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职业环境分析报告
2024-06-26 15:20:04 责编:小OO
文档


职业环境分析报告

医护人员职业环境分析

医疗护理职业社会背景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观念的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程度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医护业也因此受到巨大的冲击,新的形势及变化将对医疗护理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向医护工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医疗护理行业发展还不完善,医疗护理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观念也相对落后。随着医疗行业竞争的逐渐激烈,医疗护理作为医院经营的作用日益提高,医疗护理水平也逐渐提高,国家对于医疗护理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加大,卫生部20__年1月份下发了《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加强了对医疗护理行业的要求,在未来的医疗护理或可能成为今后医院发展的一个趋势。医疗护理职业环境现状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导致了社区医疗护理和家庭医疗护理的需求有所增加,但是目前我国面临着医护人才匮乏、医护及财力支持不足的状况,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转变,社会、的支持,医疗护理的开展必将成为当今社会医疗发展的时代潮流。目前,由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医疗纠纷增加,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医患之间缺乏信任,以及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等原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正在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而且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当前和谐医患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医护人员同时承担着管理者、沟通者、照顾者、代言者、保护者及教育者等多重角色。因此,医护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要有高深的专业素质、广博的人文素质。知情、同意、自由、不伤害、最优化,这是国际社会认同的医学道德的最基本原则。我们应该采纳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理念,加强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加强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并应用于医患活动中,达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医护人员工作环境分析

现代医学的成长和发展与职业危害并存。由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广泛地存在于日常医疗工作中,大量的危害如无形无影的“杀手”在损害着医务人员的健康,如放射线、紫外线、化学消毒剂、电磁波、铅污染等。了解职业危害,正视工作中潜在的危险,能提高对自身职业的防护意识,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可避免或减少遭受疾病的侵袭,对保护环境和医务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危害类型

1.化学危害主要来自消毒制剂及抗肿瘤化疗药。化学消毒剂对人体具有显著的损害,如:84消毒液、次氯酸粉、来苏、氨水、甲醛等有刺激性气味,如防护不当或浓度过高,可刺激人的眼睛及呼吸道,引起咽喉炎、职业性哮喘、咳嗽、眼睛流泪、干涩,更为严重的是长期处于有污染的环境中,会使人的白细胞下降。抗肿瘤药是某些疾病的诱变物质,能引起已婚的育龄护士致畸、宫外孕、死胎、流产、脱发、头晕、皮炎等副作用。

2.物理危害主要来源于放射线、紫外线、电磁波、铅污染、设备的电击伤。放射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能损害人体组织器官、腺体与造血功能,长期处于该环境中,毒性蓄

积,可引起头晕、乏力、失眠、造血功能损害、内分泌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对男性工作者造成死精或少精,引起生育功能障碍医学教育`网整理,对女性则是月经失调或面部色素沉着。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眼炎、恶心等臭氧中毒症状。

3.生物危害主要指、刀划伤及医务人员伤口继发性感染医学教育`网整理。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高达87%.当医务人员手部有破损时,接触了传染性的血液或体液就有感染的可能。

4.医院暴力医护人员在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袭击,包括被侮辱、被殴打、身体被伤害、财产被破坏、性攻击等暴力行为

5.心理、精神压力护理工作平凡又繁重,护士常倒晚夜班或加班,生活无规律,正常的生物钟受到干扰,下班后还要照顾家庭及孩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与睡眠。各医疗单位机制的改革,竞聘上岗,护士的执业压力加大,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就要不断的学习。护士集工作、家庭、学习于一身,精神压力很大,许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胃病、内分泌失调等疾病。

二、防护

1.化学制剂的防护

在配制中,戴厚纱布口罩及乳胶手套,尽量不要直视,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条件的可戴防护眼镜;合理安排好护理步骤,缩短接触制剂的时间。若操作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刻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及时就医。

2.抗肿瘤药物的防护

在治疗室安装排风设备,护士在配制药物时要按规程操作,洗手、戴布口罩,将头发全部罩于帽内,穿隔离衣、戴橡胶手套防护。打开安瓿要垫无菌纱布,在溶解粉剂药物时医学教育`网整理,要将溶酶沿瓿壁缓慢注入,待与粉剂完全浸润后再轻摇,保持药瓶内外压力平衡,用大号针头抽吸,防外溢,完成药物配制后,将此次所用的医疗废弃物集中放入污物袋封闭处理。

3.物理危害的防护

(1)安装排风设备,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空气的流通。尤其是在制作防护铅模块时,铅的熔点低,易随蒸汽蒸发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损害呼吸和皮肤,在接触、摆放铅模块时,要戴厚棉纱手套。

(2)严格遵循放射线操作规程,按要求程序进入操作间,争取短时间内完成检查或治疗,手术人员要充分利用屏蔽装置,穿戴好铅制防护服,减少不必要的过量照射。

(3)紫外线空气消毒应选择在治疗、护理操作少的时间,如中午或晚间,长时间接触消毒光线要遮盖皮肤及眼睛。

4.避免生物危害造成的感染

为防或刀划伤,就要掌握正确的持针或握刀的方法,保持锐利面的使用空间,不要将锐利面对着自己或他人,用后将针头或刀片放入利器盒中,按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原则处置。在操作中,防止血液或体液喷溅到头面、眼部,如果发生此类情况,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抗生素眼药水;如操作者手上原有伤口,一定要戴乳胶手套进行各项操作,防止病毒入侵机体造成伤害。医护人员长期与病人接触医学教育`网整理,有必要注射乙肝疫苗,破

坏、阻断病毒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每年定期体检,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5.完善风险管理,强化危险意识,防止医院暴力

(1)院方要采取得力的防暴措施,如提供保安服务、监控系统、警报等,能有效遏制暴力事件的发生,提高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保障。

(2)强调医德医风建设,倡导积极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全院开展“防医院暴力”的培训班,包括“如何预防袭击,控制暴力的技巧,摆脱暴力的方法”等,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暴意识和应对能力。

(3)运用法律武器,惩治野蛮的医院暴力当事人,达到惩前毖后的警示效应。

(4)推进社会沟通,增进社会理解,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运用严谨、公正的媒体导向进行宣传。

6.尊重、理解护士

对护士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给予人性化管理和关怀,创造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护士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胸开阔,合理安排时间,妥善处理好工作、家庭、学习三者的关系医学教育`网整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职业危害的剖析,所有医疗从业人员均应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的严重性,高度重视职业防护,从预防抓起,通过防护知识的学习,安全规范的操作,保护自身健康,将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