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科研计划
2024-06-26 15:20:06 责编:小OO
文档


教科研计划

教科研为擎,为

学生发展蓄以引力

本学期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将紧跟学校工作及区教研室工作,以小课题研究为总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快速成长为重点,以日常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坚持教研科研一体化、教育教学一体化、研训一体化的原则,广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活动,积极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逐步形成以校本化教研科研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形成我校的教科研特色。

工作目标:

1、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想引领和学习培训,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及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等思想观念。

2、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构建以实施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为抓手,以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本领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机制,倾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

3、深入扎实推进“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和市、区立项课题研究。巩固已结题的科研成果,继续深入扎实的开展好小课题研究,解决问题,改进教学,力求取得更好、更大的成效,努力打造我校的教科研品牌。

4、继续完善学校网站建设,切实为教师搭建交流经验,沟通思想,互通信息的平台,并为我校的对外宣传和交流畅通一条便捷的通道。

三、主要工作:

(一)课题:我校承担的一个国家级课题,学校将坚持“在推广中进行深化研究,在推广中提高效益”的原则,面向全体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重视行动研究,提高教师课题研究水平;我们将深入开展学科课题研究,重视在实践中的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进新课程教学向纵深发展,力争做好课题研究的“四结合”,突出教科研的实效性。

(二)教研:

把“决战课堂”与“创造和谐,感受幸福”的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读书学习,转变观念,深入研究,提升自我,实现专业成长目标结合起来,让和谐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提升质量的阵地,感受幸福加油站。本学期我们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决战课堂”,做足做好教学文章:“决战课堂”战略的提出,是促使教师素质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做好这篇文章,我校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和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继续开展以下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1.依托教研,促协作交流

继续进行“共研式”教研组集备活动,要求分管领导必须参与,流程是选定课题——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评一节课,在这种多人同备异构的“研究课”中,每位教师都展示出自己的设计思路、教学风格,有效地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合作精神,共同分享智慧。

继续以语文“情感迁移”教学法研究为突破口,带动各教研组对教学法、学习策略的研究,引发教师们对“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更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以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共进。

3、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以备课组的形式开展,语文每年级为一个备课组,数学分三个备课组,其他学科老师分学科组成音乐、美术、英语、体育、科学备课组,至少每两周一次(单周教研活动,双周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定内容)。集体备课的基本模式:个人初备→主备人说课、同伴切磋,优化整合→形成教案→个人改动(再备课)。

4、加强交流。一是加强学校内部的交流,老师们及时反馈教学教研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研活动主题,配合教学需要。二是加强与周边学校的交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1-2次与周边学校的教学研讨交流活动。

5、重视随堂听课,教研组长及相关行政参与听课,听课同时检查教案,杜绝无教案进堂。每月反馈听课情况。加强课堂常规巡查力度,每月反馈课堂常规巡查情况。

6、运用教育博客开展教学研究,鼓励并倡导老师们把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以随笔的方式记录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加强课后反思。每人每月上传1篇教育博客日志。

7、抓住各种机会着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论文竞赛。及时把有关征文、论文竞赛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把好质量关,力争做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同时教师应积极推荐优秀学生习作(包括作文、书画、摄影等作品),以充分展示浏正街小学学生的才智。

(三)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谁拥有了一批好教师,谁就占领了教育的制高点,就善于拥有了教育的明天。”教育的实践使我们更加切身地感受到一所好学校一定要有一个蓬勃向上、善于研究学习的教师群体。目前,我校的教研已成气候,有较浓的研究学习氛围,特别是一部分年轻教师,肯学肯钻,近两年进步很大。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学校教师自我发展的目标还不是很清

楚,学习和研究没有明确的方向,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本学期学校的着力点是:加强对教师自我发展目标定向的引领、鼓励和支持,建立竞争与合作机制,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氛围环境,激活彼此间的内部活力,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及构建良好的学校团队文化,使学校迈向一个善于学习与反思的机构,增强教育能量。

1、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建立教科研骨干队伍

(1)建立教科研骨干队伍,是深化教科研的一项重要工作。

经过几年的教育科研工作,我校已有部分教师在课题研究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们能坚持参加研究工作,较好地落实研究措施,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在课题研究中起着骨干的作用。把这些成员组织起来,参加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组织教科研骨干成员研讨会等,以培养并提高他们的教科研能力与管理能力,为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普及准备师资力量。

(2)多元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素养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是深化教科研的一项重要工作。本学期组织本校教师阅读教育名篇名著及课改专著、理论文章等,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把读书学习和实践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集中学习。继续学习各科《新课程标准》,组织观看专家的录像讲座,学习课程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

4、搭建平台,施展才华和发挥潜能。继续组织论文、案例评选、搭建为教师施展才华和发挥潜能的平台。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级教学研讨、培训等活动,给教师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6、充分利用校园网,帮助教师通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学习课改等专业理论,提高业务素质。

7、进一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理念,是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根据区教研室的安排组织的培训工作,做到各学科任课教师全员参加教材培训。

8、认真组织开展好各级研讨课,并选送教师参加区教学比武活动,以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业务水平。组织实验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展示教师智慧的火花,提高科研层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