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
“十一五”工作总结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院共青团工作“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依据学院整体规划,高举邓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的重要思想统领学院共青团工作;按照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致力求真务实的总体要求,全面加强团的思想、组织建设,构筑较为全面的共青团工作的教育和服务体系;以广大团员青年为主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学院建设;以发挥学生“三自”作用,创建和谐文明的校风为主线,通过校园基础文明建设、社团活动、青年志愿服务等多种活动,出精品,打造品牌;创新工作思路,创建“共青团文明号”探索高效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全面推进学院团的建设,开创学院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一、工作方向及部署
共青团是学院的德育部门,是学院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和基础文明创建的重要力量,是培养学生骨干的核心组织,是联系学生组织的中介力量。五年来,我院团委的主要工作如下:
根据上级团委和院党总支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和实行团委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定期召开团委会和各团支部会,传达上级指示,布置、讨论和检查工作;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组织开展对全院共青团员的思想教育,紧紧围绕高校培养“四有”新人的中心任务,选准时机,精心组织一些具有我院特色的开创性和示范性的活动,加强邓理论的学习,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带领全院团员青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创四化大业,做四有新人”;抓好团的组织建设和团干伍的思想建设及素质培养。健全团内“三会一课”(支委会、支部大会、团小组会和团课)制度;做好发展新团员和超龄团员的离团工作;做好配合有关部门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的工作;督促和检查各基层团组织工作档案的建立和健全,如团支部工作记录册;办好业余团校;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争创“先进团(总)支部、红旗团支部”、争做“模范团干部”和争当“优秀团员”及其它评优创先活动。并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学生“先进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的评选工作。
二、工作回顾
(一)积极完善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团的组织建设
五年来,为进一步完善院团委、团支部管理模式,我院团委大力提倡以基层的团支部为主体开展特色活动、时效性活动,有效激活基层团组织,凝聚团心。进一步加强团的骨干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采用多渠道选用各级团干部,加强对团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工作能力的培养,构建“民选、培养、帮带、明责、严管”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的组织体系。
第一,组织部的中心工作是加强基层团组织的整体建设,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对全院学生干部进行考评与管理。积极培养优秀的非团员积极分子,吸收其加入共青团,同时向党组织推荐积极分子;负责学生工作的考核,及时向学院团委反映学生干部的工作情况和思想情况;搞好各系各班基层团支部的整体化建设。组织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团组织的工作模式,积极举办了人文特色的基层支部的团日活动和团知识竞赛,增强了青年团员对团组织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实践部主要负责学院团委校内、校外实践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联系各项学术校园文化活动。该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开辟多种途径,努力探索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相结合、和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践行我校“致之于行”的校训。
(二)务实创新,打造精品,构建人文特色学生团体
在五年工作中,探索学生会,社团活动的新方式和方法,引导他们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学生干部进行目标化管理和随机淘汰制度,注重发挥学生组织,特别是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在学院民主管理、服务学生成长成材和稳定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一,将学习部建设成为了旨在营造良好的求学氛围和开展学术性活动的部门。学习部在学院团委的领导下,加强与教务处的联系,完善教学信息交流制度,根据我院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同学对教学的意见,及时向学校教务处
反馈,从而加强教与学的联系;主办学院“人文杯”辩论赛和学校“春华杯”辩论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使大一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负责早读质量检查、学习课堂纪律及学生上课出勤情况检查等工作。
第二,体育部以加强学生体质锻炼、促进学生体智美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了如下活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配合学校体育部开展并统筹安排学院各球队的组建与日常训练工作;举办“人文杯”篮球赛、“栋梁杯”足球赛及“新生杯”乒乓球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协助学校团委、学生处开展校园吉趣味活动(拔河、跳绳、呼啦圈竞走、踢毽子等),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
第三,文艺部主要负责学院文艺活动的举办与开展,激发同学们的青春活力,培养同学们的集体精神。举办一年一度的迎新晚会,挖掘我院文艺方面的人才,同时,让新生感受到学院大家庭般的温馨;协助校团委、学生会开展校园歌手大赛活动,选拔优秀的文艺人才;举办“春之声”歌咏比赛,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浓郁了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抓骨干社团的管理,使之规范化、社会化、品牌化,把握社团活动的导向,努力创建优秀社团。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英语协会、翻译协会、法律服务协会等学生社团在学院团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本社团的品牌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文翻译比赛、庭审进行时等,为同学们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宣传工作,开拓宣传工作新局面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院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宣传阵地坚持全方位、多样化建设方针,注重发挥新媒介作用,促使共青团工作简报及院报办成了具有综合性、深度性的刊物,充分展示了我院团组织工作的健康、向上的面貌,同时也对青年学生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第一,宣传部是我院团委对内外进行组织和开展活动的窗口,对外宣传、对内教育、对上参谋、对下指导,横向扩大联系,纵向沟通信息。制作各种活动的宣传海报、展板及条幅,布置学院团委及学生会举行的各种活动的宣传背景及展
览活动;协助校团委、学生会成功组织和开展了历届校园涂鸦大赛;与相关学生社团(如耕砚书法协会)合作开展书法、绘画展览活动。
第二,记者站以促进我院学生思想教育,宣传校园文化,传递校园信息为原则,及时报道学院团委和学生会的日常工作情况。发挥院系专业优势,开展特色主题摄影大赛;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征文比赛,挖掘优秀的写作人才;建立“团建网站”、“学生事务网站”,给学生学习和生活及学校工作提供了一个平台,实现网络覆盖。
第三,编辑部主要负责院报《文韵》的编辑与出版,介绍学院工作的动态,对宣传我院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同时,协助学校《中北青年》杂志社展开宣传报道工作,为杂志社提供优秀的稿件。
(四)推崇服务奉献精神,树立青年志愿形象
学院团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学院青志队是下属于学院团委的一个由青年学生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自愿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开展“构建835文明线路”志愿活动,关注公交,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文明乘车,礼仪先行;组织全院学生干部前往慕云XX进行义务植树,体验劳动生活;组织青年志愿大学生进行支教(岗北小学),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向纵深发展,组织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
第二,生活部以服务同学为宗旨,关注同学生活为目的,积极开展宿舍文化大赛,督促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办好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三、工作反思及展望
在“十一五”工作期间,我院团委、学生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下几点不足:第一,没有完全解决“年级学生会”的遗留问题。学生会在各年级的影响力很不均匀,年级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这是制约系学生会向前发展的一大“顽疾”。第二,团委、学生会的组织机构存在协调不周的问题,亟待解决。第三,对同学们的意见的收集、处理以及上传,我们还没有一个严密的机制来保证反应的迅速。第四,最重要的一点是,团委、学生会在学生工作中,并没有处在真正的主动位置上。“学生的事情学生做”,
老师组织的活动再完美,再精彩,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学生活动;学生组织的活动,哪怕办得再差,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目前,我院团委、学生会作为学院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将继续以饱满的精神和满腔的热情探索工作开展的新方向,为促进我院各方面的建设贡献力量。今后,学生会将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广大学生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二、进一步完善学生会内部建设,增强学生会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把握格局,大胆探索学生会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机制;四、充分做好学生利益代言人角色形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为广大同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五、重交流、重学习、重建设,坚持做好对外交流工作。
我院团委坚持以“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指导,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培养为重点,切实加强团的自身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团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成了”十一五”开始时制订的各项工作计划。
总之,在“十一五”期间,我院团委、学生会在学校团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充分地发挥了中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心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院团委、学生会将在未来的“十二五”期间,凝聚全体团员、团干继续齐心协力、团结协作,为我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
二〇一〇年_月_日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