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物流工程总结范文如何写
2024-06-26 15:34:13 责编:小OO
文档


物流工程总结范文如何写

物流:物质资料实体在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空间有目的性的(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过程。

物流功能要素:运输、仓储、装卸与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

现代物流: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物流服务。现代物流内涵: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

物流工程: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管理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优方案,以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为社会经济系统和企业提供最有力的支援和服务的活动过程。

物流工程系统:(包装、储存、输送、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供应链)工程

物流工程特点:(全局、关联、最优、综合、实践)性设置规划与设计目标:人力财力物力和物流人流信息流最合理经济有效配置和安排,确保规划企业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设施选址原则:(成本费用、吸纳人才、接近客户、工业生产力布局)原则

设施布置:在给定空间范围内,对构成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各种要素进行位置安排,目的是为生产与运作系统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证。设施布置阶段:确定位置;总体

规划;详细布置;施工安装作业单位构成因素:企业产品、规模、专业化和协作化水平、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

设施布置基本形式:(工艺原则、产品原则、固定工位、成组技术)布置

设施布置目标:合理物料流动、工作有效性和高效率、作业环境美观整洁、满足容积空间现实设施布置设计原则:符合工艺过程要求、最有效地利用空间、物料搬运费用最少、保持生产和安排的柔性、适应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的方便、为职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系统布置设计SLP步骤:物流分析、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综合、面积关系图、调整修正与拟定方案、评价

物料搬运:指在同一场所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即对物料、产品、零部件或其他物品进行搬上、卸下、移动的活动。物流搬运作用:物流各阶段之间互相转换的桥梁;连接各种不同运输方式,使多式联运得以实现;在许多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装卸搬运已经成为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系统。物流搬运合理化原则:减少环节,简化作业流程,实现物流合理化原则;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下,发挥设备的利用率原则;贯彻系统化、标准化原则;步步活化、省力节能原则。物料搬运系统:指一系列的相关设备和装置,用于一个过程或逻辑动作系统中,协调、合理地讲物料进行移动、储存或控制。物流搬运系统三要素:搬运(对象路线方法)

货物集装单元化:在货物储运过程中,为便于装卸搬运,将一定数量的货物(同种的或不同的)汇集成一个扩大的作业单元。单元化器具功能:盛放、包装物料的物品;便于物料的保管、存放或搬运;保护物料品质不损失;计量功能。

集装单元化器具条件:使货物集装成完整统一的重量体积单元;有便于机械装卸搬运的结构。全员生产维修TPM:利用包括操作者在内的生产维修活动,提高设备的全面性能。(重点:生产维修、全员参与;特点: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加;目标:停机、废品、事故、速度损失为零)

如何推行TPM:提高工作技能、改进精神面貌、改善操作环境(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搬运系统分析SHA基本内容:阶段构成、程序模式、图例符号搬运系统分析阶段:外部衔接、编制(总体、详细)搬运方案、方案实施

搬运系统分析设计:物料分类、布置、各项移动分析、各项移动的图表变化、物料搬运方法的选择、修改和、各项需求的计算、方案的评价SHA和SLP关系:

1.共同目标,出发点是力求物流规模合理化:SLP重点在于空间的合理规划,使得物流线路最短,布置时位置搭配合理,尽可能减少物流线路交叉、迂回和往复现象;SHA重点在于搬运方法和手段的合理化,确定合理搬运方法,选择合适搬运设备,使得搬运系统的综合指标达到最优。2.相互制约、相辅相成:SLP是SHA的前提,前者只有通过完善的物料搬运系统才能显示出合

ABC分类法:将库存物资根据80/20原则,按重要程度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库存),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库存)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库存)3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的级别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

仓储构成:储存空间、货物、仓储设施设备、人员、作业及管理系统

仓储系统规划原则:(系统简化、平面设计、物流和信息流分离、柔性化、物料处理次数最少、最短移动距离避免物流线路交叉、成本与效益平衡)原则仓储系统选址: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仓库的地理位置,使之与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仓储系统选址原则:费用、接近客户、长远发展

仓储选址程序:确定仓库选址目标原则、收集选址所需基本条件、初步确定可供选择的地点等、评估分析后确定地点。仓库规模规划因素:成本和客户要求的服务水平、需求仓容量、商品体积质量、仓库结构布局仓库数量规划因素:成本、客户要求的服务水平、运输服务水平、中转供货比例、计算机应用、单个仓库的规模

仓库结构设计因素:平房建筑和多层建筑、仓库出入口和通道、立柱间隔、天花板高度、地面仓库布局原则:尽可能单层设备、货物出入库单向直线移动、采用高效物料搬运设备及操作流程、在库货物采用有效存储计划、尽量减少通道所占用空间、尽量利用仓库高度

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

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分拣、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管理:以最低配送成本达到客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配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配送管理内容:配送(模式、业务、作业、系统各个要素、活动中具体职能)管理

配送合理化:以一定的配送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客户服务水平,或在一定客户服务水平下付出最小的配送成本

配送合理化原理:(标准化、合并、差异化、延迟)原则配送合理化方法:(专业化、加工、共同、送取结合、准时、即时)配送

配送模式:(自营、共同、共用、第三方)配送模式

组合配送: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采购方的小批量和多频次的要求,按照地域分布密集情况,决定供应方的取货顺序,并应用一系列的信息技术、物流技术,保证JIT取货和配送。

配送策略:(转运、延迟、集运)策略

运输功能:物品移动、短时储存运输管理原理:规模经济、距离经济

运输管理原则:及时、准确、经济、安全

运输合理化因素:运输(距离、环节、工具、时间、费用)运输合理化途径: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尽量发展直达运输、陪在运输、四就直拨运输、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工具、通过流通加工

物流质量管理分类:物流(产品、服务、工作、工程)质量(服务

是核心)

物流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步骤:教育培训统一认识、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落实制定计划、现状调查和分析、调整组织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总体设计物流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工作:质量管理系统文件的发布和宣讲、组织协调、质量监控、信息管理、质量管理系统审核评审组织内部质量管理系统审核内容:确定质量管理系统为保证产品质量而开展的质量活动是否符合标准和质量管理系统策划的要求、确定过程控制是否有效,产品质量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和要求、确定组织中运行的质量管理系统是否适合于持续运行并达到组织的质量目标。组织内部质量管理系统审核程序:准备与策划、实施、审核结果评价、制定和确认纠正措施、改进与评价效果

物流工程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策划、保证、控制、改进)质量策划方法:质量功能展开技术、成本收益分析法、质量标杆法、流程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实验设计法、质量成本分析质量保证方法:过程方法、质量评审技术、质量认证技术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方法进行质量管理的程序:识别过程、强调主要过程、简化过程、确定过程优先级、制订并执行过程程序、严格职责、关注接口、严格控制、改进过程。项目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四大板块:项目管理职责、项目资源管理、项目最终可交付物和项目测量、分析和改进。

质量控制方法:核检清单法、质量检验法、控制图法、帕累托图

法、统计样本法、趋势分析法质量改进方法:PDCA循环方法物流管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目标:通过调和总成本最小、顾客服务最好、总库存最少以及产品质量最优等目标之间的冲突。实现企业物流管理总绩效最大化。

物流管理层次:(战略、控制、作业)层

物流管理内容:物流(战略、作业、成本、服务)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特征: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着重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以信息为中心满足市场实际需要的商品供应体系、对商品运动的一元化管理

精益物流: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浪费,以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精益物流设计原则:(满足客户需要、减少浪费、逐步完善、整体优化)原则

绿色物流(环保物流):在物流活动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减少因为物流活动而造成的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净化周围环境,与环境共生的物流。

绿色物流内涵:(共生型、资源节约型、低熵型、循环型)物流现代绿色物流系统:由构成绿色物流的各个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联系起来的,具有绿色物流某以合理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供应链物流:以物流活动为核心,协调供应领域的生产和进货计划、销售领域的客户服务和订货处理业务,以及财务领域的库存控制等活动。

供应链物流模式:(批量、订单、准时)物流模式

供应链物流管理原理:结合供应链特点,综合采用各种物流手段,实现物资实体的有效移动,既保证供应链正常运行所需的物资需要,又保障整个供应链的总物流费用最省、整体效益最高供应链物流管理方法:联合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链运输管理、连续补充货物、分销资源计划、准时化技术、快速响应系统、有效率的客户响应系统、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电商物流特点:(信息自动网络智能柔性)化

电商物流管理基本思想:物流向一体化、向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电商物流管理原则:系统效益原则、标准化原则、服务原则电商物流管理目标:良好的服务、准时性、经济性、规模优化、库存调节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