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纺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2024-06-26 15:34:59 责编:小OO
文档


纺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纺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纺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考评说明1.本评定标准适用于棉纺、织造、化纤、染整、成衣等纺织企业,其他纺织企业参照执行。2.本评定标准共13项考评类目、47项考评项目和143条考评内容。3.在本评定标准的“描述”列中,企业及评审单位应根据“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的有关要求,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如实进行扣分点说明、描述,并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下表)中逐条列出。4.本评定标准中累计扣分的,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为止,不得出现负分。有需要追加扣分的,在该考评类目内进行扣分,也不得出现负分。5.在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部分中“专用设备

(一)至(五)”分别列举了棉纺、织造、化纤、染整、成衣等五类专用设备,每类专用设备均为40分,参评企业根据各自生产性质选择一类进行评定,其他类别不再评定、分数不计入总分。在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部分中“生产过程控制

(一)至

(五)”分别列举了棉纺、织造、化纤、染整、成衣等五类生产过程控制要求,每类生产过程控制均为40分,参评企业根据各自生产性质选择一类进行评定,其他类别不再评定、分数不计入总分。6.本评定标准共计1000分。最终评审评分换算成百分制,换算公式如下:评审评分=评定标准实际得分总计1000-空项考评内容分数之和100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7.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为最高。评定所对应的等级须同时满足评审评分和安全绩效等要求,取最低的等级来确定标准化等级(见下表)。评定等级评审评分安全绩效一级90申请评审前一年内未发生重伤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二级75申请评审前一年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三级60申请评审前一年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不超过1人。58纺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单位:时间:从年月日到年月日组组长:组主要成员:考评类目考评项目考评内容标准分值考评办法描述空项实际得分1.安全生产目标1.1目标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2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不得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缺少制定、分解、实施、绩效考核等任一环节内容的,扣1分;未能明确相应环节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相应责任的,扣1分。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2无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不得分;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未以企业正式文件印发的,不得分。1.2监测与考核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2无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分解的,不得分;无实施计划或考核办法的,不得分;实施计划无针对性的,不得分;缺一个基层单位和职能部门的指标实施计划或考核办法的,扣1分。按照制度规定,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保存有关监测记录资料。2无安全目标与指标实施情况的检查或监测记录的,不得分;检查和监测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扣1分;检查和监测资料不齐全的,扣1分。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评估结果、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2未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考核的,不得分;未及时调整实施计划的,不得分;调整后的目标与指标以及实施计划未以文件形式颁发的,扣1分;记录资料保存不齐全的,扣1分。小计10得分小计2.组织机构和职责2.1组织机构和人员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4未设置或配备的,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进行设置或任命的,不得分;设置或配备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扣满4分的,追加扣除10分。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3未设立的,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任命的,扣1分;成员未包括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扣1分。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会议纪要中应有工作要求并保存。3未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的,不得分;无会议记录的,扣2分;未跟踪上次会议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的或未制订新的工作要求的,不得分;有未完成项且无整改措施的,每一项扣1分。2.2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4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不得分;每缺一个部门、岗位的责任制的,扣1分;责任制内容与岗位工作实际不相符的,每处扣1分;没有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的,扣1分。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3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不明确的,不得分;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的,不得分,并追加扣除10分。各级人员应掌握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3未掌握岗位安全生产职责的,每人扣1分。小计20得分小计3.安全投入3.1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3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制度中职责、流程、范围、检查等内容,每缺一项扣1分。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3未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不得分;财务报表中无安全生产费用归类统计管理的,扣2分;无安全费用使用台账的,不得分;台账不完整齐全的,扣1分。制定并实施包含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健康防护设备设施。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个体防护装备。3.安全评价、职业危害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4.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5.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6.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7.安全标志及标识和职业危害警示标识。8.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8无该使用计划的,不得分;计划内容缺失的,每缺一个方面扣1分;未按计划实施的,每一项扣1分;有超范围使用的,每次扣2分。3.2相关保险缴纳足额的保险费(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3未缴纳的,不得分;无缴费相关资料的,不得分。保障受伤害员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3有关保险评估、年费、赔偿等资料不全的,每一项扣1分;未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不得分;赔偿不到位的,本项目不得分。小计20得分小计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5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缺少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等环节要求以及部门、人员职责等内容的,每缺少一项扣1分;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扣2分。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定期、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向归口部门汇总,并发布清单。5未定期识别和获取的,不得分;不及时的,每次扣1分;每少一个部门和基层单位定期识别和获取的,扣1分;未及时汇总的,扣1分;无清单的,不得分;每缺一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文本或电子版的,扣1分。及时将识别和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5未及时融入的,每项扣2分;制度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不符的,每项扣2分。及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传达给从业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5未传达的,不得分;未培训考核的,不得分;无培训考核记录的,不得分;缺少培训和考核的,每人次扣1分。4.2规章制度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和发布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安全投入管理、文件和档案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消防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15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的,不得分;每缺一项制度,扣2分(其他考评内容中已有的不重复扣分);制度内容不符合规定或与实际不符的,每项制度扣1分;无制度执行记录的,每项制度扣1分。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员工应掌握相关内容。5未发放的,扣2分;发放不到位的,每处扣1分;员工未掌握相关内容的,每人次扣1分。4.3操作规程基于岗位风险辨识,编制完善、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0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不得分;岗位操作规程不完善、不适用的,每个扣2分;内容没有风险分析、评估和控制的,每个扣1分。向员工下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员工应掌握相关内容。5未发放至岗位的,不得分;发放不到位的,每处扣1分;员工未掌握相关内容的,每人次扣1分。员工操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5现场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的,每人次扣1分。4.4评估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10未进行检查、评估的,不得分;无评估报告的,不得分;评估报告每缺少一个方面内容的,扣1分;评估结果与实际不符的,扣2分。4.5修订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10应组织修订而未组织进行的,不得分;该修订而未修订的,每项扣1分;无记录资料的,扣5分。4.6文件和档案管理建立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流程、形式、权限及各类安全生产档案及保存要求等事项。5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的,不得分;未明确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等责任、流程、形式、权限等的,每处扣1分;未明确具体档案资料、保存周期、保存形式等的,每处扣1分。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5未按文件管理制度执行的,不得分;缺少环节记录资料的,每处扣1分。对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资料实行档案管理:主要安全生产文件、安全生产会议记录、隐患管理信息、培训记录、资格资质证书、检查和整改记录、职业健康管理记录、安全活动记录、法定检测记录、关键设备设施档案、相关方信息、应急演习信息、事故管理记录、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维护和校验记录、技术图纸等。10未实行档案管理的,不得分;档案管理不规范的,扣2分;每缺少一类档案的,扣1分。小计100得分小计5.教育培训5.1教育培训管理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5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的,不得分;制度中每缺少一类培训规定的,扣1分;培训要求不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监管总局令第3号)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监管总局令第30号)等有关规定的,每处扣1分。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5未明确主管部门的,不得分;未定期识别需求的,扣1分;识别不充分的,扣1分;无培训计划的,不得分;培训计划中每缺一类培训的,扣1分。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20未按计划进行培训的,每次扣2分;记录不完整的,每缺一项扣1分;未进行效果评估的,每次扣1分;未根据评估作出改进的,每次扣1分;未实行档案管理的,扣10分;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每个扣1分。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并应按规定进行再培训。10主要负责人未经考核合格上岗的,不得分;主要负责人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再培训的,扣2分;安全管理人员未经培训考核合格或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再培训的,每人次扣2分。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20全教育培训人员未经培训考核合格就上岗的,每人次扣2分;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的,每人次扣2分;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未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的,每人次扣2分;未按规定对转岗、离岗者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就上岗的,每人次扣2分。5.4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15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每人次扣4分;证书过期未及时审核的,每人次扣2分;缺少特种作业人员档案资料的,每人次扣1分;扣满15分的,追加扣除10分。5.5其他人员教育培训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15未对相关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扣10分。相关方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进入作业现场的,每人次扣2分;对外来人员未进行安全教育和危害告知的,每人次扣2分;内容与实际不符的,每处扣1分;未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每人次扣1分;无专人带领的,扣3分。5.6安全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10未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不得分;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004)不符的,每项扣1分。小计100得分小计6.生产设备设施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企业新改扩工程应建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5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制度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每处扣1分。新、改、扩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根据国家、地方及行业等规定执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专篇、安全验收评价和项目安全验收等审查、批复和备案等程序;按照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令第106号)的要求,进行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15未执行“三同时”要求的,不得分;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专篇审查、安全验收评价和项目安全验收程序的,一个项目扣3分;未按照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进行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的,不得分。厂址选择、厂区布置和主要车间的工艺布置、主要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构筑物防火最小安全间距、设备设施、变配电等电气设施、爆炸危险场所通风设施、防爆型电气设施设备、设施设备双重接地保护、防雷设施、集中监视和显示的防控中心、厂区和厂房照明、人员通行安全路线等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10不符合规定的,每项扣2分;构成重大隐患的,不得分,并追加扣除20分。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建立设备、设施的运行、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3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缺少内容或操作性差的,扣1分。建立设备设施运行台账,制定检维修计划。检维修计划(方案)应包含作业危险分析和控制措施。3无台账或检维修计划的,不得分;资料不齐全的,每次(项)扣1分。检维修计划(方案)没有作业危险分析和控制措施的,每项扣1分。按检维修计划定期对设备设施和安全设备设施进行检修。安全、消防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需要而拆除的,必须经企业安全、消防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6未按计划检维修的,每项扣2分;未对检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作业现场安全交底的,每次扣1分;失修每处扣1分;未经企业安全、消防主管部门同意就拆除安全设备设施的,每处扣2分;未采取临时措施的,每处扣2分;检修完毕未及时恢复的,每处扣1分;检维修记录归档不规范、不及时的,每处扣1分;检修完毕后未按程序试车的,每项扣2分。生产现场的机电、操控设备应有安全连锁、快停、急停等本质安全设计与装置。3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专用设备

(一):棉纺1.开清棉设备:(1)抓棉机吸斗观察窗必须配备机械和电气联锁,机械联锁装置的销杆与观察窗的长度不小于50mm,间隙不大于20mm,抓棉机打手的抓棉口处应有护栏,抓棉设备必须配备上、下定位装置,平台式抓棉机必须配备运行碰撞自停装置和防止误入的隔离措施。(2)混开棉机滚筒部位必须配备机械和电气联锁,滚筒顶盖的机械联锁的锁杆长度不小于设备宽度的三分之二,打手部位应同时配备机械和电气联锁,观察窗应使用不易破碎的有机玻璃。(3)清棉机打手传动轴应配置轴套,危险点应有联锁装置。(4)开棉机打手部位应配备机械和电气联锁,机械联锁销杆的长度必须大于观察窗30mm,观察窗与打手距离不小于800mm。(5)成卷机紧压罗拉手轮处应加装防护板,手轮弹簧必须处于松驰状态,各传动部位必须加装防护栏或防护罩。(6)成卷机综合打手处必须配备机械或电气等联锁装置,机械联锁与观察窗的上下间隙不大于20mm,压辊棉层输出部位必须安装生头器,或配置生头板。(7)清棉机应按规定安装操作和检修平台。(8)在抓棉机吸斗观察窗、混开棉机滚筒部、开棉机打手等存在打击伤害部位如没有配备机械和电气联锁,应加锁,开锁钥匙由当班值班长保存,当转动机械完全停稳后,才能开锁处理故障。2.梳棉机:(1)锡林抄针门间隙不大于10mm,并有安全警示标志,联锁装置灵活有效。(2)刺辊后车肚应有安全措施,有安全警示标志。各传动部位应安装安全防护罩。(3)剥棉部位应安装安全防护罩,上绒辊应安装绒辊防绕断电限位装置。(4)锡林道XX应有安全挡板。3.精梳机:传动部位安全防护罩必须安装断电限位装置。分离皮辊安全防护罩应齐全,抬高超过200mm时,联锁装置应灵敏启动。车头车尾自停开关、工艺自停装置有效。4.细纱机:车头传动齿轮安全门应有安全断电限位装置。游动电机及导轨应完整、牢固可靠。计长表、导纱横动装置、车头、车尾应安装安全防护罩。车头、车尾箱门的门钩、插门应配有自锁装置。5.气流纺机:转杯、分梳辊、压轮、轴承不允许过热、振动、异响。工艺排风、排杂装置辅助吸嘴无破损、漏风、堵塞。龙带不允许有异响。6.以上设备及场所均应符合防爆要求。40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专用设备

(二):织造1.整经机:经轴两端应加装安全防护罩,并应设置自停保险装置。主电机摩擦盘皮带、落轴电机传动部位、制动锯齿轮等处安全防护罩应牢固。游动风扇电机及导轨应完整、牢固。2.浆纱机:(1)传动部位、齿轮、链轮必须设置安全防护罩,铁炮轴、拖行辊露出机外部位应安装轴套。(2)压力表、安全阀的工作压力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控制在额定范围之内,压力表最高工作压力应标有红线,按周期经专业部门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蒸汽管道、箱体、排气装置应当采取隔热防烫措施。(4)浆纱和浆纱烘箱设备内及潮湿处的电气装置、工作照明等必须采用安全电压及防水、防潮灯具。3.有梭织机:(1)传动部位应设置安全防护罩。(2)梭子运行过程中应设置防飞梭装置和防护挡板。(3)探针及换梭作用良好、飞梭装置完好。(4)三大关车(断经、换梭、轧梭)自停装置必须灵敏有效。(5)36牙、72牙齿轮安全防护罩、送经侧轴伞齿轮、送经蜗杆安全防护罩均应完整、牢固可靠。4.无梭织机:各种气管、气阀、、油阀等不允许漏气、漏油、堵塞。断经、断纬必须停车,检修开关电器连锁可靠有效。5.针织大园机:大圆机油箱处于完好正常工作状态,油路不渗油、不漏气,保证机台周围地面干净;大圆机运转状态正常,无异常震动、噪声、发热等现象。40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专用设备

(三):化纤工序设备1.热媒生产设备:(1)热媒系统中所有导热管道必须用压缩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不得有泄漏,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2)确认电机转向正确,风机叶轮能自由转动,润滑良好,风机启动前消音器上的手动阀门应处于关闭状态,风机启动后应骤然打开。(3)热媒泵出口的压力表要定期检测,温度表处于完好状态。(4)热媒系统中每个阀门操作均必须灵活可靠。2.酯化生产设备:(1)酯化、聚合等专用设备中,各反应釜或者酯交换塔必须做到管道完整无泄漏。(2)安全阀和压力表应齐全可靠、定期检测、合格使用。(3)反应釜的反应装置、贮罐降温设施及温度报警装置灵敏有效。(4)联苯加热器液位标志明显清晰,温度和压力上下限位联锁报警装置、防爆片等可靠到位;现场应当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XXX投料设备:(1)电动葫芦必须定期检测。(2)限位开关、钢丝绳、吊钩等设施必须安全可靠。(3)风机等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4.二硫化碳计量设备:(1)二硫化碳计量室、贮库的照明、电气开关等装置应当符合防爆要求,并应装设单独的避雷装置。(2)必须装置可靠、良好的送风、排风装置。(3)二硫化碳的设备、管道、阀门、考克、液面计等应当严密无泄漏。(4)各法兰处必须装设接地片,接地良好。5.五合机设备:(1)黄化机、五合机等专用设备的管道必须密闭无泄漏,装设符合设计要求的防爆装置。(2)二硫化碳管道、排毒风管、开关、法兰片等处应有接地装置。(3)操作平台应当铺设木制地板或者橡胶地毯。(4)黄化、五合工序使用的工具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严禁使用金属制成的工具。6.后溶解设备:(1)玻璃液位管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2)进出料口考克、盐水进口阀门应灵活、可靠。(3)电动机、开关箱等电气设施应有防潮措施。7.纺丝设备:(1)短丝纺丝机等专用设备中,联苯箱体以及直(弯)管应当完整无泄漏。(2)安全阀和压力表应当齐全可靠、定期检测、合格使用。(3)联苯加热器的装置应当具备液面镜、超温超压联锁、安全阀、压力表等,并且齐全可靠。(4)熔体过滤器的前后电接点压力表、熔体压力联锁装置必须灵敏有效。8.欠伸设备:(1)紧张热定形设备的蒸汽加热系统、温度表、压力表、安全阀应当齐全有效、定期检测。(2)牵伸机轧点处必须设置安全挡板。(3)各种电气安全联锁、信号装置、报警装置等应当齐全可靠。(4)安装于高处的阀门必须灵活可靠。(5)钩刀、剪刀要放在规定位置,以防被丝束带入设备造成意外事故。9.涤纶短丝打包设备:(1)液压打包机的油箱及液压管路必须密闭,不得有泄漏。(2)机器各润滑处应按要求定期加注润滑油。(3)打包机上的压力表应定期检测,显示明显、清晰。(4)定期对打包机上的泵、阀、压力表进行调整。40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专用设备

(四):染整工序设备1.烧毛机:(1)烧毛间厂房结构及材料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印染工厂设计规范(GB50426-2007)要求。(2)自动联锁点火装置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更换。(3)汽油、液化气或煤气的储油房、风泵、油泵等有单独的符合规范的作业间。(4)排气隔热装置应完整,牢固可靠。(5)烧毛间装有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并灵敏可靠。(6)汽化器的各类阀门必须无缺损,输油泵、供路要确保完好畅通、无泄漏。(7)热板烧毛设备的炉灶、炉门无破裂、漏火现象。(8)烧毛间有良好的自然或强制通风、降温措施。(9)防爆膜完好、可靠,符合防爆要求。2.漂白设备:(1)采用氯漂的生成车间内应装有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同时符合氯气使用规程。(2)漂白车间内应定期检查设备、设施、门窗等的腐蚀情况。(3)定期监测漂槽的浓度和温度。(4)贮存漂白液的容器和池、槽均应加盖。(5)车间和配液室应设置防腐蚀的通风排气设备。3.铜辊印花机:(1)印花机花筒轧点进口处装有插口式安全挡板或光电自动停车装置。(2)机架上装有紧急停车的保险开关。(3)刮浆刀用毕后放在专用刀架上,并加上刀口保护套。(4)液压系统、气压系统符合要求无泄漏。(5)定期检查花筒轴梗,发现裂纹及时更换。4.平网印花机:(1)自动导布机构的顶头与筛框柱头接近剪切口处应装有机玻璃安全挡板。(2)台板筛框架旁纬向搁置踏脚板。(3)橡皮衬布受压小导辊应装有安全防护圈与防护托网。(4)烘燥部分有撑挡的大烘筒,两侧应安装防护装置。(5)车间内通风良好。(6)印花机应安装紧急停车装置。5.圆网印花机:(1)进布轧点(近打样处)应安装安全挡板或防护罩,花筒轴头应装有防护罩。(2)机两旁设有专用的防滑排水铁栅平台,平台下有畅通的排水沟。(3)清洗机架时不得用水冲。(4)烘燥部分有撑挡的大烘筒,两侧应安装防护装置。(5)车间内通风良好。6.预缩机、轧光机及磨、起、刷毛机:(1)预缩机加热辊进出口处及橡胶毯上下装有安全防护网,并有灵敏可靠的电气安全联锁装置。(2)预缩机两边装有安全防护网。(3)采用气体燃烧的轧光机应安装防爆设施。(4)预缩机、轧光机及磨、起、刷毛机的电气、线路定期进行检查防止老化。(5)磨、起、刷毛机应安装吸尘装置,牢固可靠。(6)磨、起、刷毛室及其设备定期清理,去除积尘。40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专用设备

(五):成衣工序部分设备1.卧式、移动裁断等专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合格有效,电气装置符合设计要求,绝缘可靠,安全防护装置完整、牢固。2.电熨斗等定型工具、设备应当符合移动电具安全设计要求,电线、插头、温控等完好无损,绝缘可靠;严格使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测。3.缝制机、拷边机、锁边机、钉筘机、锁洞机等缝纫专用生产设备涉及到旋转、冲压、用刀等部位应当做到防护装置齐全、完整、安全、有效。40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仓库:1.物品存放区与墙距、梁距、柱距,以及物品之间应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2.车行道、人行道宽度符合标准。3.作业点和安全通道采光符合标准。4.按规定采取防爆措施。5.消防设施标识及防火安全标志准确、齐全。6.按规定的数量和种类配备消防器材,且灵敏可靠。7.照明灯具完好率100%。10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变配电系统:1.各高、低压供电系统图注明变配电站位置、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走向、坐标、编号及型号、规格、长度、杆型和敷设方式等。2.应有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室、发电机室平面布置图;降压站、变电室、高压配电室及各分变电室和发电站的接地网络图。3.应有主要电气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的绝缘强度、继电保护、接地电阻、安全工具的试验报告和测试数据。4.位置不应在危险源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地势不应低洼,现场无漏雨、无积水。5.变配电间门向外开,高压间门应向低压间开,相邻配电间门应双向开。门应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制作的实体门。6.门、窗、自然通风的孔洞都应采用金属网和建筑材料封闭,金属网孔应小于10mm10mm。7.油浸式变压器应设有100%变压器油量的储油池或排油设施。8.加设遮栏、护板、箱闸,安全距离符合规定;遮拦高度不低于1.7m,固定式遮拦网孔不应大于40mm40mm。9.高压配电室、电容器室、控制室应隔离,电缆通道用防火材料封堵。10.保存完整规定存档期限内的工作票、操作票。8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固定式低压电气线路:1.线路布线安装应符合电气线路安装规程。2.架空绝缘导线各种安全距离应符合要求。3.线路保护装置齐全可靠,装有能满足线路通、断能力的开关、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等。4.线路穿墙、楼板或地埋敷设时,都应穿管或采取其他保护;穿金属管时管口应装绝缘护套;室外埋设,上面应有保护层;电缆沟应有防火、排水设施。5.地下线路应有清晰坐标或标志以及施工图。8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动力照明箱(柜、板):1.触电危险性大或作业环境差的生产车间、锅炉房等场所,应采用与环境相适应的防尘、防水、防爆等动力照明箱、柜。2.符合电气设计安装规范要求,各类电气元件、仪表、开关和线路排列整齐,安装牢固,操作方便,内外无积尘、积水和杂物。3.各种电气元件及线路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无严重发热、烧损或裸露带电体现象。8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底座、传动装置、金属电线管、配电盘以及配电装置的金属构件、遮栏和电缆线的金属外包皮等,均应采用保护接地或接零。接零系统应有重复接地,对电气设备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应在零线或设备接零处采用网络埋设的重复接地。低压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和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8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临时用电线路:1.有完备的临时电气线路审批制度和手续,其中应明确架设地点、用电容量、用电负责人、审批部门意见、准用日期等内容。2.临时电气线路审批期限:一般场所使用不超过15天;建筑、安装工程按计划施工周期确定。3.不得在易燃、易爆等危险作业场所架设临时电气线路。4.必须按照电气线路安装规程进行布线。5.必须装有总开关控制和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每一个分路应装设与负荷匹配的熔断器。8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电焊机:1.电源线、焊接电缆与电焊机连接处的裸露接线板,应采取安全防护罩或防护板隔离,以防止人员或金属物体接触。2.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保护,接地或接零装置连接良好,并定期检查。3.严禁使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作为接地装置。4.每半年应对电焊机绝缘电阻检测一次,且记录完整。5.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超过5m,电源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6.电焊机二次线应连接紧固,无松动,接头不超过3个,长度不超过30m。7.电焊钳夹紧力好,绝缘良好,手柄隔热层完整,电焊钳与导线连接可靠。8.严禁使用厂房金属结构、管道、轨道等作为焊接二次回路使用。9.在有接地或接零装置的焊件上进行弧焊操作,或焊接与地面密切连接的焊件时,应特别注意避免电焊机和工件的双重接地。10.电焊机应安放在通风、干燥、无碰撞、无剧烈震动、无高温、无易燃品存在的地方;在室外或特殊环境下使用,应采取防护措施保证其正常使用;使用场所应清洁,无严重粉尘。4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手持电动工具:1.手持电动工具根据使用的环境不同选择相应的绝缘等级。2.手持电动工具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绝缘电阻检测,且记录完整有效。3.手持电动工具的防护罩、盖板及手柄应完好,无破损,无变形,不松动。4.电源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和破损。5.不得跨越通道使用。4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管线:1.应有全厂管网平面布置图,标记完整,位置准确,管网设计、安装、验收技术资料齐全。2.不同介质的管线,应按照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注明介质名称和流向。3.埋地管道敷层完整无破损,架空管道支架牢固合理,无严重腐蚀、无泄漏,设置限高警示,有隔热措施。4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作业场所应划出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其宽度一般不小于1.5m。下列工作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主要通道及主要出入口、通道楼梯、变配电室、中控室。4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设备裸露的转动或快速移动部分,应设有结构可靠的安全防护罩、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4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6.3特种设备管理建立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或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等)管理制度。5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制度与有关规定不符的,每处扣1分。按规定登记、建档、使用、维护保养和每月自检,按期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定期检验。10未进行检验的,不得分;档案资料不全的(含生产、安装、验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