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写优秀诗文为载体,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
阶段总结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教育要有针对性,长期性,面对学生明显不足的人文素养、审美情感,学校确立了以每天的硬笔临摹优秀诗文来强化语言积累和书写能力的培养,借此带动学生、教师、学校的良性发展。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精神,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加强对经典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性格、态度、气质、情怀等内在品质的提高,我们结合学校特色办学的理念,从本校的师资实际出发,我校年轻教师多,在书写方面具有一定的基本功,接受能力强,学习劲头足,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自身的提高。为此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成绩也就比较明显。
一、建立与特色建设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将硬笔书写经典诗文作为师生每日的必修课,在下午上课前10分钟统一书写。通过积累——指导——描摹——书写等环节,让学生在写字练习中丰富知识,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并在一笔一划的书写中受到“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
为了使研究更见实效,我们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通
过外出参观、学习及校本研训,提高教师的写字指导水平。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发动教师搜集、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接受水平的诗文,加工成楷体临摹卡,形成有内容、有指导、有梯度的训练格局,使特色建设持久、科学,有实效。
二、为学生训练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科教师特别重视学生日常写字和美文的积累,及时地予以指导纠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的书写态度和习惯的养成。校园中张贴书法名家和师生的优秀书法作品。学校橱窗展示师生优秀书法习作,教室内外布置书法和剪纸作品。
组织开展好学生的写字课余活动。通过展览书法、组织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好及特长。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考核,综合评价班级、学生和教师的参与情况。定期:每学期就学生的期末考试书写为考评内容,评价书写姿势和书写的规范性,进行打分。满分5分。
不定期考核:日常的比赛、听课和抽查,进行积累、姿势和书写评价,满分5分。
一机七小
20__年_月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