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一次网高温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024-06-26 15:34:59 责编:小OO
文档


一次网高温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一次网高温水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编码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市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E4852管道工程建筑占地面积(平方面积(平方资(万元)3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4.2评价经费(万元)0.8投产日期2017年1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随着居民对生活建筑环境舒适感的不断关注和注重,随着供热区域内房地产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现有建筑入住率的不断提升,采用高效、低能耗、低污染的集中供热方式既可以解决居民用热问题,又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显著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本项目为一次网高温水工程,由热电有限公司投资35万元建设,供热管网建设完成后可实现周边区域的集中供热,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项目计划2017年8月开工建设,建设期约1个月。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令1998年第253号)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安徽省XX公司受热电有限公司委托,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承接任务后,评价单位立即进行了项目地址踏勘,收集了有关资料,并开展了现场监测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一次网高温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项目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本项目位于市区路段。具体位置见图1。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工程沿线两侧主要敏感点为北疃社区(位于项目南侧,约10m)、(位于项目西北侧,约15m)、儿童活动中心(位于项目北侧,约25m)、春城XX(位于项目东北侧,约50m)、清华园(位于项目东北侧,约105m)、圣富花园(位于项目南侧,约175m)。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具体见图2。

3、项目工程内容及规模项目主要管道走向为:南起北疃社区春城XX,沿春城路至已规划道路铺设,最终到达,铺设长度约2002m。管道铺设位置:管道铺设采用地下直埋敷设方式。沿春城路铺设的管道位于路西车行道下方,沿已规划路铺设的管道位于路南车行道下方。供热管道走向图具体见图3。供热管道:管网设计采用双管异程式系统,供热管道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外护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外壳;一次网设计供回水温度为1,设计最大工作压力1.6MPa。沿程砌筑支线井、调节井、入户井、放气井、泄水井等,具体数量和位置尚确定。管道工程量具体见表1。表1供热管道建设工程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材料数量单位1开挖管沟平均宽度约1.6m,平均深度约3.0m32管道垫层采用砂垫层不小于153供热管道DN150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2002m4支线井、调节井、入户井、放气井、泄座5管行道土路面道路面恢复:在供热管道施工完成后对开挖的沟槽、车行道路面进行恢复。沟槽采用原土回填,对车行道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恢复。

4、项目拆迁及占地项目主要为供热管道改造工程,敷设于车行道下,不涉及拆迁。项目施工过程中不设临时占地和施工营地,施工场地和施工料场占用路边闲置空地。

5、工程投资及建设周期项目总投资35万元,全部由区财政拨款解决;环保投资约5万元。项目施工期劳动定员约10人,计划于2017年8月进行施工,工期为1个月。项目为供热管道工程,营运期需要定期检修,检修人员从附近现有管道检修员中调配,不新增工作人员。项目组成情况见表2。表2建设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项目内容项目组成主体工程管道铺设DN150供热管道2002m,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支线井、调节井、入户井、放气井、泄水井支线井、调节井、入户井、放气井、泄水井数量和位置未定,用于管网的水力平衡调节、排气、泄水等公用工程供电施工期用电由周边电网供给排水生活污水利用项目施工场地附近已有的生活设施进行收集、处理环保工程废气处理措施施工过程产生少量的扬尘,施工现场采取围挡、洒水抑尘等措施减少扬尘排放。废水处理措施生活污水利用项目施工场地附近已有的生活设施进行收集、处理。噪声处理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声屏障等。固体废物处理措施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用垃圾箱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施工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外运至市政相关部门指定的合法堆放场地。

6、公用工程(1)给水施工期项目主要用水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现场不设宿舍和食堂,施工人员就近雇佣,吃饭从附近餐饮店叫外卖。项目施工期劳动定员10人,用水标准按2d)计,工期约1个月(30天),施工人员用水总量约为6t。用水由项目周边供水管网提供。(2)排水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依托项目施工场地附近已有的生活设施进行收集、处理。(3)供电项目施工期供电由周边电网供给,可以满足用电需求。

7、与鲁环函XXX号文的相符性本项目符合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鲁环函XXX号)文件中相关要求,不存在企业、流域或区域限批情况。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为新建供热管道项目,不存在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区地处市市区北部,位于东经12007-120

34、北纬3611-3624。东依崂山区,南接李沧区,西临胶州XX与胶州市相邻,北与即墨市毗连。东西最大横距41.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4公里。海岸线全长78公里。冒岛是全区唯一的无居民海岛,面积29.5亩。全区总面积553.2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区东面环山,西、北两面是平原,西南临海,地势起伏不平。东部为崂山余脉,低山、多丘陵;中部为平原区,地势平坦,区域广大;西部为低洼、滩涂区,且少有丘陵,呈东高、中平、西低阶梯状地貌。

三、地质区为滨海丘陵地带,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构造部位。整个区域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复背褶皱,是区域上的地质骨架,以后全区缓慢隆起上升,基底长期露于地表,覆盖层不甚发育,中生代或山期地壳构造运动对本区影响最大,使陆台复活形成北东向为主的基底断裂和盆地,开始了白垩纪沉积,并于中期相继有熔岩的喷发和花岗岩的广泛侵入。以断裂上升为主的喜马拉雅运动,加速了剥蚀沉积和地壳构造运动,构成了现存的地质轮廓,东部由花岗岩侵入形成崂山XX,西部由火山岩形成坡状平原,中部为丘陵过渡带三个截然不同的地质体,以及墨水河、白沙河等下游形成的小冲积平原。东部为崂山XX侵入,西侧的流亭、棘洪滩、上马、河套、红岛一带为火山喷发岩产物,大多为第四纪地层覆盖,分布广,自东而西逐渐加厚,白沙河、墨水河中下游平原及滨海一带,约在8-30米之间,多有砂土、砂质粘土、砂砾卵石组成。区内断裂多发育在东部山区,规模较大,一般为北东走向,主要有前金-夏庄-红岛-宁家断裂等。

四、气候风况:依据该区域气象站多年来统计资料,该区域冬季以N和NNW风为主,出现频率分别为13.8和12.7;春季、夏季和秋季风向均为S风,风频分别为18.

8、24.0和13.0。全年平均风速3.6ms。气温:项目所在区域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及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12.

1、15.

2、9.

5、37.

4、-16.9。降水:年平均降水量、最大降水量、最小降水量和日最大降水量分别为738.2mm、1426.1mm、273.2mm和182.6mm。

五、河流区地处胶东半岛,其河流均为季风区雨源型,且多为独流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河流水系的发育和分布明显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全区主要河流有白沙河、墨水河、洪江XX、桃源XX、大沽河等。

六、植被及生物多样性全区有各种生物1300余种,其中,动物主要有野兔、黄鼠狼、刺猬、狐狸、獾、蛇、蜥蜴、蜈蚣、蝎、麻雀、山麻雀、喜鹊、乌鸦、鹰、燕子、海鸥、野鸭、猫头鹰、画眉、杜鹃、野鹌鹑、鹳等近400余种,分布域内各地;植物主要有赤松、黑松、日本落叶松、金楸、银楸、苦楝、臭椿、绒毛白蜡、水杉、毛白杨、泡桐、刺槐、三倍体毛白杨、窄冠毛白杨、中林46杨、中林69杨及各种果树、茶树等木本和藤本植物300余种;野生药用植物有细辛、藁本、柴胡、防风、紫参、桔梗、马兜铃、元胡、玉竹、天南星、蛇床子、苦参、苍术、草乌、沙参、益母草、夏枯草、白头翁、半夏、车前子、薄荷、远志、柴胡、金银花、络石、瓜篓等200余种;野生花卉有映山红、绣线菊、溲疏、天目琼花、玉玲花、锦带花、山樱、郁李、野茉莉等100余种;人工栽培花卉有茶花、耐冬、牡丹、芍药、菊花、梅花、杜鹃、玉兰、腊梅、月季、桂花、桅子、瑞香、君子兰、五针松、仙客来等300余种。东部山区木本植物群落属阴湿型常绿树种;中部丘陵主要是半湿型阔叶树,林果、灌木等交杂互生;西部平原主要为人工造林。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报告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引用山东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网站中的大气监测数据,监测点位于区监测子站(北部),距离本项目约1.3km(位于本项目西北方向),监测时间为2017年4月24日2017年4月30日,根据监测数据显示,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24小时平均浓度值为:SO2在1之间,NO2在27之间,PM10在415之间,PM2.5在26之间,SO

2、NO

2、PM2.524小时平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PM10存在超标现象,最大超标倍数为0.03倍。

2、环境噪声质量现状该项目声环境质量监测委托聊城市科源环保检测服务中心,于2017年5月22日对该项目所在区域昼间、夜间声环境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3。表3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监测时段监测点位点位位置监测结果(Leq)dB(A)标准值昼间1-靠近一侧52.3552-靠近儿童活动中心一侧52.8553-靠近北XX一侧52.655夜间1-靠近一侧42.5452-靠近儿童活动中心一侧42.9453-靠近北XX一侧42.745由表3可以看出,该项目所在区域1-、2-、3-监测点位声环境昼、夜间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的要求。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位于市区,项目周边无国防、军事、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保护区,厂址周围敏感目标具体见表4。表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编号保护目标与项目距离(m)方位功能环境控制目标1北疃社区10mS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215mWN居住3儿童活动中心25mN居住4春城花园50mES居住5清华XX105mEN居住6圣富花园175mS居住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根据市市区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划(青环发XXX号),项目所经区域为声环境1类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其它”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2.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3.施工期固体废物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环保部2013年第36号文中相关修订。总量控制指标项目为供热管道铺设工程,无总量控制范围内的废气、废水排放,无需申请总量。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生产工艺流程简要说明或简图

1、项目施工工艺流程图管道铺设垫层铺设管沟开挖测量放线试压运营噪声扬尘、噪声、固废扬尘、噪声无损探伤井体砌筑水压试验管沟回填路面恢复扬尘、噪声、固废噪声扬尘、噪声扬尘、噪声图3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2、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供热管道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外护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外壳。(1)测量放线:按照设计图纸,首先在施工现场定出埋管沟槽位置。同时设置高程参考桩。桩位应选择适当,施工过程中高程桩不致被挖去或被泥土、器材等掩盖。(2)管沟开挖:管沟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管沟开挖严格按照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14)要求进行施工,对不同深度管沟的开挖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开挖土石方暂存于沟槽一侧。(3)垫层铺设:采用砂垫层,垫层厚度不小于15cm,垫层夯实后方可下管。(4)管道铺设:管道安装应符合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14),管道埋深结合管道设计要求及管线综合情况确定。管道按时、按需运至施工现场,满足管道敷设安装进度需要。管道均在专业生产厂家购买,并据有合格证,检查无缺陷损坏,管口为平口。管道安装分机械下管和人工下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下沟由人工校正就位。管道正确就位后,安装接头套管进行管道连接。(5)无损探伤:采用管道渗透探伤仪进行无损探伤。(6)井体砌筑:管道探伤完毕后即可进行井体砌筑。包括支线井、调节井、入户井、放气井、泄水井等,主要用于管网的水力平衡调节、排气、泄水等。砌筑前应先将超深部分采用地瓜石垫层找平至设计混凝土垫层下平,然后进行井体砌筑。检查井砌体砂浆应满足设计强度,铺砌饱满。梯步均采用钢筋梯步。井体一律按有水处理,内外抹灰至井顶,砌筑、抹灰时搭设钢管脚手架进行辅助作业。井盖采用重型球墨铸铁防盗井盖或加重型球墨铸铁井盖。所有井室内外表面及井底上表面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20mm厚。回填土时先将盖板座浆盖好,在井墙和井墙周围回填土时分层夯实。(7)水压试验:管道安装完成后,按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14)的要求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管道强度试验压力为2.4MPa,严密性试验压力为2.0MPa。强度试验是每个试验段升压到试验稳压10min无渗漏,无压降后降压至设计压力,稳压30min无渗漏,无压降为合格;严密性试验是全段升压到试验压力,并趋于稳定后,详细检查管道附件、设备、连接口无渗漏,固定支架无明显变形等,稳压在1h内压降不大于0.05MPa,合格。(8)管沟回填:管沟回填前应将管基、地下设施及管道敷设安装施工完毕,经水压试验合格。回填前,应清除管沟内的垃圾、积水以及各种杂物。填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有机物,不得回填碎砖、石块、大于100mm的冻土块及其他杂物。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严禁采用动力夯实机或压路机压实,回填压实应确保管道或结构的安全。回填完毕后,将剩余的土石方进行外运。(9)路面恢复:本项目管道主要敷设于车行道以下。回填完成后应对路面进行恢复,车行道采用混凝土路面恢复。主要污染工序及源强分析

1、施工期本项目为供热管道铺设工程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为施工扬尘、运输及动力设备运行产生的燃油废气,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运输产生的交通噪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影响。(1)废水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2,施工人数按10人计,施工周期30天,施工人员用水量为6t,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5%计,为5.1t。生活污水中污染物主要为CODCr、BOD

5、SS、NH3-N,排放浓度分别为450XXXX0030各污染物的产生量分别为0.002t、0.001t、0.001t、0.0002t。(2)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扬尘污染、动力机械及运输车辆排出的尾气等。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管沟开挖、垫层铺设、井体砌筑、管沟回填、路面恢复等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开挖的土石方、建筑材料等堆放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进出施工场地产生的扬尘等。动力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主要是燃油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以及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NO_、CO和烃类物质)等。(3)噪声项目施工所用机械设备种类及数量较少,主要有挖掘机、汽车吊、推土机、运输车、搅拌机、试压泵等,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值在7590dB(A)之间。(4)固体废物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固废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以及施工过程产生的弃土、建筑垃圾等一般固体废物。土石方主要为管沟开挖过程产生的弃土,管道铺设长度为2002m,开挖宽度为1.6m,开挖深度平均为3.0m,土石方开挖量约为960m3。开挖土石方大部分用于回填,少量外运至相关部门指定的合法堆放场地。施工期井体砌筑等过程产生少量建筑垃圾,全部外运至相关部门指定的合法堆放场地。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按0.5d计算,工期30天,生活垃圾产生量共计约0.15t。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日产日清,外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5)生态环境项目为供热管道铺设,铺设管线主要沿着现有车行道进行敷设,不增加占地,施工现场不设工地集中生活区。施工过程中主要对现有路面进行开挖,基本不会对沿线植被产生一定的破坏。施工过程中因土石方开挖、堆放以及建筑材料堆放,在降雨时可能会产生一定量的水土流失。

2、营运期污染因素分析项目主要为供热管道铺设和井体砌筑,正常运营期无废气、废水、噪声和固废产生。项目营运过程中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和贮存,无重大危险源。营运期环境风险主要是敷设管道在非正常运行状态下的风险,指热力管道可能发生的管道破损、断裂或密封不良导致介质泄露等产生的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为施工扬尘、运输及动力设备运行产生的燃油废气,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运输产生的交通噪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影响。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扬尘污染、动力机械及运输车辆排出的尾气等。(1)施工扬尘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管沟开挖、垫层铺设、井体砌筑、管沟回填、路面恢复等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开挖的土石方、建筑材料等堆放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进出施工场地产生的扬尘等。有关监测资料表明,在无任何防尘措施情况下,施工现场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严重,下风向20m最大浓度可达对照点的6倍以上;在进行围挡的条件下,影响可降低,但仍达到对照点4倍以上,影响范围在100m左右。运输道路扬尘在路面不硬化的情况下,根据路面质量和风速不同,扬尘量相差较大,但影响范围一般在道路两边30m范围内。项目周围100m范围内敏感点较多(具体见表4),施工期靠近敏感点施工的时间较短,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围敏感保护目标产生的影响较小。为控制扬尘的污染,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市防治城市扬尘污染管理规定的规定,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规定设置工程概况牌、文明施工牌、环境保护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等;运输砂石、渣土、土方、垃圾等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蓬盖、密闭等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物料遗撒或者泄漏而产生扬尘污染;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采取围挡、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采取以上措施可减少施工开挖、回填、材料运输等产生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动力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动力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主要是燃油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以及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等。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决定因素为燃料油种类、机械性能、作业方式和风力等,其中机械性能、作业方式因素的影响最大。运输车辆和部分施工机械在怠速、减速和加速时产生的污染最为严重。建筑工地的NO_、CO和烃类物质的浓度影响范围一般在100m左右。当有围栏时,在同等气象条件下,其影响距离距离可缩短。施工期使用的动力设备和运输车辆数量较少,施工期较短,尾气排放量很少,其影响范围及程度较小;只要对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定期检修保养,使尾气达标排放,可有效降低施工机械和车辆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期产生的废气对施工场地内及周围大气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是短暂的、局部的,也是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在严格落实以上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施工期扬尘污染对周围居民影响较小。

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来自施工作业中的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由于施工工期较短,位置较分散,施工期不设置集中生活区。施工人员用水量为6t,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5%计,为5.1t。生活污水中污染物主要为CODCr、BOD

5、SS、NH3-N,排放浓度分别为450XXXX0030各污染物的产生量分别为0.0022t、0.0013t、0.0010t、0.0002t。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利用项目施工场地附近已有的生活设施进行收集、处理,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降雨时,对施工场地内堆放的土石方、建筑材料等进行围挡、覆盖,以免雨水冲刷而污染水环境。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源强项目施工所用机械设备种类及数量较少,主要有挖掘机、汽车吊、搅拌机、推土机、运输车、试压泵等,产生的噪声级见表5。表5各种机械设备的噪声值单位dB(A)序号机械类型声源特点距离设备5m处噪声值1挖掘机不稳态源852汽车吊不稳态源803推土机不稳态源854运输车不稳态源855搅拌机不稳态源906试压泵不稳态源75(2)噪声影响预测施工噪声源可视为点声源。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可估算出施工期间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预测模式如下:L2=L1-20lg()-L(r2r1)式中:L

1、L2距声源r

1、r2处的噪声值,dB(A);r

1、r2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L各种衰减量(除发散衰减外),dB(A)。室外噪声源L取零。表6各种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单位dB(A)序号机械类型噪声预测值5m10m20m40m50m60m100m200m1挖掘机857XXXX6563.459532汽车吊807XXXX6058.454483推土机857XXXX6563.459534运输车857XXXX6563.459535搅拌机908XXXX7068.4586试压泵756XXXX5553.44943根据上表的预测结果可知:项目施工期各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声值在50m处约为5570dB(A),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昼间噪声限值要求。由此可见,施工噪声对施工场地附近50m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项目夜间不施工,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影响。项目周围200m范围内的噪声敏感点较多(具体见表4),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靠近敏感点施工时,应采取局部围挡等措施,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的影响。(3)施工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噪声的影响随着工程进度即不同的施工设施投入而有所不同。在施工初期,运输车辆的行驶和施工设备的运转是分散的,噪声影响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施工期采取以下相应噪声防治措施,对施工阶段的噪声进行控制,满足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夜间禁止有噪声扰民的施工,确需夜间施工的工序,须报请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并公告附近居民。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人、物、材料等,并有专人指挥施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工,尽量缩短施工噪声对民众的影响。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降低设备声级:设备选用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固定机械设备可通过排气管消音器和隔离发动机振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对动力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对噪声较大的施工设备,可进行局部围挡。由于项目施工作业在白天进行,且为分段施工,每段施工期相对较短。施工期噪声影响是暂时的,随施工期的结束影响也会随之消失。施工单位在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之后,施工阶段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被降至最低。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施工过程产生的弃土、建筑垃圾等一般固体废物。土石方主要为管沟开挖过程产生的弃土,管道铺设长度为2002m,开挖宽度为1.6m,开挖深度平均为3m,土石方开挖量约为960m3。开挖土石方大部分用于回填,少量外运至相关部门指定的合法堆放场地。施工期检查井砌筑等过程产生少量建筑垃圾,全部外运至相关部门指定的合法堆放场地。生活垃圾产生量按为0.5计。施工人员按10人计,施工周期30天,生活垃圾产生量约0.15t。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日产日清,外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为供热管道铺设,铺设管线主要沿着现有车行道进行敷设,不增加占地,施工现场不设工地集中生活区。施工过程中主要对现有路面进行开挖,基本不会对沿线植产生一定的破坏。施工过程中因土石方开挖、堆放以及建筑材料堆放,在降雨时可能会产生一定量的水土流失。在管道开挖、土石方堆放以及建筑材料堆放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沟开挖、地表破坏产生水土流失;工程取弃土处置不当产生水土流失;施工期水土流失原因主要是施工期挖土、填土和堆土场地的表土较为疏松,降雨期间很容易使松散的表土随雨水径流流失。施工完毕后,对开挖路面进行恢复,不再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缓解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在雨天施工,以免天气原因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施工单位应随时与气象部门联系,事先了解降雨时间和特点,以便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施工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以保证管道敷设的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当暴雨来临时应使用一些防护物,如使用草席等进行覆盖,同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沉沙池。采取以上措施后,将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上述影响也将随之消失。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环境影响分析项目主要为供热管道铺设和井体砌筑,正常运营期无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产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环境风险分析(1)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69-2004)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等相关资料,项目营运过程中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和贮存,无重大危险源。(2)风险事故影响分析项目为供热管道铺设,营运期环境风险主要是敷设管道在非正常运行状态下的风险,指热力管道可能发生的管道破损、断裂或密封不良导致介质泄露等产生的影响。(3)风险防范措施针对上述风险事故,为避免发生,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阶段认真审查,将涉及安全、健康、环境方面的设施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考核,施工期间严格管理、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在管道施工时,要求严格按管道安装规范进行,严格把好质量关,建立一套完整的保护措施,保证管网运行期间正常工作。在管道系统投产运行前,应制定出供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下的操作手册和维修手册,并对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避免因严重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安全问题。加强运行管理,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全面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和事故预案。采取以上措施,项目环境风险属于可接受水平。

3、环境保护投资估算根据项目特点及所提出的防治措施,对环保投资进行了估算,环保投资约5万元,占总投资(35万元)的14.3%,见表7。表7环保投资估算序号污染源估算费用(万元)备注施工期施工扬尘1洒水、覆盖、围挡等废水1降雨时采取围挡、覆盖等措施施工噪声1采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管理等1噪声隔声障等施工固废1收集、外运合计5

4、项目验收建设单位应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及时向项目环保主管部门提出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申请,进行验收。污染物排放分析废水新鲜水总用量排放去向直接生产废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最终产生污染的工艺装置或设备名称主要的污染物名称产生量排放量废气产生污染的工艺装置或设备名称主要的污染物名称产生量排放量废渣主要的污染物排放去向名称产生量排放量噪声产生噪声的设备名称等效声级其他无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现场(施工期)扬尘施工路段设置围挡,避免大风下施工,洒水抑尘等相应环保措施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动力机械及运输车辆(施工期)NO_CO烃类物质排放量较少,无组织排放水污染物施工现场(施工期)生活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利用项目施工场地附近已有的生活设施进行收集、处理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物施工现场(施工期)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建筑垃圾弃土方外运至至相关部门指定的合法堆放场地噪声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不施工;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围挡等措施,在采取以上措施的情况下,施工期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其他无污染物增减情况表污染物名称原有排放量(1)新建部分产生量(2)新建部分削减量(3)以新带老削减量(4)排放增减量(5)排放总量(6)废水CODCrBOD5SS氨氮废气固体废物注:

1、单位:废气量标废水、固体废物一类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其

2、“污染物名称”一栏的空格处填写该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3、逻辑关系:(5)=(2)-(3)-(4);(6)=(2)-(3)+(1)-(4)。

4、(5)0时,取正值;(5)0时,取负值。生态影响分析主要生态影响(不够可另附页)项目位于市区区域。项目周围主要为居民小区,由于长期人类活动,植被覆盖率较低,项目施工期沿线植被破坏较小;由于工程有开挖,引起表面植被损坏较少,应做好施工期的水土保持工作。项目施工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管道铺设完成后对路面进行恢复,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项目营运期不产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1)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在雨天施工,以免天气原因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2)施工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以保证管道敷设的质量、减少水土流失。(3)施工机械不得随意乱开便道,破坏生态环境。(4)在施工结束后,对破坏的道路及时进行恢复。(5)在整个施工期内,由监理单位的环保专职人员或环保监理部门临时承担生态监理,采用巡检监理的方式,检查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及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行为。结论与建议结论

1、项目概况项目位于市区区域。总投资为35万元,主要是建设内容为市政供热管道敷设和井体砌筑。供热管道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外护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外壳,长度为2002m。沿程砌筑支线井、调节井、入户井、放气井、泄水井。项目计划于2017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