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袋的危害的调查报告
据报道,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
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000吨,全年生产495万吨,而且每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这种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其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了;再是焚烧,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第四种是堆肥,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才行,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北京市现处理一吨垃圾花103.49元,一年的处理费用就是5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厂就得花1~2亿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就得花20多亿元,这又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当前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
事实上,我们天天在丢掉着大量的可回收物,以上所述的废弃物只是总量的一角。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介绍,我国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市面上的塑料袋可分为两种:即无毒塑料袋和有毒塑料袋。无毒塑料袋是用聚乙烯、聚丙烯和密胺等原料制成的,可以用来包装食品;有毒塑料袋如聚氯乙烯(PVC)制成的塑料袋有毒,不能做食品的包装袋使用。现在,人们在市场上、马路边上购买熟食品用的大多是经营者为了压缩成本而购买的最便宜的一次性塑料袋,它们没有经过消毒,且表面充满大量的滑石粉,经常使用这种塑料制品包装直接入口的熟食品、特别是热的食物,虽然不会引起突发性病变,但会使人体健康状况下降,等于慢性食物“中毒”。
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是削减垃圾山最有效的措施。1、净菜上市。每逢冬天,大街小巷堆着脏稀稀的白菜帮子,环卫工人用大卡车不断的往外运,而现在菜帮还田,净菜上市,脏的景象消失了;2、有价提供塑料袋。治理白色污染必须从源头减少。应禁止菜贩无偿提供塑料袋,迫使人们又提起布袋子和菜篮子;3、商家回收产品包装物。一些大的家用电器多为上门维修,商家送货到家后,负责收回包装物再次利用(药厂已实行回收);4、简化包装。在保障商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包装的重量和体积。19__年4月生产的“舒肤佳”肥皂,其合重7.8克,现重7.4克,每块肥皂包装减重0.4克,若300万户每月用1块,一年就节省14.4吨纸的消耗,同时也是减少了14.4吨的垃圾;5、抵制豪华包装。物品包装量远远超过物品重量,产生大量废弃物,应对这类厂家加收污染税。
生活垃圾从家庭、单位、医院、商场和集贸市场所有扔掉垃圾人的手中开始分类,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有机垃圾等5类。电池体积小危害大,实行单独收集。前4类可在家中不起眼的地方分别放置,或放入分类箱中,再由回收部门或专业运输队酌情多日收运一次,直接送到有关工厂做原料。剩余的生活垃圾可照旧由环卫部门收运。这样做将大大降低垃圾总量和体积,减少垃圾转运中耗费的人力和物
力,及过多的垃圾堆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了环卫部门清运和处理垃圾的负担,延长了造价昂贵的填埋场的使用寿命。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递增的垃圾多为可回收物,可以说有2/3以上的废弃物是能回收利用的,这样北京市一年的垃圾处理费用,可以由5亿多降到2亿元。
城市垃圾蕴藏着大量的再生资源,环保企业又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何实行垃圾从源头分类至今没能全面开展起来首先是源头配合不力,群众还没有看到分类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其次是分类后收集转运问题;第三是回收利用技术落后。为此须做到:
1、宣传教育经常化。提高每个公民的环境意识是当务之急。垃圾从源头分类涉及到千家万户和每个公民,要使人们认识到自己是污染的受害者,又是污染的制造者,也应是污染的治理者。要提高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就需要我们大力宣传分类的好处,以坚决的措施在干中提高公民素质。
2、垃圾清运企业化。垃圾的清运和处理向企业化运作方式转变,公办、私办平等竞争。平谷的张利用废泡沫等生产优质建筑材料,在今年北京市会上表示有多少要多少,每公斤1.2元。可是谁能送到平谷该厂能否在城乡交接处设立收购站,由下岗职工组成收运队,从居民点收走,送交企业收购站,工厂按质论价。
3、环保企业科技化。用高科技武装环保企业,避免出现二次污染。尽管环保企业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可以吸纳大量的下岗职工,但还须对环保企业的积极扶持,如果能像搞开发区那样制定有关的激励性优惠,垃圾处理这一新兴产业定会快速发展起来。
近年来,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频繁的旱涝灾害,加上今年沙尘暴的袭击,使人们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生态环境引起人们的关注,认识到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同时,不少人温饱问题解决后,开始注重保健,希望提高生活质量,要求生活在清洁、美丽的环境中。更有些人认识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如果加以利用既可以缓解资源不足,也可以减少垃圾无法处理的烦恼。一些人把用过的玻璃瓶、塑料制品等收集在家,舍不得混在脏物中丢掉。他们这样做并不是要卖钱,而是等待有人来收集利用。群众中特别是妇女蕴藏着环保的潜能和热情。
市民环境意识强不强,也是垃圾处理成败的关键之一。只有每一个人都有了较强的环境意识,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解决环境问题。就目前而言,我们在环境保护,在垃圾处理方面的宣传工作做的非常不够。或许维也纳的垃圾处理宣传工作对我们有较好的借鉴作用:(1)开设垃圾电话专线,专门解答居民对推行的垃圾提出的所有疑问;(2)开展上门咨询业务,并设立流动咨询站;(3)印发垃圾小指南手册,发放到每家每户;
(4)小学校提供宣传材料,从小孩的思想工作开始做起;(5)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动员居民们参与到垃圾的治理中。
当我们看到国外优美的风景时,当我们对国外的垃圾处理设施表示赞赏的时候,我们更应当作的是关心北京的垃圾问题。过去,我们不曾想到垃圾对国家的形象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也不曾想到这些用过的废物居然会与我们争夺生存的空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必须重视垃圾问题,我们不能让北京成为一个“垃圾城市”。我们应该让我们的手都更加辉煌,更加美丽。
当我们看见其他国家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得美丽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住过更加辉煌,美丽!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