的恶劣天气应急处理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9.2各基层单位的恶劣天气应急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应报集团安全处备案。9.3因人员变动和预案补充修订,应重新备案。9.4后附:应急人员通讯录附件1集团公司恶劣天气应急处理机构人员通讯录姓名办公电话手机姓名办公电话手机附件2恶劣天气行车安全现场处置方案1.事件特征因大雾、冰雪天气,能见度低,道路湿滑,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应急组织及职责2.1应急组织,由各单位成立现场处置组负责。2.2职责:预警、监控、按照专项预案要求,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3.现场处置I级预警(冰雪、暴雨和浓雾天气:冰雪天气路面形成结冰;暴雨天气行车时能见度低于30米;浓雾天气能见度低于30米)。运输公司:1.令其停止运行;2.用电话、手机短信、GPS发布停运信息;3.用GPS做好搞好车辆动态监控,对擅自运行的车辆,指令停运。车站:1.止发车,关闭出站口;2.雪天气立即在旅客上下车台阶、旅客进站口等旅客通行的重要部位,设置警示提示标志、铺垫麻袋、铺洒锯末或铺洒融雪盐等防滑物品,发车前及时清扫积雪;大雾及能见度低的天气秩序管理人员着反光背心、持荧光棒,对院内车辆引导停靠;3.用广播做好宣传和解释,并对滞留旅客妥善安置和疏导,及时化解旅客情绪、妥善处理票务改乘和保护现场人身安全等事宜;4.、检票人员在恶劣天气时,应及时向旅客作出说明,解释因天气原因不发车原因,安抚旅客情绪,避免造成的旅客投诉等现象;5.时同各对方车站及高速公路管理局保持联系,掌握了解路段情况,并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或应急办公室;6.护好候车室秩序,防止挤压和件发生;7.要时请求支援,确保安全稳定。II级预警(冰雪、暴雨和浓雾天气:冰雪天气部分路面形成结冰;暴雨天气行车时能见度30米以上50米以下;浓雾天气能见度30米以上50米以下)。遇II级预警时在严格执行I级预案的处置措施基础上,因站内旅客压力较大、接指令或紧急情况,急需应急运输时,经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同意,可以执行紧急运输任务,在安排执行紧急运输任务,必须选择素质、技术过硬的驾驶员,发车前做好安全叮嘱,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禁止上高速公路行驶,冰雪天气要安装防滑链或防滑绳索。通过卫星定位监控要做好跟踪监督管理。III级预警(冰雪、暴雨和浓雾天气:冰雪天气部分路面形成湿滑;暴雨天气行车时能见度50米以上100米以下;浓雾天气能见度50米以上100米以下)。运输公司:1.位主管领导及相关人员及时赶赴单位、车站,亲临现场指挥布置应对措施,掌握动态;2.各车辆及驾乘人员,利用面对面的叮嘱教育和手机、GPS发布安全提示信息等;3.雪天气随车配备或安装防滑链或防滑绳索等设备;4.用GPS或其他措施监督车辆按车速规定低速行驶。车站:1.序管理人员应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对站场的车辆实施进、出站秩序管理,严格控制监督站内车辆的行驶速度,并在重要位置(如:车场弯角、进出站口)指挥班车行驶,雾天着反光背心、持荧光棒;同时对出站班车做好安全叮嘱;2.雪天气立即在旅客上下车台阶、旅客进站口等旅客通行的重要部位,设置警示提示标志、铺垫麻袋、铺洒锯末或铺洒融雪盐等防滑物品,发车前及时清扫积雪;3.时同各对方车站及高速公路管理局保持联系,掌握了解路段情况,报应急指挥部或应急办公室,由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决定缓发措施;4.启广播系统,宣传在恶劣天气时旅客及驾乘人员的注意事项,并对因天气原因造成的班车缺班、晚点等情况向旅客介绍清楚或表示歉意;同时售、检票人员也应及时向旅客作出说明,解释因天气原因造成车辆缺班、晚点等情况,并安抚旅客情绪,避免造成的旅客投诉等现象;5.护好候车室秩序,防止挤压和件发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