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水库环境监测项目服务需求及技术要求
2024-06-26 15:31:45 责编:小OO
文档


水库环境监测项目服务需求及技术要求

水库环境监测项目服务需求及技术要求

一、服务需求及技术要求

1、环境监测(1)监测目的通过对水库工程涉及区环境因子的监测,掌握工程影响范围内各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为及时釆取处理措施提供依据;验证环保措施的实施效果,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环保措施,为工程建设环境建设、监督管理及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依据,使工程影响区的生态环境呈良性循环。(2)监测机构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测机构承担本工程的环境监测工作。

2、监测计划(1)水环境污染源监测监测点位布设:在左岸和右岸的施工营地生活区排污口各设置1个生活污水监测点,共2个生活污水监测点。在右岸砼拌和系统和右岸砂石加工系统废水排放口各设置1个生产废水监测点,共2个生产废水监测点。监测项目:生活污水监测选取反映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的参数作为监测项目,监测指标为:C0D、B0D

5、氨氮、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根据砼拌和系统和砂石加工系统所产生的废水特点,选定pH、SS作为必测项目,必要时可根据废水中污染物的变化适当增减项目,同时对废水流量进行监测。监测频次:生活污水施工期3年,每年监测4次(每季度1次),每次监测3个时段(8:00、12:00、18:00)。生产废水在砼拌和系统生产期间,每年监测4次,每次监测3个时段(10:00、14:00、17:00)。监测方法:按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91-2002)的要求进行监测。地表水监测点位布设:黄柏河库尾、东河库尾、库中、坝址上游400m、坝址下游200m、河口,共6个。监测项目:水温、pH值、SS、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叶绿素a、透明度、汞、砷、挥发酚、氟化物、氰化物、铬(六价)、铅、石油类等共计20项。监测频次:施工期3年,每年监测3次(丰、平、枯水期各1次),每次连续监测2天。运行期连续监测3年,每年监测3次(丰、平、枯水期各1次)。监测方法:监测执行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1-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和技术标准与分析方法。监测中同时记录天气及大沙河水位、流量等情况。施工期生活饮用水监测监测点位布设:生活饮用水取水设施处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项目: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砷、镉、铬、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盐(以N计)、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酸盐、甲醛、亚氯酸盐、氯酸盐、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总a放射性和总p放射性共3常规指标。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1次,施工期3年共监测12次。监测方法:监测执行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91-2002)要求,水质检测执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的要求。(2)生态环境陆生生态监测调查范围:水库工程施工区、库区及库周区域。调查内容:陆生动植物区系组成、分布及其特点、种群数量、生物多样性(含物种多样性、生境多样性)的变化,植被恢复措施执行情况,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变化等。调查周期、频率:陆生动植物在水库截流前调查一次,工程完建当年观测一次,水库完建后运行期间的第5年调查一次,共3次。湿地监测监测范围:安庆XX自然保护区(菜子湖)。监测内容:湿地类型及面积监测;湿地植物及其群落监测(名称、盖度、多样性、优势种、生物量、植物季相变化等)湿地鸟类监测(鸟类的种类、数量、分布及迁徙情况等)。监测频率及时段:在水库截流前监测1年,水库建成运行后连续监测3年。湿地类型及面积在夏季和冬季各监测1次,重点监测冬季;湿地植物及其群落监测应选取一定面积的样地,结合3S技术和野外调查进行监测,在夏季和冬季各监测1次;湿地鸟类监测在34月、1011月、12月翌年1月分别调查1次。水生生态监测内容:生境条件监测一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水深、流速。坝下断面增加对水中溶解气体含量(主要是氮气饱和情况)的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叶绿素a含量及分布,浮游生物、固着生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分布密度、生物量;鱼类集合和种群动态鱼类的种类组成、种群结构、资源量,重点监测在流水中产卵的鱼类的种群动态。水生生态监测与调查区位置和调查内容详见下表:序号监测与调查位置环境要素水生生物监测鱼类集合和种群动态监测1库尾蒋河(回水以上1km)2库尾东河(回水以上1km)3库尾黄柏河(回水以上1km)4库中(王家老屋)5坝下五井河6柏年河(三湾河口)7人形河(育儿河口)8下游及河口(源潭河口)9蒋河(回水以上区)10东河(回水以上区)11黄柏河(回水以上区)12库中(东西XX)13柏年河(彭年河口三湾河口)14人形河(鲁坦河口育儿河口)15下游及河口(源潭河口赌棋墩)注:标的监测内容需要监测。监测与调查区域:水生生物干流设置库尾蒋河(回水以上1km)库尾东河(回水以上1km)库尾黄柏河(回水以上1km)库中(王家老屋)、坝下五井河、柏年河(三湾河口)、人形河(育儿河口)、下游及河口(源潭河口)等8个断面。鱼类集合和种群动态_干流设库尾蒋河(回水以上区)、东河(回水以上区)、黄柏河(回水以上区)、库中(东西XX)、坝下五井河、柏年河(彭年河口三湾河口)、人形河(鲁坦河口育儿河口)、下游及河口(源潭河口赌棋墩)共8个调查区域,调查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前移或后靠。监测与调查频次、时段:水库蓄水前监测1年,水库蓄水后第

1、

2、

3、

4、

5、

7、10年各监测与调查1年,共计7年,蓄水后监测费用应由水库运行管理部门承担。生境条件和水生生物在4月、8月各监测一次;鱼类集合和种群动态调查在36月、1011月进行,每月10天左右。生态流量监测建设生态流量监测站,终端连接至安庆市环保局以便于监控管理。监测设施由两台摄像仪、信息传输与接收装置组成,一台摄像仪安装在小机组机房,监控小机组的运行情况,一台安置在电站尾水调节池处,监控电站尾水出流进入河道情况(监控内容为工况和流量)。信息接收装置安装在安庆市环保局,用于接收实时视频,监督电站生态流量泄放情况。(3)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设:施工区左岸田墩村设1个监测点,右岸光辉村设2个监测点(上、下游砂石料加工系统附近居民点各设1个监测点),共3个监测点。监测项目:针对施工时将使用大量施工机械和开挖爆破的特点,选择N0

2、PM1。等项目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从工程准备期至工程完工为止,每年监测3次。N0

2、PM10每次连续监测5天,每天连续监测不少于18小时。每天分四个时段监测,取得0

2、0

8、

14、20时4个小时浓度值。监测方法:N02监测按照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_5435-1995)执行;PM:。监测按照大气飘尘浓度测量方法GB69)执行。(4)声环境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监测点位布设:施工区左岸田墩村设1个监测点,右岸光辉村设2个监测点(上、下游砂石料加工系统附近居民点各设1个监测点),共3个监测点。施工区布点应结合工程活动,随工程施工情况的变化而酌情布点。监测频次:施工期3年,每年监测3次,每次2天(含工作日、休息日),每天24小时昼夜等效声级。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监测方法执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监测点位布设:在右岸的光辉村凉井组和下浒组(上、下游砂石料加工系统附近居民点各设1个监测点)处分别设置1个监测点,共3个监测点。监测频次:施工期3年,每年监测3次,同时记录车流量。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监测方法执行。(5)人群健康本条由中标的监测单位委托地方疾控中心进行监测,中标单位应进行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施工区疾病监测由水库施工区各承包商、建设单位等医疗单位组成施工区基层疾病监测网络,负责施工区疾病监测,主要开展甲、乙、丙类传染病监测,按规定填写传染病报表(包括发病病种、时间、年龄、性别、职业等),并及时报送潜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种及鼠密度监测监测点位:在坝址右岸的光辉村、左岸的田墩村各设置1个鼠种及鼠密度监测点,共2个监测点。监测方法:每个监测点每次监测至少应在室内布放200有效夹次以上,晚上布放,清晨收回,并统计施工区鼠密度。监测时间:每年

2、

5、

8、11月捕鼠,即每季度一次,各捕鼠月份在当月15日或其前后5日内完成监测工作,监测时段从工程准备期至工程完工为止。移民安置区A、疾病监测常规监测主要是依靠县、乡、村医疗卫生防疫网络对移民安置区疾病变化进行监控。根据库区移民安置具体情况,分别在潜山县的黄柏镇、源潭镇、佘井镇、黄埔XX、梅城XX等地共设置5个监测点。主要开展基础资料收集、传染病及地方病监测等工作,以便了解掌握淹没未搬迁区和移民安置区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流行情况,及时釆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基础资料收集:收集淹没未搬迁区和移民安置区人口总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出生总数、死亡总数等人口资料;以及区内卫生机构和人员情况。传染病监测:甲、乙、丙类传染病,包括发病人数、发病率及时间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等。突发疫情报告:遇暴发疫情及不明原因公共卫生事件应随时报告。潜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为依据,并通过封锁疫点、环境消毒、预防服药、紧急接种、现场釆样等措施,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监测时间:工程建设期3年。B、鼠种及鼠密度监测监测点位:在潜山县的黄柏镇、官庄镇和源潭镇3个乡镇各设置1个鼠密度监测点。各监测点应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区域,该区域要求距水库淹没线1km以内,室外监测应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园地等不同生境。上述监测点不得随意变动,若需变动,应尽量接近原监测点,各项条件应与原监测点相近。监测方法:每个监测点每次监测至少应在室内布放200有效夹次以上,野外应布放300有效夹次以上,晚上布放,清晨收回。鉴定:鼠类应鉴定出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黄毛鼠、黑线姬鼠及其它鼠类;食虫目兽暂不鉴定种,合并登记。监测时间:每年的

5、8月各捕鼠一次,各捕鼠月份应在当月15日或其前后5日内完成监测工作。监测时段:工程建设期3年。C、蚊种及蚊密度监测监测点:与鼠密度监测点的设置相同。监测方法:捕蚊工具可釆用电动吸蚊器。每个监测点每次监测住房(面积15m2左右)10间、畜圈(牛栏或猪圈)10间。每次吸蚊15分钟。鉴定:蚊类应鉴定出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等。监测频率:每年的

5、8月份进行监测,每月上半月和下半月各监测一次,两次间隔不应少于10天,监测工作在天黑前11.5小时进行。监测时段:工程建设期3年。

二、验收中标人和采购人双方依据监测项目和进度共同实施验收工作,结果和验收报告经双方确认后生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