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三笔字练功计划
教师三笔字练功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假期校长会议讲话精神及教师大练基本功要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以促进我校教师自身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力求让教师练出绝技,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全体教师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
二、工作目标
1、教师加强自身的情感熏陶和文化修养,积累更多的古文名篇、诗歌名篇、名家名篇,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2、加强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基本功练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以练功为基础,强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加强教师的专业引领,提升教学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措施及要求
1、教师进行三笔字练习必须遵循书法练习规律。练习时,要从楷书入手,逐步过渡到行楷和行书,应从写法突破,逐步掌握构成要领。
2、写三笔字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笔,其位置贴近笔头,且三指虚握,呈斜卧式(与板面成45——50夹角)。
3、粉笔字属于硬笔字类,书写用笔要点如下:利用指力、腕力书写;书写时保持写速稳定、适当用力,写速快慢、用力大小决定点、
画的大小和粗细;
4、进行三笔字练习应从临写优秀的碑帖开始,且首先临写楷体。待熟练后,再背临、默写范字。熟练后可临写完整的全帖。当基本掌握了楷体书写方法后,再临写行楷或行书,其方法步骤与楷书相同。按照以上要求反复进行,最终达到字写的好、整篇组合的美的目的。
四、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次练功
粉笔字笔画练习要把握起笔、行笔、转折和收笔的要领粉笔字的起笔一般要求“欲横先竖,欲竖先横,”有“藏笔”(按笔)之势;行笔要稳健,用力要均匀,使线条有力、流畅。写转折笔画时,在转折处要有顿挫用笔,写曲线笔画时,手应随笔画的弯曲而捻转粉笔,忌随意用笔而使线条形成折带状,造成线条无力,有薄弱之感;收笔一般要有“回笔”之势,勾、撇、提、悬针等收笔要顺势提笔而出,但须保持内力不变、力送到头。
在书写过程中,并非每笔都按上述要求交代清楚,尤其对处于次要位置的笔画,应该藏笔的可作漏笔处理。由于粉笔字书写应有适当的速度,起、收笔的藏笔效果并不明显,有“意”即可,但无论书写主要位置笔画还是次要位置笔画,必须做到笔笔到位。
第二次练功
保持字的外形呈“方”形
钢笔字是方块字,但字的方正不是绝对的,而是整体感觉。大部分字只是某些笔画的起笔或收笔端点处于方块之边缘(极少部分略超出),而其他地方都在方块之内。在练习过程中应首先形成“字为方形”的认识,然后注意恰当的表现字的整体方的感觉:方块边缘的笔画及相交于方块边缘的笔画定好位,不靠边的笔画写到位。
第三次练功
分析结构和比例
汉字分为独体字和组合字两种。组合结构的字又分为上下组合、上中下组合、左右组合、左中右组合、上下左右组合、里外组合、参差组合。进行毛笔字练习,分析研究组合结构各部分所占比例的大小对准确定位每个字的笔画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初学时,可有意划分组合结构字型各部分的比例,经过反复练习把握组合比例,最终能够做到出手便符合比例。
第四次练功
体现上紧下松特征
粉笔字结构如同人体结构,大部分上部构成紧凑,下部构成舒展。从美学观点来讲,只有疏密搭配得当,才能产生美感。在一个画面中,物象组合“疏能跑马,密不透风”,而且过渡层次适当,形式美感强。一个字就是一个画面——上紧而不挤满,下松而不空缺,松紧对比适度,构成协调美观。进行粉笔字练习如若把握上紧下松规
律,便可突破笔画组合“排列易均匀”的难点。
强调内紧外松
进行粉笔字练习强调把每一个字写成“个”,不能有松散之感。解决的办法是将字写的内部紧凑,外部舒展。结体严谨、形不散的字,犹如所有笔画均向中心集中,具有凝聚力,形成一个整体;又如从中心向外发散,到外部很舒展,具有洒脱之感。可见,粉笔字的内外聚散对比既是又一解决笔画排列均匀问题的手段,又是形成字形美观的条件。强化内紧外松练习,利用米字格和回宫格来训练十分奏效。
第五次练功
注意左收右放
钢笔字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左边笔画呈收势,右边笔画较开放。这种收放对比很能凸现字的精神,给人以神气十足之感。造成钢笔字左收右放的原因有二:其一,笔画个性的影响所致——处于左边的笔画大多具有收势特点,而右边的大多则相反;其二,结构变化的需要所致——对比产生美,变化见精神。在练习中,一般强调字的结构上的收敛与放开,即字的左边部分收敛些,右边部分放开些。依据左收右放原则训练,可防止出现写字全面放开,四面“开花”,张扬无对比,平淡无味道问题,也可避免出现笔画写不到位,开放不足,收势有余,小气拘谨问题。
第六次练功
适宜穿插务求呼应
汉字的笔画位置并无多大调整空间,书写时相差一点也感觉不舒服,尤其关乎笔画间相互联系的一些微妙处理更让练习者作难。因此,笔画如何争让穿插、怎么呼应、穿插呼应到什么程度才能处理好笔画的位置关系,成为摆在练习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根据经验,有效的解决方法是:(1)注意观察范字,认识笔画穿插呼应的作用:如三组平行线‖‖‖变为[][][]或][][][,其内涵显然发生了变化,所以,线条的微妙变化会使线条间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2)通过训练把握规律,熟练写法:笔画的合理争让穿插使字的各部分间增强了联系,笔画间的相互照应使字形神不离。
第七次练功
力求重心稳定
粉笔字虽然也是方块字,但大部分均衡而不对称,在书写时稍不注意会使重心偏移,而出现东倒西歪现象。有时确因写的歪斜而使重心不稳,有时则由于所写字的左右分量不均衡或头重脚轻而失去重心,有时是因为笔画的穿插影响破坏了字的稳定。所以,在书写练习时,首先要将字写端正,然后通过进一步训练,能够表现出字的左右等量不等形的感觉和字的站立稳定的效果,能够处理好影响稳定的穿插笔画。在没有掌握驾驭能力的情况下,一般不要写倾斜式粉笔字。
第八-十五次练功
切记空放与满收
因钢笔字是方形字,所以在方框内练习十分方便。但在方框内练习时必须明确哪些笔划顶格哪些笔划收缩什么样的字笔划破格根据人的视觉感受分析:凡平行于方框线的笔划给人以扩张感,故而书写这类笔划应适当收缩,称为满收,如写“国”字;凡与方框相交的笔划顶格书写使人感到较为恰当,如写“单”字。而与方框相交点少的字,置于框内来写则显小,如菱形字“令”,对此,只有适当破格才感觉大小适宜。事实上,写钢笔字追求的是视觉上的大小一致,而实际上的不一致。那么,在书写时只有适时空放满收,才能保持字的整体感觉大小适当。
教师练功必须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从最基础的练起,反复练习、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并且要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让我们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重点学生”为目标,勤学苦练,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教育业绩向舒兰教育献礼!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