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玻纤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2024-06-26 15:32:58 责编:小OO
文档


玻纤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玻纤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指导思想、范围、依据1.1目的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的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处置,保护厂区及周边环境、居住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制定适合本厂区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1.2指导思想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效率、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1.3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厂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包括废水、废气、煤气、危险废物的排放及汇漏,对当地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对厂区员工或周围居民的生命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

2、项目概况2.1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1)项目名称:县玻纤有限公司建设12000吨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2)建设单位:县玻纤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位于县镇,厂址南距S303约2.12Km,西距G216线约2.67Km;厂区西北侧约150m处为新XX公司,南侧为园区规划道路,厂区东侧和北侧均为空地,地理坐标:N440654,E884347。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电融坩埚炉,纤维喷吹成型机,集棉机组等)、库房及公共辅助设施。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3333.6,总建筑面积4362。项目建设背景玻璃纤维工业诞生于上个世纪的30年代末,经过70年的发展,已形成一门的工业体系。目前玻璃纤维工业有数千个品种和规格,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获得5万多种用途,成为现代工业材料家庭中重要的一员。1958年,玻璃纤维在我国投入工业性和平,从90年代末开始飞速发展,目前总产能位居世界第一位。玻璃纤维棉是众多玻璃纤维产吕的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家电、飞机、列车、轮船、石油化工、机械、冶金、汽车工业、国防军工等领域。由于它具有较多的确应用领域和优异的性能,在国内外市场一直供不应不求。县玻纤有限公司拟在县镇建设年产12000吨微纤维玻璃棉生产线项目,以生产253-微纤玻璃棉花,无碱微纤玻璃棉。475-微纤玻璃棉为主要产品。该产品可供给蓄电池AGM隔板和到纤过滤纸生产厂家。本项目喷吹工段所用燃气,以厂区西北侧的新XX公司一期项目排出的焦炉煤气作为生产燃料,以专项治理利用焦化煤气为主导思想,循环利用,符合国家产业及玻璃纷纷行业准入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介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相关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县XX公司委托绿佳源环XX,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安排项目组组成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本报告表在呈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作为本项目在设计、建设期、运营期等环境管理依据。2.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县XX公司建设年产12000吨微纤维玻璃生产线项目建设单位:县XX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位于县镇,厂址南距S303约2.12Km,西距G216线约2.67Km;联系电话:139XXXX1888建设地点:位于县镇,厂址南距S303约2.12Km,西距G216线约2.67Km;厂区西北侧约150m处为东平XX公司,南侧为园区规划道路,厂区东侧和北侧均为空地,地理坐标:N440654,E884347。立项审批部门: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证编码;XXX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C3147)占地面积:53333.6平方米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2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13%

3、编定依据3.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3.2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3.3消防法

4、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运营期间采用新XX东平焦化净化处理后的焦炉尾气为主要燃料进行微纤维玻璃棉的生产。根据物质危险性标准、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判断,项目运营期间主要燃料焦炉尾气爆炸极限为4.7237.59%,自燃点560,属一级可燃气体。在空气中不宜长期超量存在,否则会影响有关接触人员的身体健康。根据对焦化厂焦炉尾气成分分析结果看,处理后的焦炉尾气中CO的含量占到9%。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和无刺激性的气体,比重0.967,燃烧时呈浅蓝色火焰,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以及煤气系统的泄漏。由于它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00300倍,故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阻碍血液输氧,造成人体缺氧中毒。空气中浓度达到1.2时,短时间可导致人死亡。其急性毒性:LC502069,4小时(大鼠吸入)。焦炉煤气易爆危险性分析如下:(1)焦炉煤气中可燃成分约占95发热值高达I7,故燃烧速度快,温度高,火焰明亮,辐射能力强。(2)焦炉煤气爆炸极限为530,由于其爆炸下限低,并且爆炸极限范围大,所以在空气中混有焦炉煤气,很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易发生爆炸。(3)焦炉煤气的着火温度为600,发生泄漏后如无火源,在空气中不会发生自燃。(4)焦炉煤气燃烧属稳定性燃烧,发生着火后,扑救相对要容易些。爆炸事故多发生在贮存或运输高压高温物料的设备及管道,因爆炸后设备及管道中存贮的物料将在短期内释放,会形成瞬间高浓度区,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威胁较大,就排放量而言,爆炸后外排污染物数量和组成视发生爆炸设备的部位不同而不同,即使是同一设备事故,也可因不同的操作状况而产生不同影响。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可燃气体在操作不当混入空气后,造成气体在设备或管道内的爆炸事故;高压气体泄露时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或因气体高速喷出摩擦产生静电而导致火灾或爆炸发生;设备老化、维修不善和违章操作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项目运营期间焦炉煤气实行管道密闭输送,事故泄露概率较小,同时焦炉尾气中CO含量仅占9%,瞬时泄露对厂区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为更好的保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厂区周围环境质量不受影响,项目运营期间需做到如下防范措施:厂区焦炉尾气输送管线要有专人巡视,一旦发生有泄露情况应及时停止输气,并对管线及时进行修复。生产厂区内工作地点到外部出口的距离符合应急疏散规定,同时整个装置设环形安全消防通道,以利于事故状态下人员的疏散和抢救。设计时对设备、管线、阀门、垫片、密封材料的使用与耐腐蚀性认真选择,避免因设计不当引起腐蚀与泄露。各主要生产装置设置连锁系统,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反应故障。焦炉煤气管道设低压报警及自动切断装置,防止煤气燃爆发生火灾。输气管道易泄露部分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及时发现及时切断。本项目在工程设计时应严格按照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相应安全卫生标准、规范执行。制定领导负责的风险应急预案对于重大或不可接受的风险(主要是严重泄露、火灾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害等),制定应急响应方案,建立应急反应体系,当事件一旦发生时可迅速加以控制,使危害和损失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作为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组织机构应制定应急计划,其基本内容应包括应急组织、应急设施(设备器材)、应急通讯联络、应急监测、应急安全保卫、应急撤离措施、应急救援、应急状态终止、事故后果评价、应急报告等。根据环评导则要求,相关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应包括内容见表1表1本项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内容一览表序号项目主要内容1应急计划区输气管线、相关环保设施,邻近工厂等2应急组织结构项目的应急组织机构分级,各级别主要负责人为应急计划、协调第一人,应急人员必须为培训上岗熟练工;区域应急组织结构由当地、相关行业专家、卫生安全相关单位组成,并由当地进行统一调度。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以及适合相应情况的处理措施4报警、通讯联络方式逐一细化应急状态下各主要负责单位的报警通讯方式、地点、电话号码以及相关配套的交通保障、管制、消防联络方法,涉及跨区域的还应与相关区域环境保护部门和上级环保部门保持联系,及时通报事故处理情况,以获得区域性支援。5应急环境监测组织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专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6抢险、救援控制措施严格规定事故多发区、事故现场、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设置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的数量、使用方法、使用人员7人员紧急撤离、疏散计划事故现场、工厂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有毒有害物质应急剂量控制规定,制定紧急撤离组织计划和救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8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制定相关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受影响范围内的善后处理、恢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9事故恢复措施制定有关的环境恢复措施(包括生态环境、水体),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后的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对事故应急措施的环境可行性进行后影响评价10应急培训计划定期安排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演练11公众教育和信息对工厂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

5、指挥机构、职责和分工5.1指挥机构(1)专项指挥部组建一个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专项指挥机构。(2)现场指挥机构:机构内含现场指挥机构,负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工作。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厂长成员:各个部门负责人及职员5.2指挥机构图总指挥:杜XX副总指挥:门香珍通讯组调度组救护组后勤组陈XX张广庆石富才肖XX

6、风险防范措施对已确定的危险目标,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责任制,尽力降低危害的程度。

7、事故处置程序及指挥机构职责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应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环保中心,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伤亡人数等等。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等。根据专项指挥部总指挥的指令,立即组建现场救援组,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防上二交次危害的发生,要对现场的重要物资和设备等进行安全转移。7.1调度组7.1.1调度组负责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上。7.1.2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现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7.2通讯组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7.3救护组7.3.1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蔬散、道路管制工作。7.3.2负责现场医疗事故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工作。7.4后勤组7.4.1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7.4.2现场及有害物资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7.4.3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稳定,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8、现场保护厂区内必须保护事故现场,参加救援抢救的每个人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作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

9、应急保障保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要,经费充足,通信保障,物资保障,宣传和培训等,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培养一批训练有素、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士。10预案管理更新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应及时修改预案。

11、公司内部每年安排一次员工进行培训与演练。县玻纤有限公司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