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方法在计划工作中的应用
投入产出方法在经济工作中的主要应用是为计划服务,它是加强
综合平衡、改进计划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利用投入产出方法进行编
制、计划检查、计划调整工作时,先利用已有的统计资料编制报告
期的投入产出表,然后求出报告期的直接消耗系数,在此基础上,
结合计划期的最终产品量,编制各部门计划期的计划方案,或者检
验现在计划在部门间比例的平衡性,并对失去平衡的部门在计划上
作适当的调整。
一、从最终产品出发编制各部门计划方案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编制某一时期的计划(称之为计划期)的一个
根本特点是以最终产品作为编制计划的出发点。最终产品主要由三
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供家庭、个人和社会集团等消费用的消费品,
另一部分是用于投资、增加库存,增加国家储备的积累性产品,再
有一部分就是对外贸易中的净出口产品。
当计划期各部门的最终产品数值确定后,利用完全需要系数,可
以计算出各部门的计划产值,计划期各部门总产品数值的计算公式
_=(e-a)=y
其中,y=(y,y,…y)是计划期最终产品列向量,y
表示计划期第j部门最终产品数量;_=(_,_,…_)
是计划期总产品列向量,_表示计划期第j部门总产品的数量。
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制定计划方案的方法比较多,其中有一种最简
单、最方便的方法,一般称为”连贯法”,用连贯法制定计划的具
体步骤是:
(1)决定计划期的最终需求(即最终产品)量;
(2)求逆矩阵(e-a),并将(e-a)及y代人公式_=(e-a)
y中,求出计划期总产品量;
(3)将总产品量_代人公式
求出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流量,以及初始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折
旧d、劳动报酬v、纯收入m等);
(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编制出计划期的计划方案明细表(即投
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方法对计划工作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从最终产品出发编
制国民经济计划和进行综合平衡提供了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
此外在编制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出若干个不同的最终产品
方案。例如,平均消费水平提高1%、2%、5%,积累额分别提高2%、
4%、6%的方案,然后利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出不同的总产值计划方
案,供决策者选择和参考。
二、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检验现有计划方案在部门比例上的平衡性
在现在计划方案中,当各部门的计划总产值和计划最终产品数额
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检验这些计划数值是否能使各部门保持正
常的经济活动,使各部门的部门比例保持平衡呢一个比较有效的
方法是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中的平衡方程,从数量上精确检验计划方
我们用_,y1(i=1,2,…,n)分别表示第i部门计划期的计
划总产值和计划最终产品数值,那么把计划总产值
_(i=1,2,…,n)代入投入产出模型中的分配平衡方程组,得
到各部门的平衡最终产品数值,把它记作yi,即
_-aij_=(i=1,2…,n)①
然后再把各部门计划最终产品数值y1与平衡最终产品数值,
用公式i=-yi②
进行比较,就能检查到各部门计划产值与计划需求值的平衡状况,
并根据检查结果对计划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表示第i部门的不平衡数额,它有以下三种情况:
(1)当>0时,表示第i部门的计划产值超过计划需求值;
(2)当<0时,表示第i部门的计划产值不能满足计划需求值;
(3)当≈0时,表示第i部门的计划产值与计划需求值基本平
利用公式①②计算出来的各部门不平衡数额是各部门的绝对
不平衡数额,它体现了各部门计划产值与计划需求值平衡差额的确
切数值,这些数值就是各部门的计划需要调整的数值。
三、利用投入产出方法调整现有计划
在计划方案编制过程和计划方案执行进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原
有计划方案在某些地方还不够合理或不太完善,也就是说,在原计
划方案中,某些部门的产品有缺口(即计划需求量大于计划产值),
或者某些部门的产品有余量(即计划需求量小于计划产值),这样
我们就应该根据实际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情况,对原有计划方案进
行适当的调整。完全需要系数能迅速而又准确地反映出各部门产品
在调整中的变化情况,通过完全需要系数的应用,就能彻底解决原
计划方案中的问题,恢复各部门的计划产值与计划需求量之间的平
衡关系。
设δ是各部门计划产值增量的列向量,即δ=(δ,δ,…,
δ),当δ>0时,表明第i部门的计划产值应该增加数
值|δ|,当δ<0时,表示第j部门的计划产值应该减少数值|
δ|。设是各部门不平衡数额列向量,即=(,…,),
δ_=-(e-a)=-b就是各部门产值增量计算公式。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