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2024-06-26 15:21:12 责编:小OO
文档


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建设好一支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为造就一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实实在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扎扎实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重点,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之路,坚持深化改革、发展内涵、讲求实效的原则,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机制,建设一支素质良好、敬业爱生、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习型、创造型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与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造就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三、具体措施:

(一)提高师德修养,规范教师行为。

1.开展师德风范教育。重视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以奉献精神、师德规范、人文素养等为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地对教师开展教育和熏陶,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人文修养。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师德感悟、师德演讲、学身边的榜样、讨论交流等活动进行师德教育。

(2)坚持坚持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讨论,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形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风尚。通过导读、精读、赏读等形式,培养教师乐于读书、勤于思考的习惯,

(3)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与结对校的校际互动交流。

2、学校在学生中进行了“感受师恩”征文活动,在教师中进行了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的征文演讲比赛,树立典型,鼓舞教师争先创优的士气。开展“说说我身边的人”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

(二)、积极搭建平台,提升师能水平。

1.注重师资培训。以人为本,多措并举,将上级组织的培训学习与校本培训学习相结合。落实“全员岗位培训工程”,按上级要求组织教师参加三期小学公共课远程培训;强化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五个一”(读好一本教学论著、写好一份教学案例、写好一篇教学论文、上好一堂公开课、参加一个研究课题)活动;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位教师自觉阅读教学理论书籍期刊等,撰写3000字阅读笔记,并积极将所学理论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以“说说我身边的人”、“阅读之星”评选活动为载体,培育教师精神文化,强化师德师风教育。

2、落实“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达标工程”。一是通过常规管理抓教师备课功,二是通过推门听课、组织课堂教学展示观摩活动抓上课功,三是通过教研活动评课和对听课记录中评课意见的检查与指导抓听、评课功。本期将通过观课议课、课堂观测问诊的方式组织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全员展示课和校级评优课。

3、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一是认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上级各类培训并汇报学习心得;二是做好校级培养工作,通过师徒结对、压担子、针对性跟踪指导、搭建展示平台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缩短其成长周期,促其尽快成长。本期,每位青年教师要完成1篇优秀论文(反思)、1份优秀教案、1000字左右的读书心得体会,上一次较为成功的展示汇报课。

4、增强教研活动。

制定教研组活动的相关制度,明确教研组活动要求,强化教研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能,通过经验反思、行动研究、案例分析、同伴互动等形式,帮助教师认识、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跨教研组的互动交流活动,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用好教材的能力。

5、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形成我校名师教师梯队。(1)有针对性地做好名师及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一是通过师风师德教育强化教师成为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内在动力;二是通过针对性培训、指导等方式促有潜力教师探索个人教学特色,形成个人教学风格;三是强化外力作用,通过给任务、压担子的方式,促教师加快成长。(2)做好宣传动员,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县级“首届名师”和“州级第四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发挥区州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区州级骨干教师每人上1节观摩研讨课,做1次组内或校级讲座。本期争取推出5名左右县级名师以及州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三)、以校本研修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新学年、新环境中,我校科科研工作要落实州“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题要求,注重全体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抓教研组长队伍建设。一是配强教研组长。二是组织开好教研组长例会,做好教研组长培训。

2、以有效活动策划提升教研活动实效。一是坚持学科教研组周活动制度。校领导将分学科深入各教研组进行跟踪指导(李和——初中政治组,蔡——小学语文组,叶——中小学英语组,热哈提——小学综合组,李——小学数学组)。二是在梳理教学问题的基础上,组织不同层面的研讨、交流活动。鼓励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教研活动呈现主题化、序列化,通过课题研究,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聚焦课堂,努力实现有效教学。(1)组织教师学习“有效教学”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策略。组织关于有效课堂教学论文比赛,引导教师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理性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研究。(2)

分学科精心组织好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讨论课、展示课、精品课,以观课议课、课堂观测问诊方式对课例进行剖析和改进,以课例引领全体教师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学。本期将组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热点问题交流会。

(四)、重视继续教育,加强岗位练兵的紧迫感。

1、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组织好在职教师、班主任、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有层次地发展,建设一支坚实的教师队伍。安排青年教师第三单元的岗位培训,组织好全体教师的教材培训工作。

2、支持和鼓动教师进行学历提高培训。对于学历不达标和专业技术能力不扎实的教师,督促其加强自学,或进行相近专业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学校将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

3、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安排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网上计算机培训,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同时,强化专业素养的提升。

4、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必须成为“职业读书人”、“终身读者”,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推动学习型学校的深入开展,打造“文化校园”、“书香校园”。学校从本学期开始,将开展读书交流栏目,由部分教师向全体教师交流读书心得、介绍育人方法,教学艺术,班级管理方法等。同时也可利用QQ群过学习交流,鼓励教师多读书,促进教师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本学期继续在教师中开展“阅读之星”的评比。读2本以上的书,摘抄不少于5000字,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期未学校进行评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